蘇聯紅軍戰鬥在維也納:坦克和大炮在街頭與德軍「拼刺刀」

2021-01-13 尖峰新視野

在柏林戰役打響之前,蘇聯紅軍還進行了一場很重要的戰役---「維也納攻勢」,這場戰役自1945年3月16日開打至4月15日徹底解放維也納為止。「維也納攻勢」勝利結束後,就形成蘇聯紅軍與盟軍對德國柏林形成包圍之勢,二戰基本上已走到了尾聲。本圖集,是1945年4月初拍攝的「維也納攻勢」中,烏克蘭第3方面軍近衛第1機械化軍戰鬥在維也納街頭的老照片,城市戰很不容易,武器就這樣在街頭與德軍「拼刺刀」。

該部的裝備包括型M4「謝爾曼」坦克,M3 Scout Car裝甲運兵車、BA-64裝甲車、ZiS-3式76毫米野戰炮、61-K式37毫米防空高射炮和繳獲的德軍Sd.Kfz 250半履帶輕型裝甲車。圖為近衛第1機械化軍士兵協同M3 Scout Car裝甲運兵車,在廢墟瓦礫中運動。

殘酷的城市爭奪戰中,維也納一幢幢的建築物被炮火摧毀。

近衛第1機械化軍的M4「謝爾曼」坦克

近衛第1機械化軍的M4「謝爾曼」坦克在維也納的街道上開進

M4「謝爾曼」坦克的乘員在進行光學偵察

近衛第1機械化軍的61-K式37毫米防空高射炮既可以防空也能進行近距離巷戰

近衛第1機械化軍駕駛繳獲的德軍Sd.Kfz 250半履帶輕型裝甲車

近衛第1機械化軍的BA-64裝甲車,背後是被炮火摧毀的維也納建築。

近衛第1機械化軍的BA-64裝甲車,2名維也納市民扛著大包小包跑路。

相關焦點

  •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蘇聯紅軍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年8月20日-8月30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與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協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聯紅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 蘇聯早期坦克巨無霸,KV系列重型坦克,如何對德軍展開逆襲?
    在德軍強大的坦克攻勢下,蘇軍節節敗退,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坦克戰中,如果沒有德國空軍的支援,那麼德軍往往不佔優勢。其中最讓德軍感到恐怖的,莫過於那些來自蘇聯的KV-1重型坦克。 三、KV重型坦克在戰爭中的得與失 事實上,在當時蘇聯的大背景環境下,KV-1重型坦克和KV-2重型坦克是少有的亮點。 在當時蘇聯遭到攻擊的情況下,蘇軍其實沒有做好任何戰鬥準備,許多部隊不僅沒有及時動員,作戰物資都沒能取出,各部隊倉促的投入作戰,所以被德軍一一擊敗。
  • 解密老照片:二戰蘇聯令人震撼的軍工廠,就是靠它拖垮了強悍的德軍
    蘇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能戰勝武器裝備佔世界領先水平的德國、日本,除了本身不屈不折的民族精神外,還跟蘇聯不俗的武器裝備密不可分。前方紅軍戰士奮勇殺敵,後方軍工工人開足馬力晝夜生產。蘇聯衛國戰爭拼的不僅是刺刀,而是整個國家的工業。強大的蘇聯軍工為蘇德戰爭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令戰場上的紅軍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向德軍盡情開火,傾瀉彈藥。
  • 二戰中蘇聯的王者重坦——IS-2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陸軍是唯一能夠和納粹德軍鐵騎相互抗衡而不落下風的軍隊,這完全得益於蘇聯紅軍那強悍的作戰能力以及蘇聯陸軍中強悍的坦克部隊,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二戰蘇聯坦克部隊中的一款主力坦克——IS-2重型坦克。
  • 名氣完全被「IS-2」掩蓋,蘇聯坦克重要的裡程碑「IS-1」
    號決議:關於IS坦克的生產,這標誌著蘇聯正式結束了KV1和KV-85的生產,他們開始製造一種全新系列:IS史達林重型坦克。 被正式命名為IS-1重型坦克的後,因為定型時由於採用了新的傳動裝置和轉向結構,機動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在裝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強。但在IS-1坦克投入生產時,德軍就已經裝備了「虎」式重型坦克。 1943年秋,工廠設計處製造出第一批3輛IS-1重型坦克,戰鬥全重44噸,乘員4人。
  • 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
    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時間:2019-04-11 21:00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 每次看到手撕鬼子的年代大戲時我都不禁要思考一下如果是身處那個時代,自己會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最後每每都會得出一個毋庸置疑的答案,那就是漢奸,
  • 蘇聯「飛行坦克」,被稱為「黑死神」,還是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有這樣一款攻擊機,提起這款攻擊機來,可以說是能夠令法西斯聞風喪膽,而且被德軍稱為「黑死神」。這款對地攻擊機就是伊爾-2強擊機。為什麼被稱為「黑死神」呢?因為攻擊機本身是具有較強的防護能力和其直接用於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摧毀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防禦工事、坦克、軍用車輛、前線機場、交通樞紐、碼頭或艦艇等軍事目標的特性,這種戰機在戰爭中也就成為了「陸地之王」揮之不去的可怕夢魘。而且伊爾-2強擊機對敵方地面目標特別是坦克具有強大的突擊力,在戰鬥中取得了非凡的戰績。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蘇聯的戰爭結果,直接影響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負。在前期德國對蘇聯的對策是十分成功的,先是穩住蘇聯,集中兵力進攻法國和英國,隨後再對蘇聯進行偷襲。蘇軍第5、第21、第37、第26集團軍大部,第40、第38集團軍之一部被殲滅,共有65萬名紅軍被俘虜。後來德軍又想趁著在嚴寒來臨之際,再攻破莫斯科,因為莫斯科不但糧食儲備十分豐厚,還是重要的交通軍事要塞。德軍面對這巨大的誘惑一路北上,一共殲滅了蘇聯130多萬人。雖然基輔城曠日持久的戰爭,讓蘇聯紅軍損失慘重,但這也為蘇聯紅軍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 被擊中135次還幹掉了22輛德軍坦克,看二戰「神車」前蘇聯KV-1重坦
    KV-1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重型坦克KV系列第一型,KV-1即「K·伏羅希洛夫」坦克,以前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克裡門特·伏羅希洛夫元帥命名。之後蘇聯相繼研發了它的改良版:KV-2重型坦克、KV-85和諸多衍生型。
  • 蘇聯英雄用生命重新定義,德軍王牌部隊在此折戟!
    蘇聯英雄用生命重新定義,德軍王牌部隊在此折戟!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戰期間,550萬法西斯德國軍隊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準備不足的蘇聯在戰爭初期接連敗退,德軍憑藉局部地區的優勢兵力和先進的戰術長驅直入,在明斯克、肌膚等地發動鉗形攻勢,蘇聯軍隊損失慘重。
  • KV-1重型坦克,是二戰蘇聯的主力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重型坦克,同時它還被稱為K·伏羅希洛夫坦克,它的這個名字是以蘇聯的克裡門特·伏羅希元帥命名的。 KV-1重型坦克它戰鬥全重43500千克,車長6.80米,車寬3.33米,車高2.71米。最大公路速度為35千米/小時,它的主炮是76.2毫米,而裝甲最大的厚度為110毫米,而在後續中,它也有許多的改進型號。
  • 史達林格勒戰役時二十三名蘇聯戰士在一座大樓上堅守58天
    1942年7月,保盧斯上將指揮的德軍第6集團軍對史達林格勒展開了瘋狂的進攻,德軍統帥部不斷增加該方向的兵力,先後參加會戰的還有第4裝甲集團軍、第2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義大利第8集團軍。而蘇聯方面僅有12個師16萬人,共有火炮和迫擊炮2200門、坦克約400輛、飛機454架。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其實, 第4裝甲軍團這時已打到距蘇聯最大的產油區僅80公裡的地方,卻不得不掉轉身向東北插上。  這時,在史達林格勒,蘇聯的守軍不足19萬人,有300多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保盧斯統率的進攻部隊近3 0萬人,700多輛坦克,1200多架飛機。他制定了一個教科書式的作戰計劃,於8月19日發動了對史達林格勒的首次 進攻。
  • 有史以來唯一量產的五炮塔重坦,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
    戰後,英國為了增加坦克的戰場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開始推出多炮塔的概念,通過裝備更多的火炮和機槍,增加坦克的攻擊火力。這種大型多炮塔突擊坦克的概念一推出就受到各國的青睞,其中有一個國家-蘇聯的多炮塔坦克後來居上,先後研製出非常多的多炮塔坦克,達到巔峰的是T-35重型坦克。
  • 二戰中哪款坦克是德軍王牌力量?虎式坦克僅排名第二,誰排第一?
    從客觀上講,德軍的武器裝備是比較先進的,那究竟哪款坦克才是德軍的王牌裝甲力量?這個問題需要綜合坦克的性能、表現、影響力等方面進行排名。第5名:突擊虎。突擊虎的正名叫做突擊虎自行火炮。所謂自行火炮,通俗講就是把大炮裝在坦克或者裝甲車上的一種武器。突擊虎是德國最為變態,威力最強的一種坦克,其口徑高達380毫米,著名的"一炮轟開地獄大門"的多拉大炮,口徑也不過才800毫米。
  • 巴普洛夫大樓上,蘇軍只有23人,為何德軍無論如何攻不下來
    這場戰役,德軍被消滅了至少100萬士兵,徹底失去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而蘇軍的傷亡更大,共計有近120萬紅軍陣亡,被德軍屠殺的平民則不計其數。在遍及整個史達林格勒的巷戰中,有一處堪稱經典的戰鬥,那就是「巴普洛夫大樓保衛戰」。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一、蘇聯早期的坦克研發蘇聯紅軍是一支從創立開始,就處於快速發展和壯大的軍隊。在經歷了俄國內戰之後,蘇聯的軍事家有時間對俄國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做一個系統性整理,這對於蘇軍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其中,蘇聯的軍事學家發現,俄國內戰時期的戰鬥模式更傾向於發揮部隊的機動性,而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模式。
  • 蘇聯衛國戰爭:德軍突襲挑起戰爭 經歷5大著名戰役
    蘇聯去前線的紅軍戰士  據新華社消息,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蘇聯衛國戰爭是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盟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本組珍貴的老照片將向您講述這場戰爭的歷史過程。
  • 《坦克世界》德軍的恐懼 蘇聯巨人 「馬桶頭」戰神KV-2重坦
    在坦克世界中的KV-2因為其獨特的高大炮塔,被眾多玩家戲稱為"馬桶頭",蘇不知德軍卻用"巨人"來稱呼它。二戰期間,戰爭的硝煙席捲著整個歐洲。全世界都在加快對反坦克研究。德國在1938率先研製出PAK38式50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這是當時全球領先的反坦克炮,在有效範圍500米內,可摧毀當時的所有坦克。那時蘇聯的SMK和T-100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也才20~60毫米,對其如同紙張。在PAK38式50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的強大壓制下,西北方面軍指揮部為了加強其軍事力量。
  • 戰爭初期德國裝甲兵的夢魘,讓德軍上下束手無策的KV系列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裝甲部隊都堪稱是精銳的存在,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橫掃法國,德國裝甲部隊都是德軍進攻的核心力量,在德軍裡被稱之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在1941年6月22日發動的"巴巴羅薩計劃"裡,德國裝甲部隊也是充當了進攻蘇聯的急先鋒,意欲復刻他們在西歐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