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 楊樹
10周年了,又更新兩條線!
《坦克世界》終於更新了,小夥伴們都玩了沒有?反正軍武菌一邊高喊「爺青回」,一邊可是玩了個爽,連打了幾個晚上,頭都快像夢小二那樣「突突突」了……
為啥這麼帶勁?除了重溫對戰的激情,還因為有新坦克上線!《坦克世界》最新版,增加了義大利線和波蘭線,如果對美蘇英法系產生了審美疲勞,這下可有新玩具了。
不過,這兩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都屬於比較弱雞的那一類,他們在二戰時候真的有自己的坦克嗎?還值得單獨搞兩條線?其實,別看義大利和波蘭在二戰中只能充當配角打醬油,但他們對坦克還是有想法的。
話說義大利雖然是「貧窮的帝國主義」,但好歹也是「帝國主義」,在一戰中看到了坦克的威力後,也有心研製坦克。
▲像玩具不?
最開始,義大利模仿英國的卡登·羅伊德超輕型坦克,搞出了一系列比日本坦克還要更「豆」的小號坦克,甚至還有僅容一人蹲坐操縱的超呆萌型號。
這種萌噠噠的東西更像是玩具,拿到戰場上當然不好使,居然還有被衣索比亞人徒手掀翻的尷尬紀錄。痛定思痛,義大利最後還是走上了研製正常坦克的道路。
▲在坦克世界中,這是意系1級車
義大利模仿法國雷諾FT17,研製出了菲亞特3000,重6噸,裝備一門37mm炮,兩挺6.5mm機槍,速度為每小時21公裡,行程100公裡。這種小坦克造了數千輛,從1926年一直用到1943年的西西里戰役,也算是打遍全場了。
▲沙漠中的M13/40
義大利坦克的代表和主力是M13/40「中型坦克」(其實是輕型),重13噸,裝一門47mm炮,由英國維克斯MK.E六噸坦克發展而來,能在500米距離上對抗英軍輕型坦克和巡洋坦克。
M13/40包括其各種變形車,總產量超過3000輛。其中的M14/41裝備了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更適合熱帶氣候的油氣過濾器,更適用於熱帶地區,總共生產了752輛。在《坦克世界》中,這是一輛2級車,當然,還是歸類於輕坦而非中坦。
義大利與日本類似,「窮」是基本國情,一切都要省,所以義大利坦克的標準也和日本差不多,要降一個等級——超過20噸,就算「重型坦克」了。
▲這是一輛5級車
比如停留在圖紙階段,沒來得及發展的P43,重29噸,裝一門75mm炮,外形上借鑑了繳獲的T-34,在美蘇英德那裡只算中型坦克,但在義大利就是最重的坦克了。
▲在遊戲中,意系「重坦」回歸了中坦的本來面目
義大利真正用上的「重型坦克」是P26/40(26噸,1940年定型),水平相當於德國的四號坦克,主要武器為75mm炮,只生產了21輛。被德國接收後,又生產了82輛,屬於比較稀有的類型,在《坦克世界》中是一輛4級車。
▲10級車哦!
意系最強坦克PM40/65是一款圖紙坦克,還是戰後款。
1969年,義大利打算更新主戰坦克,原來的計劃是購買德國豹式坦克,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因為選擇進口會打擊本國軍事工業。所以義大利考慮自行開發,PM40/65就是成果之一,但並未投產,不過在遊戲裡我們有機會去體驗一下這款戰後風格的強悍中坦。
總的來說,義大利系比較均衡,在射速和應對複雜地形方面更有優勢——從8級的「P.44黑豹」開始,就有了自動裝彈器,俯角和機動性也不錯,在中近距離上更加遊刃有餘。
波蘭系可能會讓大家感覺意外,因為在印象中,波蘭連義大利也不如。這個拿騎兵衝坦克的國家,居然也有自己的坦克?
▲騎兵砍坦克其實是誤傳,大波波也有自己的坦克夢
其實,我們可能小瞧波蘭了。
別看波蘭國家不大,二戰中還被蘇德圍毆亡國,但波蘭在歷史上曾經是個大國強國,「平獨震露大波波」嘛。一戰後期復了國,波蘭心氣還是很高的,擁有自己的國產坦克,也是其雄心之一。
波蘭坦克的起源,同樣是法國雷諾FT17,在蘇波戰爭中,波蘭的第一支裝甲部隊使用的就是雷諾FT17。1926年,波蘭成功組裝出國產FT17,積累了經驗,然後又山寨了英國「卡登.洛伊德」MK VI,即TK系列坦克。它們大部分裝機槍,少部分裝上了20mm火炮。雖然看上去很弱,卻由於良好的隱蔽性,在抵抗納粹入侵的戰鬥中擊毀過35t。
▲10TP,波蘭系三級車
波蘭輕坦源於英國維克斯Mk.E,其國產版稱為7TP坦克,還有採用克裡斯蒂懸掛的10TP坦克(7和10代表重量,7噸和10噸),類似於蘇聯BT系列,但實際上比BT還要更強一些。10TP造出過原型車,並通過了試驗,但二戰一爆發,研製也就中止了。
但波蘭的坦克雄心可不止於此,按上面的命名規則,可以來體會一下《坦克世界》的波蘭線——14TP、25TP KⅡ、40TP H……60TP L,大概能想像到這個體系的龐大吧。
▲40TP H,形似T-34的6級車
以40TP H為例,這是波蘭在1939年設計的一款40噸級坦克,配一門90mm炮,60mm厚的裝甲。在那個年代,這種配置是比較超前的,整體性能與後來名揚天下的T-34相當,如果真能實現,恐怕夠戰爭初期那些德國小坦克們喝一壺的。
▲看這60TP L的大粗管子,152哦!
此外,波蘭線還有兩個戰後款,50TPT和60TP L。
看型號就知道重50噸和60噸,分別設計於1950年和1956年——戰後的波蘭仍然有自主研製坦克的欲望,只是由於被蘇聯納入了勢力範圍,無疾而終了。現在,《坦克世界》復活了這兩款圖紙坦克,而且都是鐵頭 + 大管的硬朗類型,開出去絕對讓對手頭痛,值得一試。
除了義大利和波蘭線,《坦克世界》還新推出了輪式戰車,一改履帶式霸屏的場面,給玩家提供了更豐富更有趣的選擇。
其實,從歷史淵源看,輪式戰車的誕生還要早於坦克。1905年前後,在大清還沒有亡的年代,英、法,德、意等國已經開始在民用汽車上安裝簡易裝甲和機槍,用來支援步兵,主要用於在殖民地作戰,形成了最早的軍用偵察車。
▲看,一溜的法系
要說哪個國家對輪式戰車更情有獨鍾,絕對非法國莫屬。
法國製造了世界上最多型號和數量的輪式戰車,一戰期間就有「auto-mitrailleuse」和「auto-canon」(分別簡稱 A.M和A.C)出現在戰場上,但是在塹壕戰中沒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入門級輪式戰車潘哈德AMD178B,6級車
一戰後,法國潘哈德公司和施耐德公司合作,按法軍的要求推出過不少輪式型號。其中以潘哈德178最為出色,實現了機動性、火力和防護的良好平衡,是二戰前後壽命最長、產量最多、使用最廣泛的輪式裝甲車之一,有的國家甚至一直用到60年代。
在《坦克世界》中,潘哈德AMD178B是這一款戰車沒有實現的改進版,換上了新炮塔和47mm炮,小快靈的角色。而且,還有一個獨門絕技——鎖定功能,只需要右鍵點擊接近的目標,就能自動瞄準敵方戰車。
▲遊戲圖和真照片,像不?
二戰中,美蘇英德也有自己的輪式戰車,但基本都屬於打醬油的角色。輪式戰車真正迎來大發展,反而是在二戰後,法系輪式戰車除了上面的潘哈德AMD178B外,其餘都是戰後款,比如潘哈德 EBR 90,就是真實裝備過法軍的型號,而且還在殖民地戰爭中上過陣,在遊戲中是9級車。
事實證明,輪式戰車成本低,重量輕,速度快,很多時候效用不比坦克差,在各國陸軍裝備中已漸有成為主力之勢。《坦克世界》順應潮流,增加了這一選項,玩家們將會在對戰中享受到速度與激情的獨特體驗。
要說速度,輪式戰車確實快。遊戲中的輪式10級車潘哈德EBR105,最高速度可達95公裡/小時!
這是《坦克世界》中的最快紀錄——找一片開闊地,跑到極速,就能在遊戲裡扛著大炮飆車啦!而且,它的105炮還具備390點的高傷害,對所有坦克都能造成威脅。
遊戲中的其它輪式戰車,速度也比坦克快多了。其中的8級車潘哈德AML山貓,擁有「駕駛」和「默認」兩種模式,前者能幹到80公裡/小時,適用於開闊地帶,後者限速58公裡/小時,適用於複雜地形和城鎮。
輪式戰車還有許多好處——被打壞一兩個輪子,只是會變慢,但不會喪失行動能力;多數倒車速度與前進速度相同,即使不相同,倒車也比坦克快得多(倒車大法有的玩了);隱蔽性比坦克更好,再加上鎖定功能,一打一個準!
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心癢難耐了?
心動,不用等,因為《坦克世界》1.10已經上線了!新載具,新玩法,新畫面,新地圖,是你沒有體驗過的全新版本!
登錄你的老帳號,參加今天開始的全球同步公測——前線模式、排位賽、十周年慶典,聽著最新的配樂,在最新的地圖上馳騁,獲得更高軍銜,贏得更多勝利,奪取海量酷炫獎勵……哇,我的青春和激情又回來啦!
男人,就要玩男人的遊戲,還記得當年一起擼炮的兄弟嗎?
現在,請和軍武菌一起,投入血與火,鋼與鐵的戰鬥吧!這一次,你將有更多選擇,更多樂趣!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