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人選擇遺忘韓戰?現在若發生衝突,會有怎樣的結果?

2020-12-01 古今千秋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國家對曾經參與戰爭的人,陸續授予了紀念獎章,弘揚他們的英雄事跡。不僅如此,國家還陸續推出了一些關於韓戰的影視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那場戰爭,了解英雄們的付出和貢獻。對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個不容遺忘的重要時刻。

然而對地球另一端的美國來說,當年的韓戰似乎一點兒都不重要,如今美國人基本已經遺忘韓戰。他們的影視業那麼發達,卻很少播放關於韓戰的作品。當年的戰爭,給美國人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他們有十幾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不計其數。

那麼,美國人現在為何會選擇遺忘韓戰呢?有不少人認為,美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戰場上失敗了,沒有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對美國來說,曾經的韓戰是一個恥辱,他們的士兵在戰場上,被武器和裝備遠遠不如自己的志願軍擊敗,還喪失了繼續作戰的勇氣。

二戰時期,美國積極參戰,以勝利者的身份,奠定了自己的強國地位。因此美國經常拍攝關於二戰的作品,並且給了參戰士兵高度認可,將他們稱為英雄。同樣都是參與戰爭,同樣都是壯烈犧牲,參與韓戰的美國士兵,在戰爭結束後,其社會地位遠遠不如二戰時期的參戰士兵。

在美國境內,沒有人願意提起韓戰,也沒有人認可士兵們的犧牲。仿佛這個戰爭早已隨著時光遠去,沒有在美國歷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事實上,這應該只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心態,自以為不再提起,就可以萬事大吉。不過,這樣的躲避並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今中美兩國的關係比較糟糕,若是真的發生劇烈衝突,甚至直接爆發戰爭,那麼會是一個什麼結果呢?專家認為,現在的中國早就已經擺脫了貧窮和落後,有了極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即便是跟美國打起來,也是不落下風,很有可能會讓美國如同韓戰時一樣慘敗。

相關焦點

  • 外網討論「韓戰」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編者按:抗美援朝(韓戰)這場戰爭在外,常常被稱作「被遺忘的戰爭」。有的美國退伍老兵不願再度提起參與過這一仗,更不願意談及與中國志願軍的遭遇。美國自己對這場戰爭的表述和反思,也遠遠少於同時期的越南戰爭。在外網知乎「Quora」上,常年掛著一個看起來非常奇葩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從未就韓戰道歉?」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儘管兩國已經被迫分開,可還是有一些人希望統一朝鮮半島。比如朝鮮的高層領導,他們單方面認為,自己這邊才是朝鮮半島的主人。早在韓戰沒有爆發之前,朝鮮方面就多次聯繫蘇聯,希望蘇聯派遣部隊南下,幫助他們統一朝鮮半島。那時候,蘇聯還沒有完全恢復二戰時期遺留的創傷,不太適合進行新的戰爭,身為最高領導的史達林,其實並不願意發動大規模戰爭,所以多次拒絕朝鮮高層的請求,甚至還呵斥了駐紮在朝鮮境內的蘇聯軍事顧問。
  • 韓戰美國明明有原子彈,為何不敢放?其實不是不敢,是不值得
    於是美國一發怒,在日本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將這個城市夷為平地,數十萬人死亡,而原子彈散發出的核威力更是讓該地區幾十年寸草不生。破壞力如此強大的原子彈不僅嚇唬住了日本,連整個世界都震驚了。但為何在韓戰中,美國卻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呢?
  • 瘋狂作死只為碰瓷美國?為何李承晚極力反對韓戰停戰?
    這使得抗美援朝戰爭逐漸陷入打又打不過,談又談不攏的尷尬局面。而韓戰走向如此僵局,和史達林密切相關,從1951年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坐下來談判開始,作為中朝雙方靠山的史達林就主張對美國強硬,不做讓步,包括戰俘問題,這也是韓戰懸而未決的根本原因。而現在史達林去世了,韓戰的停戰談判也終於迎來轉機。
  • 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老袁侃一侃]:在最近的文章評論之中,有讀者朋友留言,詢問韓戰的起因,提供了這麼一種說法:美國想和朝鮮一起開發鈾礦,但是朝鮮不同意,因此就爆發了戰爭。這種情形乍一看,和伊拉克戰爭相似,為了爭奪礦物資源,說的倒也合情合理。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 我讀︱《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民族切腹」之路
    山田朗教授也承認:讓現在日本的年輕人來為他們出生之前的戰爭負責,似乎確實有不近情理的地方。不過,他進一步指出「對沒有經過戰爭的一代」來說,他們承擔戰爭責任的方式便是去了解戰爭的歷史,清楚地明白先人所犯下的「錯誤」和「罪行」。自上世紀末以來,確實有不少日本學者在努力地向年輕一代日本人傳遞正確的戰爭記憶。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起初美國人只想把朝鮮軍趕回三八線以北,可是麥克阿瑟從沒想過進展會如此順利,導致他越來越膨脹,認為可以趁著勢頭將朝鮮人趕出朝鮮半島,到時候整個半島就是美國的地盤,  美國內部都同意了這個想法,因為他們判斷不到一個月朝鮮半島就會歸於平靜,為了防止戰爭擴大,杜魯門多次要求麥克阿瑟一定要保證中國和蘇聯都不會參戰才能向三八線以北進發。
  • 朝鮮的一場代理人戰爭!籤訂停戰協定是雙方老大不願被綁架的結果
    首先,這一場戰爭是由蘇聯在朝鮮半島建立的代理人政權朝鮮一手發動的,而同一陣營內部的大哥,二哥也是以了援助。可以說,這場戰爭在最初打的十分順利,朝鮮基本統一,但是美國在聯合國方面宣布不能夠讓民主的南朝鮮歸與北方集權專制統治的淫威之下,並且最終出兵登陸朝鮮,朝鮮敗北,當時這一場戰爭,六大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沒有刻意的去拔高,誰也不必要刻意的去掩蓋某種真相?
  • 吉姆·羅傑斯:朝鮮的變化,美國人一定最後知道
    朝鮮今年還舉辦了國際馬拉松賽。你現在可以騎車遊朝鮮。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已經發生的事情。三年前,老人(金正日)在世時,這些事情根本是不可想像的,而今都成為了現實。這些東西你從美國媒體上可讀不到,因為美國媒體是受國務院和宣傳部門掌控的。日本首相安倍放鬆了對朝鮮的制裁。你也不知道,因為你生活在美國。 發生這些事,都是因為那個在瑞士長大的孩子(金正恩)。他知道外面有個不一樣的世界。
  • 韓戰,中國軍隊為何叫志願軍?全世界都懂這個名字下的深意
    在麥克阿瑟的要求下,美國前線軍隊最終跨過了「三八線」,並向中朝邊境快速推進,這一舉動已經對中國領土造成了威脅。面對這種威脅,中國派出了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半島,幫助朝鮮政府抵抗聯合國軍的侵略。在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十分隱蔽地進行軍事行動,就算是雙方在戰場上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發生了之後。
  • 世界預測2018「危機四伏」 朝鮮半島滑入戰爭旋渦?
    從劍拔弩張的朝鮮半島到恐襲連連的歐洲,從戰事頻仍的中東到槍擊事件不斷的美國,動蕩的2017年讓人們對明年也不樂觀。法國《新觀察家》雜誌18日預測「朝鮮半島和中東可能在新的一年中爆發戰事」。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也將「2018年五個地方最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聳動的標題放在網站上。
  • 韓戰中,為什麼美國寧願戰敗,也沒有用原子彈?
    二戰結束後各國都開啟了重建家園模式,只不過美國和蘇聯帶頭搞事,因為社會性質的不同,帶著全球進入了全球冷戰的模式,中國由於和蘇聯在早前有著深厚的友誼,當然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站隊。中國建國之後的第二年,朝鮮內戰就打響了,美國為了爭取在亞洲的利益,帶兵選擇了幫助韓國針對朝鮮,由於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將朝鮮士兵打得節節敗退,甚至直接無視中國的三八線,公然將戰火帶到了中國邊境。中國自來都把國家主權看得很重,美國的行為已經嚴重越界,如果中國這一次忍氣吞聲,美國未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過分的行為,中國政府當即拍板出兵支援朝鮮。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還有人說中國不應該出兵,說什麼得罪了美國,耽誤了解放臺灣,導致被封鎖等等。 中國如果不出兵,而且和美國說好話拉關係,那會怎麼樣呢?首先就是北朝鮮的殘餘部隊會呆在東北抗美(而且其中有原四野的三個朝鮮族師的殘餘,算得上地頭蛇),形成國中之國。然後蘇聯必然會以保護自己的中長鐵路為名駐軍。
  • 新中國建立後,美國對臺灣的態度為何先冷後熱?不僅因為韓戰
    第二件令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巨大轉變的事情,則是中國與蘇聯籤署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美國為什麼在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之後,仍讓外交官仍留在大陸,試圖與共產黨中國取得外交聯繫?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美國人愛好和平,更不是因為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心存善念。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美上將:中美不會發生大戰,美國可以控制衝突規模
    在中國還比較弱小的時候,美國沒有放在心上,可是中國這些年以來發展實在是太快了,並且有超越美國的勢頭,美方自然會很擔心,同樣對中國進行了經濟和軍事上的打壓。由於中國、俄羅斯、美國都是核武器國家,美國跟俄羅斯和中國關係敵對起來,一旦發生戰爭必定會引發世界大戰,到時候情況就相當嚴重了。
  • 韓戰:美國軍方高層的歷史評價
    「還有,在1950年11月底和12月初的戰爭緊要關頭,如果不是英勇的海空軍竭盡所能支援地面部隊,我們的損失一定會更大,甚至我們的行動會徹底失敗。」以上都是曾先後出任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在他1956年出版的回憶錄裡對韓戰的部分評價。
  • 韓戰,美國都將原子彈準備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投放?
    但是,在五年後進行的韓戰中,美國即使是死傷慘重,幾近失敗,常規武器用盡,卻沒有再動用過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扭轉戰局,贏得戰爭主動權。這是為什麼呢?在韓戰開始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直接威脅說「在最危急的時刻……我們一直在考慮動用原子彈」,對中朝軍隊實施核打擊。作為原子彈轟炸的積極倡導者——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為此還提交了一個用15~30顆原子彈在中朝邊境炸出一個原子輻射區域的方案。
  • 韓戰期間,美國準備了九枚原子彈在衝繩基地,為何一直不用?
    當時的美國政府一直支持蔣介石,為他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本以為他會贏,自己也可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光明正大的攫取中國的利益,不曾想蔣介石失了民心兵敗如山倒,解放軍成功的奪取了政權,並立即宣布取消了之前所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損害了很多國家的不正當利益,其中就包括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