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本就是美蘇兩大政治集團在世界範圍內冷戰的時候所爆發的一場代理人戰爭,這一場戰爭在朝鮮半島本土其實是不被承認的,他們只承認這一場戰爭是南北雙方之間的統一戰爭,而且這一場戰爭最大的輸家便是朝鮮。當然一人認為是韓國,但是從最初的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上來看,我更傾向於前者。
首先,這一場戰爭是由蘇聯在朝鮮半島建立的代理人政權朝鮮一手發動的,而同一陣營內部的大哥,二哥也是以了援助。可以說,這場戰爭在最初打的十分順利,朝鮮基本統一,但是美國在聯合國方面宣布不能夠讓民主的南朝鮮歸與北方集權專制統治的淫威之下,並且最終出兵登陸朝鮮,朝鮮敗北,當時這一場戰爭,六大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沒有刻意的去拔高,誰也不必要刻意的去掩蓋某種真相?
當時的美國確實是想儘快結束這一場戰爭,因為這一場戰爭,只要保住韓國,美國是不會付出太大成本的,同時又能在國際威望和自身的政治優勢方面達到這場戰役的最有利條件。當然,美國政界和軍方在這一問題上出現分歧,而蘇聯也希望通過這一場戰爭去試探美國的底線和反應,同時也可以在朝鮮半島保留美國的存在或者是美國的軍事動力,以保證通過此處牽制中國。
對於中國而言,這一場戰爭中國必須要參加,而且要打的漂亮,首先一點就是保證自己的東北工業基地,第二點就是贏得老大哥的信任,畢竟雙方之前有態度的不愉快,只不過不見諸於史書和宣傳而已,它只出現在蘇聯解體以後解密的檔案文件裡,但是這些東西無法多說,而當時韓國是希望自己能夠光復的,而且隨著仁川登入結局逆轉,韓國開始有更大的底氣,要通過自己統一朝鮮獲得朝鮮半島的統一。
但是剛才說過,這場戰爭的本質是代理人戰爭,這場戰爭的輸贏結果如何?不是有朝鮮和韓國說的算的,而是由美國,中國和蘇聯說了算,對於這三個國家而言,最優惠的結果相互妥協,就是重新固定三八線,但是這一點北方和南方都不同意,北方認為我們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戰爭優勢鞏固了,北方認為大哥和二哥應該繼續援助自己,直至統一朝鮮將資本主義的力量徹底趕出亞洲。
南方則認為自己不僅背靠美國,而且還獲得了聯合國的承認以及背景,世界上的合法國家和民主國家都是自己的後盾,如此強大的物質和軍事力量,一定要抓住把握此等機會,一舉統一北朝鮮,所以在雙方以打促和的基本模式之下,南北雙方都很焦慮,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最終停戰,這場戰爭對於朝韓雙方而言是白打的,但是最終北朝鮮自己在陣營內並不能夠說服任何人,只能最終讓步妥協,將自己國家的命運交給老大。
韓國政府此時為希望通過各種陰招損招,將聯合國和美國留在當地,甚至能夠繼續支持北伐,這引來了老大和老二的反感,在停戰協定方面,老大,老二也相應的提出了針對韓國的各種要求,而美國此時急於脫身,另一方面也達到了最初的戰略目標,而且美國也並不想要被當時韓國政府拖著鼻子走,畢竟自己才是老大,自己有決定權,最終韓國失敗,自己裡外不是人,而只能聽憑美國與老大老二籤訂停戰協定。
當然這僅僅是停戰協定,這就意味著這場戰爭經70年到現在都沒有結束,雖然各高級領導的會晤和國家之間的各種平穩過渡都在進行,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但是韓國卻屬實通過美國接觸回歸了世界,在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超過了朝鮮,朝鮮文化的發揚功勞100%應該記在韓國的頭上,而不是朝鮮,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在他們的認知裡,朝鮮才是真男人,只能說同一個民族,兩個國家,最終在冷戰背景下被賦予的不同的秉性和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