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2020-12-05 澄心侃古今

文/老袁

這是老袁的第61篇文章,感謝您的閱讀支持

希望您能抽空在文末留下屬於自己的足跡,謝謝。

[老袁侃一侃]在最近的文章評論之中,有讀者朋友留言,詢問韓戰的起因,提供了這麼一種說法:美國想和朝鮮一起開發鈾礦,但是朝鮮不同意,因此就爆發了戰爭。這種情形乍一看,和伊拉克戰爭相似,為了爭奪礦物資源,說的倒也合情合理。今天,老袁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韓戰的爆發是否真是因為美國人想開發朝鮮的鈾礦。

朝鮮有沒有鈾礦?

倘若韓戰的爆發真是因為美國想開發朝鮮的鈾礦而引起,那麼首先必須確定一個問題,朝鮮有沒有鈾礦?答案是肯定的,朝鮮有鈾礦,而且非常多。讀者朋友們都知道,目前朝鮮半島問題的重點就是朝核問題,而這個鈾,就是核武器研究裡頭至關重要的礦物。

作為同蘇聯一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朝鮮也是有蘇聯技術人員派駐的。1947年,蘇聯技術人員就開始勘探朝鮮的鈾礦朝鮮的鈾礦,雖然得不到具體的儲藏數量,但是可以肯定數量多、品質好。根據蘇聯檔案解密,在1964年的一份報告裡,蘇聯技術人員正式將可開採數字修正為400萬噸。

南北朝鮮和三八線

北緯三十八度線早在1896年就已經成為了日本和沙俄瓜分朝鮮半島的計劃基線。一南一北兩個部分別由日本和沙俄管轄。按照就近原則,沙俄佔領北部,南部則由日本管轄。這種關起門來決定他國領土分配的利益集會,最終因為分贓不均而擱淺。

日軍佔領期間,朝鮮在日軍的南北分置的殖民統治之下,就已經出現了金日成和李承晚的派別,他們分別受到蘇聯和美國的扶持,朝鮮內部其實早已經南北有別。

二戰後,根據波茨坦公告的內容蘇聯和美國各自佔據朝鮮半島的一部分,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南部由美國人統治,北部則是處於蘇聯的控制之下,三八線,正式成為了朝鮮半島的分界線,由此南北朝鮮出現了。

戰爭爆發的真相:

一南一北,同一個民族,不同的國家制度、不同的政治立場,在經歷了多年的分割之後,內部矛盾空前激化。韓國和朝鮮頻繁發生軍事衝突,1945年,金日成就向老領導史達林請示過此類問題,是否可以用武力進行統一作戰,老辣的史達林沒有明確的回答這個問題接下來的1946年,邱吉爾發表了鐵幕演說,14年後老頭兒再次執掌英國,冷戰愈演愈烈了。

同樣是在1950年,金日成再次向老領導請示,這次老領導同意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聯的支持不是白給的,蘇聯方面的附加的條件是:朝鮮每年都要向蘇聯提供鈾礦!金日成果斷答應,在蘇聯的暗地支持之下,僅僅用了3天就拿下了首爾。遠東利益受損,小弟被欺負,美國不答應啊!隨著美軍的登陸作戰之下,朝鮮軍隊開始節節敗退,美軍的飛機時不時地掠過鴨綠江,在中國東北投彈。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深切領會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奔赴朝鮮作戰。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利用蘇聯的武器武裝中國的軍隊在朝鮮的土地上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戰鬥,這是一次典型的冷戰大幕之下的局部戰爭,表面上看起來是朝鮮南北部的對抗,是內部問題,但深究下去,會發現這場戰爭是美蘇的霸權主義因為利益,而在遠東進行的一次較量。

[老袁說]鈾礦蘇聯想要,美國也想繼續提高核武器製造技術。蘇聯在二戰中建立的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大量積壓,賣給朝鮮人民軍抑或裝備志願軍都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朝鮮南北都想統一,美蘇的扶持都需要利益的交換,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大無畏的犧牲,「聯合國軍」只想著跟著大佬分一杯羹。韓戰的真因是冷戰下美蘇霸權的對抗,而這場戰爭的受害者永遠是無辜的平民。願世界永遠充滿和平與正義。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2月2日,史達林再次致電斯蒂科夫:叮囑金日成,對攻打韓國、用武力統一朝鮮的計劃要絕對保密。電文中稱:「無論是朝鮮的其他領導人,還是中國的領導人都不要知道,這是為了向敵人保密……」 兩天後,金日成會見斯蒂科夫,要求將朝鮮人民軍擴編,增到10個師,並請求提前使用1951年的蘇聯貸款,金額為7000萬盧布。史達林復電錶示同意。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史達林本以為,朝鮮可以在自己的支持下迅速贏得勝利,在美軍插手之前結束戰鬥。結果因為美軍行動迅速,導致戰爭持續升級。美國不僅幫助韓國逆轉了局勢,甚至還將朝鮮打得落花流水,毫無招架之力。在這種情況下,史達林表面上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可實際上卻聯繫中國,要求中國幫助朝鮮進行抗爭。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他在回憶錄中對自己如此評價:「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韓戰:美國軍方高層的歷史評價
    「還有,在1950年11月底和12月初的戰爭緊要關頭,如果不是英勇的海空軍竭盡所能支援地面部隊,我們的損失一定會更大,甚至我們的行動會徹底失敗。」以上都是曾先後出任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在他1956年出版的回憶錄裡對韓戰的部分評價。
  • 韓戰中,為什麼美國寧願戰敗,也沒有用原子彈?
    中國建國之後的第二年,朝鮮內戰就打響了,美國為了爭取在亞洲的利益,帶兵選擇了幫助韓國針對朝鮮,由於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將朝鮮士兵打得節節敗退,甚至直接無視中國的三八線,公然將戰火帶到了中國邊境。中國自來都把國家主權看得很重,美國的行為已經嚴重越界,如果中國這一次忍氣吞聲,美國未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過分的行為,中國政府當即拍板出兵支援朝鮮。
  • 美軍:韓戰打不贏,千裡投毒我最行
    韓戰爆發4個月後,美方研製出了炭疽、兔熱病、鼠疫、肉毒桿菌四種細菌彈。隨著美軍在戰場上遭受挫折,這一計劃被進一步提前了,美國制定了生物武器作戰應急計劃。美國政府給生物武器研發的資金,1950財政年度還是530萬美元,從1951年到1953年就變成了總計3.45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作戰使用成本。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韓戰,就是在史達林的指示下,金日成發起統一朝鮮的國家內戰,這本是朝鮮人民自己的事情,可是美國人認為北朝鮮的行為嚴重侵犯美國的權益以及破壞戰後和平,組織了維護"和平"的聯合國軍,登陸朝鮮半島。  起初美國人只想把朝鮮軍趕回三八線以北,可是麥克阿瑟從沒想過進展會如此順利,導致他越來越膨脹,認為可以趁著勢頭將朝鮮人趕出朝鮮半島,到時候整個半島就是美國的地盤,  美國內部都同意了這個想法,因為他們判斷不到一個月朝鮮半島就會歸於平靜,為了防止戰爭擴大,杜魯門多次要求麥克阿瑟一定要保證中國和蘇聯都不會參戰才能向三八線以北進發。
  • 韓戰:加拿大軍隊兵出得多仗打得少
    1950年韓戰爆發後,6月27日當美國政府把自己的幹涉意圖變為聯合國決議之後,加拿大政府立即響應決議,當天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先派遣皇家海軍驅逐艦參加幹涉戰爭。1950年7月5日,加拿大皇家海軍3艘驅逐艦,後增加到8艘,從太平洋軍港埃斯求莫特出發,7月12日,到達韓國水域。
  • 韓戰:近代朝鮮從隱士王國到日本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不過,雖然朝鮮在1866年和1871年兩次擊敗美國和法國艦隊的入侵,但還是被日本在1875年借「雲揚號事件」打開了國門,而美國也在1882年強迫朝鮮籤訂了《朝美修好通商條約》,從此,朝鮮的國門完全被打開而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朝鮮開始與外面的世界全面接觸,「隱士王國」退出歷史舞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朝鮮與外部接觸的歷史完全就是一段屈辱的歷史。
  • 瘋狂作死只為碰瓷美國?為何李承晚極力反對韓戰停戰?
    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突然去世,這一消息在一天時間傳遍世界各地,在東西陣營都引發了巨大的震動。而此時的朝鮮半島,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共計近百萬大軍依然以三八線為界進行著劍拔弩張的對峙。從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戰役結束以來,中美雙方的對抗逐漸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 韓戰,美國都將原子彈準備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投放?
    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盟軍死傷,於是美軍果斷對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直接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當然,蘇聯的及時參戰也是一大促成因素)。但是,在五年後進行的韓戰中,美國即使是死傷慘重,幾近失敗,常規武器用盡,卻沒有再動用過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扭轉戰局,贏得戰爭主動權。這是為什麼呢?
  • 韓戰期間,美國曾6次計劃使用核武器,為何最後一直沒敢實施
    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 韓戰美國戰敗後,總結原因,直呼三次「想不到」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強制出兵幹涉,在擊退朝鮮軍隊後,美軍公然越過三八線,試圖威脅我國領土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捍衛國家尊嚴,我軍統帥當機立斷,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拉開了帷幕。
  • 韓戰期間,美國準備了九枚原子彈在衝繩基地,為何一直不用?
    ,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嘛!很快機會來了,當時的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因為背後有蘇聯撐腰,所以對南方的韓國發起了進攻,想要趁機一統朝鮮半島,沒多久,朝鮮人民軍就攻打到了首都漢城附近,眼看著馬上就要成功消滅韓國,誰知此時美國政府快速通過聯合國決議對朝鮮出兵,由美國著名將軍麥克阿瑟領導的十六國軍浩浩蕩蕩的在仁川登陸了。
  • 朝鮮的一場代理人戰爭!籤訂停戰協定是雙方老大不願被綁架的結果
    韓戰本就是美蘇兩大政治集團在世界範圍內冷戰的時候所爆發的一場代理人戰爭,這一場戰爭在朝鮮半島本土其實是不被承認的,他們只承認這一場戰爭是南北雙方之間的統一戰爭,而且這一場戰爭最大的輸家便是朝鮮。當然一人認為是韓國,但是從最初的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上來看,我更傾向於前者。
  • 北朝鮮派出T34坦克,美國根本不明白:南朝鮮為何輸得這麼慘
    1950年6月25日,韓戰於「三八線」上正式打響。這日清晨,南朝鮮十二團的美軍顧問約瑟夫·達裡格於睡夢之中被炮火驚醒,他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便開著吉普車逃到了開城的大街上。此時,他十分清楚開城遭遇了什麼。可是,往哪走呢?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 韓戰:敵方除了韓國還有16國參戰,他們為何參戰?
    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參戰雙方其實從參與國家數來看是不對等的,其中中朝聯軍為一方,另外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稱為「聯合國軍」。有人以為朝鮮戰場上只有中國、朝鮮和美國、韓國的戰鬥,其實不然,還有由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
  • 抗美援朝勝利後,中國志願軍在朝鮮還待了5年,這5年都做了啥
    1953年7月,雙方在板門店籤訂了《朝鮮停戰協議》,不過在這之後的5年時間裡,志願軍依然留在朝鮮,直到1958年大部隊才開始撤退,那在這5年期間,我國的戰士們在做些什麼呢? 此後的時間斷斷續續打過幾次,更是讓雙方感覺再打下去難以承受,於是最終籤訂了停戰協議。 但是美國宣布停戰之後,朝鮮政府仍是對其充滿了懷疑,畢竟協議之類的二戰前蘇德也籤過,想要撕毀只是一瞬間的事,唯有足夠的實力才會讓對方忌憚。
  • 韓戰:土耳其軍「王牌旅」兵敗如山倒
    土軍指揮官亞基希將軍是位上了年紀的準將,曾於1916年在加利波利指揮土軍的一個師與英軍作戰,在土軍內備受尊敬。為了能夠到朝鮮指揮軍隊,他自願降了一級。從1947年起,美國在土耳其共建立軍事基地和設施200多個,設置了飛彈發射場。美國在土耳其駐軍最多時達到2.3萬多人,當年在土耳其的美國軍事顧問有1000多名,土耳其軍隊每個師都設有美軍顧問小組。土耳其武裝部隊總人數50.85萬人,其中陸軍42萬人,海軍3.85萬人,空軍5萬人。擁有各種艦艇74艘,作戰飛機360架。此外,還有憲兵7.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