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韓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朝鮮戰場的風雲變化,時刻關係到中國的安全。為了確保祖國安全,志願軍踏上了異國他鄉的戰場。戰爭期間,核戰爭無時不刻不籠罩在我國的上空。根據美國有關資料記載,美國曾6次想要使用核武器,但為什麼後來都沒有使用呢?
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1日
當時美國的B29戰略轟炸機原打算從英國某空軍基地起飛,打算在蘇聯出兵援助朝鮮那一刻時,轟炸機組成轟炸梯隊,對蘇聯投放原子彈,實施核打擊。
第二次是在1950年7月31日。
當時美國名將,也是韓戰的主指揮官麥克阿瑟,表示在北朝鮮找一塊合適的地方投放一顆原子彈,來結束戰爭。
第三次是在1950年12月初。
1當時我國志願軍是在當年的十月份入朝作戰,在經歷了第一次作戰和第二次作戰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潰敗,戰線由鴨綠江向三八線迅速推進。美國為了防止自己戰敗,開始動起了核打擊的念頭,原打算將核飛彈裝在杜魯門號航母上,向遠東地區發射。
第四次是在1951年4月7日。
當時美國收到線報稱,志願軍正在鴨綠江邊集結重兵,而史達林也在亞洲集結重兵,美國以為蘇聯要佔領朝鮮,並且要吞併日本,於是下令第九轟炸機中隊攜帶9枚原子彈飛往關島。準備按照計劃投放原子彈。
第五次是在1952年6月。
當時停戰協議已經進行了一年的談判時間,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而這時候,中國空軍的實力在不斷增強,因為美軍擔心再拖下去,美軍在朝鮮將再無優勢。為此,「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提出申請,希望能將F84戰鬥機部署到朝鮮,並且攜帶核彈。
第六次是在1953年5-7月之間。
當時美國總統變成了艾森豪,此人想儘快結束戰爭,於是提出了核武器解決一切的建議。
但為什麼策劃了6次核打擊,但最後一次都沒敢實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專家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有3個,第一個是美國當時的核武器數量有限,他們需要將更多的核實力對準核力量在他們之上的蘇聯。
第二個原因就是當時蘇聯的核武器對美國已經形成了制衡的因素,美國不敢輕易使用核武器,一旦使用,蘇聯就有理由對美本土發動核打擊,到那時,美國未必能承受的住。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朝鮮半島上沒有適合的核打擊目標。因為當時朝鮮沒有什麼重工業基地,也沒有什麼特大人口城市,而在朝鮮更多的是美國人自己,如果使用原子彈,到時美軍的傷亡可能會更慘重,用自己的核武器打自己人,美國不至於蠢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