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網討論「韓戰」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2021-01-15 觀察者網

編者按:抗美援朝(韓戰)這場戰爭在外,常常被稱作「被遺忘的戰爭」。有的美國退伍老兵不願再度提起參與過這一仗,更不願意談及與中國志願軍的遭遇。美國自己對這場戰爭的表述和反思,也遠遠少於同時期的越南戰爭。在外網知乎「Quora」上,常年掛著一個看起來非常奇葩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從未就韓戰道歉?」

問題提出者的動機不得而知。不過從對該問題的一些回答中,可以一窺外網網友是如何理解這場戰爭的。觀察者網編譯了其中幾個點讚較高的回覆,供讀者參考。

【編譯/觀察者網 白紫文】

露西·何(自由派,愛好法律):

我不是歷史學家,但我爺爺是第一批被派往朝鮮的士兵之一。我從他那裡聽到的是,中國捲入那場戰爭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原因如下:

1)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戰爭極其艱難,持續8年的抗戰耗盡了中國幾乎所有的資源。當時,現行政權剛剛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可以想像的是,當時中國的狀況比二戰後的歐洲更糟糕。經過多年戰爭,百廢待興,人們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4歲。人們渴望和平。坦率地說,當時沒有任何資源可以讓中國捲入另一場戰爭。

2)美國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大多數高級政府官員根本不認為中國捲入這場戰爭在軍事上是明智的。毛主席是在軍事上幾乎沒有得到支持的情況下,決定參戰的。

3)中國並沒有為韓戰的爆發做過準備。我的理解是,金氏家族得到了蘇聯的支持,才發動了戰爭。中國在戰爭爆發以前一直蒙在鼓裡。

4)中國捲入戰爭的背景是美國空軍轟炸中國邊界一側的村莊。毛主席決定參戰的原因是為了保衛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他顯然不認為中國人能夠無視外部之事、不保衛領土地獨自生活,他的論述得到了中國人民極大的精神支持。

綜上所述,我認為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是被迫捲入這場戰爭的。中國在戰爭爆發前沒有參與戰爭的計劃。直到中朝邊界被轟炸,中國才參與其中。當我爺爺被派往朝鮮時,他們不是以解放軍的名義被派往朝鮮,而是作為志願軍幫助朝鮮人民保衛家園。這表明,中國無意與美國開戰,而是希望將軍事衝突限制在最低水平。如果有選擇的話,中國不會願意不捲入這場戰爭。把中國比作一個家庭,父母之所以跑到鄰居那裡去爭論、衝突,只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孩子在隔壁門口被無緣無故地欺負了。正如達倫·休斯所說,讓受害者為自衛行為道歉是不可想像的。

露西·何回帖截圖

保羅·歐文(現居英格蘭雷丁鎮):

因為什麼而道歉呢?

中國沒有發動戰爭。金日成發動的,這是他自己的主意。唯一真正的爭議在於史達林給予了多少支持。毛澤東並不贊同,這一點已經很明顯了。

當聯合國部隊接近中國邊界時,中國的介入是可以理解的,並預先發布了警告。一個沒有麥克阿瑟那麼衝動的聯合國部隊指揮官可能會更謹慎些,避免靠得那麼近。

中國(和蘇聯:蘇聯提供了武器、其他補給和空中掩護,包括從中國基地起飛的飛行員)支持金日成的長期結果在當時是不可知的。戰爭前,北朝鮮的人均收入比南方要高(這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投資向北朝鮮傾斜的結果,目的是開發其水力發電潛力、礦產資源等),共產主義政府當時仍然認為他們那時的經濟模式更優越。南朝鮮後來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以及其後來對北方的巨大領先優勢,一定令他們感到意想不到。因此,他們不應該為朝鮮的相對貧困負責任。根據所有權威的數據估計,北朝鮮現在的人均財富和人口健康程度也比戰前要高。

保羅·歐文回帖截圖

阿爾弗雷德·克魯(退休工程師,1978-2017年旅居中國,現居澳大利亞雪梨

朝鮮半島是被蘇聯和美國分開的,這是二戰後籤署的條約的一部分。1950年,金日成試圖對韓國發動突然襲擊,統一朝鮮半島。金日成和史達林商議。史達林同意了,前提是他得事先徵得毛澤東的支持。毛澤東不願意這麼做,在他支持北朝鮮之前,兩次拒絕了史達林的要求。

當然,毛澤東既受到戰後條約的約束,也要感謝東北許多朝鮮人與他一起抗擊日本。事實上,中國外交官一直在向美國人傳遞這樣的信息:如果他們不在三八線停下,並繼續挺進朝鮮,中國將援助朝鮮。

眾所周知,麥克阿瑟向杜魯門保證:中國人不會介入。他一路推進到中國邊境,打算顛覆共產主義,一路挺進北京。當他被杜魯門解僱、美軍被命令撤退時,中國軍隊無情地將他們趕回三八線。我認為中國沒有什麼需要道歉的。

阿爾弗雷德·克魯回帖截圖

保羅·丹林格(Quora「中國未來」博客策展人,到過中國大陸、臺灣、香港)

國家不會「道歉」,因為他們不是感情生物;道歉是人才會做的事情。

你認為誰應該代表中國道歉?

他們為什麼要道歉?

他們會向誰道歉?

道歉有什麼政治上的好處?

讓我們仔細地審視一些歷史細節:

1)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半島,是因為聯合國部隊在麥克阿瑟將軍的命令下無視了北京令其遠離中國邊境的要求。朝鮮軍隊被擊潰,聯合國部隊一直推進到中朝交界的鴨綠江。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隊與聯合國軍隊交戰,不是因為中國人喜歡金氏家族,而是因為聯合國軍隊一再無視中國的警告。
2)中國沒有理由僅僅因為韓國發展得比朝鮮更好就道歉。這是朝鮮內部事務,與中國無關。
3)朝鮮半島仍是處於分裂,不是因為中國或美國,而是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它的分裂與中國有什麼關係?如果朝鮮、韓國突然決定統一,誰能阻止他們呢?答案是沒有人。

提問者似乎認為道歉是有意義的政治行為。沒有一個國家會正式地向另一個國家道歉。不過,個別政客可以對自己國家過去的所作所為表示遺憾和懊悔。當他們做這些悔罪行為時,他們總是清楚地表明這是個人行為,而不是代表一個國家。

這整個問題表明,他們完全不了解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還將其與個人關係混在一起。請記住,國家元首代表整個國家,因此必須相應地採取行動。

保羅·丹林格回帖截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這時中國高層也在緊張討論中,大家對於是否出兵分歧很大,而且大部分人建議出兵就會造成中美的直接對抗,當時中國的國力根本無法與其對抗,  而且中國剛剛建國,最緊迫的是要建設國家,不然老百姓還是餓著肚子,對政權的穩定性也有影響。
  • 為何美國人選擇遺忘韓戰?現在若發生衝突,會有怎樣的結果?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國家對曾經參與戰爭的人,陸續授予了紀念獎章,弘揚他們的英雄事跡。不僅如此,國家還陸續推出了一些關於韓戰的影視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那場戰爭,了解英雄們的付出和貢獻。對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個不容遺忘的重要時刻。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金日成向史達林請示,史達林不理睬,竟然說朝鮮這點困難算不了什麼,相信朝鮮一定能挺住並取得勝利,致使美軍順利實施了仁川登陸。當時金日成也發牢騷,說為什麼南邊可以讓別人來幫忙,為何北朝鮮卻不能讓中國幫助。等到美軍已經呈現絕對壓倒優勢,金日成迫不得已直接向中國求助後,史達林才不得不也做做樣子要中國出兵支援。由此可見,蘇聯開始根本就不願意中國出兵。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對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不容遺忘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讓中國徹底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原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在這場戰爭結束後,對中國刮目相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中國真的強大了,西方國家只需要架幾門大炮就可以耀武揚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 為何李承晚極力反對韓戰停戰?
    尤其是戰俘問題,始終是擋在停戰之前的巨大障礙。這使得抗美援朝戰爭逐漸陷入打又打不過,談又談不攏的尷尬局面。而韓戰走向如此僵局,和史達林密切相關,從1951年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坐下來談判開始,作為中朝雙方靠山的史達林就主張對美國強硬,不做讓步,包括戰俘問題,這也是韓戰懸而未決的根本原因。而現在史達林去世了,韓戰的停戰談判也終於迎來轉機。
  • 蘇聯瞞著中國讓朝鮮開戰,軍委成員多數反對,毛澤東為何執意出兵
    「總統先生,有什麼外國軍隊要進入朝鮮嗎?」1945年2月,在針對日本等國家的「雅爾達會議」上,史達林試探性地提出了這個問題,羅斯福給予的回答是否定的。這次美蘇雙方最高領導的會面,拋出了雙方所關注的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圍繞朝鮮半島歸屬的爭奪。
  • 韓戰,中國軍隊為何叫志願軍?全世界都懂這個名字下的深意
    新中國政府「自始至終都堅稱,這些在朝鮮的中國軍隊是志願軍,是出於自願來保衛朝鮮的」,與中國政府無關。儘管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這是中國政府的決定,但是為了不給美國進攻中國本土和在中國本土扔原子彈的藉口,始終都堅決否認是中國政府的決定。
  • 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今天,老袁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韓戰的爆發是否真是因為美國人想開發朝鮮的鈾礦。№朝鮮有沒有鈾礦?倘若韓戰的爆發真是因為美國想開發朝鮮的鈾礦而引起,那麼首先必須確定一個問題,朝鮮有沒有鈾礦?答案是肯定的,朝鮮有鈾礦,而且非常多。
  • 中情局解密文件:美在韓戰後擬核打擊中國
    環球網消息,據臺媒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16日解密的機密文件指出,韓戰停戰後的1954年3月2日,美國曾舉行戰略會議並決定,如果朝鮮再次「南侵」,就用原子彈反攻朝鮮乃至中國大陸的部分地區。   韓國《朝鮮日報》也稱,列入核武攻擊的目標有:朝鮮軍事設施和中國的吉林、青島、瀋陽、天津等地。
  • 美國中央情報局:16日解密大量韓戰秘密文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17日消息,美國中央情報局16日公布了有關韓戰的大量秘密文件。其中一些文件顯示,美國中情局在韓戰爆發前對一系列重要事件的判斷上出現差錯。一位中情局分析員說,當朝鮮軍隊在1950年6月越過三八線向南推進時,美國軍方和領導人感到措手不及。
  • 韓戰後,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改變,得到從未有過的尊重
    韓戰無疑是改寫中國命運的一場戰爭,從戰爭結束的那一天開始,代表著中華民族真正的回到了世界民族之林當中。被打回三八線的美軍最終選擇了妥協,在歷史的見證下簽訂了停火協議。 當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一向對華人充滿歧視的歐美國家,又怎麼看待這個嶄新的國家呢?
  • 從未被清算與反思:日本對外戰爭的"國家達爾文主義"
    由於這些戰爭時跨前近代和近現代,加之我們已慣常於以時代性質來判斷戰爭性質,因此,雖說對每次戰爭原因的分頭探索和個案討論均不乏仔細,但戰爭之間所固有的內在連續性,也不時被人為劃定的時代獨立性所切斷。當每個研究結論的相加之和並不等值於歷史本身、甚至與歷史文脈齟齬橫生時,一個綜合而連貫的觀察視角,或許能給相關研究工作提供某種有意義的啟示。
  • 外網知乎問:現在還來得及遏制中國崛起嗎?德國前外長做出解釋
    如今,中國的發展備受世界關注,世界在關注中國崛起的同時,也意識到這個曾經還飽受戰爭侵害、同一時期當西方國家已經進入到工業時代它還停留在封建時期的國家,現在甚至在很多領域都站到了世界領先位置,中國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或者說中國的崛起到底是憑藉著什麼?
  • 韓戰美國明明有原子彈,為何不敢放?其實不是不敢,是不值得
    美國向來自詡自己是超級強國,便不把其他國家看在眼裡,他看哪國不順眼,便立刻對其發動戰爭或是實行經濟制裁。而美國能如此囂張,就是仗著擁有超強的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科技。 不過美國也並非一直都是贏家,比如在韓戰中,美國最終便被我國和朝鮮聯手打敗。
  • 韓戰,美國都將原子彈準備好了,為何最後卻沒有投放?
    但是,在五年後進行的韓戰中,美國即使是死傷慘重,幾近失敗,常規武器用盡,卻沒有再動用過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扭轉戰局,贏得戰爭主動權。這是為什麼呢?在韓戰開始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直接威脅說「在最危急的時刻……我們一直在考慮動用原子彈」,對中朝軍隊實施核打擊。作為原子彈轟炸的積極倡導者——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為此還提交了一個用15~30顆原子彈在中朝邊境炸出一個原子輻射區域的方案。
  • 韓戰期間,美國準備了九枚原子彈在衝繩基地,為何一直不用?
    當時的美國政府一直支持蔣介石,為他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本以為他會贏,自己也可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光明正大的攫取中國的利益,不曾想蔣介石失了民心兵敗如山倒,解放軍成功的奪取了政權,並立即宣布取消了之前所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損害了很多國家的不正當利益,其中就包括美國。
  • 韓戰:敵方除了韓國還有16國參戰,他們為何參戰?
    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參戰雙方其實從參與國家數來看是不對等的,其中中朝聯軍為一方,另外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稱為「聯合國軍」。有人以為朝鮮戰場上只有中國、朝鮮和美國、韓國的戰鬥,其實不然,還有由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
  • 世界預測2018「危機四伏」 朝鮮半島滑入戰爭旋渦?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8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西方媒體對2018年國際局勢悲觀預測有吸引眼球的考慮,但也顯示出當今世界並不安全,存在嚴重危機,而且存在引爆戰爭的可能。李海東說,「朝鮮半島危機等焦點問題發生在中國周邊,中國外交明年將面臨更大挑戰」。「2018年,危機的一年。」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