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史達林出生於1879年12月21日,父親是喬治亞哥裡鎮的一個鞋匠,母親是農奴的女兒。雙親都是目不識丁的喬治亞少數民族的底層勞動者。史達林從小家境貧困,父親製鞋所掙不多的錢大都用來買酒喝了,母親拼命工作以維持家庭開銷。父親對史達林的願望是長大之後做個鞋匠,母親則希望他長大之後作個傳教士。
史達林在俄國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暴君。在30年代,透過政治大整肅、流放及設立古拉格集中營,害死估計多達2000萬條人命。但也有人推崇史達林在第二次大戰時擊退納粹德軍的輝煌戰績,並在執政期間推行3個5年計劃,把蘇聯建立成為一個工業強國。
史達林推行的史達林模式即蘇聯模式,所謂蘇聯模式,如果僅就其內涵本身而言,可以從經濟和政治這兩個方面加以解釋。
首先,從經濟上來看,蘇聯模式表現為一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它以國家政權為核心,以黨中央為領導者,以各級黨組織為執行者,以國家工業發展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為經濟政策,以行政手段為運作方式。總之,這是一個有鮮明特點的經濟體制,它限制商品貨幣關係,否定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經濟,把一切經濟活動置於指令性計劃之下。它片面發展重工業,用剝奪農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達到高積累多投資的目的。
世界各國領導人,通常都有一套組織嚴密的警衛工作機制。史達林更不會例外,有一個九人小組,長期貼身守在他的身邊。
史達林的別墅叫孔策沃別墅,孔策沃別墅的複雜性和精密,據說只有希特勒的「狼窩」可與之媲美。
首先,在通往別墅的唯一通道上,執勤隊日夜監控。他們身材魁偉高大,都是大尉或少校軍銜。環繞孔策沃別墅的森林,密布著無數的螺旋形旋渦。警戒線由德國運來的電子監測儀和錄像攝影機構成,兩道平行的光束給別墅的「邊界地帶」蓋上了一個「頂蓋」,哪怕有一隻兔子穿過,值勤警衛監控臺上的指示燈都會亮起來,並明確顯示「入侵者」的具體位置。
史達林因為在衛國戰爭初期所犯的嚴重錯誤而受到赫魯雪夫和蘇聯歷史學家的詬病。擅長政治遊戲的史達林為何對德國的突襲毫無防備?隨著各種檔案材料的公布,一條小小的線索漸漸地走出了歷史的帷幕。
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同年5月下旬,史達林主持召開了俄共第13次代表大會,在會上,史達林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和組織局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從此他成為名符其實的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共和國的最高領導。在此後將30年的歲月中,史達林一直牢牢地控制著最高領導權。在這近30年的不平靜的歲月中,史達林領導蘇聯人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土地改革,經歷了蘇德戰爭的洗禮,最終把蘇聯建設成為令資本主義世界震驚的社會主義強國。
索翁寫道:「在第一次革命及其遭到鎮壓的幾年內,死刑的數字陡然上升,震驚了俄國人的想像力,使託爾斯泰為之淚下,使柯羅連科和其他許許多多的人義憤填膺:從1905年到1908年共處死將近2200人。」與前者相比,1930至1953年的史達林治下的國家被處極刑的人數是沙皇30年的1600多倍;與後者相比,史達林每個月處決的人數是帝俄最殘忍的年代的60倍。
赫魯雪夫在回憶錄中講到:「……那裡的每道門和大門都加固了門閂,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各種各樣的新閘門,後來幾乎成了可以裝卸的活動街壘。別墅有兩道圍牆,圍牆之間有一些狗跑來跑去……還安設了電動信號裝置,另外還有一些防衛設施。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闖進史達林的別墅呢?不過我們認為,這全都是對的,因為史達林處於這樣的地位,對於蘇維埃制度的敵人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人物。這裡可不能掉以輕心……」
德國突襲波蘭之後,英、法對德宣戰。1940年春,德國開始大規模地進犯西歐各國,形勢對英國越來越嚴峻:法國很快被德國閃電戰擊敗,蘇聯實際上成了德國盟友,德國開始對英國實行狂轟濫炸……人們還估計,聯手瓜分了波蘭的希特勒和史達林,極可能繼續瓜分世界其他地方。史達林的所作所為似乎也表明了這一點,例如,向希特勒源源不斷地提供戰爭所需的各種生鐵、棉花、糧食、錳和硫磺等原材料。而且,如果史達林允許德軍自由通過蘇聯邊境向印度這個英國後方基地發動進攻,後果會不堪設想。英國人還有更可怕的擔憂,那就是蘇聯加人德國陣營,聯手對付英國。
史達林沒有進軍事學院校學習的歷史,但他卻掌握著與時代相適應的軍事思想,在處理軍事問題時,他總是站在戰略的高度上,以大無畏的精神和氣吞山河的氣勢指揮軍隊應付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史達林不僅在率領蘇聯人民抗擊侵略者的鬥爭中表現出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而且在建立反法西斯聯盟中顯示出了作為偉大戰略家的縱橫捭闔的雄偉氣度。
從政治上來看,蘇聯模式又表現為一個高度集權的行政命令體制。對內,它將權力高度集中於黨中央,而黨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組織,大多數情況下又是由個人意志所操縱的。這就造成了黨政不分,共產黨領導一切,直接發布政令,管理國家事務,民主集中制有名無實,社會主義法制被忽視甚至遭到踐踏。幹部由上級委派,領導終身任職,基本上不受群眾監督,最後形成個人高度集權,並由此衍生出個人崇拜、官僚主義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從而嚴重損害了黨和國家的正常民主生活。以批判史達林個人崇拜而聞名的赫魯雪夫為例,他自己就又在製造新的甚至超過史達林的個人崇拜。
在世界大多數人都知道史達林是暴君,他幾十年的統治是暴政時,我們這一代中國人還被蒙在鼓裡,仍把他稱為「偉大的革命導師」。1963年《人民日報》、《紅旗》雜誌開始發表的《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其中的「二評」《關於史達林問題》是這樣說的:「從十月革命開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到現在只有四十六年。史達林作為這個國家的主要領導人,近三十年之久。無論從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上說,或者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上說,史達林一生的活動,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史達林的一生,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的一生,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