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比「馬奇諾防線」耗資更大的「史達林防線」,結局十分悽慘

2020-12-01 騰訊網

耗資50億法郎建造的「馬奇諾防線」是二戰前世界上最堅固的大型防禦工事之一。可是,由於德軍主力從阿登山脈突破到「馬奇諾防線」後方,導致該防線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成為法軍作戰思想落後的體現。

其實,在蘇聯境內,也有一條類似「馬奇諾防線」的築壘地域。不過,它的結局遠比前者還要悽慘,因為這條防線沒有毀在德國人手裡,反而是被它的建造者親手破壞的。

「史達林防線」防線上的機槍火力點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新生的蘇聯被眾多帝國主義列強所包圍。為了保衛國家安全,蘇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構建了一道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漫長防線。由於這條防線雄偉壯觀,因此獲得了一個非正式的稱呼——「史達林防線」!

早期的「史達林防線」共有13個築壘地域,而且每個築壘地域甚至是每個碉堡的防禦設計都不相同,完全是根據具體任務和地形修建的,有些防線還專門開鑿了人工護城河以加大突破難度。從中不難看出,蘇聯人對這條防線真的是傾盡心血。

明斯克史達林防線

從1928年到1939年,分三個階段建造的「史達林防線」

與「辦事低調」的高盧人不同,蘇聯人在建設「史達林防線」時完全是在保密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它的知名度遠不如名聲赫赫的「馬奇諾防線」。同沿著邊境線建設的「馬奇諾防線」相比,「史達林防線」顯然更具有實戰價值。首先,該防線距邊境最近也有20公裡以上。

這種做法意味著敵方炮兵不能在第一時間轟擊防線,能夠較好地保存己方防守力量。其次,「史達林防線」並非是連綿不斷的,各個築壘地域之間皆有公路、鐵路相連。當一處防禦陣地遭受攻擊時,其他地區能夠及時支援,而在必要時,亦能通過雷場、鹿砦、鐵絲網等手段封閉防區。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史達林防線」不能像「馬奇諾防線」那樣從別的地區繞過,波羅的海和黑海是最好的天然屏障。

「史達林防線」上被廢棄的碉堡

到1938年,先期建設的13個築壘地域全部完工。隨著德國人的擴張跡象愈發明顯,蘇聯人又在原有基礎上,再增添了8個築壘地域。有資料顯示,為了建設共計21個大型防禦工程,蘇聯至少投入了1200億盧布!那時可不是盧布大肆貶值的時代,1200億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如此強大的「史達林防線」竟然被蘇聯人給拆了!

史達林防線

在新的蘇德邊境線附近所建立的「莫洛託夫防線」

1939年8月23日,蘇德兩國籤訂了著名的互不侵犯條約,結果導致「史達林防線」的建設大受影響。尤其是在蘇聯獲得了波蘭的大量領土後,本來位於戰場前沿的「史達林防線」一下子變成了後方防線,重要性大為下降。

而蘇聯人又準備在新邊境附近再建設一道「莫洛託夫防線」,新防線的大量設施設備都是從原先的「史達林防線」上挪用來的,這進一步削弱了後者的存在感。到了1941年初,「史達林防線」完全淪為了雞肋,大量附屬設施被拆毀,地堡、防空洞也被交給農莊做倉庫或菜窖。

根據蘇軍少將格裡戈連柯的記錄:強大的爆破沿整個1200公裡的防線開始轟鳴。在德軍入侵蘇聯之前,「史達林防線」被自己人徹底搞垮了!

史達林防線

如果「史達林防線」尚存,蘇德戰爭初期的戰況或許會大大不同

其實,對於「史達林防線」的廢弛也有蘇聯著名將領提出不同意見。例如蘇聯名將朱可夫元帥,他堅持保留「史達林防線」應有的火力配置,認為只有距新邊境線較遠的舊築壘地域才具備更大的防禦價值。

然而不知為什麼,史達林在聽聞他的建議後無動於衷。如果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史達林防線」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或許戰爭進程會有不同的走向吧。

相關焦點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馬奇諾防線實景圖 為了戰火不再次燒到法國的國土上,也為了能避免更多年輕男人的死亡法國人絞盡腦汁,1930年一月馬奇諾就任德國的國防部長他上任後多次要求沿著德法邊界線修築一條阻止德國重新發動進攻的防線
  • 林總赴蘇會議:馬奇諾防線是無用擺設,史達林:1人頂15個將軍
    就比如說30年代末,林總曾被安排到蘇聯養病,期間趕赴了一場蘇聯會議,會上就直言:馬奇諾防線是無用擺設。後來事情果如林總所料。以至於史達林也不得不感嘆:1人頂15個將軍。林總在蘇聯養病,受到蘇聯歡迎林總和史達林的結緣,是在他飛往蘇聯養病的時期建立起來的,而就在這個時期,林總徵服了整個蘇聯的領導層。
  •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回顧二戰的歷史,法國耗時耗力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一直被大家認為是個天大的笑話,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絲毫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國士兵輕易地繞過了這道豪華防線,接著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佔領了法國,由此看來,這道防線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失誤,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二戰歷史中,提起馬其諾防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就是法國的一個「笑話」。法國耗時數年,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的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結果卻被德國繞道,讓德軍在3個月內就將法國滅亡,確實顯得可笑。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絕非一無是處。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其實就從馬奇諾防線的天然屏障和鋼筋混凝土等角度來看,確實也有一定說服力,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就已經針對馬奇諾防線建造了800mm口徑的重型古斯塔夫列車炮,只需要一顆炮彈,就會出現一個足球場般大小的彈坑,但即使已經有了威力如此強大的車炮,在德軍看來還是難以正面進攻成功,而且德軍士兵的戰損率會很高。
  • 法國:耗資50億建馬奇諾防線!德國:你以為我會從防線上攻打你?
    馬奇諾防線,是世界上都舉世聞名的一道防線,其耗資之巨,修建規模之大,耗費人力之多,也是首屈一指的。這麼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地,卻因為一場偷襲而化為泡影,怎麼看它都是一個擺設了。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一個防線會在短短幾天就被攻克了呢?
  • 話說二戰:馬奇諾防線很強大,卻有「巨大漏洞」,實際沒有修完
    【話說二戰】在第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投入非常高昂代價而研發出來的武器裝備被證明,實際上是想多了,面對真正改變戰爭形式的武器和戰術,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馬奇諾防線就是這樣的存在,不過實際上這條防線有著「巨大漏洞」,而且實際上也並沒有修完。
  • 聞名於世的馬奇諾防線為什麼沒有擋住德國的鐵甲集團?
    ,也是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對於法國來說是一個極度尷尬的時期,法國在一戰結束後為了防止德軍進入東北邊境地區構建了一處名為馬奇諾防線的超級防線,但是沒想到馬奇諾防線表面看起來堅固無比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作用,馬奇諾防線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境修築了一條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川普的馬奇諾防線
    這麼說並非聳人聽聞,川普試圖用「中國禁行令」 打造讓美國高枕無憂的 「馬奇諾防線 」,而「馬奇諾防線」 是個什麼下場,很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 是法國在二戰前在法德邊境修建的防禦工事和布置的武器裝備。二戰爆發後,德軍沒有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做正面進攻,而是從荷蘭和比利時的平原繞道進攻法國。法國無力招架德軍的閃電戰,開戰一個月就投降了。
  • 法國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弱點,堅信不會被德軍攻破,結果悲劇了
    二戰前法國在邊境布置了一條防線: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一條全長390千米,法國為抵抗德國進攻耗資50億法郎建立的巨大防線,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堅固的軍事防線,卻有個致命的破綻,曾有能人志士向法國政府提過,但是卻被法國政府無視了,因為他們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什麼弱點,結果呢,當然悲劇了,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直逼巴黎,並很快攻佔巴黎,法國投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究竟有什麼弱點?
  • 二戰法國擁有馬奇諾防線,堡壘堅固四通八達,為何僅抵抗一個多月
    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一戰後開始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只是這個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修成的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開始建造,歷時12年,耗資50億法郎,防線主體有數百公裡,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和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
  • 法國人經營多年的馬奇諾防線是怎樣的存在?
    都說最有效的防禦就是進攻,但是在二戰時期的法國人卻不這麼認為,天性浪漫的法國人被一戰打怕了,害怕戰爭破壞他們的和平,於是在當時的法國人眼裡,防禦戰和陣地戰才是最好的戰鬥方式。
  • 法國的長城,揭開馬奇諾防線的神秘面紗,二戰中最堅固的防線
    法國的長城——戰壕戰的產物,固若金湯的防線今天帶大家走進馬奇諾防線,認識一下「法國的長城」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全長約390公裡,位於法德邊境。是一戰後法國修建用於防禦德國的超級防線。整條防線消耗混凝土1200萬立方米,鋼鐵15萬噸,50億法郎。防線構造防線由一組組互相獨立的築壘式防禦工事群構成,每組工事由主體工事和觀察哨所構成。
  • 普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可以繞過,為什麼法國還會花巨資修建?
    馬奇諾防線就是一個笑話,重金打造的防線,最終被德國輕易破解也使得法國最終亡國。看過馬奇諾防線地圖的人都會笑法國人,說法國人是不是傻,普通人都知道繞過防線,難道法國人就不知道嗎?不完美的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在當時很多人都反對,像雷諾和戴高樂等人,他們認為馬奇諾防線會花費大量資金和人力,不如把這些錢花在飛機大炮上。可馬奇諾防線計劃最終還是實施了,其實馬奇諾防線還有另外一個信號,就是可以減少財政上的開支,法國高層認為,馬奇諾防線修好之後,可以減少國防人員,進而大量減少開支,並且馬奇諾還能為法國爭取大量的時間,好準備德國的突然襲擊。
  • 二戰時期,德軍如果硬剛一波,能否擊破馬奇諾防線?
    在條令和訓練大綱的引領下,法國人將"完全防禦"思想與現代技術結合後,就造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上遍布各式堡壘,其中混凝土堡壘的厚度可達3.5米,而裝甲堡壘的裝甲厚度則超過了300毫米,可以抵禦各式炮火的轟擊。除此之外,法軍還在防線上裝備了各種類型的火炮,再加上可以阻擋坦克的壕溝、斷崖和混凝土樁、防步兵的金屬樁和通電鐵絲網以及遍布的雷場,馬奇諾防線的確可以稱得上堅如磐石。
  • 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齊格菲」防線,為何4個月就被盟軍攻破?
    文/滅霸他爸提到防線,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戰初期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這條被法國人寄予厚望的防線,在戰爭爆發後,並未發揮出阻擋敵人的作用,從而成為戰爭史上的笑柄。實際上以規模而論,「馬奇諾」防線只能屈居第二,二戰期間還有一條比它更長、更堅固,規模更加龐大的防線。
  •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為何成了笑話?法軍:猜到開局,沒猜到結尾
    馬奇諾防線在當時法國人的眼裡猶如中國的長城一樣,號稱固若金湯,也被稱為法國人的驕傲。然而,這個極為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在二戰爆發後,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法國人被啪啪打臉了。二戰爆發後,德國也知道馬奇諾防線的堅固,因此繞過這個防線,從法國東北部的阿登森林突破,繞到了馬奇諾防線的後面,法軍被打的措手不及。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