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於世的馬奇諾防線為什麼沒有擋住德國的鐵甲集團?

2021-01-12 網易

2020-11-08 23:10:06 來源: 你所想了解的歷史

舉報

  二戰是世界歷史上最為精彩的一個時期,也是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對於法國來說是一個極度尷尬的時期,法國在一戰結束後為了防止德軍進入東北邊境地區構建了一處名為馬奇諾防線的超級防線,但是沒想到馬奇諾防線表面看起來堅固無比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作用,馬奇諾防線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馬奇諾防線是什麼?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姓氏。而在二戰之後馬奇諾防線卻失去了效應,德軍突破了馬奇諾防線失去了抵禦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的作用:

  

  1.避免敵軍的突然襲擊,並發出警報;

  2.為法國軍隊的動員爭取時間(兩三個星期);

  3.節省人力;

  4.保護阿爾薩斯和洛林(1918年回歸法國)和其工業基地;

  5.應對突然襲擊時,作為反攻的基地;

  6.同樣防禦由瑞士和比利時方向進攻的敵人;

  7.延緩敵人的進攻,等待主力部隊的增援;

  8.顯示非進攻而和平的軍事態勢,並在德國入侵比利時的情況下,迫使英國幫助法國;

  9.阻擋德國先期進攻後,推動比利時參戰(比利時在馬奇諾防線德國一邊)。

  馬奇諾防線失敗的原因:

  

  1.戰術角度:

  馬奇諾防線看似無比的強大,但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就是不能移動,雖然面對全面防禦的法軍,德軍不可能再從比利時繞過去,但卻可以攻其一點實現突破,因為在漫長的防線上就必須配備有大量的人員和裝備,就算是陸軍大國的法國也顯得十分疲憊,德軍只要選擇一個薄弱點在轟炸機的幫助下完全可以打開大門,德軍之前奇襲比利時就是這麼幹的,只需要更大的規模便可完成突破。

  

  2.戰略角度:

  法國人真的把自己的邊境上造成這種烏龜殼一樣的防線其實是非常危險的,馬奇諾防線的造價非常貴,需要駐守的兵力也很多,這就導致了要花費大量的兵力和財力,其他海軍、空軍等部隊的裝備很受影響,一旦德軍繞過防線很容易通過裝備壓制實現突破。

  3.心理角度:

  馬奇諾防線其實會給法國人帶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英國陸軍軍長艾倫·布魯克爵士曾兩度參觀馬奇諾防線並一直見血指出:馬奇諾的設計絕對是天才,但是給我的安全感卻很少,我認為法國應該把更多的經費花在機動防禦裝備上,比如說給飛機、裝甲師等部隊,而不是把錢扔在地下。事實上真的就是這樣,德軍突破防線進入法國後不久,民眾的抵抗意志瓦解,法國選擇了投降。

  馬奇諾防線還在嗎?

  

  時至今日,在法國的軍政兩界,只要一提到馬奇諾防線都會顯得十分尷尬,因為沒人知道該怎麼處理它,太大太重無法拆除,雖然馬奇諾防線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當年留下的碉堡、建築工事還是保留下來了,還有部分的大型地下建築工事對遊客們進行了開放了參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話說二戰:馬奇諾防線很強大,卻有「巨大漏洞」,實際沒有修完
    【話說二戰】在第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投入非常高昂代價而研發出來的武器裝備被證明,實際上是想多了,面對真正改變戰爭形式的武器和戰術,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馬奇諾防線就是這樣的存在,不過實際上這條防線有著「巨大漏洞」,而且實際上也並沒有修完。
  • 天價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有沒有價值?為何沒發揮應有的效果?
    如果說二戰前所建造的諸多防線裡,投資最大,防區最廣的要塞防線,那一定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作為一個橫貫法國東部,主體數百公裡長的防線。馬奇諾防線無論在任何角度上,都是當時世界之最的防線。然而這道防線在戰爭中,卻輕易的被德國繞開,完全沒能發揮作用。後世人常說馬奇諾防線是一個毫無價值的產物,那它是否真的毫無價值呢?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馬奇諾防線實景圖 為了戰火不再次燒到法國的國土上,也為了能避免更多年輕男人的死亡法國人絞盡腦汁,1930年一月馬奇諾就任德國的國防部長他上任後多次要求沿著德法邊界線修築一條阻止德國重新發動進攻的防線
  • 法國:耗資50億建馬奇諾防線!德國:你以為我會從防線上攻打你?
    馬奇諾防線,是世界上都舉世聞名的一道防線,其耗資之巨,修建規模之大,耗費人力之多,也是首屈一指的。這麼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地,卻因為一場偷襲而化為泡影,怎麼看它都是一個擺設了。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一個防線會在短短幾天就被攻克了呢?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法國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弱點,堅信不會被德軍攻破,結果悲劇了
    馬奇諾防線是一條全長390千米,法國為抵抗德國進攻耗資50億法郎建立的巨大防線,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堅固的軍事防線,卻有個致命的破綻,曾有能人志士向法國政府提過,但是卻被法國政府無視了,因為他們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什麼弱點,結果呢,當然悲劇了,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直逼巴黎,並很快攻佔巴黎,法國投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究竟有什麼弱點?
  •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回顧二戰的歷史,法國耗時耗力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一直被大家認為是個天大的笑話,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絲毫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國士兵輕易地繞過了這道豪華防線,接著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佔領了法國,由此看來,這道防線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失誤,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在巨大的傷亡面前,法國人口銳減,出生率低,出現了嚴重的兵員短缺,法國開始思考並且提出了"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而馬奇諾防線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當時政府修建馬奇諾防線時,得到了法國民眾的強烈支持。「馬奇諾防線」法軍的「陽謀」馬奇諾防線是修建在法國和德國接壤的邊境地帶,其修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預防德國。避免戰爭爆發時,德國直接進攻法國。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
  • 普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可以繞過,為什麼法國還會花巨資修建?
    馬奇諾防線就是一個笑話,重金打造的防線,最終被德國輕易破解也使得法國最終亡國。看過馬奇諾防線地圖的人都會笑法國人,說法國人是不是傻,普通人都知道繞過防線,難道法國人就不知道嗎?馬奇諾防線計劃實施說起馬奇諾防線,其實有很大的歷史原因,法國自從拿破崙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軍事奇才出現,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的法國,國內不但過上動蕩不安的生活,心理上也過起擔心德國人的想法,害怕德國人再次進犯。說起害怕,過了40多年德國人再次襲來,雖然最終德國失敗,但是給法國帶來的損失也是很大的,並且讓法國更加擔心這個好戰的「鄰居」。
  • 二戰期間比「馬奇諾防線」耗資更大的「史達林防線」,結局十分悽慘
    耗資50億法郎建造的「馬奇諾防線」是二戰前世界上最堅固的大型防禦工事之一。可是,由於德軍主力從阿登山脈突破到「馬奇諾防線」後方,導致該防線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成為法軍作戰思想落後的體現。 其實,在蘇聯境內,也有一條類似「馬奇諾防線」的築壘地域。
  • 法國人經營多年的馬奇諾防線是怎樣的存在?
    馬奇諾防線 於是就有了著名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禦戰線1929年開工,1940 結果就被德軍啪啪打臉,法國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戰爭的多變性和靈活性,面對這條馬奇諾防線,紙面實力還是非常厲害的,一度讓德國的非常為難,結果希特勒直接來了一把調虎離山,直接命令德軍從阿登地區突破,德國的裝甲群直接在古德裡安的帶領下,衝破阿登地區。
  • 川普的馬奇諾防線
    這麼說並非聳人聽聞,川普試圖用「中國禁行令」 打造讓美國高枕無憂的 「馬奇諾防線 」,而「馬奇諾防線」 是個什麼下場,很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 是法國在二戰前在法德邊境修建的防禦工事和布置的武器裝備。二戰爆發後,德軍沒有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做正面進攻,而是從荷蘭和比利時的平原繞道進攻法國。法國無力招架德軍的閃電戰,開戰一個月就投降了。
  •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境修築了一條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 二戰時期,德軍如果硬剛一波,能否擊破馬奇諾防線?
    在條令和訓練大綱的引領下,法國人將"完全防禦"思想與現代技術結合後,就造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人為了防止德國的進攻,而在德法邊境建造的非常龐大的鋼筋混凝土防禦工事。
  • 2700點不過是馬奇諾防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防禦德國和義大利的入侵,修建了一條堅固無比的工事。但這條如此堅固的工事,在二戰中卻幾乎沒有起到任何的防禦功能。聯想到A股市場,當前的2700點恰如當初的馬奇諾防線。   我們承認,2700點從以下幾點來看確有一定程度的支撐。首先,從市場自身運行的結構來看,2700點是2010年7月份到9月份的高點。
  • 「馬奇諾防線」當年沒有用,那些轉不動型的舊思維如今也一樣
    在網際網路時代、數位化時代、智能化時代,企業管理者面對轉型,還要用過去的舊思維構築企業的「馬奇諾防線」,你發現最終傷害的可能是自己。導讀:著名學者、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聯合創始人曹仰鋒,從2009年開始參與「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評選。
  •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為何成了笑話?法軍:猜到開局,沒猜到結尾
    馬奇諾防線在當時法國人的眼裡猶如中國的長城一樣,號稱固若金湯,也被稱為法國人的驕傲。然而,這個極為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在二戰爆發後,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法國人被啪啪打臉了。二戰爆發後,德國也知道馬奇諾防線的堅固,因此繞過這個防線,從法國東北部的阿登森林突破,繞到了馬奇諾防線的後面,法軍被打的措手不及。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其實就從馬奇諾防線的天然屏障和鋼筋混凝土等角度來看,確實也有一定說服力,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就已經針對馬奇諾防線建造了800mm口徑的重型古斯塔夫列車炮,只需要一顆炮彈,就會出現一個足球場般大小的彈坑,但即使已經有了威力如此強大的車炮,在德軍看來還是難以正面進攻成功,而且德軍士兵的戰損率會很高。
  • 二戰法國擁有馬奇諾防線,堡壘堅固四通八達,為何僅抵抗一個多月
    然而這場戰爭僅僅持續39天,法國就被德國徵服了。在第1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因為付出了慘痛代價,以至於失去了作戰的鬥志,國民開始極度厭戰。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一戰後開始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只是這個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修成的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