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弱點,堅信不會被德軍攻破,結果悲劇了

2021-01-12 百史爭鳴

二戰前法國在邊境布置了一條防線: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是一條全長390千米,法國為抵抗德國進攻耗資50億法郎建立的巨大防線,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堅固的軍事防線,卻有個致命的破綻,曾有能人志士向法國政府提過,但是卻被法國政府無視了,因為他們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什麼弱點,結果呢,當然悲劇了,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直逼巴黎,並很快攻佔巴黎,法國投降。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究竟有什麼弱點?

法國政府斥巨資修建的馬奇諾防線,的確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堅固的防線,如果你走在這個防線其中,你一定會驚嘆於他巧妙的設計。

馬奇諾防線中含有多個指揮所和彈藥庫,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指揮士兵作戰,並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而且當年的法國人考慮到了作戰時的種種因素,他們為了防止飛機和迫擊炮的轟炸,修築了大量的斷崖和混凝土樁;為了抵擋坦克,修築了防坦克戰壕;甚至為了防止毒氣,專門修建了排氣系統,可見法國對這個防線的設計和建造是多麼的精細。

如果單從防禦體系上來看,馬奇諾防線確實是世界上最堅固的,你想不到到底該用什麼辦法來破解,那麼這樣一個防線究竟是有什麼弱點?

法國的左側是中立國比利時,比利時的中立得到了歐洲許多大國的贊同,法國為了不侵犯比利時的利益,在修建馬奇諾防線時並未考慮到與比利時接壤的邊境地區,而且他們也不相信德國會侵佔中立國的比利時,而這就是馬奇諾防線的一個致命弱點——馬奇諾防線的左側沒有設置防線。

法國有志之士提出觀點,卻被政府無視。

其實,馬奇諾防線的這個弱點在開戰之前就有法國人看出來了,他們向法國政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軍萬一不從馬奇諾防線進攻,而是繞到比利時,從沒有設防的法國北面進攻怎麼辦?」

這個問題直接指出了馬奇諾防線目前存在的問題,但是法國政府卻不願意相信,無視了這個問題,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耗費如此大的精力所建立的防線,會被這麼一個小小的問題擊垮,事實證明,馬奇諾防線確實被這個「小問題」解決了。

德軍攻佔比利時,馬奇諾防線的弱點暴露在德軍眼前。

能被法國人發現的弱點德國怎麼可能會看不到呢,德國在發現比利時與法國北側不設防後,立刻集結軍隊,準備從這裡打開突破口,一舉進攻法國。

可以說,此時的馬奇諾防線已經沒有什麼用處了。

德國軍隊以絕對強大的優勢佔領了比利時,並立刻對法國北部實施了進攻,可憐的法國此時還沉浸在馬奇諾防線擋住德軍的美夢當中,直到德國坦克的轟鳴聲傳到他們的耳中,他們才知道,這個美夢破滅了。

法國在德軍的進攻下只能倉皇的勉強應付,但是德國沒有給法國機會,一舉打破了法國北部的防線,將坦克開到了巴黎城下,巴黎政府此時已經無心再戰,他們決定讓剩下的軍隊撤出巴黎,留下部分警察維持城內的秩序,就這樣,法國將自己的首都巴黎,拱手讓給了德國。

馬奇諾防線的失敗,法國的悲劇,並不是德軍多麼的驍勇善戰,也不是防線的脆弱不堪,而是法國政府盲目自大所造成的,可見,聽取國民意見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相關焦點

  • 二戰法國擁有馬奇諾防線,堡壘堅固四通八達,為何僅抵抗一個多月
    然而這場戰爭僅僅持續39天,法國就被德國徵服了。在第1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因為付出了慘痛代價,以至於失去了作戰的鬥志,國民開始極度厭戰。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一戰後開始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只是這個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修成的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 法國人經營多年的馬奇諾防線是怎樣的存在?
    都說最有效的防禦就是進攻,但是在二戰時期的法國人卻不這麼認為,天性浪漫的法國人被一戰打怕了,害怕戰爭破壞他們的和平,於是在當時的法國人眼裡,防禦戰和陣地戰才是最好的戰鬥方式。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二戰歷史中,提起馬其諾防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就是法國的一個「笑話」。法國耗時數年,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的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結果卻被德國繞道,讓德軍在3個月內就將法國滅亡,確實顯得可笑。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絕非一無是處。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深深的壕溝,能讓坦克和大型機械在對方有人防守的情況下上不去。使敵軍機械化部隊失去戰鬥力。 二戰時法國人自信的認為德國不可能打過來,他們是安全的。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 二戰時期,德軍如果硬剛一波,能否擊破馬奇諾防線?
    在條令和訓練大綱的引領下,法國人將"完全防禦"思想與現代技術結合後,就造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人為了防止德國的進攻,而在德法邊境建造的非常龐大的鋼筋混凝土防禦工事。
  •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單以軍事論,馬奇諾防線非常有用,起碼它迫使德國人放棄了正面進攻,不得不繞道北方的低地國家進攻,這一點就很值。馬奇諾防線的問題,在於它本身並沒能完全封閉法國邊界,北段沒能像南段直接面對德國的邊界那樣修成,荷蘭人就不太願意,比利時人直接反對,一直扯皮到開戰,北段都沒修。
  • 花費33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曾讓德軍寸步難行,如今成了這樣!
    從1936到1940年,法國陸軍的高級將領們曾無數次按照預案推演過在對德戰爭爆發後贏得最終勝利的路徑,而這一切最終在1940年夏天德軍的「鐮刀切割」面前化為泡影。但那道固若金湯的東部防線的確存在,並且從未被徹底攻破:到6月25日法德停戰時為止,德軍僅僅摧毀或佔領了5個小型要塞,主體結構仍然完好如初。它就是馬奇諾防線!【背景】1932年死於傷寒的前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其諾有理由為他的創造物感到驕傲:正是他說服國民議會在財力相對寬綽的1929年撥款33億法郎,花費將近10年築成了這件軍事工程學上的傑作。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在上面消極防禦的思想影響下國會通過了這次議案,定名為馬奇諾防線,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工事構成,混凝土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工事周圍有無數個鋼板護頂的碉堡和永備火力點,配備有各種重型輕型火炮和輕重機槍,防線內部修建了道路、橋梁、甚至鐵路、醫院、食堂、彈藥庫、發電設備等,整個馬奇諾防線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工程水平,修了大概五年左右,耗資50億法郎相當於法國20年的總國防開支,為了不讓德國人不能跨國邊境線可謂煞費苦心
  • 馬奇諾防線,人人都能想到德軍會繞道後方,為何法國卻沒想到呢?
    在法國東部地區蒂永維爾,這裡成為了德國人最有可能突進的地點,在當時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建議下,以此為主題,建設了含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的龐大防禦陣線。至於法國人修築防線的目的,遠遠不止軍事意義這麼簡單,其還有明顯的政治意圖,其顯示了自己非進攻而和平的軍事態勢,並在德國入侵比利時的情況下,迫使英國幫助法國,而且還能夠在阻擋德國先期進攻後,推動比利時參戰(比利時在馬奇諾防線德國一邊)。法國人並沒有在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設防,原因也很簡單,這裡並不適合運動作戰,而且比利時也明確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此事就由此擱置下來。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堅固?它為何無法阻止德軍入侵?
    我們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朋友們,一定知道馬奇諾防線吧。這條防線是當時歐洲乃至世界軍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防線。它的戰線十分之長,可謂是連綿不絕,甚至延伸到了法國的整個東部邊境。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道防線的產生呢?這和一戰對於法國留下的陰影有很大的關係。
  • 話說二戰:馬奇諾防線很強大,卻有「巨大漏洞」,實際沒有修完
    「沒被攻破」的馬奇諾防線,存在「巨大漏洞」馬奇諾防線自1928年起一直到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高達50億法郎,事實證明,馬其諾防線在許多方面是很難攻克的,德軍在馬奇諾防線進行了多次偵察。認為無論從時間上或資金上,都不允許法軍用這種防線來保衛國家,事實證明法國邊防上仍存在著極大的疏漏。就在過了阿登森林,介於比利時與英吉利海峽之間這段防線上。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例如烽臺,站在烽臺之上就獲得了戰勝的制高點,而對其發起進攻的敵軍也只得接受望之莫及的結果,防禦方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不僅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軍隊,還能對敵軍造成重大大打擊。在世界歷史上都擔得起古代第一軍事工程的殊榮,它在大部分時間內都完美的展示了身為防線應起到的作用,但是在最後外敵還是突破的長城的防線攻進了中國,可見再牢固的軍事防線也總有被攻破的一天。
  • 天價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有沒有價值?為何沒發揮應有的效果?
    因為當時法國的國內經濟狀況很低迷,不足以進行進攻學派所倡導的,對德國實施整體進攻,全面佔領德國以解除德國的威脅。如果強行這樣做,很可能導致法國國內的崩潰,這個結果顯然是不能承受的。考慮法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進攻學派註定了不會得到支持。 而且在政治上,法國的處境也並不好。
  •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防線全長390多公裡,每公裡會出現15個軍事工程,牆壁的厚度一度達到了3.5米之厚,別說子彈,就連一般的炮彈也難以擊穿。整條防線是由法國的陸軍部長馬奇諾組織修建的,所以就稱作馬奇諾防線。,也因此,一戰之後,法國人口大減,法國開始思考並且提出了"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馬奇諾防線破殼而生,不僅得到當時法國政府的支持,就連民眾對此防線也很贊同。
  • 川普的馬奇諾防線
    這麼說並非聳人聽聞,川普試圖用「中國禁行令」 打造讓美國高枕無憂的 「馬奇諾防線 」,而「馬奇諾防線」 是個什麼下場,很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 是法國在二戰前在法德邊境修建的防禦工事和布置的武器裝備。二戰爆發後,德軍沒有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做正面進攻,而是從荷蘭和比利時的平原繞道進攻法國。法國無力招架德軍的閃電戰,開戰一個月就投降了。
  • 聞名於世的馬奇諾防線為什麼沒有擋住德國的鐵甲集團?
    ,法國在一戰結束後為了防止德軍進入東北邊境地區構建了一處名為馬奇諾防線的超級防線,但是沒想到馬奇諾防線表面看起來堅固無比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作用,馬奇諾防線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馬奇諾防線是什麼?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
  • 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齊格菲」防線,為何4個月就被盟軍攻破?
    文/滅霸他爸提到防線,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戰初期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這條被法國人寄予厚望的防線,在戰爭爆發後,並未發揮出阻擋敵人的作用,從而成為戰爭史上的笑柄。實際上以規模而論,「馬奇諾」防線只能屈居第二,二戰期間還有一條比它更長、更堅固,規模更加龐大的防線。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普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可以繞過,為什麼法國還會花巨資修建?
    馬奇諾防線就是一個笑話,重金打造的防線,最終被德國輕易破解也使得法國最終亡國。看過馬奇諾防線地圖的人都會笑法國人,說法國人是不是傻,普通人都知道繞過防線,難道法國人就不知道嗎?馬奇諾防線計劃實施說起馬奇諾防線,其實有很大的歷史原因,法國自從拿破崙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軍事奇才出現,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的法國,國內不但過上動蕩不安的生活,心理上也過起擔心德國人的想法,害怕德國人再次進犯。說起害怕,過了40多年德國人再次襲來,雖然最終德國失敗,但是給法國帶來的損失也是很大的,並且讓法國更加擔心這個好戰的「鄰居」。
  •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為何成了笑話?法軍:猜到開局,沒猜到結尾
    然後,法國在幾個星期就投降了,而這條砸了重金的防線成了一個擺設。然而,馬奇諾防線真的是法國人花錢建造的笑話嗎?歷史上的法國人一直是一個優秀的民族,作為歐洲大國,法國從不缺人才,他們肯定也懂得德國人會繞過馬奇諾防線進攻。作為自己的國家,法國有幾個缺口,在哪裡建立防線,他們比德國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