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33億法郎的馬奇諾防線,曾讓德軍寸步難行,如今成了這樣!

2021-01-12 熊熊談歷史

從1936到1940年,法國陸軍的高級將領們曾無數次按照預案推演過在對德戰爭爆發後贏得最終勝利的路徑,而這一切最終在1940年夏天德軍的「鐮刀切割」面前化為泡影。

但那道固若金湯的東部防線的確存在,並且從未被徹底攻破:到6月25日法德停戰時為止,德軍僅僅摧毀或佔領了5個小型要塞,主體結構仍然完好如初。它就是馬奇諾防線!

【背景】

1932年死於傷寒的前陸軍部長安德烈·馬其諾有理由為他的創造物感到驕傲:正是他說服國民議會在財力相對寬綽的1929年撥款33億法郎,花費將近10年築成了這件軍事工程學上的傑作。

其實馬其諾防線從來都不是法國軍政領導人最心甘情願的選擇。在20年代初,他們曾經滿懷主動性地探討先發制人摧毀德國核心工業區的可能,並把建立和比利時以及東歐國家的軍事同盟設定為優先目標。他們認為打敗德軍易如反掌,不需要這一防禦性工程!

然而,自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戰爭的摧殘和法國在人口結構上的弱點使其無法承擔長期維持一支進攻型部隊所需的財政和社會代價;再加上歐洲集體安全體制的崩潰與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同時到來,既顛覆了戰後最初10年已然規劃完整的攻防戰略的基礎,又使法國無法單靠自身力量對抗希特勒的鋒芒。在這種背景下,原本僅是一種次優選擇的單純防禦戰略,以及作為其實現平臺的馬其諾防線,意外成了1940年唯一具有確定性的戰略工具。

【堅不可摧的堡壘】

嚴格說來,存在兩個意義上的馬其諾防線:廣義者,指的是北端延伸到法國—比利時邊境盡頭的敦刻爾克,南端觸及法國和義大利交界處尼斯的一整條邊境防禦線,涵蓋了法國和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五國的全部陸上邊界。狹義者,則是指以梅斯西北50公裡處的隆吉永為起點,沿萊茵河方向環繞阿爾薩斯—洛林突出部,最終抵達瑞士貝爾福附近的390公裡東北前沿防線。

與一般概念上的「防線」不同,馬其諾防線本質上是一道縱深巨型火力網,位於邊境線後方5—10公裡處,某些核心區段的縱深超過20公裡,由450公裡長的道路聯結,土方工程量高達1200萬立方米,用去水泥150萬立方米、鋼材15萬噸。每一防線正面最前方皆有一系列偵察用的哨所和小型碉堡,接著在縱深5—10公裡處並列多排由鐵軌改制而成的反坦克路障,隨後才是由半沉式炮塔和要塞群構成的防禦工事主體。炮塔是一種由雙層鋼筋混凝土堡壘半埋入地下形成的防禦工事,也是整條防線上最重要的防禦火力平臺。其內牆厚1米左右,外側覆蓋有2米以上厚度的鋼筋混凝土,可抵禦240毫米炮彈的直擊。每個炮塔內可容納15到30人不等的守備隊,在各個方向上擁有2到4個不等的射擊孔,可根據需要安裝單管或雙聯機槍、25毫米反坦克炮、50毫米迫擊炮等武器。每個炮塔外側有3米深的壕溝提供保護,頂部有1到3座不等的鋼盔形小碉堡和探照燈,並有獨立的通風裝置隔絕毒氣。

【如今的現狀】

安德烈·馬其諾在1932年病逝,來不及看到他的創造物完全建成。1936年,在德國出兵進入萊茵蘭的同一年,馬其諾防線的東北部主體終於宣告完工。但用來和它相搭配的龐大機動兵力,始終不曾組建。法國就在兼有茫然和猝不及防的心理狀態下進入了戰爭……

如今的馬奇諾防線光鮮不在,雜草叢生……

相關焦點

  • 法國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弱點,堅信不會被德軍攻破,結果悲劇了
    馬奇諾防線是一條全長390千米,法國為抵抗德國進攻耗資50億法郎建立的巨大防線,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堅固的軍事防線,卻有個致命的破綻,曾有能人志士向法國政府提過,但是卻被法國政府無視了,因為他們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什麼弱點,結果呢,當然悲劇了,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直逼巴黎,並很快攻佔巴黎,法國投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究竟有什麼弱點?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話說二戰:馬奇諾防線很強大,卻有「巨大漏洞」,實際沒有修完
    【話說二戰】在第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投入非常高昂代價而研發出來的武器裝備被證明,實際上是想多了,面對真正改變戰爭形式的武器和戰術,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馬奇諾防線就是這樣的存在,不過實際上這條防線有著「巨大漏洞」,而且實際上也並沒有修完。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在上面消極防禦的思想影響下國會通過了這次議案,定名為馬奇諾防線,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工事構成,混凝土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工事周圍有無數個鋼板護頂的碉堡和永備火力點,配備有各種重型輕型火炮和輕重機槍,防線內部修建了道路、橋梁、甚至鐵路、醫院、食堂、彈藥庫、發電設備等,整個馬奇諾防線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工程水平,修了大概五年左右,耗資50億法郎相當於法國20年的總國防開支,為了不讓德國人不能跨國邊境線可謂煞費苦心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二戰歷史中,提起馬其諾防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就是法國的一個「笑話」。法國耗時數年,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的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結果卻被德國繞道,讓德軍在3個月內就將法國滅亡,確實顯得可笑。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絕非一無是處。
  • 聞名於世的馬奇諾防線為什麼沒有擋住德國的鐵甲集團?
    馬奇諾防線是什麼?  馬奇諾防線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姓氏。而在二戰之後馬奇諾防線卻失去了效應,德軍突破了馬奇諾防線失去了抵禦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的作用: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軍事防線有大自然提供的地形優勢,也有士兵修築的戰壕等,不過從世界上看,我們可以修建出很多的軍事防線,但是幾乎所有的防線在戰爭中都會被損壞,特別是一些花費大量人、財、物建造的,最後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 普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可以繞過,為什麼法國還會花巨資修建?
    馬奇諾防線就是一個笑話,重金打造的防線,最終被德國輕易破解也使得法國最終亡國。看過馬奇諾防線地圖的人都會笑法國人,說法國人是不是傻,普通人都知道繞過防線,難道法國人就不知道嗎?不完美的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在當時很多人都反對,像雷諾和戴高樂等人,他們認為馬奇諾防線會花費大量資金和人力,不如把這些錢花在飛機大炮上。可馬奇諾防線計劃最終還是實施了,其實馬奇諾防線還有另外一個信號,就是可以減少財政上的開支,法國高層認為,馬奇諾防線修好之後,可以減少國防人員,進而大量減少開支,並且馬奇諾還能為法國爭取大量的時間,好準備德國的突然襲擊。
  • 二戰時期,德軍如果硬剛一波,能否擊破馬奇諾防線?
    在條令和訓練大綱的引領下,法國人將"完全防禦"思想與現代技術結合後,就造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上遍布各式堡壘,其中混凝土堡壘的厚度可達3.5米,而裝甲堡壘的裝甲厚度則超過了300毫米,可以抵禦各式炮火的轟擊。除此之外,法軍還在防線上裝備了各種類型的火炮,再加上可以阻擋坦克的壕溝、斷崖和混凝土樁、防步兵的金屬樁和通電鐵絲網以及遍布的雷場,馬奇諾防線的確可以稱得上堅如磐石。
  •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境修築了一條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 二戰期間比「馬奇諾防線」耗資更大的「史達林防線」,結局十分悽慘
    耗資50億法郎建造的「馬奇諾防線」是二戰前世界上最堅固的大型防禦工事之一。可是,由於德軍主力從阿登山脈突破到「馬奇諾防線」後方,導致該防線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成為法軍作戰思想落後的體現。 其實,在蘇聯境內,也有一條類似「馬奇諾防線」的築壘地域。
  • 二戰法國擁有馬奇諾防線,堡壘堅固四通八達,為何僅抵抗一個多月
    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一戰後開始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只是這個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修成的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開始建造,歷時12年,耗資50億法郎,防線主體有數百公裡,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和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堅固?它為何無法阻止德軍入侵?
    我們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朋友們,一定知道馬奇諾防線吧。這條防線是當時歐洲乃至世界軍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防線。它的戰線十分之長,可謂是連綿不絕,甚至延伸到了法國的整個東部邊境。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道防線的產生呢?這和一戰對於法國留下的陰影有很大的關係。
  • 天價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有沒有價值?為何沒發揮應有的效果?
    一、馬奇諾防線的建造 馬奇諾防線的建造,最初是由約瑟夫·霞飛元帥所提議的。這位木訥寡言的「遲鈍元帥」認為修建這樣一道防線,將有助於法國在和平時期抵禦德國未來可能的進攻。
  • 馬奇諾防線,人人都能想到德軍會繞道後方,為何法國卻沒想到呢?
    在戰爭中,德國人繞開了法軍駐守的馬奇諾防線,從而率軍直插巴黎,迫使其投降,這也讓人感到好奇,大家都知道避其鋒芒的道理,人人都能想到繞開走,為何法國還想不到呢?就讓我們來好好分析。儘管一戰的時候坦克就已經發明,然而講究傳統的法國軍隊,還是以「大炮巨艦」作為軍隊的核心標準。
  •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回顧二戰的歷史,法國耗時耗力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一直被大家認為是個天大的笑話,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絲毫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國士兵輕易地繞過了這道豪華防線,接著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佔領了法國,由此看來,這道防線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失誤,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川普的馬奇諾防線
    這麼說並非聳人聽聞,川普試圖用「中國禁行令」 打造讓美國高枕無憂的 「馬奇諾防線 」,而「馬奇諾防線」 是個什麼下場,很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 是法國在二戰前在法德邊境修建的防禦工事和布置的武器裝備。二戰爆發後,德軍沒有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做正面進攻,而是從荷蘭和比利時的平原繞道進攻法國。法國無力招架德軍的閃電戰,開戰一個月就投降了。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 法國:耗資50億建馬奇諾防線!德國:你以為我會從防線上攻打你?
    馬奇諾防線,是世界上都舉世聞名的一道防線,其耗資之巨,修建規模之大,耗費人力之多,也是首屈一指的。這麼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地,卻因為一場偷襲而化為泡影,怎麼看它都是一個擺設了。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一個防線會在短短幾天就被攻克了呢?
  • 法國人經營多年的馬奇諾防線是怎樣的存在?
    年完工,結果半年多就被德軍從正面攻破,這條防禦展現被法國人寄予了太多希望,但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這場展現長達390公裡,這個防線內的堅固工事就有5000多個,而且還可以生活大量的部隊。 結果就被德軍啪啪打臉,法國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戰爭的多變性和靈活性,面對這條馬奇諾防線,紙面實力還是非常厲害的,一度讓德國的非常為難,結果希特勒直接來了一把調虎離山,直接命令德軍從阿登地區突破,德國的裝甲群直接在古德裡安的帶領下,衝破阿登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