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二戰:馬奇諾防線很強大,卻有「巨大漏洞」,實際沒有修完

2021-01-12 ALEX俊赫

【話說二戰】在第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投入非常高昂代價而研發出來的武器裝備被證明,實際上是想多了,面對真正改變戰爭形式的武器和戰術,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馬奇諾防線就是這樣的存在,不過實際上這條防線有著「巨大漏洞」,而且實際上也並沒有修完。

「沒被攻破」的馬奇諾防線,存在「巨大漏洞」

馬奇諾防線自1928年起一直到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高達50億法郎,事實證明,馬其諾防線在許多方面是很難攻克的,德軍在馬奇諾防線進行了多次偵察。認為無論從時間上或資金上,都不允許法軍用這種防線來保衛國家,事實證明法國邊防上仍存在著極大的疏漏。就在過了阿登森林,介於比利時與英吉利海峽之間這段防線上。

當時,法軍認為盟國比利時是一處很好的緩衝區,能夠為法軍至少爭取八天的時間來組織防禦力量,盟軍與20萬比利時軍隊會合,然後固守馬斯河防線,但是二戰中法國戰役的事實證明,法軍沒能爭取那麼長的時間,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軍開始進攻,古德裡安的第19裝甲軍到12日的時候就穿越阿登山脈110公裡長的峽谷,當天下午就到達馬斯河北岸,並攻下了色當。

到第六天的時候,古德裡安的3個裝甲師已經向西面的敦刻爾克地區開始了突進,並沒有給法軍8天的時間。

馬奇諾防線開支十分巨大,實際沒有修完

其實,馬奇諾防線完工後,當時就有不少人就指出:「馬奇諾防線在法德邊界只修了150多公裡,終點是隆古庸。然而,從隆古庸到比利時邊界的地帶卻沒有修,長度快跟馬奇諾防線一樣了。」難道德軍就沒有繞過馬奇諾防線的可能麼?

實際上,馬其諾防線原定把防線繼續向前修,一直穿過比利時,但是沒有按照預定中的計劃修建完畢,主要有兩個原因:

1、比利時不同意,他們寧願保持中立而不敢得罪德國人。

2、這個計劃雖然美好,但是即使比利時統一延長防線,法國也已經支付不出如此龐大的開支了,最終馬奇諾防線實際上沒有真正完工。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陣地戰靜態防守的「終極化身」

就馬其諾防線本身的防禦能力而言,確實是很難被攻克的,一些德國軍官曾回憶說:「德軍士兵在靠近馬奇諾防線時像兔子一樣逃竄」。其密集的碉堡和火力網,以及裝甲厚度達300毫米的裝甲塔堡,本身就能防禦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但是這些數據都是靜態的,也是結合與一戰時的陣地戰防線經驗總結而來的。

在大規模的戰爭狀態下,尤其是到了二戰時代,人們並沒有預料到戰爭的運動戰形式會有如此深刻的變化,裝甲部隊的機動能力和縱深突擊能力,遠超一戰中人們對於步兵集團機動性的印象,而投入巨大防禦能力超群的馬奇諾防線,則在二戰時代扮演了陣地戰靜態防守的「終極化身」,但是,德國軍隊一旦快速運動起來,不再出現在前方,而是迂迴出現在後方,這條防線,就變得沒有了意義。

這也說明了,在和平時期和戰爭中戰略戰術僵化都是需要儘量去避免的。

相關焦點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戰時期法國軍隊傷亡巨大。在巨大的傷亡面前,法國人口銳減,出生率低,出現了嚴重的兵員短缺,法國開始思考並且提出了"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而馬奇諾防線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當時政府修建馬奇諾防線時,得到了法國民眾的強烈支持。「馬奇諾防線」法軍的「陽謀」馬奇諾防線是修建在法國和德國接壤的邊境地帶,其修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預防德國。
  •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回顧二戰的歷史,法國耗時耗力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一直被大家認為是個天大的笑話,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絲毫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國士兵輕易地繞過了這道豪華防線,接著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佔領了法國,由此看來,這道防線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失誤,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聞名於世的馬奇諾防線為什麼沒有擋住德國的鐵甲集團?
    ,也是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對於法國來說是一個極度尷尬的時期,法國在一戰結束後為了防止德軍進入東北邊境地區構建了一處名為馬奇諾防線的超級防線,但是沒想到馬奇諾防線表面看起來堅固無比實際上沒有多大的作用,馬奇諾防線的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堅固?它為何無法阻止德軍入侵?
    我們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朋友們,一定知道馬奇諾防線吧。這條防線是當時歐洲乃至世界軍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防線。它的戰線十分之長,可謂是連綿不絕,甚至延伸到了法國的整個東部邊境。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道防線的產生呢?這和一戰對於法國留下的陰影有很大的關係。
  • 二戰期間比「馬奇諾防線」耗資更大的「史達林防線」,結局十分悽慘
    耗資50億法郎建造的「馬奇諾防線」是二戰前世界上最堅固的大型防禦工事之一。可是,由於德軍主力從阿登山脈突破到「馬奇諾防線」後方,導致該防線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成為法軍作戰思想落後的體現。 其實,在蘇聯境內,也有一條類似「馬奇諾防線」的築壘地域。
  •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境修築了一條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 二戰法國擁有馬奇諾防線,堡壘堅固四通八達,為何僅抵抗一個多月
    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一戰後開始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只是這個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修成的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開始建造,歷時12年,耗資50億法郎,防線主體有數百公裡,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和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在上面消極防禦的思想影響下國會通過了這次議案,定名為馬奇諾防線,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工事構成,混凝土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工事周圍有無數個鋼板護頂的碉堡和永備火力點,配備有各種重型輕型火炮和輕重機槍,防線內部修建了道路、橋梁、甚至鐵路、醫院、食堂、彈藥庫、發電設備等,整個馬奇諾防線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工程水平,修了大概五年左右,耗資50億法郎相當於法國20年的總國防開支,為了不讓德國人不能跨國邊境線可謂煞費苦心
  • 川普的馬奇諾防線
    這麼說並非聳人聽聞,川普試圖用「中國禁行令」 打造讓美國高枕無憂的 「馬奇諾防線 」,而「馬奇諾防線」 是個什麼下場,很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 是法國在二戰前在法德邊境修建的防禦工事和布置的武器裝備。二戰爆發後,德軍沒有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做正面進攻,而是從荷蘭和比利時的平原繞道進攻法國。法國無力招架德軍的閃電戰,開戰一個月就投降了。
  • 盤點全球沒用的軍事防線:馬奇諾防線成代表,長城也上榜
    其實就從馬奇諾防線的天然屏障和鋼筋混凝土等角度來看,確實也有一定說服力,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就已經針對馬奇諾防線建造了800mm口徑的重型古斯塔夫列車炮,只需要一顆炮彈,就會出現一個足球場般大小的彈坑,但即使已經有了威力如此強大的車炮,在德軍看來還是難以正面進攻成功,而且德軍士兵的戰損率會很高。
  • 天價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到底有沒有價值?為何沒發揮應有的效果?
    如果說二戰前所建造的諸多防線裡,投資最大,防區最廣的要塞防線,那一定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作為一個橫貫法國東部,主體數百公裡長的防線。馬奇諾防線無論在任何角度上,都是當時世界之最的防線。然而這道防線在戰爭中,卻輕易的被德國繞開,完全沒能發揮作用。後世人常說馬奇諾防線是一個毫無價值的產物,那它是否真的毫無價值呢?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馬奇諾防線,是二戰之前法國在德法邊境修築的一條長達數百公裡極為堅固的防線,整條防線上的防禦工事均是有鋼筋混凝土構成,號稱是「不可逾越的防線」!然而馬奇諾防線僅僅覆蓋了德法邊境接壤地區,卻沒有完全覆蓋法國東北方向與盧森堡、比利時接壤的地區,這是這一防線存在的明顯漏洞。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展現了防禦戰的優勢,防禦方憑藉塹壕、鐵絲網和重機槍構成的防禦陣地往往能對進攻方構成巨大威脅。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
  • 法國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弱點,堅信不會被德軍攻破,結果悲劇了
    二戰前法國在邊境布置了一條防線: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一條全長390千米,法國為抵抗德國進攻耗資50億法郎建立的巨大防線,這個號稱全世界最堅固的軍事防線,卻有個致命的破綻,曾有能人志士向法國政府提過,但是卻被法國政府無視了,因為他們不相信馬奇諾防線有什麼弱點,結果呢,當然悲劇了,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直逼巴黎,並很快攻佔巴黎,法國投降。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究竟有什麼弱點?
  • 馬奇諾防線究竟有多強?5800個工事密密麻麻,難怪號稱無法攻破
    二戰時法國人自信的認為德國不可能打過來,他們是安全的。意料之外的是德軍根本就沒有攻打馬奇諾,而是直接繞過攻打比利時,兩個月後法國滅亡,隨後進行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走了33.6萬人,為後來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隨後轉入蘇德戰場。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會讓法國人如此自信呢?
  • 法國人經營多年的馬奇諾防線是怎樣的存在?
    馬奇諾防線 於是就有了著名的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禦戰線1929年開工,1940 大炮、堡壘、醫院、廚房、發電站是應有盡有,防線內的交通更是四通八達,甚至配備有電車運行的軌道。
  • 二戰時期,德軍如果硬剛一波,能否擊破馬奇諾防線?
    這套思想單純強調火力掩護下的固定防禦,而忽視了部隊的機動作戰,於是法軍在作戰條令和訓練大綱中要求部隊儘量避免與敵人發生遭遇戰,應儘可能利用預設防禦陣地的強大火力打擊來犯之敵。在條令和訓練大綱的引領下,法國人將"完全防禦"思想與現代技術結合後,就造出了「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
  • 普通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可以繞過,為什麼法國還會花巨資修建?
    馬奇諾防線計劃實施說起馬奇諾防線,其實有很大的歷史原因,法國自從拿破崙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軍事奇才出現,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的法國,國內不但過上動蕩不安的生活,心理上也過起擔心德國人的想法,害怕德國人再次進犯。說起害怕,過了40多年德國人再次襲來,雖然最終德國失敗,但是給法國帶來的損失也是很大的,並且讓法國更加擔心這個好戰的「鄰居」。
  • 「馬奇諾防線」當年沒有用,那些轉不動型的舊思維如今也一樣
    在網際網路時代、數位化時代、智能化時代,企業管理者面對轉型,還要用過去的舊思維構築企業的「馬奇諾防線」,你發現最終傷害的可能是自己。導讀:著名學者、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聯合創始人曹仰鋒,從2009年開始參與「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評選。
  •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為何成了笑話?法軍:猜到開局,沒猜到結尾
    馬奇諾防線在當時法國人的眼裡猶如中國的長城一樣,號稱固若金湯,也被稱為法國人的驕傲。然而,這個極為堅固的馬奇諾防線在二戰爆發後,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法國人被啪啪打臉了。二戰爆發後,德國也知道馬奇諾防線的堅固,因此繞過這個防線,從法國東北部的阿登森林突破,繞到了馬奇諾防線的後面,法軍被打的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