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韓戰,有美國作家稱之為「民族意志重大衝突的競技場」。經過不到3年的激戰,志願軍把美國為首的
「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打破了世界頭號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
美國無奈地接受了現實,但沮喪、忌憚、不甘、不服、報復等心理五味雜陳,成為影響其日後對華心態的重要因素。
令美國人沮喪的是,中國
「用少得可憐的武器和令人發笑的原始補給系統,居然遏制住了擁有大量現代技術、先進工業和尖端武器的世界頭號強國美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人民的揚眉吐氣。韓戰奠定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一下子成了「重量級」。美國人也承認中國「贏得了聲譽」,「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在政治上確立了「在亞洲大陸的主要軍事強國的地位」,「意義無法估量」。
美國為何不用原子彈?
抗美援朝戰爭,美國一直叫囂使用原子彈,可是一直也沒用,至於這個沒使用的真正原因說法很多,所以到現在也不知道真正原因是什麼?個人分析主要有幾點原因導致美國沒有用終極殺器「原子彈」
第一個原因
美國二戰以來一直號稱第一強國,可以說百戰百勝,本以為韓戰可以輕易搞定,無奈美國低估了中國會參戰,更是低估了新中國的戰鬥力,雖然武器先進很多,但是遇到了英勇的中國士兵吃盡了苦頭。
一方面美國被志願軍打得沒脾氣,美國國內有人建議投放大殺器原子彈,不過美國政府經過多方面考慮沒有使用,話說回來,美國就算用了原子彈它也打不贏。
想想看上甘嶺戰役的結果。志願軍最多多付出點代價,死的人再補一些兵就行了。它要真扔了原子彈,當時的蘇聯也可以直接介入戰爭了。美國在朝鮮本來就牽制了再加上蘇聯這個援軍,美國會輸掉從二戰得來的勝利果實,這一點美國不願看到,蘇聯和美國一樣實力雄厚,美國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小小朝鮮發動全面戰爭。
第二點:美國盟友反對
美國打戰從來都是帶領小弟的,到如今依舊沒有改變,小編覺得美國有點不講武德了,打戰就打戰還要把別人拉下水,這點很不厚道,美國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小編覺得多少和英國等盟友關係很大。
當時美國的其他盟友,特別是英國強烈反對。英國認為投放原子彈會擴大戰爭,蘇聯會報復歐洲,引發新的世界大戰,雖然英國此時國力遠不及美國,但是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還是有點實力的,對於盟友的建議美國沒有理由不聽。
第三:美國或許沒有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當年對日本造成了極大影響,原子彈可算是終極大殺器,不過原子彈可不是那麼容易製造出來的。
當年美國為什麼不對中國抗美援朝支援軍投原子彈?小編認為不是他們不投,而是他們當時根本沒有原子彈可用了。二戰時期美國當時總共製造三顆原子彈出來,一顆投放核試驗場投放,另外兩顆直接投到日本去了,試問當時美國哪裡還有原子彈存庫呢?
再加上抗美援朝時期,不但中國志願軍加入還有俄羅斯軍隊也在鎮守,就算美國當時還剩存原子彈庫存,給100個膽他們也不敢投放,所以說美國的原子彈就像毛主席說的一樣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韓戰真正在打的卻是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美國輸掉了韓戰,但卻不是韓戰真正的輸家。在韓戰之前,美國一直都對自己認知錯誤,戰爭失敗後,美國意識到了自己的實力是很難打贏一場地面局部戰爭的。
從那之後,美國就致力於發展自己的核武器和空軍,而且在軍費上的投入也從戰前的150億美元漲到了400億美元每年。之後冷戰中蘇聯因為經濟畸形解體,美國此後就一直都穩坐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位置。
韓戰還促進了美國內部的民族融合,這場戰爭中有十萬多黑人加入,也是美國第一次將白人與黑人編進同一個作戰隊伍,可以說為消除種族歧視做出了貢獻。
另一個贏家就是蘇聯,蘇聯沒有直接加入戰爭,但是卻一直都在跟美國博弈,美國稱他們戰爭一開始就搞錯了敵人,表面上是再跟中國和朝鮮作戰,其實真正的敵人是蘇聯。
中國死的人是美國的好多倍,沒錯,因為中國人多。美國損失的飛機、大炮估計加一起比當時全中國所有的飛機大炮還要多,還要先進,因為美國人少,裝備多。不能單純的說中國人死的人多就敗了,美國損失的裝備多就敗了。
當時兩國的國情,中國除了人沒有別的,美國除了裝備也沒有別的能在中國面前佔優勢。所以雙方都找到對方的弱點和自己的缺點,但是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美國慘敗。從中國邊界被中國軍隊一直打到38線去了。拋開那些誰也不知道過程不說,就看停戰協議書這個最後結果,就很簡單了,美國戰敗了。不看過程就看結果,
美國損失了自己的優勢飛機+大炮,中國也損失了自己的優勢人。但是最後結果,美國打敗,中國全面勝利了。現在討論的是戰爭,戰爭就是殘酷的,所以戰爭一旦爆發,軍人就不在是普通人了,不要放進個人看清來看戰爭,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不死人的。我們要的是勝利。
堅持原創,我是人見人愛雲中鶴,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