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為止,世界上只有2座城市遭受過原子彈的襲擊,一個是廣島,另一個就是長崎。實際上,美國並不想這麼早參戰,若不是日本太過囂張,發動奇兵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也不會以這種方式拉開序幕。然而,美軍卻低估了日軍的作戰實力,由於雙方武器裝備差不多,再加上日軍的瘋狂進攻,戰爭局勢一度陷入膠著,美國甚至還落入了下風。
不過,經過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卻漸漸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頹勢,由原來的防守,轉化為進攻。後來,在「跳島戰術」的指引下,美國在1945年4月劍指日本本土,開啟了最慘烈的衝繩島戰役。整整82天,美軍在付出了8萬士兵的傷亡之後,終於打敗了守島的10萬日軍,贏得了戰鬥勝利。可是,日本那種不要命的打法,卻使美軍大為恐懼,他們不想再出現任何傷亡了。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為了讓日本儘快投降,美國馬上向廣島投擲了一顆原子彈,造成了一派人間煉獄的景象。沒想到的是,原子彈不但沒加深日軍的恐懼,反而激起了他們反抗的鬥志,為實行「一億玉碎」的計劃,日軍高層竟說廣島被一顆隕石擊中了。就這樣,由於日本對戰爭局勢的誤判,使長崎也挨了一發原子彈。
二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大國之一,唯一能和其掰手腕的,也只有蘇聯一個國家了。因此,美國的野心逐漸膨脹,他們不但插手朝鮮半島的戰爭,還成立所謂的「聯合國軍」悍然出兵,將戰火直接引到了鴨綠江邊。面對敵人的無休止騷擾與挑釁,我國當然要出兵維護主權,在國家的號召下,百萬志願軍浩浩蕩蕩地奔赴朝鮮,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
經過幾個月的鏖戰之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節節敗退,為了挽回局面,他曾在1951年4月秘密緻電美國總統杜魯門,希望可以在必要時使用原子彈。杜魯門同意了,原子彈的威力他再清楚不過,日本就是個很好的證明。然而,原子彈的組件運到關島之後,麥克阿瑟卻直至戰爭失敗都沒有投擲原子彈,這是為何?
第一,我軍早已開展過防原子彈、防細菌的學習,就算美國使用原子彈,也難以對我軍造成損害。再者,我軍大多處在朝鮮山區,原子彈的光輻射、衝擊波、放射性汙染幾乎毫無用武之地,而且我軍大部分兵力距離敵人並不遠,如果麥克阿瑟投放原子彈,聯合國軍也勢必會受到波及,「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後果並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第二,蘇聯也在1949年8月研製出了原子彈,雖說蘇聯沒有直接插手韓戰,但若是美國使用了原子彈,蘇聯也會出手,這樣一來,剛剛恢復和平的世界就會再次陷入戰爭。第三,美國侵犯中國邊境乃是有目共睹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為了不被群起而攻之,麥克阿瑟只能打消使用原子彈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