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投降,是因為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

2021-01-14 方圓文史

我們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我中華兒女皆付出了不朽之代價。經過長達八年的抗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告無條件投降。

但關於日本投降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的。但真的是這樣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造成日本投降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蘇聯出兵東北!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一下為何原子彈不是造成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

我們都知道,美國之所以要選擇向日本投原子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報仇」,即報日本偷襲珍珠港之仇。而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的五個月,美軍就對東京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據記載,當時由於轟炸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十萬人。

而相比之下的廣島和長崎的死亡人數是多少呢?答案是:廣島死亡七萬人,長崎四萬人。當然,這只是直接爆炸死亡的人數。

因此,簡單來看的話,東京轟炸的死亡人數和兩次原子彈爆炸的死亡人數都差不多。但事實是,東京被炸所引起的日本民眾的反抗程度,比起廣島和長崎被炸還要高。因此從這裡來看的話,很難說明是原子彈讓日本投降的。更何況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日本就已經開始準備投降了。

再者來說,如果美國真是想通過投放原子彈的方式讓日本投降的話,那麼何必要投兩顆呢?這著實讓人費解!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為何說蘇聯出兵東北是造成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

從時間上來看的話,當年蘇聯出兵東北的時間是1945年8月9日凌晨十分,據說當時蘇軍總共兵力有百萬之眾,而當時駐守在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日本關東軍僅有七十萬人。

在當天中午十一點左右,日本方面就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當然,這對於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現在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大國都在攻擊日本,只有選擇投降才能保全其身。

而也正是在這個會議進行的過程中,美國的第二顆原子彈才爆炸(具體時間為:1945年8月9日11時02分),但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決定投降了!

既然這樣,為何我們今天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才宣布投降的呢?

實際上,這一來跟美國政府的宣傳有關,二來則是原子彈的威力著實讓人印象深刻,因此才以為是原子彈致使日本投降的。不過嚴格來說的話,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也並非只是讓日本投降,其實還有其他目的!

筆者認為,美國之所以會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是因為想以此來「震懾蘇聯」,宣告自己的大國地位!當然,這也是筆者的個人猜想,你們怎麼看呢?

好書推薦

最近有很多讀者在後臺私信我,要我推薦一套關於中國歷史的入門書籍。

今天,筆者就給各位讀者推薦一套書——《一口氣讀懂中國史》;這本書吸引筆者的,主要是它裡面豐富有趣的內容,用比較官方一點的話來說就是:

「本套書風格新穎,內容豐富有趣,兼具《史記》和《資治通鑑》之美,既有斷代史之人物生動、故事飽滿,又有通史之脈絡清晰高屋建瓴。」

這樣的描述確實太過官方了,在我看來,這套書主要就是生動有趣,對於相對死板的歷史事件來說,這套書的受眾面更廣一些。簡言之就是任何人都能讀得懂,理解成本很低。特別是對於我們的青少年來說,這套書是學習中國歷史的入門書籍。

這套書一共有十冊,分別記錄了從春秋到清末,三千年的歷史大事、名人風採、典故制度等。

其分別為: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魏晉南北朝故事、唐朝故事、北宋故事、南宋故事、明朝故事和清朝故事。

在我看來,所謂讀書,首先來說就是要讀得懂,讀得進去;其次就是要讀完了要記得住;最後便是讀完了要有所收穫,幫助自己提升眼界和閱歷,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而這套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三大訴求。

這套書一共六本,原價268元,現在僅售128元(還可領券),相當於一本書不到二十塊錢,還是很划算的。

喜歡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連結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如果不投降,美國還會投放嗎?
    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一顆原子彈,正是這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也正是這兩顆原子彈讓日軍「一億玉碎」的計劃落空。在日本投降時,日本本土還有大量的士兵,如果日本在美國投放下這兩顆原子彈後不選擇投降,而是繼續抵抗,那美國還會繼續投放嗎?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而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卻只有兩顆,它們分別轟炸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那麼為什麼美國要轟炸兩次日本呢?難道一顆原子彈的威力不足以讓日本投降嗎?事實上美國當初製造原子彈的速度非常慢,因為鈾235的提取問題,生產一顆以鈾235為原料的核彈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以為原料的核彈卻因為設計構造上的問題無法引爆。所以美國手裡當時只有兩顆原子彈。而其實美國打算投放更多原子彈的,只不過日本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選擇了投降。而日本在被炸了第二次之後才選擇投降的原因中,被人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沒有第二顆原子彈。
  •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日本騙了世界70年,重新認識這段真相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所謂「歷史事實」,可能只是有人想讓你看到的樣子。二次大戰中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之一,當屬美國扔日本的兩顆原子彈。  對於扔日本這兩顆原子彈的辯論,是歷史學家們的經常性話題。
  • 如果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不投降會怎樣?美國此舉比原子彈更為恐怖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一時間,曾經熱鬧的城市變為了焦土。但其實在這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並沒有因為畏懼而立馬投降。相反的日本政府藉口說是有一枚隕石落在了廣島,還盼望著蘇聯可以調停戰爭。只不過是蘇聯政府並沒有同意調停,加上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所以日本在幾天後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一枚原子彈,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瞬間使這兩座城市化為灰燼,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當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難道1945年日本是真的害怕原子彈巨大殺傷力投降的嗎?我並不怎麼認為,原子彈並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罷了!為何我會這麼認為?
  • 美國投了3顆原子彈卻只炸了兩顆,據說第三顆被日本人找到了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巨惡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我國三國宣布「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腦後。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極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向試圖想弄理解事情的本相。隨著韶光的消逝,美國原子彈研討的秘密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權威性的資料,莫過於美國原子彈研發和出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到7月底確定了其間的3個方針。
  • 1945年日本遭第1顆原子彈轟炸後已準備投降,為何美國又轟第2顆?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之後僅過半個多月,就匆匆抓住日本即將戰敗投降的最後一點時間,用僅有的兩顆原子彈進行了兩次原子彈實戰,其行動之匆忙很像是為了進行某種包藏禍心的測試。從當時到現在,不斷有人質疑美國這兩次實戰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包括艾森豪在內的許多美國軍事家,都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的決定提出了異議。因為二戰末期的日本已在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即使美國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會很快投降。如果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完全不需要使用原子彈,除非有除此之外的其他目的。那麼美國當時真正目的會是什麼呢?是搶在戰爭結束前檢驗原子彈的實戰效果?
  • 眼看二戰勝利在即,為何美國還要多此一舉,在日本投下原子彈?
    引言「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幾句話出自元代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正如詩中所言,戰事總為當權者操弄,興亡皆是百姓受苦。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兩顆震驚全球的原子彈,爆炸之後帶來的無窮貽害。
  • 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一直以來流傳這著一種說法:日本是害怕美國的原子彈,所以才投降的。 這句話也對,但不是全部。 1 有一個事實 可能比原子彈更重要 在美軍拿下塞班島之後,日本本土第一次對美軍的B-29轟炸機敞開。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此舉震驚了整個日本,也動搖了日本人「本土決戰」的決心。在長崎原子彈投放後僅僅6天,日本天皇就宣布了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那麼如果即便美國投放了原子彈,日本仍不投降呢?那麼日本就真的要「一億玉碎」了。
  • 越南戰爭時,美國只要投下原子彈就能勝利,為何一直沒用?
    因為美國是直接參與越南戰爭中的,蘇聯和中國是間接參與的,所以美國應該是佔據絕對的優勢,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美國在這場越南戰爭中輸掉了,甚至自己的國內還掀起了反戰爭的示威運動,還是挺諷刺的。其實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還有一個殺手鐧沒有使用,那就是原子彈,美國若用原子彈便可以輕鬆取勝,但是美國為何一直不用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二戰後日本投降,蘇聯是如何處理日本俘虜的?
    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它也是戰敗方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而戰爭無論是對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都有著巨大的損失。身為戰敗國的日本可謂是經歷了太多悲慘戰事了,偷襲珍珠港不成還碰上個最不好惹的美國,於是便遭受了兩顆原子彈的攻擊,想要進軍東北,卻提前被蘇聯截住去路,硬是俘獲了六十萬日本戰敗軍。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說實話,俺真真的希望日本在美國人給他們家種下倆原子彈的情況下,依然牛哄哄的不投降,繼續搞他們的一億玉碎計劃,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就只有去死。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其實美國人最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們家還能在滅掉日本前能整出原子彈這東西,所以在美國的一系列作戰計劃當中,根本就沒有原子彈這個選項。
  • 向日本投下原子彈有道德合理性嗎?
    Truman)為首的美國政府對廣島和長崎原子彈轟炸的主張。在這些事件發生後,美國將自己的決定描述為一個不幸的、但為了大局而採取的必要行動。美國戰爭部長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在1947年寫道:「1945年夏天,美國的主要政治、社會和軍事目標是日本的迅速和徹底投降。「而另一種選擇,即地面入侵,可能會導致超過100萬美國士兵,以及更多日本士兵死亡。
  • 最強大腦:如果原子彈爆炸了,還有救嗎?可以怎樣逃生?
    此外,我們所知道的原子彈武器並不是單一的一種,它們分別是身為第一代核武的原子彈和以氫彈為主的聚變武器。日本廣島原子彈事件,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原子彈爆炸在整個世界大戰的後期階段,雖然說日本也能夠感受到自己將會戰敗,但是他們仍是堅持不肯投降,甚至做出了更大的破壞。
  • 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動用原子彈
    、長崎投下原子彈,直接促成了二戰的終結,也讓世人見識到原子彈那魔鬼般的危害。1945年4月23日,「曼哈頓計劃」的指揮官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中將在致陸軍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的信中坦言:「我們的目標一貫是日本。」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美國原子彈製造研發的步伐不僅未放緩,反而全力提速,乃至令一些參與研發的科學家感到不解,甚至有人就此脫離了研發工作。美國的戰略目標,是趕在蘇聯對日參戰之前,迫使日本投降,以爭取對日佔領的主導權,遏制蘇聯。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的?
    美國都擁有原子彈了,他們還忌憚誰呢?若是有忌憚的話,也是處於利益方面的考量了,這一次戰爭怎樣才能讓美國利益最大化,這個才是他們考慮的根本所在。日本偷襲了美國,這些損失最重都是要讓日本賠償的。事實上當時的美國,他們早就預料到了日本肯定是會失敗的了,日本也知道投降時早晚的事情,畢竟德國已經投降了幾個月了。日本即便是堅持,也堅持不了多久了。可是,日本一天不投降美國就佔領不了日本呀。佔領不了戰役就會繼續,繼續的話就會有美君死亡。這個時候美國就要考慮用不用原子彈了,因為之前的時候世界上沒有原子彈,沒有人知道原子彈的威力。
  • 韓戰美國明明有原子彈,為何不敢放?其實不是不敢,是不值得
    而如今回頭重溫歷史,你就會驚訝地發現,美國當時寧願戰敗,也沒有使用原子彈。於是美國一發怒,在日本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將這個城市夷為平地,數十萬人死亡,而原子彈散發出的核威力更是讓該地區幾十年寸草不生。破壞力如此強大的原子彈不僅嚇唬住了日本,連整個世界都震驚了。但為何在韓戰中,美國卻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呢?
  • 科學家勸阻對日本投原子彈:杜魯門只問了一個問題,眾人啞口無言
    導讀: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的珍珠港發動了偷襲,原本保持中立的美國,果斷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此後,美軍先後與日軍進行了多次較量,因底子比較厚,很快就佔據了上峰。起初,美國認為憑藉自己的實力,再加上其他盟國的合作,很快就能逼迫日本投降。
  • 細數日本長崎避免被原子彈襲擊的三次機會,背後全是大國博弈
    ,先是廣島,再是長崎,那麼為何美國要投下這第二顆原子彈呢?早在當年5月,納粹德國已經宣布投降,但是日本不僅不打算投降,而且已經做好與美軍、蘇軍在日本本土決鬥的準備。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說為何波茨坦公告是中美英三國聯合頒布,蘇聯去哪兒了,按照當時蘇聯的地位,沒有我們都不能沒有他。其實背後都是大國之間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