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2021-01-09 騰訊網

一直以來流傳這著一種說法:日本是害怕美國的原子彈,所以才投降的。

這句話也對,但不是全部。

1

有一個事實

可能比原子彈更重要

在美軍拿下塞班島之後,日本本土第一次對美軍的B-29轟炸機敞開。

塞班島距離日本本土2400公裡,B-29轟炸機的續航裡程6430公裡,打擊距離2400公裡,載彈9噸。

B-29

1944年11月,美國陸軍航空兵第20航空軍第73轟炸機聯隊對日本進行轟炸,發動88架B-29轟炸機,第一次空襲了日本東京。

但是,這一次轟炸,竟然沒有什麼成效!

B-29轟炸日本

經過研究發現:當時美軍採取歐洲轟炸用的晝間高空模式進行的,因此才沒有對日本重要的地點進行致命打擊。

所以,轟炸才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2

美國國防部重新派了一位空軍司令官,柯蒂斯·李梅。

此人可是在歐洲戰場戰功赫赫的王牌人物,他的到來,「燃燒了東京」。

他發現,日本的房屋多是木材結構,於是他下令把炸彈全部換成M-69燃燒彈,對木製建築的攻擊效果極佳。

一場火攻大戰開始了。

1945年2月23號晚,美軍首次對東京進行大規模的燃燒彈空襲。

當天晚上,美軍空軍投放了450噸燃燒彈(這種燃燒彈爆炸之後能發出1000°C的高溫),導致東京27920座房屋被摧毀、2.56平方公裡的土地被夷為平地,東京的慘狀,簡直可以用地獄來形容!

3

1945年3月7日,

東京大轟炸來了

那天晚上,共計334架B-29撲向東京,據統計,這天晚上,東京承受了2000多噸燃燒彈轟炸,瞬間淪為一片火海,其損失已經無法用數字來形容。

美國人扔燃燒彈和扔垃圾一個樣

據後來統計,一晚上,東京被燒死了9萬人,另外還有10萬人重傷,被燒毀的建築多達26.7萬座,還有41平方公裡的土地淪為平地。

此役之慘狀被載入史冊,被稱為「東京大轟炸」。

它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了後來的廣島原子彈。

4

接下來,美軍又以同樣的方式轟炸了名古屋、大阪、神戶等重要城市。

僅僅幾個月時間,整個日本都成為了一片火海,簡直是人間地獄。

下面是組圖。

當廣島和長崎被投下原子彈之後,日本本土再也沒有有價值的目標了,所有的戰略目標要麼燒光,要麼被原子彈摧毀。

在這樣山窮水盡的絕路之下,日本天皇為了不讓日本滅種,在1945年8月15日才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這從側面也可以看出來,日本這個國家,忍耐力特別強,要是不把它打服,那是不行的。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投降,是因為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
    我們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我中華兒女皆付出了不朽之代價。經過長達八年的抗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告無條件投降。但關於日本投降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的。但真的是這樣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造成日本投降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蘇聯出兵東北!
  • 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如果不投降,美國還會投放嗎?
    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一顆原子彈,正是這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也正是這兩顆原子彈讓日軍「一億玉碎」的計劃落空。在日本投降時,日本本土還有大量的士兵,如果日本在美國投放下這兩顆原子彈後不選擇投降,而是繼續抵抗,那美國還會繼續投放嗎?
  •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日本騙了世界70年,重新認識這段真相
    1965年美國歷史學家埃爾佩洛維茨(Alperovitz)首先提出,就算不扔日本那兩顆原子彈,日本也會投降。  自此打開了歷史界關於這兩顆原子彈的激烈辯論。那麼兩顆原子彈,是讓日本投降的關鍵性原因嗎?還是我們一直被歷史性的錯誤宣傳給誤導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歷史檔案解密,得以看到更多的關於原子彈的故事。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而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卻只有兩顆,它們分別轟炸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那麼為什麼美國要轟炸兩次日本呢?難道一顆原子彈的威力不足以讓日本投降嗎?事實上美國當初製造原子彈的速度非常慢,因為鈾235的提取問題,生產一顆以鈾235為原料的核彈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以為原料的核彈卻因為設計構造上的問題無法引爆。所以美國手裡當時只有兩顆原子彈。而其實美國打算投放更多原子彈的,只不過日本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選擇了投降。而日本在被炸了第二次之後才選擇投降的原因中,被人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沒有第二顆原子彈。
  • 如果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不投降會怎樣?美國此舉比原子彈更為恐怖
    除了空襲以外,美國還利用戰機向日本散布即將襲擊的傳單,從心理層面壓垮了日本人民。因為這一系列的空襲太過殘忍,日本人將柯蒂斯·李梅稱為了「鬼畜李梅」。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一時間,曾經熱鬧的城市變為了焦土。但其實在這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並沒有因為畏懼而立馬投降。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說實話,俺真真的希望日本在美國人給他們家種下倆原子彈的情況下,依然牛哄哄的不投降,繼續搞他們的一億玉碎計劃,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就只有去死。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其實美國人最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們家還能在滅掉日本前能整出原子彈這東西,所以在美國的一系列作戰計劃當中,根本就沒有原子彈這個選項。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一枚原子彈,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瞬間使這兩座城市化為灰燼,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當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難道1945年日本是真的害怕原子彈巨大殺傷力投降的嗎?我並不怎麼認為,原子彈並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罷了!為何我會這麼認為?
  • 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動用原子彈
    、長崎投下原子彈,直接促成了二戰的終結,也讓世人見識到原子彈那魔鬼般的危害。1945年4月23日,「曼哈頓計劃」的指揮官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中將在致陸軍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的信中坦言:「我們的目標一貫是日本。」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美國原子彈製造研發的步伐不僅未放緩,反而全力提速,乃至令一些參與研發的科學家感到不解,甚至有人就此脫離了研發工作。美國的戰略目標,是趕在蘇聯對日參戰之前,迫使日本投降,以爭取對日佔領的主導權,遏制蘇聯。
  • 1945年日本遭第1顆原子彈轟炸後已準備投降,為何美國又轟第2顆?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之後僅過半個多月,就匆匆抓住日本即將戰敗投降的最後一點時間,用僅有的兩顆原子彈進行了兩次原子彈實戰,其行動之匆忙很像是為了進行某種包藏禍心的測試。從當時到現在,不斷有人質疑美國這兩次實戰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包括艾森豪在內的許多美國軍事家,都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的決定提出了異議。因為二戰末期的日本已在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即使美國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會很快投降。如果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完全不需要使用原子彈,除非有除此之外的其他目的。那麼美國當時真正目的會是什麼呢?是搶在戰爭結束前檢驗原子彈的實戰效果?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此舉震驚了整個日本,也動搖了日本人「本土決戰」的決心。在長崎原子彈投放後僅僅6天,日本天皇就宣布了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那麼如果即便美國投放了原子彈,日本仍不投降呢?那麼日本就真的要「一億玉碎」了。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的?
    事實上當時的美國,他們早就預料到了日本肯定是會失敗的了,日本也知道投降時早晚的事情,畢竟德國已經投降了幾個月了。日本即便是堅持,也堅持不了多久了。可是,日本一天不投降美國就佔領不了日本呀。佔領不了戰役就會繼續,繼續的話就會有美君死亡。這個時候美國就要考慮用不用原子彈了,因為之前的時候世界上沒有原子彈,沒有人知道原子彈的威力。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之後,美軍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量為1.5萬噸TNT炸藥。
  • 原子彈的威脅到底有多大?如何能夠打散日本「一億玉碎」的決心?
    戰爭的本質是國力的比拼,日本國土面積小,國內資源貧乏,侵華所需的很多物資都要從美國購買,尤其是石油等大宗產品,幾乎全部依賴美國。美國靠著日本發了幾年戰爭財,但隨即美國人意識到,如果讓軸心國佔領了歐洲和亞洲,那下一個要對付的不就是美國了嗎?考慮到美國的未來,美國人終止了和日本的合作,逼著日本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海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 二戰美國2顆原子彈到底炸死多少日本人?真相少有人知
    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兩次對日本投放原子彈進行轟炸,分別是長崎和廣島兩座城市,事發是在1945年,直至目前為止,已經是75年了!那麼你真的知道,這兩顆原子彈到底炸死了多少日本人嗎?要知道,真相是少有人知的。
  • 蘇聯真的是因為美國的恐嚇而放棄對日本本土的佔領嗎?
    德國投降後,對日佔領問題成為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核心議題,佔領並肢解日本的「白隊計劃」呼之欲出,根據該計劃蘇聯將佔領北海道和本州島的東北部。可是日本投降後,美國便開始積極策劃單獨佔領日本,蘇聯曾多次向美國表達了參與佔領日本的訴求,但是遭到拒絕。「假如有一名蘇軍士兵未經我同意開進日本,我就把包括你在內的整個蘇聯代表團投進監獄!」
  • 細數日本長崎避免被原子彈襲擊的三次機會,背後全是大國博弈
    其實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日本不投降,還有大國博弈。今天我們來細數長崎本可以逃過厄運的三次機會以及背後的大國博弈。 第一次機會 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頒布《波茨坦公告》,公告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條,那就是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
  • 原子彈在廣島爆炸那刻,年輕寡婦原地蒸發,日本官方說是天降隕石
    由美國、英國、中國三國聯合發布了《波坦茨公告》督促日本投降,但日本認為這是非常荒唐的,完全不屑於考慮,幾次三番拒絕了投降。美國為了保護盟軍生命,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並藉此機會展示軍事實力,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
  • 眼看二戰勝利在即,為何美國還要多此一舉,在日本投下原子彈?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兩顆震驚全球的原子彈,爆炸之後帶來的無窮貽害。「小男孩」和「胖子」——這兩個平凡的名詞,對於日本人而言應該是噩夢一般的存在。這是兩顆原子彈的名字,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的代號。這兩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全面投降,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 相比蘇聯「引爆富士山計劃」,美國的原子彈無疑是拯救了整個日本民族
    硫磺島一戰,不僅日軍傷亡慘重,而且也讓美軍擁有了可直接轟炸日本的重要軍事基地,至此,美軍的一隻腳已經跨入日本國門,日本的滅亡指日可待。垂死掙扎的日軍退守本土,動員國民「一億玉碎」,叫囂著要與美國進行本土決戰,企圖將美軍的傷亡率最大化。面對日軍的誓死頑抗,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預估一旦對日發動本土登陸戰,那麼還將犧牲100萬美國士兵。
  • 美國2次扔原子彈為何都避開東京,不是因為天氣,是此人住在這裡
    美國「好言相勸」日本,日本不聽,面對這種情況,以美國的性子也不想和日本多說道理,於是「咻咻」2顆原子彈就在日本炸開了,「胖子」和「小男孩」成了無數日本人一生的噩夢,日本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核武器攻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