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了!二戰美國2顆原子彈到底炸死多少日本人?真相少有人知

2020-11-23 騰訊網

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兩次對日本投放原子彈進行轟炸,分別是長崎和廣島兩座城市,事發是在1945年,直至目前為止,已經是75年了!那麼你真的知道,這兩顆原子彈到底炸死了多少日本人嗎?要知道,真相是少有人知的。此前官方統計的數據都是在爆炸中死亡的人數,在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是大約8萬人當場死亡,長崎爆炸當中是4萬多人當場犧牲。但由於原子彈爆發後,會產生大量的核輻射,當地很多倖存者都先後患上了癌症或者其他的一些病症,而這些人數加起來也大約有數萬人,這些都是很多人忽略的人數。

日本是一個島國,所以國內資源比較稀少。當年,日本作為二戰的始作俑者之一,野心勃勃,希望通過侵略的方式霸佔別國的土地和資源,可惜他們卻太過自信,居然向美國下手。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便決定報復。向日本廣島投放了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當時是由B-29轟炸機負責運送,這顆原子彈重量在4.08噸,爆炸威力是大約1.5萬噸TNT當量。爆炸的情況可以說廣島地區是瞬間淪為地獄般,5平方英裡的土地瞬間被摧毀,建築物倒塌,農作物也在所難逃。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日本並沒有立刻投降。為了加快日本的投降進度,美國再次向長崎城市投放了「胖子」原子彈。起初美方是決定向小倉市投放的,但當天由於該地上空雲層過後不好操作,所以便轉移目標,投放到了長崎。遭遇了兩次爆炸事件後,日本政府終於看清現實選擇投降。二戰結束後,日本雖然得到了一些懲罰,但礙於和美國的安保協議,很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發展到今日在美國的幫襯下,也建立了自衛隊,還到處與美配合進行聯合軍演。

在原子彈爆炸事件發生後,這裡的倖存者就被轉移。可還是有很多人因為遭遇了大量核輻射導致患病,有的甚至直接病變為癌症。孕婦的妊娠期間,也會因為接觸過多的輻射,使得胎兒發生畸變。種種恐怖的後果,使得這片被轟炸過後的地區後來多年內無人敢靠近,而這兩場爆炸成為了很多日本公民心中永久的陰影。

但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雖然事故是由美國發起的,但是日本居然在不久後還主動親近美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外界都認為是因為日本被剝奪了建立軍隊的權力,之前侵犯過多個國家,擔心遭遇反擊,所以只能選擇投靠美國尋求庇護,後者自然也是願意的。畢竟正好可以讓其當成是亞太地區的棋子。一直到現在,兩國的關係還是非常親密。日本不但擁有了軍隊,國內還有不少先進的裝備。日本的這種行為,其實算是在危險邊緣徘徊了,但是礙於美國的面子,各國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歷史上日本確實是犯下了很多的錯誤,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但是普通民眾畢竟是無辜的。戰爭是國際矛盾,而那場原子彈事件卻讓上萬無辜公民陪葬。從日本的案例中可見,戰爭帶去的大部分都是痛苦,更多的是百姓受連累,留下終生的陰影,所以當代,很多國家之間發生矛盾,不願意利用殘暴手段解決,更多的是通過談判和解。

相關焦點

  • 第一個死於原子彈的是日本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也是日本人
    【歷史】在二戰中,原子彈等核武器的出現,使得戰爭的性質和影響完全逆轉,美國2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瞬間毀滅日本兩個城市,幾十萬人死傷,廣島長崎成為人間地獄。為此,日本也成為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但是,你知道麼?除了原子彈,第一個死於氫彈的人也是日本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被原子彈炸了兩次都沒死的那個人是誰?山口疆
    我們經常用喝口涼水都塞牙來形容一個人點背,這種運氣不好肯定沒有被原子彈炸更糟糕;我們也經常用買彩票中大獎來形容一個人運氣好,但這種運氣好,肯定沒有被原子彈炸還沒死更好;日本有個名字叫山口疆的人,他被原子彈炸了兩次都沒死,你說,他的運氣是好還是不好呢?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的?
    美國即便是恐嚇日本,他們還是頑強的抵抗,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根本不讓美國登入他們的領土。美國估算若是完全靠戰爭的形式佔領日本,估計要傷亡100萬美軍。可以說這個代價太大了,他們不想要這樣做。所以,只能動用原子彈。這個時候就要討論用原子彈炸哪裡了?炸東京是很痛快,也很解氣。
  • 二戰時期,美國率先研發出了原子彈?德國三次爆炸的真相不簡單
    二戰時哪個國家先研發出原子彈的,按照大一統的歷史觀點來看,那肯定是美國先研發出來的。但有些不一樣的歷史正在淡出我們的視野,當你了解之後,或許你會改變這個想法,甚至會認為是德國率先研究出來的。二戰爆發之前,德國的化學家哈恩在1939年,就發現了核裂變的現象,讓世人知曉了核能的潛能。於是世界各國爭先恐後的利用核裂變來研發原子彈,當然德國的相關研究水平遠高於美國。別看美國現在是科技遙遙領先,如果要回到二戰前,英國和德國才是世界科技文明的中心。當時希特勒把研發原子彈這一重要任務,交給了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海森堡。
  • 張作霖被炸死,對手後悔,張不死:日本不會遭遇原子彈,局面不同
    張作霖死不僅使他的人失去依靠,連他的對頭馮玉祥,閻錫山也後悔,甚至吃了兩顆原子彈的日本也在想,如果沒有炸死張作霖,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東北的經歷也會大有不同。首先看一下張作霖之死,這一大歷史懸案奇怪的地方。
  • 二戰時期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內幕,原子彈試驗成功僅有十二人知曉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試爆成功,標誌著當今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隨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決定。雖然原子彈的威力使二戰得以提前結束,但它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因此,愛好和平的人們呼籲:人類今後不應再使用這類武器!
  • 1945年日本遭第1顆原子彈轟炸後已準備投降,為何美國又轟第2顆?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之後僅過半個多月,就匆匆抓住日本即將戰敗投降的最後一點時間,用僅有的兩顆原子彈進行了兩次原子彈實戰,其行動之匆忙很像是為了進行某種包藏禍心的測試。從當時到現在,不斷有人質疑美國這兩次實戰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包括艾森豪在內的許多美國軍事家,都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的決定提出了異議。因為二戰末期的日本已在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即使美國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會很快投降。如果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完全不需要使用原子彈,除非有除此之外的其他目的。那麼美國當時真正目的會是什麼呢?是搶在戰爭結束前檢驗原子彈的實戰效果?
  •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日本騙了世界70年,重新認識這段真相
    廣島知事往上遞送的傷亡報告,比美國人都快,美國軍方所編寫的廣島爆炸初步報告,8月10號才送到司令部。  而且說日本人不知道什麼是核武器,那是自欺欺人,日本核研究最早起始於1930年,中止於1945年  1940年東京帝國大學提交了「原子彈製造的可行性研究報告」。1941年東京理科大學提交了「鈾炸彈製造的可行性報告」。
  • 美國投了3顆原子彈卻只炸了兩顆,據說第三顆被日本人找到了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巨惡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我國三國宣布「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腦後。隨著韶光的消逝,美國原子彈研討的秘密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權威性的資料,莫過於美國原子彈研發和出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到7月底確定了其間的3個方針。格羅夫斯在他的回憶錄中明確寫道:「廣島是榜首方針,小倉是第二方針,長崎是第三方針」。為此,美國從一開端就預備了三顆原子彈。美國空軍509飛翔大隊還預備了 7 架飛機,用於投擲這三顆原子彈。
  • 二戰中幾個超屌的真實故事,原來是希特勒用原子彈炸了小日本.
    可惜的是日本人並沒有機會在戰場上使用它們的死亡射線。就在振一郎的團隊忙於解決更好地固定兔子這種小問題時,二戰結束了。有人說這臺射線槍被悄悄扔進了某個湖裡,但它最好能被美國士兵偷走,這樣還能為一個家庭省下買烤麵包機的錢。
  • 眼看二戰勝利在即,為何美國還要多此一舉,在日本投下原子彈?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兩顆震驚全球的原子彈,爆炸之後帶來的無窮貽害。「小男孩」和「胖子」——這兩個平凡的名詞,對於日本人而言應該是噩夢一般的存在。這是兩顆原子彈的名字,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的代號。這兩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全面投降,加速了二戰的結束。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1945年7月26日,美國通過「波茨坦公告」勸說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時美國軍方已經通過了原子彈使用計劃。而日本方面對此保持懷疑,因為原子彈德國研究過,日本也研究過,得出的結論是,要造原子彈比登天還難,所以美國方面有意無意透露自己已經擁有了原子彈,日本內心是表示懷疑的。
  • 到底多少顆原子彈才能「核平」日本?其最親密戰友已給出答案
    日本作為海洋小國的天生劣勢就是缺乏國土縱深,如果說在軍事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環抱四周的海洋尚且可以成為其屏障的話,那麼伴隨著遠程戰機和飛彈的出現,日本的國土對於許多國家而言其實完全是「透明」的。B29轟炸機其實早在二戰末期,日本渲染的「玉碎戰」——本土決戰就徹底淪為了笑話。當然美國人不願意多死人,就開始研究用原子彈徹底掀掉日本。第一批列入原子彈轟炸的城市就有20多個——廣島和長崎只不過是最先「吃螃蟹的」。
  • 原子彈炸後百年內寸草不生,可廣島和長崎卻住滿了人,到底咋回事
    可見戰爭中必然有流血和犧牲,而武器的日漸先進更是使得戰爭的代價愈來愈嚴重,給一國的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二戰中的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事件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原子彈的威力本該讓廣島長崎百年內寸草不生,可如今卻已然人滿,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僅僅幾天後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就通過廣播宣布向同盟國投降。時至今日,一段重要的歷史真相卻為人所遺忘:日本在二戰的核野心之所以遭遇失敗,只是因為缺少金屬鈾和鈽。  兩項計劃並列展開  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奧託和弗裡茨發現核裂變後,發達國家的物理學家們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發現的軍事用途,日本也如此。日本科學家仁科芳雄早在1939年就提出了將這一新發現進行軍事應用的可能性。
  • 為什麼說「原子彈下無冤魂」看看二戰時的日本普通人,在做什麼
    1945年夏天,美國為了迫使二戰中近乎「瘋魔」的日軍儘快投降,以及減少盟軍官兵的傷亡,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了一顆原子彈。 僅僅是原子彈爆炸瞬間的熱浪就能達到上千萬的溫度,使接觸到熱流的人瞬間變成蒸汽,強大的衝擊波令建築物瞬間摧毀。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之後,美軍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量為1.5萬噸TNT炸藥。
  • 二戰日本海航有零式,為什麼陸航的疾風戰鬥機卻少有人知?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陸航的主力戰鬥機是Ki43一式「隼」戰鬥機,採用全金屬結構,可收放式起落架,繼承了日本一貫重視的航程遠和機動能力強的特點。但是這款戰機最大的問題就是火力不足,只有2挺7.7毫米機槍,後期雖然改為2挺12.7毫米機槍,但火力還是不足。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事實上美國當初製造原子彈的速度非常慢,因為鈾235的提取問題,生產一顆以鈾235為原料的核彈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以為原料的核彈卻因為設計構造上的問題無法引爆。所以美國手裡當時只有兩顆原子彈。而其實美國打算投放更多原子彈的,只不過日本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選擇了投降。而日本在被炸了第二次之後才選擇投降的原因中,被人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沒有第二顆原子彈。
  • 德國造出了原子彈,是海森堡的謊言,還是歷史真相
    在科學史也是戰爭史上有一個謎案,那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有沒有造出原子彈。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當時原子彈所產生的亮光超過一千個太陽亮度。此後日本不得不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人的原子彈工程是在曼哈頓實施的,因此也叫曼哈頓計劃,整個計劃從1942年開始,到試爆成功只用了短短3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