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多少顆原子彈才能「核平」日本?其最親密戰友已給出答案

2021-01-07 墨者師說

日本作為海洋小國的天生劣勢就是缺乏國土縱深,如果說在軍事技術尚不發達的時代,環抱四周的海洋尚且可以成為其屏障的話,那麼伴隨著遠程戰機和飛彈的出現,日本的國土對於許多國家而言其實完全是「透明」的。比如依靠空中加油技術,光是戰術飛機就足夠對其進行長時間覆蓋,對於其周邊國家而言,光是中程飛彈就完全足夠對其構成威脅了。沒有縱深還意味著其根本沒有打國土保衛戰的資本,四面臨海意味著哪裡都防不住,在兩棲登陸戰空前發達的今天,若是日本無法得到制空權和制海權,那麼失敗的結局是徹底註定了的。

B29轟炸機

其實早在二戰末期,日本渲染的「玉碎戰」——本土決戰就徹底淪為了笑話。當然美國人不願意多死人,就開始研究用原子彈徹底掀掉日本。第一批列入原子彈轟炸的城市就有20多個——廣島和長崎只不過是最先「吃螃蟹的」。如果日本人真能扛住這波打擊,隨著美國人原子彈產量的上升,到了第二年,迎接日本的就是更多的原子彈。根據德國《斯圖加特報》引用的美方檔案顯示,美軍最終計劃是用20-30枚原子彈徹底毀滅日本的經濟和軍事潛力——大城市炸完就炸中等城市,甚至在一些要點地區製造所謂的「核汙染區」。

B29轟炸機

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是,如今的日本卻把美國看做是最可靠的盟友,「安全保障」,但幾十年前雙方打的卻是你死我活,美國甚至打算從國家和民族層面徹底毀滅日本,甚至還就「核平」日本給出了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斯圖加特報》的文章披露,這個預案在冷戰期間並沒有被放棄,而是繼續進行了優化:可能是為了面對日本被俄軍佔領或是倒戈的情況。不過在冷戰期間,俄國人著實是仔細考慮過用核彈徹底摧毀日本——這個美國用來封鎖俄遠東海域的前沿陣地。

圖22轟炸機也在遠東地區部署不少

《斯圖加特報》的文章稱,根據冷戰後公開的檔案顯示,在70-80年代的俄國計劃中,大約有300餘枚核彈打算在開戰後扔到日本國土上。因為日本並沒有類似洲際飛彈發射井等硬目標,核彈更多的是往交通樞紐、港口和大型城市扔。一旦開戰,部署在遠東地區的1000餘架各式轟炸機將全力出動,而在相關地區部署的800餘枚飛彈也將對其本土進行覆蓋——不光光是核打擊,哪怕就是常規彈藥突擊也足夠日本受了。在冷戰的最高潮,這些武器隨時處於最高戒備狀態,一聲令下就足以出擊。

核彈爆炸

相關焦點

  • 二戰美國2顆原子彈到底炸死多少日本人?真相少有人知
    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兩次對日本投放原子彈進行轟炸,分別是長崎和廣島兩座城市,事發是在1945年,直至目前為止,已經是75年了!那麼你真的知道,這兩顆原子彈到底炸死了多少日本人嗎?要知道,真相是少有人知的。
  • 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顆原子彈?
    地球最多能承受幾顆原子彈,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原子能特別是原子核裂變的發現,使得人們對於微觀世界的認知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對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能源領域的革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將原子能應用於軍事領域,研發出極具殺傷力的核彈,無疑給整個世界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同時也給人類文明的發展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影。
  • 地球能頂住多少顆原子彈的轟擊?
    那麼,假設大範圍使用核武器,地球能承受多顆原子彈的轟擊?對於核武器,大家都覺得它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武器,它的殺傷力極大,能瞬間毀掉很多東西。而且,使用核武器所導致的核輻射也是十分可怕的。核武器無疑是強大且可怕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核武器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它的出現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 1945年日本遭第1顆原子彈轟炸後已準備投降,為何美國又轟第2顆?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之後僅過半個多月,就匆匆抓住日本即將戰敗投降的最後一點時間,用僅有的兩顆原子彈進行了兩次原子彈實戰,其行動之匆忙很像是為了進行某種包藏禍心的測試。從當時到現在,不斷有人質疑美國這兩次實戰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包括艾森豪在內的許多美國軍事家,都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的決定提出了異議。因為二戰末期的日本已在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即使美國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會很快投降。如果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完全不需要使用原子彈,除非有除此之外的其他目的。那麼美國當時真正目的會是什麼呢?是搶在戰爭結束前檢驗原子彈的實戰效果?
  • 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
    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核武器的威力大家都能想像得到,一旦爆炸,幾乎可以摧毀一座城池,還會留下大量的核輻射。一顆原子彈會造成很多人無家可歸,甚至喪失生命,所以在使用核武器的時候,要慎之又慎。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有一點無法否認的是,核武器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很多國家都通過核武器來展現國家的實力,它的出現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愛因斯坦生前,它也探索過核武器中的秘密,耗費大量的心血,核武器有優勢也有弊端。
  • 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看完這幾張圖就知道了!
    說到金屬鈾,估計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原子彈才知道的。畢竟作為製造原子彈的主要元素之一,鈾元素不僅決定了原子彈爆炸時的威力有多大,同時也決定了原子彈爆炸後的輻射有多強。然而除了作為原子彈的核心元素外,似乎大家對鈾元素本身並不了解,甚至是連金屬鈾來自哪裡都不清楚。
  • 日本鈽儲存量可造5000枚原子彈 累積意圖遭質疑
    由於具有核擴散風險的鈽在日本的過剩累積,其儲存鈽的真正目的越來越受到懷疑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左蘭成發自北京內藤真吾是一位日本牧師,也是一名反核人士。在他的注視下,5月18日,一艘名為「Pacific Heron」的運輸船駛入港口。
  • 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鬼?看完這幾張圖就知道了!
    說到金屬鈾,估計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原子彈才知道的。畢竟作為製造原子彈的主要元素之一,鈾元素不僅決定了原子彈爆炸時的威力有多大,同時也決定了原子彈爆炸後的輻射有多強。然而除了作為原子彈的核心元素外,似乎大家對鈾元素本身並不了解,甚至是連金屬鈾來自哪裡都不清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如此神秘的金屬鈾到底是什麼鬼。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之後,美軍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量為1.5萬噸TNT炸藥。
  • 原子彈爆炸時,跳入水中能保命嗎?日本核爆倖存者告訴你答案
    不過隨著《核不擴散條約》的籤署讓核武器的擴散得到了成功的遏制。核大國之間雖然有著不小的矛盾,在國際事務上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劍拔弩張,但是對於遏制核武器的擴散核大國們有著相當的默契程度。核大國們在這件事情上之所以有著這麼高的默契,主要就是因為對於核大戰的恐懼。核武器誕生於二戰時期,率先由美國成功研製出來,美國在核武器研製成功之後為了逼迫日本儘快投降,就果斷的將原子彈投入到了對日作戰當中。
  • 還記得廣島原子彈爆炸?物理學家已計算出骨骼中吸收了多少輻射量
    前言想必大家對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並不陌生吧,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但是,它對一切生物的傷害是巨大的,原子彈爆炸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極強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
  • 前五個擁有核的國家分別是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叫什麼?
    那你知道世界上前五個擁有核的國家分別是誰嗎?他們的第一顆原子彈取名又有什麼寓意呢?世界上第一個研發出原子彈的國家是美國,並且在日本爆炸的那兩顆原子彈並不是世界上第一顆引爆的原子彈。美國的曼哈頓工程局在1945某月悄悄地墨西哥引爆了那顆原子彈,並給它命名為「瘦子」,說實話,到這裡,我也不知道美國工程局想表達什麼,也許也只是一時興起取的名字吧。
  • 原子彈的原理、構造是公開的秘密,但為何很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美國登月技術是50年前的技術,但是,現在美國人想要重返月球,卻不是那麼的輕而易舉,原子彈的技術則更早,美國的原子彈技術是70多年前的技術了,原子彈的工作原理、構造圖,現在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中學物理教材上都可以找到,美國最早生產的原子彈,其設計圖紙以及相關的檔案,或多或少已經從阿拉莫斯實驗室流露了出來,這些文件有的已經被視為歷史檔案了
  • 揭開日本核武器假象,重水反應堆為什麼是製造原子彈的必備條件?
    重水因為其分子質量大於普通水(輕水)約11%,因此被稱為重水,在天然水中,重水的比重只佔到約0.02%,重水的分子式為D2O,由一個氧原子核兩個重氫原子組成,它和輕水的化學性質基本一致,但是物理性質卻不盡相同,比如其沸點和冰點略高,沸點為101.42℃,冰點為3.8℃,並且純度高的重水被人飲用後
  • 正所謂鐵打的地球,流水的生命,地球最多能承受幾顆原子彈?
    汶川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3萬顆原子彈爆炸,那麼炸毀一個四川省得到多少原子彈?試問人類有這麼多原子彈嗎?至今為止,目前世界上試驗過的最高威力的核彈就是蘇聯的氫彈,沙皇炸彈,沙皇炸彈的爆炸當量相當於是5000萬噸炸藥,大家要知道的是當初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兩顆原子彈,也不過才不到2萬噸左右的爆炸當量,目前世界上也沒有哪一顆原子彈可以毀滅地球,甚至說就算全球所有的原子彈,全部爆炸也不可能將地球毀滅。
  • 原子彈爆炸時,跳進水中可保命嗎?日本核爆倖存者告訴你答案
    當今人類所擁有的最強大的武器就是核武器,當然,各國都想捏住這種可以摧毀敵人的大殺器不放,但是,由於發展核武器的門檻太高,再加上現有的幾個核大國對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採取遏制的態度,所以,現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擁有核武器。
  • 美國投了3顆原子彈卻只炸了兩顆,據說第三顆被日本人找到了
    7月26日,美國、英國和我國三國宣布「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腦後。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極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向試圖想弄理解事情的本相。隨著韶光的消逝,美國原子彈研討的秘密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權威性的資料,莫過於美國原子彈研發和出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
  • 原子彈原理早已公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原子彈和氫彈一直被稱為是人類的終極武器,因為它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能量產生方式:質量轉化為能量,這是1905年由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等價原理的終極應用,爆發出的能量是人類前所未見的,即使在將來,也很難有新的武器在能量釋放上超過它!
  • 核平英國才能世界和平?為何說德國若有原子彈必先轟炸英國?
    他們認為如果希特勒早美國一步研製出原子彈,那麼必然能逆轉戰局,取得二戰勝利,成為世界霸主。先不談原子彈到底有無這樣的能量,單說如果天時地利人和同時具備,希特勒真的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那麼這個戰爭狂人會首先將原子彈扔在哪個國家呢?
  • 從原子彈到核反應堆再到核聚變:未來的新能源探索
    這種作用力很強,強到什麼地步,是電磁力的130倍,至於電磁力有多大,小到可以是生活中的靜電,大點可以說電磁炮的威力,在於產生電磁力的粒子多少與運動形式。但是這個核力有個特點,出了原子核就沒有了,那外面的電子受什麼力呢?庫侖力。好了,不能再說概念了,再說讀者就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