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的出現讓人類擁有了足以毀滅自己的力量,這樣威力強大的毀滅性武器如今已經被多個國家掌握,特別是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甚至擁有了氫彈。不過隨著《核不擴散條約》的籤署讓核武器的擴散得到了成功的遏制。核大國之間雖然有著不小的矛盾,在國際事務上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劍拔弩張,但是對於遏制核武器的擴散核大國們有著相當的默契程度。核大國們在這件事情上之所以有著這麼高的默契,主要就是因為對於核大戰的恐懼。
核武器誕生於二戰時期,率先由美國成功研製出來,美國在核武器研製成功之後為了逼迫日本儘快投降,就果斷的將原子彈投入到了對日作戰當中。對於原子彈的強大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不過也是因為求生欲有人就提出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嗎?對於這個問題,日本倖存者給出答案。
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會迅速裂變,在裂變的過程中釋放出威力巨大的高溫和衝擊波,衝擊波將會瞬間把範圍之內的一切建築物和生物摧毀,而高溫也讓生物死亡,因此原子彈的殺傷方式主要就是衝擊波和高溫。
如果能夠在原子彈爆炸之前就找到能夠抵擋衝擊波和高溫的地方或者手段,那麼想在原子彈的爆炸中倖存下來也不是不可能,例如一些深處地下的場所,以及足夠堅硬的金屬箱之類的東西。
日本核爆倖存者表示:二戰時期有很多日本人就剛好找到了這樣的地方或者是遮蔽物最後倖存了下來,不過這些倖存者還有一個必要的條件,他們都不處於核爆的中心位置,而是位於原子彈爆炸的邊緣地區。在核爆中心位置做什麼都是徒勞,跳進水中就只有被周圍的水給燙死,根本活不了。
原子彈爆炸之後,就算沒有立即死亡,核爆時產生的輻射、輻射塵埃和之後的輻射雲也會帶來致命的核輻射感染,也許在核爆的邊緣地區跳進水中能夠暫時倖存,但是之後的輻射感染也會造成死亡。
輻射所造成的影響根據位置不同也會有所區別,不過區別是早死和晚死而已,有些人感染輻射之後會立即死亡,而有些人會數年之後才死亡,不過在這段時間裡遭受的痛苦也讓人難以忍受。
所以我們能夠體會到原子彈所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麼巨大。日本死在兩顆核彈之下的人數據後面的統計達到了幾十萬人,觸目驚心。
《核不擴散條約》表面上看是核大國對其它無核國家進行的霸道條款,但客觀上也是為了人類能夠降低核戰爭爆發的概率,從現實中為人類的和平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