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巨惡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我國三國宣布「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腦後。
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極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向試圖想弄理解事情的本相。隨著韶光的消逝,美國原子彈研討的秘密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權威性的資料,莫過於美國原子彈研發和出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
到7月底確定了其間的3個方針。格羅夫斯在他的回憶錄中明確寫道:「廣島是榜首方針,小倉是第二方針,長崎是第三方針」。為此,美國從一開端就預備了三顆原子彈。美國空軍509飛翔大隊還預備了 7 架飛機,用於投擲這三顆原子彈。
在用一顆原子彈轟炸廣島之後,美國又積極地進行了轟炸別的兩個方針的預備作業。
這兩顆原子彈是怎麼投下的呢?
長崎上空同樣是雲霧重重,可是這一次飛機是不可能帶著核彈回來的,所以暫時決議選用雷達轟炸,當飛機做好了投彈預備的時候,空中的雲霧俄然散開了,天空中呈現了一個清朗的大洞,轟炸員比漢透過這個大洞,看到了山溝中的一條跑道時,就果斷地把兩顆核彈投了下去……
其時日本長崎的防空陳述精確地記載下了這一狀況,日本長崎知事致防空總本部長官、九洲當地總監、西部軍管區參謀長的陳述寫道:「今日10時50分B—29兩架,自熊本縣天草方向北進,經島原半島西部橘灣上空侵略長崎市上空,11時2分投下附有降落傘新式炸彈2個。」
<p font-size:16px;background-color:#ffffff;"=""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font-family: "sans serif", tahoma, verdana, helvetica; font-size: 24px;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34, 34, 34);">許多人由此以為,原子彈是投下了,但它們落地之後的狀況卻是許多人都沒有想得的:這兩顆原子彈中只爆破了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