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美國只有12人知道

2021-01-13 騰訊網

全美國只有12人知道整個工程情況,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從事原子彈的研製,即便是高層領導,也只有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知道內情。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都不知道美國還有原子彈的研製計劃。

1939年,物理學領域裡的原子分裂實驗就已在德國取得成功。二戰前夕,為逃避德國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擔心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推舉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加強利用核裂變過程來製造超級炸彈。羅斯福總統採納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建議,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員會。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加速了研製原子彈的進程。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試爆成功,標誌著當今世界已進入核武器時代。隨後,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了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天皇作出了投降決定。雖然原子彈的威力使二戰得以提前結束,但它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因此,愛好和平的人們呼籲:人類今後不應再使用這類武器!

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國重視研究原子彈

1932年,著名猶太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因納粹迫害,被迫離開德國到美國定居,很多在歐洲工作的猶太裔科學家也陸續逃往美國,他們告知美國:德國正在製造原子彈!科學家們知道,如果納粹德國搶先製造出原子彈。人類就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核災難,因此呼籲美國抓緊研製原子彈,當時軍界的一些領導人對這個新生事物不太理解,把他們看作怪人。

科學家們心急如焚,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推舉愛因斯坦作為代表,勸說美國總統羅斯福。但愛因斯坦署了名的建議報告並未引起羅斯福的重視,只是在半信半疑中接受了勸說,因為他下令研製之後的第一筆撥款只有6000美元,相對於最後的總投入20億研製3顆原子彈,顯然是杯水車薪。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這成為美國加快研製原子彈的一個轉折點。1942年6月,美國的原子彈研製計劃正式開始,由於研製計劃的總部開始設在紐約市曼哈頓區,因此叫做「曼哈頓計劃」。

新墨西哥州人跡罕至的一片沙漠,在1942年以後突然熱鬧起來,美國原子彈研製的心臟機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建在了這裡。全美國只有12人知道整個工程情況,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從事原子彈的研製,即便是高層領導,也只有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知道內情。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都不知道美國還有原子彈的研製計劃。

首次試爆超出了現場所有人的想像

1945年7月初,也就是希特勒自殺後的2個月,美國3顆原子彈終於製造出來,被分別命名為「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7月初,在阿拉莫戈多沙漠上,一座高達30米的鐵塔豎立了起來,原子彈爆炸實驗就將在這個架子上完成,大卡車裝的就是供第一次核實驗使用的原子彈「大男孩」。這時的「大男孩」還沒有裝上核裂變物質,這次試驗的代號為「復活日」。

當原子彈實驗在阿拉莫戈多沙漠準備就緒的時候,新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正準備去德國參加波茨坦會議。德國投降後,為了協調處理德國戰敗後的相關問題以及對日作戰等有關事宜,同盟國決定於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首腦會議,這次會議的代號為「終點」,表示這將是二戰期間最後一次盟國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原定於7月1日召開,為了藉助原子彈爆炸抬高美國的地位,杜魯門特別建議將會議推遲了兩個星期。

7月15日,杜魯門到達波茨坦,而在萬裡之外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美國的核試驗人員也把核裂變物質放入了「大男孩」的肚子裡。試驗人員在14公裡以外設置了觀察所,裡面隱蔽著425名科學家和軍事專家,他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驚心動魄的最後一刻。

7月16日凌晨5時29分45秒,「大男孩」轟然炸響,一個蘑菇狀的大圓球突然升到了10000英尺以上的高空,爆炸核心的鐵塔也被高溫在瞬間蒸發得無影無蹤!

這場爆炸超出了現場所有人的想像,以至於整個美國西南部都感到了爆炸的震撼,為隱瞞真相,美國編織謊言說是阿拉莫戈多軍事基地的彈藥庫發生了爆炸。

投下二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前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去世前,曾命令空軍組成一個秘密分隊,用於執行「曼哈頓計劃」,這支特殊的航空部隊就是509大隊。

509大隊的成員只知道將來要執行一項特殊使命,在任務到來之前,他們每天只進行精確投彈訓練。後期的訓練就是每天出動兩三架飛機,到日本去扔一顆炸彈然後回來。在實戰訓練中,509大隊總共投下了38枚模擬炸彈。

波茨坦會議結束時,通過了「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就只有「迅速和徹底地毀滅」。日本沒有意識到這一警告的背後就是將使用原子彈的暗示,所以拒絕了「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會議後,杜魯門乘美國軍艦回國,回國途中,杜魯門就向軍方下達了命令:去投擲那顆大炸彈吧,現在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了。

1945年8月6日上午9時15分,美軍飛機投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方圓42平方公裡的城市被摧毀,房屋毀壞率達70%以上,14萬人死亡。

第一顆原子彈投擲後,美國在3天內沒有聽到日本人有任何的反應,美國政府宣布,只要能降低對日本本土作戰的風險,再投幾顆原子彈也在所不惜,實際上這是美國的虛張聲勢,因為美國只剩下一顆原子彈了。

8月9日上午9點零1分,第二顆原子彈被投向了有27萬人口的海港城市長崎,長崎上空隨即騰起了巨大的蘑菇雲,1。4萬棟建築物被毀,7萬多人死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發布了投降詔書。來源:中國軍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杭州日報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內幕  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中國西部的戈壁灘羅布泊地區傳出一聲巨響,中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成為了繼美國、蘇聯、英國 、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麼,中國大地上這前所未有的爆炸後面究竟隱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直到1942年,德國研製原子彈的進展還和盟國大致相當,但在此之後,失去元首支持的德國科學家們就幾乎停止了研發。直到1945年8月6日,美國人在廣島投下了人類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後,當時已經被捕的海森堡大吃一驚,甚至認為這是美國人的一個騙局。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情
    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第一個通知的誰?
    導語: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第一個通知的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間是在1964年10月16日,地點在新疆羅布泊。這件事證明了我國的實力,同時也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是不是弱者。直至今天,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件事也要一代代地流傳下去,讓年輕的一輩知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間。其實當時中國創造原子彈的過程非常的艱難,在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哪一個人創造出原子彈,蘇聯原本給予了我國技術和人才上的幫助。但到了後面蘇聯又翻臉,撕毀了協議。不再給中國提供任何技術和人才上的幫助,甚至把設備也全部撤走。並留下話說我們絕無可能自主造出原子彈。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意味著什麼?
    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王淦昌、程開甲……一串串名字從腦海中閃現,這是英雄的名字,時代的音符……1964年10月16日,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從此不用再懼怕核武這個紙老虎的威脅
  • 二戰時期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內幕,原子彈試驗成功僅有十二人知曉
    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的十件大事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獲得完全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  40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中國大地,深秋的夜晚,首都長安街上蜂擁的人群,追逐著散發原子彈爆炸成功號外的大卡車,全市人民奔走相告,一遍又一遍地聽著廣播,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全國各地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沉浸在歡騰的海洋中。
  •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所有美國人都在歡呼,唯獨此人陷入悲傷之中
    美國陸軍部於一九四二年六月開始實施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亦稱曼哈頓計劃。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十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三年,耗資二十億美元,於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經過戰後解密,很多人都知道:羅伯特·奧本海默,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是美國的「原子彈之父」,更是「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犧牲了多少人?竟然還有他們...
    55年前的今天, 黃褐色的蘑菇雲在我國西北戈壁 騰空而起,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電影中講了7個新中國最重要的時刻,其中故事《相遇》的背景就是原子彈爆炸! 當原子彈研製基地出現故障,警報響起,指揮員下令所有人迅速撤出! 影片中的主人公高遠為了保護設備,轉身衝進原子彈裝置場地,徒手關閉了試驗設備,警報解除。
  • 早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提前部署了又一秘密任務
    在中國研製兩彈的豪邁進程中,錢三強的作用不容忽視,他領導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共輸出科技人員九百多人。1964年10月16日,隨著一聲巨響,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人自己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然而,在原子彈成功爆炸後的第三天,錢三強的命運卻發生了改變,他坐上了開往河南信陽的列車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五周年,請歷史記住他們!
    1964年10 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明天就是其五十五周年紀念日。從1960年我國第一枚自主研製的飛彈成功發射;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到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 揭秘中國原子彈製造歷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為何叫「邱小姐」?
    韓戰時期,扔過原子彈的美國又開始用原子彈嚇唬中國,原子彈的威脅降臨在了中國頭上,中國領導人喊出「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口號,以大無畏精神拒絕美國的「原子訛詐」。 這倒不是中國真覺得手榴彈可以和原子彈抗衡,只是一來現在人人都知道原子彈威力大,也知道原子彈威力太大,不是那麼好用的,美國要真用原子彈,那蘇聯也用,大家以後就一起坐廢墟上開會好了;二來誰讓中國當時沒有原子彈呢,不用手榴彈還能用什麼?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世界各國都有哪些反應?
    在接下來的兩天,《紐約時報》還對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進行跟蹤報導和解讀。由於中國沒有披露更多細節,比如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地點,《紐約時報》根據自己的信息渠道進行了猜測:「儘管總統講話只提到爆炸發生在中國西部,但據了解,試驗地點是處於中蘇交界的新疆地區。」 1964年10月17日,英國《泰晤士報》全文翻譯並刊登了中國政府在10月16日發表的聲明,並加了一行標題:「中國表示美國迫使她研製了一顆原子彈。」
  • 一顆只有一粒米大小的原子彈爆炸後威力能有多大?你怎麼看?
    一顆只有米粒大小的原子彈爆炸之後威力能有多大呢?問題其實在於,人類能製造出如此小的原子彈嗎?如果不能的話,為什麼不能呢?這是因為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仍然不夠高明嗎?還不能發明出更微小且破壞力巨大的武器嗎?原子彈之所以不能建造得那麼小,其實和原子彈的構造原理密切相關。
  •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4•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羅布泊蘑菇...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原子彈的研製和爆炸是一個系統工程,這一工程凝聚了當時核工業「三礦五廠」的集體智慧。湖南作為擁有「兩礦一廠」的核工業功勳之地,為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保障。
  • 如何造出一顆原子彈
    從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哈託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法國科學家約裡奧-居裡夫人的實驗基礎上發現了原子的裂變現象,到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上成功的引爆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原子彈
  • 第一顆原子彈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揭秘曼哈頓計劃!
    希特勒甚至在公開場合聲稱,德國會在較短時間內擁有一種能把人炸到兩千米遠的超級炸彈。但為何直至二戰結束德國人還沒有製造出原子彈呢?其主要原因在於:許多科學家從心底不願意為納粹效力,甚至連海森伯也不例外。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海森伯並不贊成希特勒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核武器,甚至有意隱瞞他們的研究進展,直到1942年,當納粹官員問可否造出原子彈時,海森伯的答覆是「不能」。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先通知了日本,世界各大國都是啥反應?
    我國原子彈試驗照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但在1960當時前蘇聯的領導人赫魯雪夫說:「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再過20年也研製不出原子彈。」但中國人骨子裡就有「不服輸」的基因,又豈會被困難嚇倒?沒有蘇聯的幫助,我們就自己研究。經過科研人員的日夜攻關,中國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邱小姐。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為何要先通知日本?至今令其後怕
    導讀: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為何要先通知日本?至今令其後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