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顆原子彈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揭秘曼哈頓計劃!

2020-12-05 百姓讀史

  現代物理在20世紀有了質的飛躍,最先進的物理科學往往被最先應用於武器,而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研製的武器中,原子彈無疑是威力最大的新型武器,它作為結束二戰的終極武器而首次出現在世界上。

20世紀40年代末,現代物理發展到新的階段,核裂變現象成為德、美、英的物理學家紛紛研究的對象。德國納粹為了尋找一種具有巨大威力並足以改變整個戰爭形勢的新型武器,從1939年起就開始秘密研製原子彈。

1940年5月3日,德軍佔領了留坎。在這裡,他們控制了當時世界上唯一能提供大量重水的工廠。幾天之後,德軍又佔領了有著豐富鈾礦的比利時。最後,德國科學家們在巴黎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回旋加速器。至此,德國人製造原子彈已經條件具備,什麼時候生產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希特勒甚至在公開場合聲稱,德國會在較短時間內擁有一種能把人炸到兩千米遠的超級炸彈。但為何直至二戰結束德國人還沒有製造出原子彈呢?

其主要原因在於:許多科學家從心底不願意為納粹效力,甚至連海森伯也不例外。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海森伯並不贊成希特勒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核武器,甚至有意隱瞞他們的研究進展,直到1942年,當納粹官員問可否造出原子彈時,海森伯的答覆是「不能」。另一個因素是,盟軍對德國人的原子彈研製計劃進行了一系列的破壞工作。

美國當時並非沒有可以製造出原子彈的專家,只是一直不太重視這個問題。隨著德國人狼子野心的昭示,他們覺察到了危險。1940年6月12日,卡耐基大學校長布希與羅斯福總統進行了一次僅10分鐘的關於國防科學研究的會談。之後,布希便被任命為國家防務委員會主席,1941年12月6日,代號為「曼哈頓工程」的原子彈計劃正式啟動。而這天,正是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日子。一年之內,第一個原子反應堆就在芝加哥正式運轉。1942年,「曼哈頓計劃」的主持者、美國格羅夫斯將軍任命奧本海默為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主任。正是在他的領導下,趕在德國之前及時地製造出了原子彈,並投入使用,迅速結束了二戰。

洛斯·阿拉莫斯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一片沙漠之地,這裡被稱為「秘密之城」,星散著許多低矮的辦公室、實驗室。1945年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玩意」開始在離特裡尼蒂只有幾千米的一個大牧場房子裡秘密組裝。初夏,原子彈組裝完畢。1945年7月16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一顆以鈽-239為燃料的原子彈終於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沙漠地帶成功試爆。

原子彈(Atomic bomb)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汙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 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其中主要利用鈾235(厬U)或鈽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裂變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主要利用重氫(dao H,氘)或超重氫(chuan H,氚)等輕原子核的熱核反應原理製成的熱核武器或聚變武器,通常稱為氫彈。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根據解密的資料,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煤、石油等礦物燃料燃燒時釋放的能量,來自碳、氫、氧的化合反應。 一般化學炸藥如梯恩梯(TNT)爆炸時釋放的能量,來自化合物的分解反應。在這些化學反應裡,碳、氫、氧、氮等原子核都沒有變化,只是各個原子之間的組合狀態有了變化。核反應與化學反應則不一樣。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裡,參與反應的原子核都轉變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發生了變化。人們習慣上稱這類武器為原子武器。但實質上是原子核的反應與轉變,所以稱核武器更為確切。

美國對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是以帶降落傘的核航彈形式,用飛機作為運載工具的。以後,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已形成多種核武器系統,包括彈道核飛彈、 巡航核飛彈、防空核飛彈、反飛彈核飛彈、反潛核火箭、深水核炸彈、核航彈、核炮彈、核地雷等。其中,配有多彈頭的彈道核飛彈,以及各種發射方式的巡航核飛彈,是美、蘇兩國裝備的主要核武器。

 

作為武器的原子彈和氫彈終究是要被消滅的。但是作為放出巨大能量的核爆炸,卻在和平建設中有著吸引入的應用前景。由於核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特別巨大,所以它能使許多用其它方法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核爆炸可以用來開山、闢路、挖掘運河、建造人工港口等。例如,有一個方案,只需四次核爆炸就可開鑿一個能停泊萬噸巨輪的海港。首先,進行一次百萬噸梯恩梯當量級的核爆炸,就可炸出一個直徑300多米、深30多米的大坑。然後進行三次規模較小的核爆炸,開出一條運河來把大坑和深海連接起來(這樣的爆炸當然應儘量減少放射性物質的產生)。只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當海潮把產生的少許放射性物質衝走後,這個海港就可安全使用了。

相關焦點

  • 曼哈頓計劃的艱辛歷程:原子彈是怎麼造出來的?
    1942年6月18日,美國展開開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與製造原子彈的一項大型軍事工程,由美國以及給予相關支援的英國與加拿大執行,該計劃於1942年到1946年間直屬於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將軍領導,工程原名為「代用材料項目發展」(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後改為「曼哈頓工程區
  • 講武堂|《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然而,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之前,還沒有一種武器能夠像原子彈那樣,對人類政治、軍事格局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而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也成為20世紀全球最神秘、影響最大的一項科學工程。CCTV-7《講武堂》欄目特別策劃推出四期系列節目《核武風雲》,揭秘曼哈頓工程的來龍去脈,講述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使用以及核武競賽中的神秘往事。
  • 博弈論與曼哈頓計劃與世界第一顆原子彈
    馮·諾依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曼哈頓計劃,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作出了貢獻。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1941年12月6日,在羅斯福的推動下,美國正式制定了代號為「曼哈頓」的絕密計劃,羅斯福賦予這項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不惜一切代價,搶在德國之前,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而愛因斯坦被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的用意也很明顯——怕他將絕密情報洩露給蘇聯人。那麼愛因斯坦自己想加入「曼哈頓工程」嗎?其實也未必。不僅如此,愛因斯坦,包括當初最積極的齊拉德,後來都成為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最堅決反對者。
  • 盤點26件,關於曼哈頓原子彈計劃,不為人知的事實真相
    什麼是曼哈頓計劃?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製造原子彈的絕密項目,從一個理論想法變成了歷史上最強大的武器。這種在研究、工程和建設方面的協同努力,被稱為曼哈頓計劃。這項大工程的歷史和背景,涉及到當時最著名的一些科學家。
  • 二戰時期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內幕,原子彈試驗成功僅有十二人知曉
    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 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怎麼引爆的?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596)爆炸成功!為什麼第一顆原子彈代號是596?↓↓↓「兩彈元勳」鄧稼先曾說過,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背後,既有我們現在熟知但在當時隱姓埋名的科學家,也有千萬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原子彈並將其成功引爆這個長長的鏈條上,他們是各個環節的「操刀者」、親歷者。
  • 為造原子彈搶別國科學家,愛因斯坦執信說服,美國曼哈頓核計劃
    1942年6月美國研製原子彈的計劃正式啟動,由於研製計劃的總部最先設在紐約市的曼哈頓區,所以計劃被稱作曼哈頓工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是格羅夫斯,在這之前他是美國陸軍工程兵工程局副局長,他幹過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修建了美國著名的五角大樓。格羅夫斯是個軍人,他為人比較生硬,有時候還有些粗暴,但是他有謀略。
  • 世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美國只有12人知道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加速了研製原子彈的進程。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曼哈頓計劃後,被開除...
    但是,因為他的移民身份,不是「根紅苗正」的美國人,愛因斯坦被美國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 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究竟在什麼地方爆炸成功的?
    我國的原子彈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那時候的我們科技跟經濟都比較落後。基本上國內的局面就是百廢待興,但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下,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發射了第一個原子彈。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場偉大的勝利。原子彈的發射,意味著國力的增強,那個時候我國要自主研發原子彈是十分困難的,蘇聯又剛好撤走一批專家。
  • 揭秘!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是啥?怎麼引爆的?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596)爆炸成功!為什麼第一顆原子彈代號是596?「兩彈元勳」鄧稼先曾說過,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背後,既有我們現在熟知但在當時隱姓埋名的科學家,也有千萬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原子彈並將其成功引爆這個長長的鏈條上,他們是各個環節的「操刀者」、親歷者。
  • 曼哈頓計劃 1945年8月9 日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峽谷作為曼哈頓計劃的核心之地而聞名於世,其目標是趕在戰爭結束前製造出原子彈,該計劃涉及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總人數達到 539000 人,但制定和了解通盤計劃的只有 12 人。
  • 美國女科學家參與「曼哈頓計劃」,研製出原子彈,後定居中國放牛
    美國陸軍部的原子彈計劃,也就是曼哈頓計劃,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這項龐大的工程歷時三年,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投在了日本的廣島、長崎,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叫什麼?
    他們的第一顆原子彈取名又有什麼寓意呢?世界上第一個研發出原子彈的國家是美國,並且在日本爆炸的那兩顆原子彈並不是世界上第一顆引爆的原子彈。美國的曼哈頓工程局在1945某月悄悄地墨西哥引爆了那顆原子彈,並給它命名為「瘦子」,說實話,到這裡,我也不知道美國工程局想表達什麼,也許也只是一時興起取的名字吧。其實在美國加緊進行對核武器的研製之時,蘇聯也並沒有鬆懈對原子彈的研發。
  • 原子彈是如何被發明的?為什麼愛因斯坦後悔同意研發原子彈?
    對於原子彈這個詞是怎麼來的?1913年,赫伯特 喬治 威爾斯出版的小說《世界解放》中描述了一個關於未來世界的噩夢,原子被武器化,於是他發明了「原子彈」這個詞,原子彈又是如何被發明的呢?他還知道,利用指數的力量,如果能在原子核的世界中引發鏈式反應,那麼類似威爾斯幻想的原子彈將成為可能,他一想到這種破壞力就不寒而慄,但從此刻起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人類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研製核武器著呢?這要從三封信說起。
  • 從純粹數學轉為應用數學:參與原子彈計劃,參與計算機設計
    他把集合論加以公理化,奠定了公理集合論的基礎;1933年,馮·諾伊曼解決了希爾伯特第5問題,即證明了局部歐幾裡得緊群是李群。1934年,他又把緊群理論與波爾的殆周期函數理論統一起來。馮·諾伊曼曼哈頓原子彈計劃1939年8月,因為擔心德國率先製成原子彈,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實名信
  • 曼哈頓計劃中的愛因斯坦和中國兩彈一星工程的于敏,哪個更偉大?
    這是愛因斯坦寫信建議羅斯福研製原子彈後美國正式執行的曼哈頓計劃,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即使阿波羅登月計劃也無法與之媲美!但真正領導這個計劃實施的並非愛因斯坦,而是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從理論構建,到計算以及原子彈的架構設計,工程實施愛因斯坦並未參與,但愛因斯坦做了最為關鍵的步驟,穿針引線,引導一大批科學家為曼哈頓計劃效力,在奧本海默正確領導下,最終獲得成功!當然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但非常有必要再說一次,廣島和長崎分別受到了原子彈的特別待遇,當然廣島的是鈾彈,而長崎的是鈽彈,為什麼兩個都不一樣?您認為呢?
  • 愛因斯坦的一封信薩克斯的一張嘴成就了幾乎不可能的曼哈頓計劃
    製造原子彈的計劃,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被稱為「曼哈頓計劃」,是由美國進行的。這項計劃從剛開始提出到最後付諸實施進行得很不順利,,可以說經歷了一波三折,經歷了曲徑通幽,當然也迎來了柳暗花明。拿破倫想,沒有了帆,船怎麼能航行?把木板換成鐵板,船還不沉到海底去,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說到這裡,薩克斯停了一下。此時,羅斯福神色凝重,沉默不語。
  • 愛因斯坦積極推動而事後又非常後悔的工程:改變世界的曼哈頓計劃
    而美國這個原子彈研究成功,就是來源於這個科學史上最偉大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該工程匯聚了當時西方絕大多數的優秀科學家,參加人員超過50萬,耗資超過20億美元(上世紀40年代的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1100億美元以上),歷時3年才研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