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是如何被發明的?為什麼愛因斯坦後悔同意研發原子彈?

2020-12-05 飛天國史

對於原子彈這個詞是怎麼來的?1913年,赫伯特 喬治 威爾斯出版的小說《世界解放》中描述了一個關於未來世界的噩夢,原子被武器化,於是他發明了「原子彈」這個詞,原子彈又是如何被發明的呢?

1933年,威爾斯的小說引發了匈牙利物理學家利奧希拉德的關注,他開始思考是否能夠找到一種足夠多的元素,讓它吸收一個中子就會釋放兩個中子,二生四四生八,由此遞進,直到原子核自身的大量能量被釋放為止,那就能夠維持一個核鏈式反應,這並不是一個化學反應,而是核反應。他還知道,利用指數的力量,如果能在原子核的世界中引發鏈式反應,那麼類似威爾斯幻想的原子彈將成為可能,他一想到這種破壞力就不寒而慄,但從此刻起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人類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研製核武器著呢?這要從三封信說起。

第一封信是1939年保羅 哈特克給德國納粹陸軍部寫了一封信,他希望告訴他們利用核物裡製造出一種比常規武器威力大得多的炸藥,他試圖將原子彈送給阿道夫 希特勒,但希特勒永遠不會得到核武器,因為他在自己的領土上謀殺 、監禁或者流放許多偉大的物理學家。

第二封信則是發生在美國,正如哈特克認為他有責任通知希特勒一樣,利奧 希拉德也想讓富蘭克林 羅斯福總統知道這種武器的可怕力量。他和愛德華 泰勒找到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一邊害怕希特勒手中可能有核武器,一邊又擔心這種危險知識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沒有參加這場以害怕希特勒擁有一顆原子彈為推動力的「曼哈頓計劃」,甚至在戰爭結束後,他告訴記者,要是早知道德國未能研製出原子彈,他絕對不會籤署那封信。

第三封信則出現在不遠的蘇聯格奧爾基 弗廖羅夫十年如一日的提醒他的領袖約瑟夫 史達林,核鏈式反應可以運用到軍事上,但因戰事被擱淺。

1942年,費廖羅夫發現美國和德國都在秘密緻力於製造原子彈,但由於缺乏公布的數據,所以表面上看風平浪靜,這促使了弗廖羅夫再次努力勸說史達林開始自己的核武器項目,最終1945年7月16日,美國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同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就此結束了二戰。1949年,蘇聯也成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很快兩個國家開始研製超級武器熱核氫彈,這場由三封科學家的信引發的核軍備競賽,可怕的開始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後悔發明了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當愛因斯坦在紐約薩朗那克湖邊從《紐約時報》的一位青年記者那裡知道了日本廣島遭原子彈轟炸的消息時,感到極度震驚。作為推動美國開始原子彈研究的第一人,愛因斯坦不無遺憾地說:「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後悔,後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總統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
  • 原子彈的發明與愛因斯坦有關係嗎?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愛因斯坦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在納粹德國稱霸歐洲的時候,英國情報機構就發現了納粹德國計劃製造原子彈,而負責實施這一計劃的主要科學負責人就是作為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海森堡。
  • 愛因斯坦曾經因為造出原子彈而後悔過嗎?想像總比現實要殘酷!
    前不久網上爆出一則這樣的帖子,就是愛因斯坦為什麼會後悔發明原子彈?其實我們對原子彈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二戰中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只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很大,雖說不能毀滅世界但是也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二戰結束後,雖然有一些國家也研發出了原子彈。
  • 愛因斯坦發明了原子彈?不,他只是和平的捍衛者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愛因斯坦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在納粹德國稱霸歐洲的時候,英國情報機構就發現了納粹德國計劃製造原子彈,而負責實施這一計劃的主要科學負責人就是作為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海森堡。在愛因斯坦受到納粹迫害時,他前往了美國。
  • 原子彈發明前,愛因斯坦是如何得知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能量的?
    原子彈的出現,使武器的破壞力又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曾經有一個合成的圖片,裡面既有愛因斯坦,又有原子彈爆炸的現場,這使得許多人都認為這和愛因斯坦有關,其實這是誤傳的,因為在他的一生中,根本就沒有在原子彈爆炸的現場出現過。
  • 原子彈威力那麼大,愛因斯坦後悔發現E=mc質能方程了嗎?
    質能方程和原子彈氫彈有關係嗎?因為愛因斯坦發現了質能方程,揭示了原子彈的原理,因此這個魔鬼才從地獄跑到了人間!但其實愛因斯坦和原子彈只有半毛錢關係,因為他只在推薦羅斯福製造原子彈的聯名信上簽了個名!建議美國研製原子彈的聯名信1939年8月2日,多名科學家擔心德國率先製造出原子彈,因此聯名給羅斯福寫信,請美國務必在納粹德國之前研製出原子彈,愛因斯坦在這封信上簽了名,這就是愛因斯坦和原子彈又半毛錢關係的來歷!
  • 愛因斯坦為何會後悔造出原子彈?這才是原因,大科學家果然不簡單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生前為人類的科學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一項就是發明了原子彈。不過,在數年之後,愛因斯坦卻異常悔恨自己研發出了原子彈,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二戰時期,德國率先開始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原子彈,為了在軍事實力上不落後於德國,美國也緊隨其上,而結果自然是美國領先一步。不過,德國在美國使用原子彈之前就投降了,所以這個武器並沒有得以讓人們見識到它真正的威力。德國投降之後,日本負隅頑抗,為了儘早結束戰爭,美國決定對日本投擲原子彈。這次人們徹底地了解了原子彈的恐怖力量。
  • 從宇宙本源到原子彈,看愛因斯坦的生死方程如何掌控人類命運
    在戰爭爆發之前,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勾起了希特勒的好奇心。為了獲得戰爭的絕對優勢,納粹黨在全世界範圍內招募頂級科學家開展核物理研究,以期能夠製造出「超級炸彈」,當時歐洲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在納粹的蠱惑下踴躍加入了「超級炸彈」的研發團隊。但是,愛因斯坦和他的好友利奧·西拉德等一大批反戰科學家選擇移居他國,拒絕為納粹黨服務。最終,愛因斯坦去了美國,而西拉德移居英國。
  • 愛因斯坦是不是蘇俄「原子彈間諜」?他又為什麼後悔來到美國?
    富克斯涉入原子彈研發甚深,直到1946年參加一場戰後氫彈計劃秘密研討會之後才離開了美國。富克斯對俄國的原子彈到底貢獻多大?雖然這個問題已被熱烈討論多年,但他省了蘇聯起碼兩三年的時間製造原子彈,這點已是毋庸置疑。在麥卡錫時代保守的國會諸公眼裡,科學家是一群危險的知識分子,其中不乏「外國人」或(兼)猶太人。
  • 原子彈發明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
    很多人認為是愛因斯坦的理論指導了原子彈發明,這其實是謠言。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樣知道,原子核內含巨大能量的?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樣知道,原子核內含巨大能量的?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的各種理論和成就,一直是學者學習的對象,其中尤其是原子核的偉大能量理論。而很多人就有一個疑問,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的?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原子核蘊含著強大能量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很多人認為是愛因斯坦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從而幫助美國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事實上,愛因斯坦本人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愛因斯坦確實通過質能方程推導出了在原子核內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才促使人們開始對原子能進行研究。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原子核蘊含著強大能量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很多人認為是愛因斯坦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從而幫助美國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事實上,愛因斯坦本人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愛因斯坦確實通過質能方程推導出了在原子核內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才促使人們開始對原子能進行研究。
  • 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的?
    原子是一種常見而又平凡的物質,可是,為什麼在原子變成原子彈之後卻具有驚人的威力呢?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因為愛因斯坦對於原子的研究間接性地導致了原子彈這種可怕武器的催生,但其實,愛因斯坦和核武器並沒有多大關係。在一張合成的圖片中,愛因斯坦出現在原子彈的試爆地點,導致很多人誤以為是愛因斯坦在研究核武器,但這只不過是謠言而已。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原子彈的發明究竟有著什麼樣的聯繫?
    愛因斯坦以美國強大的國力,也是舉國之力,聘請最頂尖的科學家參與研製,花了4年時間才研製成功的,如果在理論上是盲目的,我估計美國政府不會在戰爭最要緊的時候,居然冒險花費這麼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原子彈。而相對論理論體系中的質能方程(E=mC)很清晰的指明了為何原子分裂或者聚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為原子彈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從而確保原子彈是具備極大的成功的可能的。
  • 原子彈沒發明出來之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裡有著巨大力量?
    簡而言之,愛因斯坦提出的偉大方程式E=mc^2,也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式,對於原子彈的製造沒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只是核裂變理論假設被提出來之後,質能方程式是可以用到解釋這一現象上面來。隨後愛因斯坦在洛倫茲變換的以及兩個基本假設的前提下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公式,而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公式,愛因斯坦進一步推導出來了質能方程式。所以可見的是,質能方程式完全是純理論推導出來的結果,在原子彈被發明之前,愛因斯坦也不知道他的這個公式竟然蘊藏著這麼大的秘密,並且這個公式日後還成為了製造原子彈的理論依據。
  • 愛因斯坦與羅斯福:原子彈的製造
    原子彈的出現,對於整個世界都是一個重要事件。我們看到美國用製造出來的兩枚原子彈,砸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這一事件對二戰最終結束,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原子彈這個東西,作為工具,本身不具有任何好壞的屬性,但是因為威力實在太大,直到今日眾說紛紜。
  • 原子彈誕生之前,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原子核裡藏著巨大能量的?
    具有異於常人的前瞻性是愛因斯坦的一大特點,然而他生前的科學成就對人類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直接明顯的,例如他對原子核的研究。提到人類首顆原子彈的發射,很多人也會聯想到愛因斯坦,據傳聞當時美國軍方邀請他參與到原子彈的研發計劃。儘管對於愛因斯坦是否接受了這個邀請目前仍未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愛因斯坦在原子領域的研究是卓越的。
  • 原子彈原理早已公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原子彈和氫彈一直被稱為是人類的終極武器,因為它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能量產生方式:質量轉化為能量,這是1905年由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等價原理的終極應用,爆發出的能量是人類前所未見的,即使在將來,也很難有新的武器在能量釋放上超過它!
  • 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貢獻,說實話,真沒想像中的大
    那這位科學巨匠與原子彈有何淵源,難道第一顆原子彈真的是他造的嗎?其實不然,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貢獻並沒有世人想像的那麼大。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推導出著名的質能轉換公式,E=Mc^2。它能解釋原子失去極少的質量,為何能換來如此巨大的能量。可是,對在現實世界中製造出原子彈,並沒有「實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