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不是蘇俄「原子彈間諜」?他又為什麼後悔來到美國?

2020-11-25 中國網文化

美國聯邦調查局曾將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列入頭號「危險反動分子」,作過多年的秘密監控,誣指愛因斯坦曾為間諜與綁架案策劃人。《愛因斯坦檔案》([美]弗雷德·傑羅姆著,席玉蘋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詳述了案件始末,揭開了那段黑暗的歲月,讓世人看到愛因斯坦身上作為知識分子的光輝一面。

1946到1948年間,就在胡佛和他的特工試圖緊鎖美國穀倉大門、黑影一般釘著愛因斯坦的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不放之際,那匹核子馬卻已遭竊。在1950年製造頭版新聞的所有蘇俄間諜當中,沒有人比克勞斯·富克斯對美國的核武獨佔事業來得更有殺傷力。而胡佛首度對愛因斯坦提出涉諜指控,也是因富克斯一案而起。

1943年12月,英國派了20名左右的科學家來美參與曼哈頓造核計劃,生於德國後來加入英國籍的克勞斯·富克斯博士即是其一。富克斯涉入原子彈研發甚深,直到1946年參加一場戰後氫彈計劃秘密研討會之後才離開了美國。

富克斯對俄國的原子彈到底貢獻多大?雖然這個問題已被熱烈討論多年,但他省了蘇聯起碼兩三年的時間製造原子彈,這點已是毋庸置疑。

在麥卡錫時代保守的國會諸公眼裡,科學家是一群危險的知識分子,其中不乏「外國人」或(兼)猶太人。這個論點和胡佛畢生的偏見不謀而合。在他下令嚴密監視長達數月之久的科學家當中,有兩位是曾經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物理學者,漢斯·貝特和愛德華·泰勒(國外出生、猶太人、知識分子樣樣符合)。貝特或許是出於同情富克斯,據說曾大發這樣的議論:「科學家屬於世界所有,應為世界所用。」而胡佛認為最可疑的是,貝特此言是「不列入記錄」的私下評論(但無論如何還是報知給了調查局)。

另一方面,關於愛因斯坦,胡佛的線索卻是不虞匱乏。1950年間諜熱初發作的幾個月內,愛因斯坦與蘇聯諜報有關的指控大量湧進調查局總部。如果是別人而非愛因斯坦,胡佛早就把這人傳喚到國會委員會跟前大肆煎烤了。可是,國際上支持及同情愛因斯坦的人如此之多,胡佛深知自己必須等待,直到罪證確鑿才能採取行動。

追獵愛因斯坦並非易事,不過如果胡佛和託森需要魚鉤掛攻擊的餌,他們不必遠求。整個美國,報章雜誌外加廣播電臺的評論家,莫不爭先恐後加入全國這股抓間諜的熱潮,報紙社論也每天叫囂,要政府多多逮人。《紐約美國日報》以「由於美國官員輕忽,原子彈間諜得到保護罩」為題刊出五部分的系列報導,指愛因斯坦和富克斯有所牽連:

1942年,這名英國間諜被關在加拿大一個專為外國人而設的監禁營裡,據他父親說,因「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舉薦」……而來到美國研究原子彈。

胡佛召來國內情報處副處長賴德,要他拿出一份愛因斯坦的完整報告。賴德是胡佛的心腹,負責愛因斯坦一案已有五年。

胡佛知道賴德一定明白此事必須絕對保密———要是世人知道調查局正在調查愛因斯坦,那調查局(以及胡佛)可難堪了。愛因斯坦不單是世上最受歡迎的科學家,也是美國境內最出名的德國政治難民,而且民眾對二次大戰依然記憶猶新。從賴德的備忘錄裡,看得出胡佛對這位副處長一再耳提面命,指示愛因斯坦一案要以最高的「謹慎」行事。解讀成白話的意思就是:要是在咱們沒準備好之前走漏了風聲,會有人腦袋搬家。

短短兩天內,賴德廣詢調查局各辦公室,把數個分局和其他政府單位關於愛因斯坦的內部檔案都搜集了來。1950年2月15日,賴德親自把一份15頁的報告連同兩頁的「重點」摘要交到老闆手上。是為調查局集中管理愛因斯坦檔案的開端。

如果在米奇·賴德心中連羅斯福總統都是個共產黨特務,那麼胡佛這位國內情報副處長對一個反納粹、反佛朗哥、反種族主義、思想自由、猶太裔的異國科學家會有什麼看法也就不難猜想。可想而知,賴德交給胡佛的報告充滿了敵意。不管愛因斯坦的政治立場是紅還是粉紅(那份報告也猶豫不定),他絕對是個反美分子。賴德那份「重點」摘要的第二句是基調所在:

1947年12月,[愛因斯坦]做出以下言論:「我來到美國,是因為聽說這個國家存在著極大、極大的自由。我的錯誤是以為美國是塊自由土地而選擇了它,而這個錯誤是我終生也無法彌補的。」

關於這番言論的出處,摘要中完全沒有提及,就連整個調查局的愛因斯坦檔案也一無著墨。就副標題為「表達意識形態之同情言論」這一部分來說,賴德這份報告有好幾處都是舊調重彈,包括寫愛因斯坦:

·支持反佛朗哥勢力,直言他「為那些不支持西班牙民選政府的民主國家感到羞愧」。

·鼓吹成立「世界政府」、提議立法將原子能排除在戰爭手段之外,反對「美國越演越烈的軍武傾向」。

·名列全美無黨派捍衛十二人[被起訴的共產黨高層]權利委員會的發起人之一。

這份文件長達十五頁,而掩埋在羅列著愛因斯坦「有聯絡及往來者」段落裡的一句話引來了胡佛的回應。那句話是:

根據尚待充分追查的情報顯示,愛因斯坦和最近以蘇聯間諜身份於英國被捕的埃米爾·克勞斯·富克斯可能有過接觸。

在這頁的底部,胡佛龍飛鳳舞地寫了兩點意見,這是他在這份賴德報告中唯一的書面批示。

第一點,他寫道:我們得繼續追查:我在哪裡看過,富克斯被指派[到原子彈單位工作]是出於愛因斯坦的舉薦。這是怎麼回事?

第二點,胡佛寫道:還有,我最近看過一份文件,大意是說他某個家人目前人正在蘇俄。我想是指他的兒子。

合起來看,這兩點批示的弦外之音是:愛因斯坦有可能涉及富克斯間諜案,兩者在某方面或有牽連,因為他的兒子在蘇俄,說不定是被蘇俄當成人質。

這是胡佛寫出來的白紙黑字,而同樣重要的是這位老闆沒寫出來的東西:他對愛因斯坦詳盡的政治關聯沒有任何評語,對兩天前自己緊急下令要賴德和幕僚搜羅來的整份報告簡直視而不見。我們乾脆直說了吧,羅列清單對愛因斯坦根本就起不了作用。這位科學家名滿天下,廣受歡迎,要是他跟林肯兵團之友這樣的團體有關聯,基本上只會替該團體的公共形象加分。想逮到愛因斯坦,胡佛和託森得把重點放在深重得多的罪行上才行———例如間諜罪。

賴德的首要之務,是找到愛因斯坦兒子「小阿爾伯特」的下落。這個任務特別艱難,因為事實上,這人根本就不存在。愛因斯坦有兩個兒子,名字分別是愛德華和漢斯·阿爾伯特。可是調查局早先的備忘錄上誤指了其中一人的身份(可能被蘇俄當成人質的那位),如此這般,名字被寫錯的「小阿爾伯特」五年多來持續出現在局裡的檔案裡。不管名字為何,賴德的任務是把他找出來,而如果這人真在蘇俄,還得確定他是否被蘇俄當成人質,以作為對愛因斯坦政治施壓的手段。

如果你不記得網際網絡時代以前的生活是什麼模樣,容我解釋一下,那年頭尋找一個人必須詢問很多人。詢問在此案中是個問題,因為調查局不能讓世人知道他們正在調查愛因斯坦。可是,不解釋原因為何,特工如何詢問打聽?

不過,最勁爆的還是:如果愛因斯坦真的從旁將富克斯推進了最高機密的核武之門,那麼他和「協助及教唆」這名蘇俄間諜的距離不啻只有一步之遙。賴德從調查局卷宗裡找到一份報告,裡頭有個線民指稱,戰後「愛因斯坦曾經派富克斯去協助製造原子彈」,但該線民對此事既未詳述也無佐證。賴德也發現數起新近的新聞報導,指稱富克斯曾遭加拿大以敵方特務罪嫌拘禁,1942年靠著愛因斯坦幫忙而獲釋。這類重複的新聞常是抄來襲去的舊聞。

就仿佛只要有這些無根無據的新聞當做唯一的記錄,賴德便已心滿意足。經過三個月的「搜尋」,除了這堆新聞報導,他完全拿不出其他能指出愛因斯坦和富克斯有關的任何事證。(原載於《文匯讀書周報》2011年3月25日第十三版)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核試驗後,被開除公職
    但是,因為他的移民身份,不是「根紅苗正」的美國人,愛因斯坦被美國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作為科學家,奧本海默親手釋放出惡魔之核,其中功過皆有,但是,單純從物理學上來講,他可以成為偉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奧本海默來到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但是,他很快就從美國英雄變成美國叛徒。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曼哈頓計劃後,被開除...
    但是,因為他的移民身份,不是「根紅苗正」的美國人,愛因斯坦被美國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 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
  • 愛因斯坦後悔發明了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當愛因斯坦在紐約薩朗那克湖邊從《紐約時報》的一位青年記者那裡知道了日本廣島遭原子彈轟炸的消息時,感到極度震驚。作為推動美國開始原子彈研究的第一人,愛因斯坦不無遺憾地說:「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後悔,後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總統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
  • 愛因斯坦臨終前,為何說「這輩子最大的失誤,就是來到了美國」?
    1955年5月,愛因斯坦在美國去世。隨後,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在悼詞中這樣說:「他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中,於此地找到了自由的氣息,為此美國人民深以為傲。」然而諷刺的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自己來到美國就是個錯誤,他後悔來到了美國。那麼,為什麼在充滿「自由」氣息的美國生活了多年的愛因斯坦會說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來到美國呢?
  • 愛因斯坦秘密檔案
    ,誣指愛因斯坦曾為間諜與綁架案策劃人。《愛因斯坦檔案》(〔美〕弗雷德·傑羅姆著,席玉蘋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詳述了案件始末,揭開了那段黑暗的歲月,讓世人看到愛因斯坦身上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光輝一面。1946到1948年間,就在胡佛和他的特工試圖緊鎖美國穀倉大門、黑影一般釘著愛因斯坦的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不放之際,那匹核子馬卻已遭竊。
  • 愛因斯坦也為她傾倒,原子彈機密被竊取
    中國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間諜是女的,她是夏朝的女艾。作為夏朝國君少康的下屬,女艾為了幫助少康奪回王位,來到敵營中,靠喬裝打扮獲取寒魚的信任,將寒魚的消息都透露給少康,《左傳》中也有記載「少康使女艾諜澆」。
  • 原子彈是如何被發明的?為什麼愛因斯坦後悔同意研發原子彈?
    對於原子彈這個詞是怎麼來的?1913年,赫伯特 喬治 威爾斯出版的小說《世界解放》中描述了一個關於未來世界的噩夢,原子被武器化,於是他發明了「原子彈」這個詞,原子彈又是如何被發明的呢?他還知道,利用指數的力量,如果能在原子核的世界中引發鏈式反應,那麼類似威爾斯幻想的原子彈將成為可能,他一想到這種破壞力就不寒而慄,但從此刻起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人類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研製核武器著呢?這要從三封信說起。
  • 愛因斯坦發明了原子彈?不,他只是和平的捍衛者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愛因斯坦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在納粹德國稱霸歐洲的時候,英國情報機構就發現了納粹德國計劃製造原子彈,而負責實施這一計劃的主要科學負責人就是作為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海森堡。在愛因斯坦受到納粹迫害時,他前往了美國。
  • 原子彈威力那麼大,愛因斯坦後悔發現E=mc質能方程了嗎?
    氫彈的威力有目共睹,比如全世界威力最大的氫彈是當量5800萬噸,它的總質量達到了27噸,不過真正轉換為能量的質量不過2.9千克而已,當然氫彈爆炸的能量完美遵循了質能方程,愛因斯坦將這個不應該被人類掌握的能量從魔鬼的手中釋放了出來,他會有一絲後悔的想法嗎?質能方程是怎麼來的?
  • 最溫柔的愛情陷阱,愛因斯坦竟為了她乖乖交出原子彈機密?
    在於丈夫居住美國的期間被招募成為了間諜,代號「盧卡斯」。1924年,年輕貌美的瑪加麗塔就隨丈夫來到美國,舉辦蘇聯藝術展。經莫斯科批准,瑪加麗塔與丈夫接著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居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 羅森堡夫婦:蘇聯竊取美國原子彈情報的功臣,愛因斯坦也為之叫屈
    蘇聯在西半球鋪設的巨大的間諜網絡,由此被層層剝開。兩年前的夏天,古曾科奉命來到渥太華,擔任蘇聯駐加拿大武官尼古拉·扎博京的譯電員。他主要負責扎博京與莫斯科之間的密碼通訊工作,一直受到上司的器重。但1945年9月初扎博京卻告知他莫斯科方面下達了召回他的命令,這讓古曾科感到十分不解。
  • 愛因斯坦對美國貢獻巨大,為何被監視,曼哈頓計劃將他排除在外
    愛因斯坦對美國的貢獻,遠比對世界的貢獻更大,因為他,地球最高科技武器原子彈產生了,因為他,人們的天文科技水平也進入了新的時代,同樣因為他,美國國家核心科技開始領先世界。因此,愛因斯坦對美國的貢獻是遠超我想像的。
  • 愛因斯坦對美國貢獻巨大,為何被監視,曼哈頓計劃將他排除在外
    愛因斯坦對世界的貢獻有多大,許多相信人都非常清楚;然而,愛因斯坦對美國的貢獻有多大,很多人或許就不知道了。愛因斯坦對美國的貢獻,遠比對世界的貢獻更大,因為他,地球最高科技武器原子彈產生了,因為他,人們的天文科技水平也進入了新的時代,同樣因為他,美國國家核心科技開始領先世界。因此,愛因斯坦對美國的貢獻是遠超我想像的。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時,愛因斯坦什麼反應?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眾所周知,最開始研製原子彈的是德國,二戰時期的德國人,其實在武器研發方面的思維一直很超前,在科研實力上,也僅次於當時的美國。但是由於德國倒行逆施的行為,許多猶太科學家都紛紛跑到美國避難,其中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
  • 要不是美國造出了原子彈,這個世界可能都毀滅了!
    1945年美國在日本本土廣島和長崎各投放了一枚原子彈,才被迫日本投降,也從此終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對於當時處於水深火熱的中國人來說,原子彈的研究,仿佛是拯救了苦難的中國人。8年抗日戰爭,對中國人來說太過沉重了!但正是在中國人浴血奮戰中,世界上兩個集團,美國和德國正在競爭式的研究著原子彈,到底過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原子彈是愛因斯坦造出來的嗎?
  • 愛因斯坦終生最後悔的事:成為美國人!美國官方是怎麼迫害他的?
    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第一封信,這封信是由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為他起草的。在信裡,愛因斯坦非常明確地發出警告,納粹德國很可能成功研發出原子彈,這將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可是,白宮方面遲遲沒有做出反應,於是在1940年3月,愛因斯坦又給羅斯福寫了第二封信。
  • 愛因斯坦製造了原子彈?跟他關係不大,只是提供了理論支持
    實際上質能方程和原子核中的巨大能量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種關係,而是愛因斯坦在洛倫茲變換和兩個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和慣性參考系中的物理定律都是在相同的前提下,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公式,闡述了質量與能量的關係。
  • 原子彈的發明與愛因斯坦有關係嗎?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在愛因斯坦受到納粹迫害時,他前往了美國。在知道納粹德國希特勒正在計劃造原子彈時,在科學界的朋友的推舉下,1939年由愛因斯坦牽頭給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寫了一封,希望美國務必趕在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
  • 美女間諜色誘愛因斯坦,居然造就了蘇聯與美國抗衡!
    每當看到愛因斯坦的照片時,世人都會折服於那雙充滿睿智的眼睛,但擁有這雙眼睛的人,在處理情感時仍是靠感性為主導。愛因斯坦在妻子逝去後,遇到訓練有素的前蘇聯間諜「瑪加麗塔」,並迅速淪陷在她的石榴裙下,這段歷史揭秘後震驚世人。
  • 愛因斯坦曾經因為造出原子彈而後悔過嗎?想像總比現實要殘酷!
    前不久網上爆出一則這樣的帖子,就是愛因斯坦為什麼會後悔發明原子彈?其實我們對原子彈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二戰中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只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很大,雖說不能毀滅世界但是也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二戰結束後,雖然有一些國家也研發出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