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計劃中的愛因斯坦和中國兩彈一星工程的于敏,哪個更偉大?

2020-12-0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這個話題中的兩位都是科學家,但兩者所專業的範圍卻完全不一樣,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而另一位于敏則是核核物理學家,似乎有一些重合,但實際應用上差別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這是愛因斯坦寫信建議羅斯福研製原子彈後美國正式執行的曼哈頓計劃,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即使阿波羅登月計劃也無法與之媲美!但真正領導這個計劃實施的並非愛因斯坦,而是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從理論構建,到計算以及原子彈的架構設計,工程實施愛因斯坦並未參與,但愛因斯坦做了最為關鍵的步驟,穿針引線,引導一大批科學家為曼哈頓計劃效力,在奧本海默正確領導下,最終獲得成功!

當然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但非常有必要再說一次,廣島和長崎分別受到了原子彈的特別待遇,當然廣島的是鈾彈,而長崎的是鈽彈,為什麼兩個都不一樣?您認為呢?這絕對是個實彈測試的好機會,你以為美國會輕易放過?

于敏的事跡大家應該比較清楚了,兩彈元勳的事跡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他所擅長的氫彈理論架構計算模型在氫彈小型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中國從突破原子彈後的兩年零八個月內直接突破氫彈小型化......我們第一顆氫彈是空投的!這在氫彈研製案例中是絕無僅有的!也就是這個,讓戴高樂總統大發雷霆,中國氫彈連小型化都搞定了法國還在摸石頭過河......

1967年6月17日,中國空投試爆了第一顆氫彈(請記住是空投,圈出來,要考)

「兩彈一星」元勳,請記住他們,是他們讓我們挺直了脊梁!

結論也很簡單,于敏和愛因斯坦根本無法在核武器領域相比較,即使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在這上面起了方向性的意見,但論工程應用實施,也許愛因斯坦並不擅長,不過誰也不能肯定如果是愛因斯坦領導的話,真就造不出原子彈了?但這僅僅是假設,我們只討論事實!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積極推動而事後又非常後悔的工程:改變世界的曼哈頓計劃
    上次我們說了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的,這次我們聊聊同樣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工程之一——曼哈頓計劃!而美國這個原子彈研究成功,就是來源於這個科學史上最偉大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該工程匯聚了當時西方絕大多數的優秀科學家,參加人員超過50萬,耗資超過20億美元(上世紀40年代的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1100億美元以上),歷時3年才研究成功。
  • 于敏去世,23位「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健在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曾任該院副院長。于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從「曼哈頓工程」到「阿波羅計劃」美大科學工程帶來的借鑑與啟示
    圖片來自網絡從1942到1972短短30年間,美國開展了舉世聞名的「曼哈頓工程」與「阿波羅計劃」兩大國家級大科學工程。曼哈頓工程歷時3年,工作人員超過15萬,總投資25億美元,最終使原子彈由假想成為現實;阿波羅計劃歷時12年,高峰時有30萬人參加,耗資超過250億美元,最終將人類送上了月球。可以說,正是這兩大工程鑄就了美國全球科技強國的地位。
  • 英國在曼哈頓工程中的角色(上)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工程,研發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因阿拉莫戈多沙漠中的一聲巨響而永載史冊。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
    中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于敏去世後,曾於1999年獲頒「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23名著名科學家,目前僅剩3人健在,他們是: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
  • 曼哈頓計劃啟動,或將影響你的生活!
    在這封信裡,愛因斯坦勸說羅斯福啟動核鏈式反應的研製。聽從這位物理學大師的建議,羅斯福於1941年啟動了這項計劃。時年,這項最高絕密任務被以「曼哈頓計劃」代稱。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戰爭先機,先於納粹德國製造出原子彈,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小男孩」「胖子」投放日本廣島和長崎,打敗了法西斯主義,曼哈頓計劃完滿成功。
  • 為造原子彈搶別國科學家,愛因斯坦執信說服,美國曼哈頓核計劃
    他們一致認為只有把他們的建議直接交給美國總統羅斯福才能促進研製原子彈的工作儘快開展,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一致推舉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一封信。信中提到原子彈是一種威力極大的新型炸彈,如果用船載一顆原子彈去轟炸一個港口,就可以完全摧毀整個港口連同它周圍的地區。看來愛因斯坦他們這批科學家當時已經預見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
  • 愛因斯坦對美國貢獻巨大,為何被監視,曼哈頓計劃將他排除在外
    愛因斯坦一直都是美國科學家和科學院的高層人物,他在美國科學家和政界的威望,是非常巨大的,並且美國最著名的曼哈頓美國計劃,原本必定有愛因斯坦的名字,不過美國政府擔心愛因斯坦反對他們建造原子彈,就想出一些理由,把愛因斯坦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
  • 愛因斯坦對美國貢獻巨大,為何被監視,曼哈頓計劃將他排除在外
    對於這兩種關係,其實我們更傾向於第二種,而真實的關係也是第二種更有說服力。愛因斯坦一直都是美國科學家和科學院的高層人物,他在美國科學家和政界的威望,是非常巨大的,並且美國最著名的曼哈頓美國計劃,原本必定有愛因斯坦的名字,不過美國政府擔心愛因斯坦反對他們建造原子彈,就想出一些理由,把愛因斯坦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
  • 於無聲處驚天地 敏而好學報家國—偉大的科學家堅定的愛國者于敏
    四年中,于敏、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由於條件艱苦、工作繁重,于敏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他顧不上自己,一直堅守在科研一線。在中國核武器發展裡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 科技封鎖:造原子彈和半導體哪個更難?
    【中關村在線原創】在中美貿易摩擦的進程中,華為成了漩渦中的焦點。面對科技封鎖,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切斷了對華為的後續供應。這就讓人產生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自己關上門,另起爐灶造晶片、生產半導體?當年外界封鎖更厲害,我們兩彈一星不是也造出來了?這兩者的難度怎麼比較?
  • 講武堂|《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而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也成為20世紀全球最神秘、影響最大的一項科學工程。CCTV-7《講武堂》欄目特別策劃推出四期系列節目《核武風雲》,揭秘曼哈頓工程的來龍去脈,講述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使用以及核武競賽中的神秘往事。        本周播出《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 認識鄧稼先、錢學森和于敏貢獻的不同
    認識鄧稼先、錢學森和于敏貢獻的不同在祖國的建設中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貢獻者,像鄧稼先 錢學森和于敏都是偉大的建造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到底在哪個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吧。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飛彈、中近程飛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飛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飛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
  • 看「曼哈頓工程」是如何應用項目管理理念的?
    曼哈頓工程是科學界公認的第一個全面應用項目管理理念和技術的大型項目。美國陸軍部於1942年6月開始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1942年3月9日,美國核研究的負責人之一布希在給羅斯福總統的報告中強調了原子彈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製和生產管理移交給軍隊。6月17日,布希給羅斯福準備了一份將核計劃全部交給軍隊領導執行的詳細報告。羅斯福立即批覆了布希的報告,並賦予「曼哈頓工程」這一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
  • 「兩彈一星」元勳于敏逝世,曾28年隱姓埋名
    來自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消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獲得者
  • 愛因斯坦的一封信薩克斯的一張嘴成就了幾乎不可能的曼哈頓計劃
    製造原子彈的計劃,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被稱為「曼哈頓計劃」,是由美國進行的。這項計劃從剛開始提出到最後付諸實施進行得很不順利,,可以說經歷了一波三折,經歷了曲徑通幽,當然也迎來了柳暗花明。如果不是愛因斯坦的一封信,如果沒有薩克斯的一張嘴,當然如果不是碰上一個開明的羅斯福總統,也許原子彈就不可能在那個時候問世,當然二戰的歷史也可能就要重寫。1939年 ,著名物理學家波爾和費米先後來到美國,他們給美國帶來了鈾裂變的消息。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壞消息:希特勒正在秘密研製威力強大的原子彈。科學家們無不憂心重重。
  • 「曼哈頓計劃2.0」:美國抗疫和地緣政治
    美國加快新冠疫苗研發的「曲率極速行動」似乎是新版的「曼哈頓計劃」,並帶有戰略競爭方面的含義。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最近向媒體吹噓聯邦政府抗疫的「偉大功績」,白宮發言人將這個自誇詮釋為「自二戰以來最大的美國工業動員」。
  • 「兩彈一星」工程的科學思維方法及其當下意義
    「兩彈一星」工程作為一項具有歷史和戰略意義的國家工程,從最初的戰略謀劃、決策、實施到最終完成的整個過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高超思維水平。可以說,高水平的思維能力是兩彈一星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思維能力,特別是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底線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 牛頓和愛因斯坦,哪個更厲害?
    牛頓和愛因斯坦,哪個更厲害?若說站在世界金字塔頂尖的偉人有誰,那絕對少不了艾薩克牛頓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僅憑力的三定律和現代物理學兩大基柱之一的相對論,這就足夠了。可楊振寧在我們這時代被譽為唯一活著的最偉大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一生碩果纍纍,成就非凡,儼然成為天才的代名詞。
  • 他完成曼哈頓計劃後,被開除...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是研發原子彈的首倡者。但是,因為他的移民身份,不是「根紅苗正」的美國人,愛因斯坦被美國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 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