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能力反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對自身的歷史定位能力。「兩彈一星」工程作為一項具有歷史和戰略意義的國家工程,從最初的戰略謀劃、決策、實施到最終完成的整個過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高超思維水平。可以說,高水平的思維能力是兩彈一星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思維能力,特別是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底線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兩彈一星」工程綜合體現了五種思維能力,尤其是辯證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作為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所在地,青海曾經是「兩彈一星」工程的重要參與者,在當下對「兩彈一星」歷史及其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應當轉向實踐化之路,推動其從價值抽象向實踐展開。基於此,「兩彈一星」的科學思維方法對於青海參與、融合新時代的國家戰略無疑具有特別的意義。
一、堅持辯證思維,統籌安排工程實施
辯證思維能力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中的運用,是指從事物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關係出發,分析矛盾、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是科學思維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體現,培養和提高思維能力,首先就是要具備辯證思維能力。
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性、預見性,堅持「兩點論」等都是辯證思維方法的集中體現。「兩彈一星」工程,從決策到實施的整個過程都體現了這些思維方法,其成功的經驗之一,就在于堅持「規劃牽引、重點突破、持續發展」的有效工作模式。作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兩彈一星」工程涉及中央和地方關係的協調、多部門大協作、工程各部分之間的協調,各種關係錯綜複雜。而且高技術戰略力量的發展,系統複雜,耗資巨大,持續時間長,因此必須以系統性、整體性、統籌性、計劃性和預見性的辯證思維方法進行謀劃。正是有了這種謀劃,最終制定了原子能、氫彈、核武器、地地飛彈、核潛艇等專項發展規劃,形成了完整的目標框架和發展路線圖。「兩彈一星」工程,在嚴峻形勢下開啟,在綜合國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集中力量實施重點攻關,取得重點突破,並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比如在「兩彈一星」工程從謀劃實施之初,黨中央就從帶動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工業體系建設發展的角度考慮,確立了「先抓原子彈」這個戰略重點,並以此帶動人才、科技、經濟、國防、社會等各項建設的蓬勃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總之,「兩彈一星」工程最終取得全面而巨大的成功,與黨中央自覺運用辯證思維,全面、系統、準確地把握當時我國科技、經濟、社會條件,並準確把握現代工程管理的基本環節和基本規律是分不開的。
二、堅持戰略思維,宏觀謀劃國家戰略布局
戰略思維能力強調思維的整體性、全局性、長期性,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戰略思維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種充分發揮實踐主體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事關社會發展的遠程選擇與宏觀謀劃,旨在謀求長遠生存與整體利益。戰略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
縱觀「兩彈一星」工程,從決策到實施的整個過程無不展示了高度的戰略思維能力。「兩彈一星」工程,之所以能在國家面臨內憂外患的極為嚴峻形勢下實施,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是最根本的政治考量和戰略基點。從一開始,黨中央就從當時的國際格局、中國的世界地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當時國家與政權安全的高度進行運籌,從帶動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工業體系建設和整個國家現代化發展的角度考慮,因此「兩彈一星」工程並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工程,而是一個要以此帶動人才、科技、經濟、國防、社會等各項建設的蓬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戰略。
實踐表明,「兩彈一星」工程對建立和完善國家工業體系、人才培養和儲備、綜合國力提升產生了直接牽引作用。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經濟規模躍居全球首位。各行各業人才蔚為大觀,成為國家現代化發展的中堅力量。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不可同日而語,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可以說,所有這些偉大成就,都是肇基於「兩彈一星」的戰略謀劃。
三、堅持創新思維,解決深層次矛盾
思維的發展與深化離不開創新。創新思維能力是對常規思維的突破,就是善於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意味著不墨守成規,在求新、求變中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創新是社會進步的主導力量與重要源泉,只有善於開發和運用創新思維能力,才能解決深層次矛盾,更好地回應和解決時代發展所提出的問題。
「兩彈一星」工程,無論科研思路、器材製造、工程管理運行等各方面都體現了極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在當時美蘇嚴密封鎖的國際條件下,「兩彈一星」事業只能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進行,工程所需的儀器設備只能自己設計製造。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集中攻關,在「科研三步棋」原則的指導下,攻克了眾多尖端科技難關。比如,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結構設計,各個零部件、組件和引爆控制系統的設計和製造,以及各種測試方法和設備,都與美國和蘇聯的設計有很大不同。氫彈也跨越了一個技術階段,沒有採用美蘇的分段式設計思路,而是走更高級的熱核武器研製道路。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是以自主開發為主,同時借鑑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實現的技術跨越。「兩彈一星」的成功證明,如果沒有創新思維,按部就班地發展,就不可能解決面臨的深層次矛盾。我們必須要敢於突破,從確定發展方向、發展思路到組織具體實施的過程,都應堅持創新思維,從而保證發展的高起點。
中國特色的管理運行模式也是「兩彈一星」工程成功的重要前提。「兩彈一星」工程自始至終都堅持「中央總攬、按級負責、齊抓共管」的組織領導體制,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探索形成的行政和技術「兩條指揮線」的領導管理模式是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使設計師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做到了分工負責又相互配合。從實踐看,在這種組織管理模式下,各級各部門責任明確,研製試驗步驟銜接緊湊,人財物等各種資源組織高效得力,各項工作紮實推進,最終實現預期目標。
四、「兩彈一星」工程科學思維方法的當下意義
作為「兩彈一星」工程的重要參與者,青海省要堅持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並從中發掘有價值的資源作為新時代在更高層次和更廣的範圍內參與國家戰略的精神和物質推動力量,從而不斷提升青海地方戰略與國家戰略的融合水平。
近幾年來,青海省在積極探索高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生態強省戰略,推進國家循環經濟試驗區戰略,力推蘭州—西寧城市群規劃與國家城市群發展戰略對接,謀劃「黃河流域經濟帶」,積極發展信息經濟新業態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正在參與、謀劃的這些戰略,無論單項戰略的設計,還是多個戰略的協同,都需要極高的辯證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辯證思維而言,堅持矛盾分析法,科學設定戰略實施的範圍、目標和具體方法,把握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注重改革措施的配套銜接和改革措施的整體效果,注意解決發展中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聯繫的觀點,充分考慮國家與地方、發展與穩定、市場與計劃、當下與未來的關係,還要處理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利益的訴求、各種參與主體之間的協同、各種戰略之間的互動、民族關係的和諧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從戰略思維而言,需要將各大戰略統一於實現青海全面現代化這個總戰略之內,使各戰略之間形成一個互相聯繫、互相促進、互相協同的有機整體,體現出大局觀,體現出對黨、人民和歷史負責的態度。從創新思維而言,需要按照「五四戰略」的統籌要求,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跨越式發展的一項戰略目標,努力做到有針對、有前瞻、有重點、有趕超、有自主的創新發展。從實踐來看,青海省委省政府堅持不孤立地審視某項戰略,而是從全局的高度把所有戰略看作一個整體,不是單向推進某一項戰略,而是堅持整體推進,達成戰略協同,最終實現一個總體目標。這種高遠格局,表明青海不再拘泥於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做靜態分析,而是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動力、途徑、內容、目的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對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全面謀劃。
青海省很早就有參與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厚歷史經驗,但今天參與國家戰略的廣度和深度都有顯著不同,面臨比「兩彈一星」時代更為複雜的客觀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秉持「兩彈一星」事業的科學思維方法,不斷增強掌控全局,運籌帷幄的科學思維能力,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立足於青海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和自身發展規律,科學謀劃地方戰略與國家戰略的融合,謀劃當下和未來的發展。(作者:青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海師範大學「兩彈一星」精神研究院袁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