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科學思維方法論》練習題及答案
名詞解釋
1、外推法——是類此推理的特殊形式,是從一個小的特殊的領域推到一個大的一般領域,或者是從 一個已知的領域推測到一個相似未知的領域
2、分析方法:是把客觀事物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要求,以便逐個加以研究的思維方法,其特點:由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局部到整體,從靜態到動態。
3、綜合方法:是把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各種原因結合起來,形成對研究對象的整體同意認識的思維方法
4、演繹法:是由一般到個別的方法,即由該類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屬性關係來推斷該類事物中個別事物所具有的屬性,關係的邏輯思維方法。
5、興趣,是人們認識某重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性能激發人們的創造性
6、假說:是指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研究的自然對象機器規律性提出的一種假定性的推測和說明是科學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方法。
7、分析方法:是指把整體對象分解為各個部分並加以認識的方法。
8、綜合:是指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分解的各個部分重新組合起來,形成同一的、整體的認識。
9、科學問題:是指科技人員在科技研究和科學思維過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識條件下,想要達到而未能達到的科技認識的範疇;是科學認識主體對科學認識客體的已知背景知識和未知內容之間的差距的主觀反映。
10、物質模型:是由物質材料構成的,具有可感的、真實的性質。
11、思想模型:是不具有物質形態的,在思維中再現原型特徵的抽象化的模型,是對原型的抽象性的反映。
12、抽象:是指把客觀事物的某一屬性、特徵在思維中單獨抽取出來加以認識的方法。
13、具體:是指思維中的具體,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礎上,對抽象的結果加以綜合性概括,從而形成思維中多樣性的統一。
14、歷史方法:是指按照事物運動變化的軌跡找到其中的規律。
15、科學假說:是指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對所研究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提出的一種假定性的推測和說明,是科學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方法。
16、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方法:就是把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辯證統一起來,以歷史為基礎,使邏輯的結構體系真正地反映歷史,從而在更高的層次上,更抽象的意義上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17、黑箱方法:是指在功能模擬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是只通過外部的觀察、實驗、利用考察對象的輸入和輸出信息及其動態過程、考察對象的功能特性和行為方式的科學方法。
18、科學思維方法論:是關於科學認識領域中的一般科學思維方法的理論學說,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對科學認識領域中的一半科學思維的概括和總結。
19、方法:是指人們為了達到一定目的所選擇和採取的手段、途徑或方式。
科學:是對在一定歷史時代的科學實踐活動和科學理論的統稱。
20、科學思維:是指建立在科學知識基礎上的思維,是科學勞動者或科學認識主體思維的科學化會最優化。
21、科學思維方法:是指在科學認識過程中科學勞動者進行科學思維活動的規則、途徑、形式和手段的總和。
22、科學問題:是指科學認識主體關於科學認識客體的未知內容的欲知部分。
23、應答域:是指科學問題解答的範圍界限。
24、客體、是指科學認識主體在科技認識過程中所選定的某一個或某及格狹義的科學問題。
25、比較:是指確定對象之間同異關於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