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說了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的,這次我們聊聊同樣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工程之一——曼哈頓計劃!
電影《曼哈頓計劃》畫面
大家都知道人類製造威力最大的武器是核彈,第一代核彈就是原子彈,是由美國首先研製成功的。而美國這個原子彈研究成功,就是來源於這個科學史上最偉大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該工程匯聚了當時西方絕大多數的優秀科學家,參加人員超過50萬,耗資超過20億美元(上世紀40年代的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1100億美元以上),歷時3年才研究成功。
曼哈頓城市
曼哈頓計劃的背景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開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布對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進行作戰。此時美國和歐洲各國得到消息,德國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的、威力超越現有一切武器的超級武器,使用鈾元素基於原子裂變的武器——原子彈!一旦德國先取得突破,那麼同盟國甚至整個人類都可能遭受滅亡。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一群有先見的科學家就提議美國也進行這種武器的研發,並搶先在德國之前研究出來。於是在美國高層的同意下,以軍方為領導的人類史上最大科學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就開始了。
長崎原子彈爆炸資料館
有意思的是,在這場科學家的建議中,其中有一封信尤為出名,那就是愛因斯坦寫給羅福斯總統的信。他在信中認為這種基於原子裂變的炸彈出現是極為可能的,並且很快將出現,其威力十分巨大,一顆炸彈可以毀滅整個港口,希望政府應及早做準備。據說愛因斯坦這封信對當時羅福斯的決策影響很大,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信加速了原子彈的出現。
愛因斯
整個曼哈頓工程不但耗資巨大,參加人員眾多,聞名於世的科學家就有很多。工程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是奧本海默和格羅夫斯,其中奧本海默被譽為人類的「原子彈之父」。此外還有拉比、勞倫斯、尤裡,西伯格、費米、波爾、費曼、馮諾依曼、吳健雄等1000位各國著名科學家。雖然愛因斯坦並沒有直接參與原子彈製造,但是他的理論和研究成果卻早已經被應用其中,更何況他的信對曼哈頓計劃起到很大推進作用。
原子彈爆炸
當時的原子彈基地設在洛斯阿拉莫斯,據資料記載,當時為了完成這個絕密計劃,整個城市都處於機密狀態。不但進入這個城市需要經過重重檢查,而且離開這個城市還需要安全證,如果沒有安全證是無法離開的。人們的所有郵件往來都經過篩查,統一到加州大學一個假地址發出,而且人們對外的名字都被要求使用假名。
投放「小男孩」的B-29
曼哈頓工程正式開始是1942年6月,在數十萬科學家、工程人員等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1945年7月16日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爆炸!整個曼哈頓計劃耗時超過3年,最終搶在德國之前研究出了原子彈,並且研製出兩枚實用的原子彈。是的,就是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別投放到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小男孩」、「胖子」。隨著兩顆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在地球升起,人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尾聲,而且從此人類也走向一個新的世界。
「小男孩」原子彈模型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插曲,就是愛因斯坦得知在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爆炸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後,他非常後悔,並認為自己有罪,更認為人類開啟了自我毀滅的武器。愛因斯坦曾說:我不知道人類第三次世界大戰什麼時候到來,也不知道會用什麼武器,但是如果爆發了,那麼第四次世界大戰就會是用木棍和石頭。
原始人的工具
對於曼哈頓計劃的種種評價,有正面積極的,也有負面消極的,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總會有截然不一樣的結論。如果只有一種評價,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沒有絕對的正確,也沒有永遠的錯誤,更在乎其所在的背景、時間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