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6件,關於曼哈頓原子彈計劃,不為人知的事實真相

2020-12-06 騰訊網

什麼是曼哈頓計劃?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製造原子彈的絕密項目,從一個理論想法變成了歷史上最強大的武器。這種在研究、工程和建設方面的協同努力,被稱為曼哈頓計劃。這項大工程的歷史和背景,涉及到當時最著名的一些科學家。

雖然許多人認為曼哈頓計劃只是在洛斯阿拉莫斯科學家的辛苦工作,但實際情況遠比這複雜。那裡有城市大小的精煉工廠,工程師大軍,間諜,還有成千上萬的爆炸實驗,以及發生過激烈的衝突——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製造一種從未存在過的武器,但當時還不確定它是否有效。

以下是一些整理到的曼哈頓計劃的事實真相、歷史有趣的軼事:

1938年,原子彈首次成為一種具體的可能性

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奧託·哈恩(Otto Hahn)和他的助手弗裡茨·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首次發現了原子分裂,並釋放出大量能量的核裂變過程。這一發現很快傳遍了科學界,並引發了人們對利用該過程製造超級武器的興趣。哈恩因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並成為一名熱情的反核活動家。

美國從1939年,開始研究原子彈

愛因斯坦和西拉德的信件,由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和尤金·維格納起草,1939年8月,寄給羅斯福總統。它敦促軍方調查用於軍事目的的原子能,並加快鈾的開採。羅斯福同意了,1941年,通過一項行政命令,成立了科學研究與發展辦公室。

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與原子彈沒有任何關係

儘管籤署了愛因斯坦和西拉德的信件,愛因斯坦在曼哈頓計劃的研究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1940年,他因為有左翼反戰傾向,而被安全許可拒之門外,他對原子彈的發展一無所知,後來他聲稱,如果他知道德國不會研製原子彈,他絕不會在這封信上簽字。

一開始,炸彈研發開展了很多會議

羅斯福於1941年10月9日批准了原子彈計劃。珍珠港事件發生後,被稱為「S-1鈾委員會」的組織舉行了第一次會議。他們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在不同的地方會面。最初的討論話題圍繞著研製裂變炸彈的可行性,並對其背後的理論物理學進行了研究。

1942年7月,一組S-1科學家宣布開發這樣一種設備是可能的,但這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軍隊很快介入

一旦S-1委員會提出了一項建議,隨後陸軍工程兵部隊很快介入,開始了所需的大規模建設和管理工作。1942年6月,詹姆斯·馬歇爾將軍被選中領導這項計劃,並在紐約設立了臨時總部。

該項目的第一位負責人,很快就被解僱了

馬歇爾將軍為這項計劃的代號「曼哈頓」(Manhattan)作出了貢獻,但除此之外,他幾乎沒有貢獻。他的進度緩慢,而且他的個性與項目中的其他一些人發生了衝突。1942年9月,接替他的是一位與曼哈頓計劃最關係密切的軍官,工程和組織管理專家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

時間計劃實在安排的太緊,不能讓馬歇爾在這個位置上成長,因此他被重新分配,沒有進一步的參與。

格羅夫斯是一位完美的領袖

格羅夫斯將軍以他的工程和管理技能而聞名。他曾是巴拿馬運河建設團隊的一員,在大地震後幫助恢復尼加拉瓜的供水,並監督過五角大樓的建設。

格羅夫斯接手了一項進展緩慢的計劃,並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把它變成了高效率項目。他參與了項目的方方面面,從最初的選址到決定建造多少鋪位,再到誰得到了什麼關鍵材料。他還痴迷於保密和安全。

這項工程獲得了大量的土地

作為曼哈頓區的負責人,格羅夫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量土地。該項目將需要各地的工廠來生產放射性材料——一個龐大、緩慢、低效的過程。通過國家徵用權,格羅夫斯最終控制了全國數十萬英畝的土地。其中大部分在田納西州,那裡將成為柯林頓工程師工作的鈾生產設施關鍵,在偏遠的洛斯阿拉莫斯,還有1萬英畝被用於核彈的實際研究。

家庭被趕出土地,房屋被推倒,對國會的抗議都被忽視了。

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控制了曼哈頓計劃之後,格羅夫斯需要找一位科學領袖來執行「Y計劃」——原子彈的實際研發。最明顯的選擇是三個實驗室的領導,但他們不能離開他們的重要工作。其中一位推薦,是已經參與了S-1委員會的理論物理學家J.羅伯特·奧本海默。

但奧本海默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他是一個公開的左派,曾與共產主義有過瓜葛。他和一個女人有一段長期的風流韻事,而這個女人很快就在奇怪的情況下死去。他沒有行政經驗,也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儘管如此,奧本海默理解這個項目所固有的挑戰和安全問題。1943年7月,格羅夫斯親自任命奧本海默為原子彈項目的負責人。

洛斯阿拉莫斯很快被選為科學中心

奧本海默小時候就對美國西部,特別是新墨西哥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Y項目的選址需要偏遠、平坦、安全、交通不便,所以奧本海默推薦了新墨西哥州偏遠的沙漠地區。建造於1917年的洛斯阿拉莫斯農場學校(Los Alamos Ranch School)是一所私立男校,被選中後,軍隊於1943年初接管了學校。這裡很快就成為了洛斯阿拉莫斯科學實驗室——原子彈的誕生地。

在洛斯阿拉莫斯的生活並不容易

幾乎是從無到有,這個地方迅速成為一個巨大的科學研究和工程中心。1943年11月正式竣工,但戰後仍在繼續擴建。

就像一個科學營被關在監獄裡。數百名科學家、數千名工程師和專家以及數不清的家庭成員,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鎮裡,那裡供水不佳,天氣在酷熱和嚴寒之間交替,安全係數很高,而且與世隔絕。諾貝爾獎得主發現自己住在沒有浴缸的宿舍裡,人行道上經常鋪著木板。

安全和保密工作,就像一種宗教

格羅夫斯控制這個項目後,就制定了大量的保密和安全規定。每個地點都有一個代號,每個不同的工廠都有一系列代號,用於從開採的鈾中分離重要的鈾235,比如Y-12和K-25。嚴厲的審查政策導致了對所有往來於曼哈頓的郵件的審閱。

科學家們受到監控,旅行受到限制,打電話時使用密碼和假名,訪客不得靠近曼哈頓的核電站,放射性物質通常是用沒有標記的私人汽車運送的。格羅夫斯自己旅行時,隨身帶著一個裝有機密材料的普通筆記本,通常是一個人乘火車旅行,還帶著一把槍。

洛斯阿拉莫斯本身,就是一個嚴密保守的秘密

曼哈頓計劃最大的秘密就是洛斯阿拉莫斯。它受到層層保護,沒有向外界透露一個字。甚至「洛斯阿拉莫斯」這個名字都是高度機密,在地圖上或勘測中都沒有出現過。它很偏遠,只能通過一條路到達,這條路沒有標誌,也沒有街道名稱。世界上最重要的核設施也沒有正式名稱,只有一個郵政信箱作為地址。住在那裡的人簡單地把它叫做Y遺址或山丘。

沒有許可的居民,不知道正在建造什麼,甚至高級科學家的配偶也完全不知道。「炸彈」這個詞從未被使用過,原子彈被稱為「小玩意」。附近的聖達菲市到處都是政府情報人員。

成千上萬的工人提煉鈾,卻不知道

TN鎮橡樹嶺的鈾精煉工廠,僱傭了82,000名工人,使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從開採的原料金屬中,分離出鈾和鈽同位素。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此外,在不同時期,超過10萬建築工人被僱用在田納西州、華盛頓(稱為漢福德工地)、芝加哥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十幾個其他的工地建造工廠。

即使在戰後,這些工程仍然保密。許多人直到幾十年後,才知道他們幫助製造了原子彈。

他們採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炸彈設計

格羅夫斯和奧本海默一致認為,應該探索每一種可能的製造和部署裂變炸彈的途徑,以防其中一種失敗。為此,兩個完全不同的團隊,在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基礎上研發原子彈。

一種是簡單的機器,用一堆放射性物質通過一根管子向一堆更大的放射性物質發射。這些塊狀物質會發生碰撞,引發連鎖反應和核爆炸。這些被稱為「瘦人」(Thin Man),其代號取自熱門電影《瘦人》(Thin Man)。

另一種設計是一種巨型炸彈,引爆後,產生衝擊波,將放射性物質壓縮到臨界狀態。這枚炸彈代號為「胖子」,以電影《馬爾他之鷹》中肥胖的偵探角色命名。

瘦人完全失敗了

瘦人炸彈被優先考慮,胖子被降級為後備炸彈。但廣泛的研究和測試很快證明,瘦人行不通。發現來自橡樹嶺的鈽,含有太多雜質,導致自發裂變率大大增加。本質上,核燃料會在試圖獲得足夠的能量進行核爆炸的同時,預先引爆並將自己炸開。

1944年7月17日,瘦人被遺棄。人們開始研製使用威力較小的鈾而不是鈽。這武器的代號是「小男孩」。

成功製造第一枚炸彈的人,被項目解僱了

雖然後來的《小男孩》(Little Boy)的設計很快被選為官方的炸彈設計。物理學家賽斯·內德梅耶有了另一種想法——用傳統炸藥爆炸,產生衝擊波,壓縮鈾球體,導致臨界狀態和核爆炸。

內德梅耶得到了一個小團隊,但幾乎沒有資源來實現他的想法。但在1944年7月,人們發現,可供瘦人使用的鈽過於不純,無法保證發生爆炸。在洛斯阿拉莫斯的許多項目,所有關於炸彈裝置的工作都被暫停了,內德邁爾的內爆小組被大規模地加強了。但內德邁爾被證明不適合管理一個大的團隊,導致緩慢的進展和失去動力。他被解僱了,只做了一名顧問。不過後來他的內爆設計被證明是未來所有核武器的基礎。

儘管保密,間諜還是滲透了這個項目

格羅夫斯的保密政策起了作用,讓軸心國完全不知道原子彈計劃的存在。然而,曼哈頓計劃的一些人物將信息傳遞給了蘇聯,要麼是為了錢,要麼是出於對共產主義的同情。

最著名的原子間諜是克勞斯·福克斯,一個出生在英國的公民,使用科學家身份的從英國前往美國,另外的是西奧多·霍爾,最年輕的物理學家洛斯▪阿拉莫斯,將胖子的完整計劃送到了俄羅斯。第三位是大衛·格林格拉斯(David Greenglass),他是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的一名機械師,是竊取計劃的人。

格林格拉斯的姨媽和姨父是埃塞爾·羅森伯格(Ethel Rosenberg)和朱利葉斯·羅森伯格(Julius Rosenberg),他們為俄羅斯人經營著一個間諜網絡,是唯一因核間諜活動而被處決的人。這些間諜究竟做了什麼仍然存在爭議,但由於間諜活動,俄羅斯的原子彈計劃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研製出了一個「胖子」的複製品。

女性在曼哈頓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幾乎都是男性,但女性在製造原子彈的各個方面,都發揮了關鍵作用。橡樹嶺和漢福德精煉廠有成千上萬的工人是婦女。女秘書就像「人類的計算機」,執行研究所需的大量數學計算。格羅夫斯將軍的私人秘書奧利裡(Jean O』leary)被視為格羅夫斯將軍權力的延伸——經常發布命令,不顧格羅夫斯將軍的粗暴態度,能夠接觸到連參議員和將軍都無法接觸到的信息。

以防萬一,採取了預防措施

到1945年7月,雙重設計被定下,這意味著不能再做進一步的修改,只能進行改進。這個小男孩炸彈的設計非常簡單,所以決定不需要進行試爆。但是,這種複雜的內爆炸彈是依靠近36個爆炸點在同一時間引爆的。它們很難製造,而且需要完美地製造。沒人知道胖子是否會正常工作。

在洛斯阿拉莫斯以南大約220英裡的NM州的阿拉莫戈多外,進行了一次測試。它發生在1945年7月16日,並及時地在波茨坦會議上通知了約瑟夫·史達林,美國有一顆原子彈,儘管史達林已經知道了。

作為試驗預防措施的一部分,代號為「三位一體」的巨型鋼製容器被建造起來,用來裝載核彈,並在核彈失敗時收集珍貴的鈽。

許多項目科學家,不想投下這顆炸彈

當炸彈接近完成時,一個名為「過渡委員會」的秘密組織在華盛頓和新墨西哥州舉行了三次會議。他們的任務是在日本選擇投放炸彈的目標。雖然該委員會完全由文職人員組成,但格羅夫斯和其他官員擔任顧問。根據各種標準,他們將目標縮小到五個,包括最終目標廣島和長崎。

許多參與設計和製造核彈的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應該被用作武器,而應該被用來展示美國的實力,讓日本在沒有更多生命損失的情況下投降。奧本海默和格羅夫斯都強烈反對,奧本海默認為原子彈應該被用來造成最大的破壞和生命損失——為了證明原子武器的真正威力,並確保它們永遠不會再被使用。

只有2名科學家,死在洛斯阿拉莫斯

曼哈頓計劃大量使用了有毒氣體和液體、放射性金屬。儘管如此,該項目的各種工廠和設施都極其安全。1943年1月至1945年6月間,據報只有63人死亡。

1945年9月,只有一位科學家死於輻射的影響——物理學家哈裡·達格裡安。當年8月,達格裡安正在研究鈽彈的核心,他不小心將一塊碳化鎢磚扔到了核心上。這種材料的目的是將中子反射回堆芯,加速其輻射輸出,使其達到臨界狀態。當磚塊落在堆芯上時,它立即進入了超臨界狀態,使達格裡安暴露在輻射中。他陷入了昏迷,25天後死亡。

同樣的核彈芯在第二年的另一起事故中,殺死了另一位科學家路易斯·斯洛廷(Louis Slotin)。它被稱為「惡魔核心」,並在幾年後被用於一次爆炸試驗。

德國人根本沒有原子彈

儘管人們對德國的原子彈計劃有著強烈的恐懼,但隨著戰爭的繼續,人們逐漸清楚,納粹甚至連試驗裂變武器的能力都遠沒有達到。德國的科學,作為原子能起源的基礎,在大學的納粹化和猶太人的迫害下遭到了破壞。早在1933年,許多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逃離了德國,還有許多人被徵召到低級崗位或步兵崗位。任何取得的進展都受到領導不力、缺乏遠見和缺乏資源的阻礙。

雖然一些邊緣作者聲稱,德國人確實進行了至少一次,也許是三次核試驗,但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他們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廣島原子彈的威力,不如三位一體原子彈

由於使用的是鈾而不是鈽,「小男孩」在廣島爆炸時的威力相當低。它攜帶了超過140磅的鈾,但只有25盎司達到了臨界水平。核彈的當量實際上略低於三位一體- 16千噸,而測試時為17.2噸。儘管炸彈的效果很低,只有區區的七萬名日本平民和士兵被汽化,另外七萬名沐浴在大量輻射當中。

「胖子」炸彈落在長崎(長崎本身也是第二個選擇目標,因為最初的的選擇地點被雲霧遮蔽),雖然有21000噸炸彈,但由於爆炸被一個山谷控制住,因此可惜的是傷亡人數較低。

曼哈頓計劃耗資巨大

當原子彈計劃開始時,格羅夫斯將軍和羅伯特·奧本海默明確表示,不惜一切代價。該項目的建設、工程和研究成本總計超過20億美元。雖然在20世紀40年代,這是一筆巨大的數目,換做今天,估計高達248億美元。此外,僅僅在三年時間裡,原子彈就從一個不存在的理論,變成了一種可以使用的武器。

相比之下,投入F-35戰鬥機項目的資金,可能高達1.5萬億美元,該項目飽受成本超支、優先級衝突和延遲的困擾。

洛斯阿拉莫斯,成為國家核實驗室網絡的一部分

戰爭結束後,大多數曼哈頓計劃的工作人員恢復了正常生活。1948年,格羅夫斯離開了軍隊,奧本海默回到了加州大學,之後大部分工廠要麼倒閉,要麼裁員。軍方和民間機構將生產和試驗原子彈的責任分開,而曼哈頓計劃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關閉。

但核武器的研發仍在繼續,在未來15年裡進行了數十次地面試驗。由于格羅夫斯的財政撥款,洛斯阿拉莫斯成為7個國家實驗室之一。核武器研究一直持續到今天——並仍然在保密的外衣下。

相關焦點

  • 曼哈頓計劃的艱辛歷程:原子彈是怎麼造出來的?
    1942年6月18日,美國展開開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與製造原子彈的一項大型軍事工程,由美國以及給予相關支援的英國與加拿大執行,該計劃於1942年到1946年間直屬於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將軍領導,工程原名為「代用材料項目發展」(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後改為「曼哈頓工程區
  • 二戰時期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內幕,原子彈試驗成功僅有十二人知曉
    1942年開始實施以「曼哈頓工程」命名的龐大計劃,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全面負責研製原子彈。該計劃投資25億美元,動用10多萬科技人員和工人,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加緊研製。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威力相當於1500—2000噸TNT炸藥。
  • 第一顆原子彈究竟是怎麼誕生的?揭秘曼哈頓計劃!
    德國納粹為了尋找一種具有巨大威力並足以改變整個戰爭形勢的新型武器,從1939年起就開始秘密研製原子彈。1940年5月3日,德軍佔領了留坎。在這裡,他們控制了當時世界上唯一能提供大量重水的工廠。幾天之後,德軍又佔領了有著豐富鈾礦的比利時。最後,德國科學家們在巴黎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回旋加速器。至此,德國人製造原子彈已經條件具備,什麼時候生產出原子彈只是時間問題。
  • 美國「原子彈之父」為什麼被判有罪?他完成曼哈頓計劃後,被開除...
    但是,因為他的移民身份,不是「根紅苗正」的美國人,愛因斯坦被美國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 另外一位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成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在他的帶領下,美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
  • 博弈論與曼哈頓計劃與世界第一顆原子彈
    馮·諾依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曼哈頓計劃,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作出了貢獻。更多關於馮諾依曼的文章請關注奧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1902.01.24-1977.07.26),也譯為奧斯卡·摩根斯坦,德國-美國經濟學家。
  • 美國女科學家參與「曼哈頓計劃」,研製出原子彈,後定居中國放牛
    美國陸軍部的原子彈計劃,也就是曼哈頓計劃,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這項龐大的工程歷時三年,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投在了日本的廣島、長崎,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 美國推微型曼哈頓計劃,量子計算機是如何成為信息對抗的原子彈的
    2、將半導體量子晶片科技列為未來9大戰略研究計劃的第二位,並仿照當年曼哈頓工程製造原子彈的成功先例,投巨資啟動「mini- Manhattan project」(微型曼哈頓計劃微型曼哈頓計劃1998年,由牛津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IBM聯手合作,首次實現了2個量子位的計算。
  • 解密曼哈頓計劃:盤點在洛斯阿拉莫斯,真實生活情況
    在曼哈頓計劃期間,住在洛斯阿拉莫斯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當數千人努力打造一個絕密的原子彈時,美國軍方試圖讓保持整個城市都保持機密。所有的郵件都必須經過了篩選,並通過加州大學的一個假地址發送出去。安全小組警告居民們不要使用真名,並取消他們所有的雜誌訂閱。聯邦調查局甚至調查了圖書館長,懷疑她與共產黨人分享秘密。
  • 愛因斯坦極力促成曼哈頓計劃,否則原子彈恐落入希特勒之手
    1939年9月,希特勒召集納粹德國原子物理學家秘密研製原子彈,取名為代號---U計劃。科學家費米,泰勒為已經開始的「U計劃」感到擔心,他倆積極呼籲美國政府也儘快開展原子彈的研製工作。然而美國政府和軍方沒有認識到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不僅不以為然,而且認為這些科學家都是些怪人,對他們的建議根本不予理睬。
  • 曼哈頓計劃啟動,或將影響你的生活!
    聽從這位物理學大師的建議,羅斯福於1941年啟動了這項計劃。時年,這項最高絕密任務被以「曼哈頓計劃」代稱。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戰爭先機,先於納粹德國製造出原子彈,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小男孩」「胖子」投放日本廣島和長崎,打敗了法西斯主義,曼哈頓計劃完滿成功。
  • 曼哈頓計劃中的愛因斯坦和中國兩彈一星工程的于敏,哪個更偉大?
    這是愛因斯坦寫信建議羅斯福研製原子彈後美國正式執行的曼哈頓計劃,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即使阿波羅登月計劃也無法與之媲美!但真正領導這個計劃實施的並非愛因斯坦,而是尤利烏斯·羅伯特·奧本海默!從理論構建,到計算以及原子彈的架構設計,工程實施愛因斯坦並未參與,但愛因斯坦做了最為關鍵的步驟,穿針引線,引導一大批科學家為曼哈頓計劃效力,在奧本海默正確領導下,最終獲得成功!當然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但非常有必要再說一次,廣島和長崎分別受到了原子彈的特別待遇,當然廣島的是鈾彈,而長崎的是鈽彈,為什麼兩個都不一樣?您認為呢?
  • 德國造出了原子彈,是海森堡的謊言,還是歷史真相
    在科學史也是戰爭史上有一個謎案,那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有沒有造出原子彈。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當時原子彈所產生的亮光超過一千個太陽亮度。此後日本不得不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人的原子彈工程是在曼哈頓實施的,因此也叫曼哈頓計劃,整個計劃從1942年開始,到試爆成功只用了短短3年時間。
  • 愛因斯坦積極推動而事後又非常後悔的工程:改變世界的曼哈頓計劃
    上次我們說了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的,這次我們聊聊同樣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工程之一——曼哈頓計劃!而美國這個原子彈研究成功,就是來源於這個科學史上最偉大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該工程匯聚了當時西方絕大多數的優秀科學家,參加人員超過50萬,耗資超過20億美元(上世紀40年代的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1100億美元以上),歷時3年才研究成功。
  • 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十件事
    下面是你不知道的關於愛因斯坦的十件事。1. 說話 愛因斯坦可能很晚才會說話—他自己曾告訴他的傳記作者他直到三歲才會說話。斯坦福的經濟學家託馬斯·索維爾博士甚至杜撰了具有爭議的術語「愛因斯坦綜合症」用來描述那些特別聰明而說話較晚的人。
  • 「曼哈頓計劃2.0」:美國抗疫和地緣政治
    為什麼美國需要「曼哈頓計劃2.0」?「曲率極速行動」似乎是新版的「曼哈頓計劃」,原版的「曼哈頓計劃」是美國在二戰期間發明原子彈計劃的秘密代號。由於反對人士抨擊川普政府在疫情爆發之前「無所作為」,特別是在測試與防護物資儲備上的缺失,以至於造成疫情接近「不可收拾」,川普必須「振作」,給美國人具體的希望。
  • 曼哈頓計劃先驅:原子彈炸日本乃正義之舉,否則百萬美士兵將喪生
    鮮為人知的曼哈頓計劃 曼哈頓計劃的全稱是美國陸軍研製原子彈計劃,這個計劃是由當代偉大的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籤字的,匯聚了當時西方所有的原子物理學家和精英,美國財政部為此項目,撥付了20億美元的補貼,並動用了將近10萬人。
  • 曼哈頓計劃 1945年8月9 日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峽谷作為曼哈頓計劃的核心之地而聞名於世,其目標是趕在戰爭結束前製造出原子彈,該計劃涉及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總人數達到 539000 人,但制定和了解通盤計劃的只有 12 人。
  • 原子彈計劃中的費曼
    原子彈計劃中的費曼 施鬱 1941年12月,費曼在普林斯頓大學開始參加原子彈研製,在威爾遜(Robert Wilson)領導下從事同位素分離方面的工作。
  • 從百度矽谷攬才,看網際網路新「曼哈頓計劃」
    再提示一下,你還記得那個偉大的「曼哈頓計劃」嗎?歷史上「曼哈頓計劃」終結混戰1942年,蘇德正在史達林格勒拉鋸,日美正在中途島苦戰,英軍和徳意正在阿拉曼殊死對決,百萬生靈在戰爭的絞鏈中塗炭,數以億萬計的金錢在戰火中化為灰燼,美國悄悄啟動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 為造原子彈搶別國科學家,愛因斯坦執信說服,美國曼哈頓核計劃
    1942年6月美國研製原子彈的計劃正式啟動,由於研製計劃的總部最先設在紐約市的曼哈頓區,所以計劃被稱作曼哈頓工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是格羅夫斯,在這之前他是美國陸軍工程兵工程局副局長,他幹過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修建了美國著名的五角大樓。格羅夫斯是個軍人,他為人比較生硬,有時候還有些粗暴,但是他有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