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成為死神,是世界的毀滅者。——奧伯特·奧本海默
戰爭是死神的盛宴,它滿足了人對於掠奪、破壞、控制的欲望,但它帶給世界人民的,只有無窮無盡的苦難。在戰爭中有一種武器更是喪心病狂,它比常規武器威力大的多,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放射性汙染對所有生物進行無差別打擊,經歷過原子彈的城市幾乎全部處於寸草不生的狀態。
廣島原子彈事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於1939年,是由德國、日本、法國三個國家為核心挑起的以侵略佔領為目的的戰爭,先後波及到61個國家,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至1945年,戰爭已處於末尾階段,日本敗局已定但仍然負隅頑抗,進行著最後的瘋狂,在衝繩等地造成了大量盟軍的傷亡。
由美國、英國、中國三國聯合發布了《波坦茨公告》督促日本投降,但日本認為這是非常荒唐的,完全不屑於考慮,幾次三番拒絕了投降。美國為了保護盟軍生命,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並藉此機會展示軍事實力,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
經過重重考慮,美軍把投放地點選在了日本廣島,因為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是日本第二司令部的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國方向的日軍都是從這裡出發的,原子彈如果在這裡引爆必將引起巨大的傷亡。
"小男孩"原子彈投放
1945年8月6日,這是同往常一樣平靜的一天,市民們在清晨起床,開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頭頂的防空警報依舊盤旋著,大家早就習以為常,小孩子起床趕往學校,大人趕去公司上班,陸軍部隊還在出早操。
地上的人們不知道,死神的鐮刀已經悄無聲息的伸向他們的頭顱。此時由保羅·蒂貝茨駕駛的戰機已經飛到了日本上空,原子彈"小男孩"安安靜靜的躺在機艙中,這是第一次在城市引爆原子彈,沒有人能預測到"小男孩"究竟能夠造成怎樣的災難。
9時15分,原子彈"小男孩"從30000多英尺高度的飛機上投放下來,之後戰機立刻掉頭返航,經過科學家的嚴密計算只有這樣戰機才能勉強擺脫原子彈衝擊波的影響。
45秒後,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的高空爆炸,霎時間一團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閃光爆了出來,亮度是太陽的十倍,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地面溫度就達到了驚人的4000攝氏度。
整個廣島市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將所有建築物摧毀殆盡。當時處於爆炸中心的人是完全感受不到這些痛苦的,因為當時所有身處室外的人都在瞬間汽化蒸發或者碳化為灰燼。
人間地獄
一本名叫《幹掉太陽旗》書中記錄了這場災難,在書中記載有一個年輕的寡婦正在菜園裡耕作,而她的菜園就在原子彈爆炸的正下方,她在毫無感知的情況下就被劇烈的高溫汽化蒸發。
在離爆炸中心稍遠的地方,所有的生物都化作了一塊塊黑色的木炭,身體裡所有的水分全部蒸發,這群可憐的人們,連屍體都被定格在逃跑的姿勢。在到更遠的地方,有些幸運的人沒有立刻死掉,他們暴露的皮膚全部嚴重燒傷,眼睛也被燒成兩個空空的窟窿,強大的伽馬射線穿透了他們的身體。
很難說這些人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往後的幾天原子彈的傷害才真正顯現出來,輻射造成的傷害更加殘忍,成千上萬的傷者亦是感染者。
由於輻射的原因他們體內已經完全變異,身上的傷口完全不能癒合並且迅速腐爛,傷者頭髮脫落皮膚開始呈現紫色,並且嘔吐出棕色的液體,這些人絕望的看著自己的身體逐漸腐敗,感受著生命一點流逝。
陽光明媚的天空不見了,由於輻射灰塵密布,整個城市濃煙密布一片漆黑,街道上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鬼哭狼嚎,儼然是一片人間地獄。
倖存下來的人們面對這樣巨大的災難也完全失了心神,一個一個像是呆滯了一樣,在現場無法忍受的高溫下,只顧著到處爬動著找水源。大概是連上天都為這等慘烈的景象所動容,天空中下起了一場大雨。
因為夾雜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雨水像墨汁一樣漆黑。就算是這樣,走投無路的人們還是仰頭張開了嘴巴感受這點"甘露"。這些放射性的物質遍布整個廣島市的角落,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無休止的摧毀著人們的身體,將人們帶向絕望、緩慢的死亡。
天降隕石的謊言
由於巨大的爆炸摧毀廣島的一切設施包括電路和通信線路,直到第二天日本天皇才得到這個消息。日本高層對戰爭仍然抱有僥倖心理,即使是經歷了這樣巨大的災難,日本依然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也就相當於拒絕投降。
為了穩定國民,日本官方竭力掩飾廣島原子彈事件的真相,甚至對外宣稱這是一顆隕石墜落。固執的軍國主義戰勝了理智,日本軍隊始終認為殺傷力如此之大的原子彈美國只會有一顆,日軍在堅持一下說不定就可以取得勝利。
直到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被引爆,天皇才宣布無條件投降,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戰爭結束了,滿目瘡痍的廣島成了日本永恆的傷痛。全球人民開始質疑關於原子彈的存在是否合理,日本的侵略行徑固然無恥且可恨,但是投放原子彈對一個城市進行血洗的行為也不是正義道德的。
鑑於核武器的巨大威力,現在有核國家之間都有互相牽制的協議,但當戰爭真正爆發,又豈是一紙協約就能解決的。"可憐萬裡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戰爭帶給人類的只有傷痛,希望早日實現世界和平!
文/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