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戰爭結束來說,我們更希望所有的戰爭本就沒有爆發。」——富蘭克林·D·羅斯福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沉重的一段歷史,在整個二戰過程中,有9000多萬人傷亡,20多億人口被捲入了戰爭當中,無數的人流離失所。
雖然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75年,但是二戰留給人們的苦難和傷痛永遠都不會消散。二戰之後奠定的基本格局在今天依然深刻的影響著每一個人。
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個軸心國當中,以日本最為的狂熱,就算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走向勝利的時刻,日本依然叫囂著要本土決戰。不過這個時候美國卻給了日本致命一擊,迫使其不得不放棄本土決戰的打算。那麼美國人是怎麼讓日本人屈服的呢?
美國人將日本作為了新型武器的實驗場,兩顆原子彈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爆炸。在原子彈巨大的威力面前,大和民族不得不低下了他們高昂的頭顱。
一、原子彈開發的歷史
在二戰進行到後期的時候,由於戰爭資源的缺乏,當時的德國更加醉心於新型武器的研發,原子彈就是他們想要用來扭轉戰局的武器。
德國的自然科學在資本主義國家當中非常先進,而納粹德國也確實網羅了一批非常優秀的物理學家。在物理理論的指導之下,他們發現微觀層面的核裂變能夠產生非常巨大的殺傷力,其威力讓當時所有的常規炸藥都難以企及。
德國一直在秘密研究原子彈的開發和利用,英國間諜曾經發現德國的這一秘密。生產原子彈離不開重水這種原料,因此英國派出了轟炸機轟炸德軍的重水生產基地,想要以此來幹擾德國原子彈研發的進程。
一方面幹擾德國,另一方面盟國也在加緊對原子彈的研發,尤其是美國。當時的美國本土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不僅可以開發出全部的戰爭潛力,而且也可以拿出相當大一部分的精力來研究原子彈。
終於,在各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之下,美國人終於趕在德國人之前製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當時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義大利早就已經失去了戰鬥力,而德國被全面佔領也只是早晚的事情,唯一還在負隅頑抗的只有日本。
當時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讓美軍吃了不少的苦頭,儘管美國在戰爭後期掌握了絕對的制海權和制空權,但是在登陸作戰當中,美軍依然付出了非常慘重的傷亡。甚至日本還一度叫囂這樣全民玉碎,本土作戰。
為此,美國不得不將新研製出來的武器投向日本,這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很快將讓日本人狂熱的戰爭情緒給壓了下來,沒過多久就宣布無條件投降。那麼,投向日本的這兩個原子彈威力究竟有多大呢?
這兩顆原子彈在給這廣島長崎這兩個城市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時至今天,日本人依然對原子彈的威力感到害怕。
二、投向日本的兩顆原子彈
根據相關的記載,第一個被原子彈襲擊的城市是廣島,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們還像往常一樣的生活,他們絲毫沒有想到巨大的危險已經來臨。
在戰爭後期,為了瓦解日本的戰鬥決心,日本本土經常受到盟軍飛機的襲擊。這一天,這兩個城市同樣響起了防空警報,不過由於盟軍飛機襲擊非常的頻繁,當地的市民已經習以為常,因此並沒有怎麼在意。
但是這一次的空襲卻不同往日,飛機上並沒有投下一連串的炸彈,只有孤單單的一枚炸彈。這枚炸彈雖小,但威力卻非比尋常,正是美國人研究許久的原子彈。
1945年,這枚原子彈的代號叫做「小男孩」,為了發揮出原子彈的最大威力,這顆炸彈並沒有被設定在接觸地面之後爆炸,而是在空中引爆。因為這樣才能讓衝擊波更大限度的對城市和人員造成殺傷。
「小男孩」最終在廣島市中心上空1890英尺處的地方爆炸,巨大的威力幾秒內便帶走了七萬人的生命。這顆原子彈發出了耀眼的白光,這個光是太陽光亮度的10倍。
與此同時,原子彈巨大的能量也被釋放了出來。在爆炸的那一瞬間,炸彈正下方地表的溫度立刻就上升到了6000華氏度,在如此高的溫度之下,人和一些生物很快就蒸發不見了。
接下來便是衝擊波,一波一波的向城區四周蔓延。伴隨著這些衝擊波的,還有一些看不見的殺手,那就是放射性射線。這些射線會給人帶來非常嚴重的灼傷,而且是無藥可救,那些輻射嚴重的人在後面幾個月的時間不斷死亡,而且死前異常痛苦。
在原子彈爆炸之後的數個月內,這些輻射依然留在這塊土地上。那些認為自己倖免於難的人在這之後也受到了這些可怕的輻射的影響。有的人身體變得畸形,有的人五官五感受到了影響,還有非常多的孕婦生下來的下一代不是死胎就是畸形或是存活時間不長。
除了這些直接的影響,原子彈還讓周圍的海水都瞬間沸騰了起來,那些跳入海水當中躲避原子彈的人,本以為能在水中找到一塊清涼之地,可惜他們很快便被沸水活活煮死。
而廣島這個城市也在原子彈的衝擊之下陷入了熊熊烈火當中,大部分的建築都被摧毀了。整座城市幾乎成了一座死城,仿佛是上帝在擺弄地球模型時,不小心用拇指按塌了一個地方。
日本有一位年輕軍官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前往那裡視察,他在空中觀察到的結果是是廣島城內幾乎所有的生命都成為了焦炭。原本熙熙攘攘的城市,變得異常的死寂。
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之後,當時的日本人依然叫囂著要本土決戰,甚至還因為這一次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對盟軍更為的敵視。於是,為了徹底打消日本人玉碎作戰的決心,同時也為了減少美軍登島作戰的傷亡,美國人又在長崎城內投下了一顆原子彈。
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很快讓日本人狂妄的戰爭心態冷靜了下來,全民玉碎雖然好聽,但是並不是高層的最高決定。原本日本人是希望通過全民玉碎這樣一種激進的作戰方式,迫使盟軍放棄登島作戰。
要知道,就算是爭奪太平洋的那些小島,當時的美國人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價,甚至有不少太平洋戰場的老兵一生都陷入在陰影當中。而如果登島作戰的話,當時美國人也已經預料恐怕將有至少50萬美軍犧牲。
日本正是要通過全民族玉碎作戰這樣一種方式,迫使美軍放棄登島作戰的想法。日本人以為這樣的話,盟軍就會與日本人進行停戰談判,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日本的利益。
可是這兩顆原子彈讓日本人徹底清醒,如此巨大的威力,美國人根本就不需要登島作戰就可以完全可以將日本從整個地球上抹平。如此一來,全民玉碎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即使大和民族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他們也無法損傷到美軍分毫。就這樣,日本高層很快便決定。無條件投降,美軍也不傷一人的成功登陸日本。
小結:
因為珍愛和平,所以我們回首戰爭。像日本這樣的民族,唯有用武力才能讓他們真正的屈服。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和為貴,對待任何事情都是先以和平手段為主。但這樣一種方法明顯不適用於日本人這樣的民族,日本人追求力量,追求強者,而對弱者不屑一顧,唯有讓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才能徹底死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