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林曾經說過:如果災難沒有出現,那恐懼是徒勞的。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於災難的理解,更多的說法都是偏向於科學性質的。然而在中國古代時期,人們對科學的認知並不是十分先進,所以對於一些災難性事件,可能會有一些迷信的說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次災難被貼上了「未解之謎」的標籤:在400年前,中國天空升起一奇異蘑菇雲,死傷數萬人,爆炸謎底至今未解。這次爆炸的時間是在公元1626年,是明朝的天啟年,也就被稱之為是天啟大爆炸。這一大爆炸事件的發生地點是在明朝時期的都城北京城附近。而在爆炸事件來臨之前的前幾個時辰,北京城附近的一些百姓們並沒有發生任何奇異的現象,孩子們東躲西藏的在一起玩著躲貓貓,大人們按照平時的生活節奏也沒有發現任何不同。所以就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景象之下,誰也無法預料就在這一天上午,天啟大爆炸正式拉開了序幕。
北京城外東北角的地方傳來了一些轟轟烈烈的聲音,而隨著聲音的劇烈響動,引起了人體的不適之後,百姓們還發現隨著聲源處方向,慢慢向自己侵來的是:周邊房屋在不斷的劇烈運動,而在強烈的地殼運動之後灰塵也瀰漫開來,整個北京城也開始籠罩在越來越昏黑的環境中。然而這樣的現象還並沒有結束,很快百姓們又發現北京城的東北角地區又升起了一個如同蘑菇雲一般的景象。
隨著蘑菇雲升起的同時,又發生了一次劇烈的爆炸聲響,並且這次爆炸的衝擊波範圍長達4公裡左右。在這衝擊波的影響下,4公裡範圍以內的區域都化成了灰燼,比歷史上所記載的任何一次戰爭來的都更加突然、傷害也更加慘重。而在這一次爆炸中,僅僅北京城爆炸附近地區的百姓,就死傷數萬人。
關於天啟大爆炸,在我國很多著名的文學文學典故當中都曾經被記載,比如說著《酌中志》這樣描述天啟大爆炸:凡死者之肢體多不全,皆裸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因為大爆炸而喪命的那些無辜百姓們,死法都比較慘烈,身首異處更是常態。但是這些百姓全部都沒有衣服蔽體,這樣的現象也令很多人好奇:是如何強大的衝擊波,能夠讓受害者做到衣不蔽體的?
對於天啟大爆炸的原因,當時也有很多種說法。最開始,明朝政府因為查不出事情的真相,所以直接判定這是因為北京城附近外的火藥廠工作不當,所以才導致的火藥連續爆炸,引發的現象。實際上,明朝政府在掌握了中央集權制度之後,也陸續開設了很多火藥機構,火藥廠會因為政治所需,不斷地向朝廷提供火藥。和軍隊以及政府所掛鈎的火藥廠,所擁有的火藥數量之大,大家也可以想像不會在少數。火藥廠引發的後續爆炸事件,也就有可能是站得住腳的。
爆炸事件雖然常見,但是古代時期能夠見到蘑菇雲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所以這次爆炸能夠出現蘑菇雲,也有可能是因為火藥爆炸引發周邊的氣壓以及氣流、溫度、大顆粒分子衝突而碰撞出來的物理現象。如果按照這樣強大的物質堆積來看,這爆炸事件當中所涉及的炸藥數量得超過1~2萬噸。
而對於為什麼《酌中志》中記載,很多因這次爆炸而喪失生命的普通百姓衣不蔽體,主要是因為大分子之間的衝突,容易在爆炸時產生一個比較大的靜電場。
而正是因為靜電的關係,所以導致爆炸區域附近的一些居民們身上所穿著的衣物在這個強大的靜電場裡,發生一些靜電性質的反應,所以最後那些衣服才會在爆炸中被衝擊。
但是對於天啟大爆炸中很多細節性問題,現在的人們還沒有辦法完全解開謎團。也許只有等到科學更加先進時,人們才能夠給出一個相對而言更加客觀、更加科學的解釋來。
參考文獻
《酌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