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2021-01-14 君臨天下QYD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一枚原子彈,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瞬間使這兩座城市化為灰燼,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

當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難道1945年日本是真的害怕原子彈巨大殺傷力投降的嗎?

我並不怎麼認為,原子彈並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罷了!

為何我會這麼認為?

朕深鑑於世界之大勢於帝國之現狀,欲以非常之錯置,收拾時局,茲告爾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接受其聯合公告。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安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乃皇祖皇宗之遺範,亦為朕所眷眷不忘者。

這是日本裕仁天皇當年投降的詔書。

在日本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中,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這份日本投降詔書中絲毫沒有「投降」這兩個字。

從這份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中,我們不難可以看出,即便1945年8月,德國和義大利這兩個法西斯盟友已經投降,日本無論在東亞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日本都節節敗退。

海上日本的生命運輸線已經被美軍給封鎖了,空中美國轟炸機晝夜不停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地面上盟軍部隊已經攻入日本的家門口衝繩島。

此時日本國內資源耗盡,日本民眾也已經出現大面積飢餓甚至餓死人,日本街道上到處充滿著燒焦的房屋和屍體。

即便是美國兩顆原子彈轟炸下來,當時關於日本是戰鬥到底還是無條件投降,日本內閣會議上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鬥。

當時以阿南惟幾、板垣徵四郎為主的日本主戰派堅持戰鬥到底,甚至日本叫囂「一億玉碎」也要在本土戰鬥到底。

日本軍國主義份子更瘋狂的是當時打算將日本天皇遷移到中國的東北,而日本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隊」負責人石井四郎甚至將細菌戰運往日本本土,用於攻擊登陸的盟軍,以求在最後的本土決戰中獲得最終的勝利。

由此我們不看可以看出當年日本在美國原子彈轟炸下,仍然有很大的可能堅持不投降,繼續打下去。

如果當年日本不投降,那麼我認為美國接下來會這麼做:

一、海上對日本繼續實行封鎖。

日本是一個島國,各種資源睏乏,日本國內各種所消耗的資源多數都要依賴海外進口,尤其是戰爭所需要的石油和糧食。

美國通過和日本進行幾場大海戰,到1945年8月。日本的海軍和空軍基本已經被美軍消耗殆盡。

在太平洋戰場,美國通過「跳島戰術」已經逼近日本本土;日本的海上生命線也已經被美軍切斷。

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獲取東南亞豐富的資源。

到1945年8月,隨著美軍成功攻佔菲律賓,日本南下的海上生命線已經被美國控制,而美國的潛艇更是長期在日本海上運輸線上實施周密封鎖。

一旦發現有日本船,就會被美國的潛艇給擊沉。

因此,美國會繼續加大對日本的海上封鎖,通過這種封鎖困死日本,逼迫日本最終無條件投降。

二、空中美國會加大對日本本土轟炸,甚至有可能不惜再次使用原子彈。

1945年3月底,美國攻佔硫磺島,很快美國將硫磺島作為轟炸日本本土的後勤基地!

其中較為著名的是「李梅火攻」;當年美國李梅將軍曾放出「要將日本炸回石器時代」。

李梅將軍可不是嘴上說說罷了。

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國派出334架B-29轟炸機攜帶凝固汽油彈和燃燒彈對日本首都東京進行大轟炸。

美國對東京這一次大轟炸,導致東京近41平方千米地方被焚毀,東京約有25%被夷為平地,被摧毀的建築物多達26萬多幢,近10萬人死亡,上百萬人無家可歸。

1945年5月9日夜,美國300多架B-29轟炸機攜帶大量燃燒彈再次光顧東京,對東京再次進行大轟炸。

被轟炸後的東京大約56平方公裡地面上的一切被徹底燒光;美國飛機在250公裡外太平洋上仍可看到沖天火光。

1945年5月26日,美國再次派出數百架轟炸機對東京進行「掃尾」轟炸,至此東京已經已經成為一座「死城」。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彈。

我們不排除美國會繼續對日本繼續使用原子彈轟炸,比較當時美國已經掌握了生產原子彈的技術,只要時間充足,美國完全可以開足馬力,生產更多的原子彈,比較扔2顆和扔100顆沒有任何區別,只要能降低美軍死亡率,美國財大氣粗,完全可以轟炸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三、派遣地面部隊登陸日本本土。

其實要在1945年8月6日美國將原子彈投向日本前,美國高層就是否派遣地面部隊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當時美國高層是非常有顧慮的,美國高層當時參考硫磺島戰役和衝繩島戰役美軍超高的傷亡率。

當時美國高層就曾預測,如果美國派遣地面部隊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可能美國要再付出陣亡上百萬人,血戰一年才可能結束戰爭。

登陸日本本土作戰,美國會付出上百萬的代價,這個美國承受不了,於是最終選擇使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但當年,美國確實計劃派遣地面部隊登陸日本作戰。

不過我個人認為,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動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即便日本不投降,美國派遣地面部隊登陸日本作戰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相反美國很大可能性會繼續海上封鎖日本,空中對日本繼續大轟炸,一直轟炸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今天君臨天下給大家推薦《太平洋戰爭全史》,帶你更好了解太平洋戰爭。

相關焦點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說實話,俺真真的希望日本在美國人給他們家種下倆原子彈的情況下,依然牛哄哄的不投降,繼續搞他們的一億玉碎計劃,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就只有去死。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其實美國人最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們家還能在滅掉日本前能整出原子彈這東西,所以在美國的一系列作戰計劃當中,根本就沒有原子彈這個選項。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此舉震驚了整個日本,也動搖了日本人「本土決戰」的決心。在長崎原子彈投放後僅僅6天,日本天皇就宣布了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那麼如果即便美國投放了原子彈,日本仍不投降呢?那麼日本就真的要「一億玉碎」了。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而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卻只有兩顆,它們分別轟炸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那麼為什麼美國要轟炸兩次日本呢?難道一顆原子彈的威力不足以讓日本投降嗎?1945年7月發表的《波茲坦公告》中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卻想要投降的更加「體面」一些,想獲得更多有利的投降條件:想保住日本獨立;想保住天皇;想要戰犯不被審判。所以日本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還抱有僥倖心理,儘管敗局已定但是還想要拖時間來爭取更多條件。並且由於日本當時有著「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日本全國團結起來和美軍同歸於盡,所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太多的震懾效果。
  • 如果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不投降會怎樣?美國此舉比原子彈更為恐怖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一時間,曾經熱鬧的城市變為了焦土。但其實在這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並沒有因為畏懼而立馬投降。相反的日本政府藉口說是有一枚隕石落在了廣島,還盼望著蘇聯可以調停戰爭。只不過是蘇聯政府並沒有同意調停,加上美國又在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所以日本在幾天後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 1945年日本遭第1顆原子彈轟炸後已準備投降,為何美國又轟第2顆?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之後僅過半個多月,就匆匆抓住日本即將戰敗投降的最後一點時間,用僅有的兩顆原子彈進行了兩次原子彈實戰,其行動之匆忙很像是為了進行某種包藏禍心的測試。從當時到現在,不斷有人質疑美國這兩次實戰使用原子彈的必要性,包括艾森豪在內的許多美國軍事家,都對杜魯門使用原子彈的決定提出了異議。因為二戰末期的日本已在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即使美國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也會很快投降。如果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完全不需要使用原子彈,除非有除此之外的其他目的。那麼美國當時真正目的會是什麼呢?是搶在戰爭結束前檢驗原子彈的實戰效果?
  • 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如果不投降,美國還會投放嗎?
    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一顆原子彈,正是這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也正是這兩顆原子彈讓日軍「一億玉碎」的計劃落空。在日本投降時,日本本土還有大量的士兵,如果日本在美國投放下這兩顆原子彈後不選擇投降,而是繼續抵抗,那美國還會繼續投放嗎?
  •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日本騙了世界70年,重新認識這段真相
    1965年美國歷史學家埃爾佩洛維茨(Alperovitz)首先提出,就算不扔日本那兩顆原子彈,日本也會投降。  自此打開了歷史界關於這兩顆原子彈的激烈辯論。那麼兩顆原子彈,是讓日本投降的關鍵性原因嗎?還是我們一直被歷史性的錯誤宣傳給誤導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歷史檔案解密,得以看到更多的關於原子彈的故事。
  • 日本戰敗投降,是因為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
    我們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我中華兒女皆付出了不朽之代價。經過長達八年的抗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告無條件投降。但關於日本投降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是因為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的。但真的是這樣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造成日本投降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蘇聯出兵東北!
  • 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一直以來流傳這著一種說法:日本是害怕美國的原子彈,所以才投降的。 這句話也對,但不是全部。 1 有一個事實 可能比原子彈更重要 在美軍拿下塞班島之後,日本本土第一次對美軍的B-29轟炸機敞開。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之後,美軍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量為1.5萬噸TNT炸藥。
  • 日本有100多個城市可以選擇,美國為何沒有選擇轟炸東京?
    1945年8月,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廣島是日本第八大城市,是日本的紡織業基地。至於長崎則是日本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美國宣戰這兩個城市確實意義重大。但是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既然美國有這個能力,那麼為何沒有選擇日本更加重要的城市,例如東京。
  • 向日本投下原子彈有道德合理性嗎?
    日方共有超過10萬名日軍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是造成最終放棄登陸日本作戰計劃而改用原子彈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問題在於,對於無辜平民(非戰鬥人員)的大規模殺傷,這在道德上是否存在問題?既然在當時美國當局已經獲知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1945年7月成功試爆了首枚原子彈),為何不在日本本土人口相對稀少的區域做震懾性轟炸?
  • 500枚炸彈引爆富士山會如何?海嘯地震齊發,比2枚原子彈更粗暴
    一直以來,日本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核武器受害者,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讓日本人感受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原子彈爆炸的瞬間蘑菇雲升起,兩座城市變為廢墟,很多日本人喪命,倖存下來的人也相繼出現各種疾病,核輻射威脅著日本人的生命。如果沒有這兩顆原子彈,日軍還在拼死抵抗。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在投下原子彈之前,日本拒絕同意《波茨坦公告》,拒絕了這種「和平」的投降方式,並且一再強調「一億玉碎」的口號,最終激起美軍的憤怒,不僅僅是報復,儘快結束戰爭,同時還有測試原子彈的性能如何,日本恰恰成為了美軍的「試驗品」!不過最終卻達到了世界最想看到的結果——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如果當初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將免受原子彈的傷害!
  • 若把超級炸彈扔到日本的富士山會怎樣?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這兩個日子對於日本人來說可能是十分沉重的,因為就在這兩天裡,美國陸續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枚原子彈,讓日本在各方面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然後也在不久的8月15號,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 「李梅燒烤」比原子彈殘忍,50萬日本人被燒死,800萬人無家可歸
    為了儘早逼迫日本投降,減少盟軍不必要的傷亡,美軍加緊了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行動。從1945年3月10日到5月25日,美軍動用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地毯式轟炸,摧毀了日本的經濟力量與有生力量,瓦解了日軍決戰本土的軍心。由於這場轟炸的總指揮官是一名叫柯蒂斯·李梅的將軍,因此後人又將此次轟炸稱為「李梅燒烤」。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但是山本五十六根本不把這位英國中將放在眼裡,故意派出一名與英國殖民總督軍銜對等的海軍中將去羞辱英國的殖民總督。這位山下奉文的日本海軍中將,對英國殖民總督進行了簡潔明快的恫嚇:「我就讓你回答一句話:投降不投降?」24小時後,新加坡投降了。新加坡的陷落,意味著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也都處於日軍轟炸機的航程之內了。
  • 日本用四個字徹底激怒美國,原子彈空襲警報響起,廣島居民為何無...
    其實,美國人不是沒有考慮過轟炸東京,只是之前從勸降的結果來看,日本人對天皇十分忠心,他們寧願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投降。面對這樣的態度,美國人覺得如果轟炸東京,不僅做不到敦促他們投降,搞不好反而會使得日本人選擇同歸於盡。東京被排除了,但是除了東京,還有其他大城市,為什麼偏偏選中了廣島呢?廣島位於太田川三角洲,是一座港口城市。
  • 相比蘇聯「引爆富士山計劃」,美國的原子彈無疑是拯救了整個日本民族
    硫磺島一戰,不僅日軍傷亡慘重,而且也讓美軍擁有了可直接轟炸日本的重要軍事基地,至此,美軍的一隻腳已經跨入日本國門,日本的滅亡指日可待。垂死掙扎的日軍退守本土,動員國民「一億玉碎」,叫囂著要與美國進行本土決戰,企圖將美軍的傷亡率最大化。面對日軍的誓死頑抗,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預估一旦對日發動本土登陸戰,那麼還將犧牲100萬美國士兵。
  • 美國投了3顆原子彈卻只炸了兩顆,據說第三顆被日本人找到了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巨惡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我國三國宣布「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腦後。隨著韶光的消逝,美國原子彈研討的秘密逐漸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權威性的資料,莫過於美國原子彈研發和出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到7月底確定了其間的3個方針。格羅夫斯在他的回憶錄中明確寫道:「廣島是榜首方針,小倉是第二方針,長崎是第三方針」。為此,美國從一開端就預備了三顆原子彈。美國空軍509飛翔大隊還預備了 7 架飛機,用於投擲這三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