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100多個城市可以選擇,美國為何沒有選擇轟炸東京?

2020-11-28 轉瞬間落日殘煙

1945年8月,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廣島是日本第八大城市,是日本的紡織業基地。至於長崎則是日本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美國宣戰這兩個城市確實意義重大。但是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既然美國有這個能力,那麼為何沒有選擇日本更加重要的城市,例如東京。而且非要選擇廣島和長崎呢?其實,美國有自己的打算?

在二戰的末期,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主戰派仍堅持抵抗,提出了一億國民總玉碎的說法。日本開始全民皆兵,軍隊總數超過了700萬。在這樣的局面下,想迫使日本投降是非常困難的。美軍將領麥克阿瑟認為想迫使日本投降,至少需要半年時間,美軍傷亡達到100萬。美國方面當然接受不了這樣的損失,美國總統杜魯門一方面命令對日本實施轟炸,另一方面加快原子彈的研發進度。

1945年7月,美國原子彈試爆成功。美國選擇了東京、京都、奈良、小松、長崎、廣島等10座日本城市,準備在這10座城市中挑選投放原子彈的目標。其中,日本首都東京自然是首選。可是日本裕仁天皇也在東京,如果對東京投放原子彈,那天皇很有可能在劫難逃。這對當時的局勢很不利,如果天皇有什麼不測,日本肯定會繼續抵抗,這不利於美國將來對日本的佔領。

出於全局考慮,美國軍方在選擇轟炸目標時,排除了東京。此後又排除了京都和奈良,本來最大的目標是小松。小松是日本的戰機生產基地,如果轟炸了小松,可以大幅度降低日本戰機的生產數量。1945年8月,美國轟炸機攜帶原子彈,準備在小松投放。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小松上空的防空火力太強。美國轟炸機根本達不到投放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放棄小松,而是轉而投放到了日本第八大城市廣島。

至於長崎則是早就定下的,長崎是日本的造船基地,在美國看來,必須摧毀日本的重工業基地。其實美國還準備在京都投放原子彈,可是京都周邊有一個戰俘營,為了防止誤傷自己人,美國放棄了京都。原子彈的巨大威力直接震懾了日本高層,日本高層開始商議停戰的問題。就在這個時候,蘇聯加入對日作戰,150多萬蘇聯軍隊南下。

日本擔心美國會繼續使用原子彈,其實美國就只有這兩枚原子彈,當然,日本絕對不可能知道這個消息。在各大國的壓力下,日本裕仁天皇在8月15日宣布投降。隨著天皇的命令,在亞洲各地作戰的日本軍隊先後向盟軍投降。由於原子彈威力巨大,各大國都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在二戰以後,蘇聯、英國等國家都開始研發原子彈。

相關焦點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一枚原子彈,原子彈巨大的殺傷力瞬間使這兩座城市化為灰燼,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當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難道1945年日本是真的害怕原子彈巨大殺傷力投降的嗎?我並不怎麼認為,原子彈並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罷了!為何我會這麼認為?
  • 75年前,若不是這個中國人提了一嘴,日本東京已被夷為平地
    中英美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為的就是讓還在抵抗的冥頑抵抗的日本早點投降,不要再造成無畏的犧牲。 接收到了《波茨坦公告》後的日本內閣立刻便召開了會議,可是給出的答案卻是對於這份公告不予理會,日本已經沒有退路,要戰鬥到底。當時二戰已經打了6年,各國已經疲憊不堪了。為了早日結束戰鬥,美國決定對日本動用核武器。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事實上美國當初製造原子彈的速度非常慢,因為鈾235的提取問題,生產一顆以鈾235為原料的核彈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以為原料的核彈卻因為設計構造上的問題無法引爆。所以美國手裡當時只有兩顆原子彈。而其實美國打算投放更多原子彈的,只不過日本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選擇了投降。而日本在被炸了第二次之後才選擇投降的原因中,被人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沒有第二顆原子彈。
  • 美國為什麼沒有在東京投下原子彈?
    慰安婦(圖片借鑑,侵權可刪)日本遭到原子彈的轟炸,可以說完全都是咎由自取。在「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下,日本為亞洲人民帶來無邊無際的苦難,那我們來談談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元兇「裕仁天皇」。我們先來說說廣島這個城市,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這之前,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日軍的「板恆師團」。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說實話,俺真真的希望日本在美國人給他們家種下倆原子彈的情況下,依然牛哄哄的不投降,繼續搞他們的一億玉碎計劃,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就只有去死。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其實美國人最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們家還能在滅掉日本前能整出原子彈這東西,所以在美國的一系列作戰計劃當中,根本就沒有原子彈這個選項。
  • 日本用四個字徹底激怒美國,原子彈空襲警報響起,廣島居民為何無...
    1945年7月30日上午,在波茨坦的美蘇英三國首腦接到電報傳真,日本拒絕了同盟國發出的最後通牒,而且只回復了四個字——「不予理睬」。波茨坦會議之後,杜魯門乘美國軍艦回國,在途中,他就向軍方下達了命令,把那顆大炸彈投下去吧,我們已經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了。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而美國要打日本,手段就太多了,甚至可以不出動地面部隊,成天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反正美國的B-29轟炸機已經光顧了日本所有的城市,大不了把日本所有的城市再光顧幾遍、幾十遍。雖然當時美國的三顆原子彈都已用掉,但美國還可以繼續造原子彈,用完了三顆再來十顆、二十顆、一百顆,甚至把日本本土四島全部炸沉也是可能的。如果美國這樣做,日本人能做什麼呢?
  • 日本迎來21世紀最大危機!東京在30年內被摧毀,2萬人當場死亡
    二戰時,美國除了對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外,還對其進行了一次非核性的戰略大轟炸,這就是響徹世界的東京大轟炸。這場大轟炸摧毀了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戰果遠遠超過了之前歷次所有轟炸的總和。據當時日本政府統計,在當晚的轟炸中有約10萬人被燒死(另一種說法是8萬人),另有10萬人被不同程度燒傷,傷亡人數竟超過了後來遭到原子彈襲擊的廣島。事實證明,這場大轟炸在戰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慘烈。僅一夜的功夫,B-29就幾乎摧毀了大半個東京,曾經繁華的都市頃刻間被炸成廢墟。據目擊者說, 在大火蔓延過來之前,熾熱的高溫已經使整個防火線熊熊燃燒。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但是,山本失算了,因為海軍出身的尼米茲沒有把戰場選在海洋,而是選在陸地。尼米茲的目標是轟炸日本首都東京。美國並不是一個睚眥必報的民族,但是既然日本可以對珍珠港不宣而戰地痛下黑手,那麼美國的報復行動必然也得讓日本舉國驚詫。要達到這個目的,轟炸東京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山本不相信尼米茲會轟炸東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從軍事層面上看,美軍不具備轟炸日本本土的條件。日軍已經佔領了新加坡,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而這條海峽是出入日本海的咽喉。
  • 美機到東京扔下炸彈,空襲警報隨即響起,日本人為何無動於衷?
    當時,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了重大損失,美軍已喪失了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主動權,對此日本開始了蓄謀已久的掠奪行動,迅速地侵佔了西太平洋的廣大地區,管轄範圍擴展到了索羅門群島。一連串的勝利,使日本內部及國民迷失了方向,衝昏了頭腦,他們自以為是地認為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 日本戰敗投降,是因為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嗎?說來你可能都不信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一下為何原子彈不是造成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我們都知道,美國之所以要選擇向日本投原子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報仇」,即報日本偷襲珍珠港之仇。而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的五個月,美軍就對東京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據記載,當時由於轟炸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十萬人。而相比之下的廣島和長崎的死亡人數是多少呢?答案是:廣島死亡七萬人,長崎四萬人。
  • 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B-29 1944年11月,美國陸軍航空兵第20航空軍第73轟炸機聯隊對日本進行轟炸,發動88架B-29轟炸機,第一次空襲了日本東京。
  • 我讀︱《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民族切腹」之路
    山田朗教授也承認:讓現在日本的年輕人來為他們出生之前的戰爭負責,似乎確實有不近情理的地方。不過,他進一步指出「對沒有經過戰爭的一代」來說,他們承擔戰爭責任的方式便是去了解戰爭的歷史,清楚地明白先人所犯下的「錯誤」和「罪行」。自上世紀末以來,確實有不少日本學者在努力地向年輕一代日本人傳遞正確的戰爭記憶。
  • 東京奧運會一拖再拖,辦也難,棄也難,日本還有第三選擇?
    歷史上沒有推遲過的奧運會,但一共取消過三次:1916年柏林奧運會因一戰取消,1940年東京奧運會和1944年倫敦奧運會因二戰爆發取消。由於戰爭走向的不可預知性,取消是唯一的選擇。而2020年東京奧運會,成為了歷史上首次延期舉辦的奧運會。奧運會四年一屆,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人類群體活動。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的?
    美國即便是恐嚇日本,他們還是頑強的抵抗,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根本不讓美國登入他們的領土。美國估算若是完全靠戰爭的形式佔領日本,估計要傷亡100萬美軍。可以說這個代價太大了,他們不想要這樣做。所以,只能動用原子彈。這個時候就要討論用原子彈炸哪裡了?炸東京是很痛快,也很解氣。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其實比較成功,因為就正面戰場而言,日本沒有什麼可比性,這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績。雖然偷襲之前具有很多可能性,但最終迎來的結果非常優異,在日本來說,可以讓他們自豪很久。日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勇氣進行這次襲擊,除了日本一直以來日漸膨脹的野心外,和襲擊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山本有著不可割斷的關係。
  • 國民政府制定轟炸日本計劃,沒有飛機這樣解決!
    1938年5月20日凌晨,中國空軍首次遠徵空襲日本本土,不過這次空襲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比炸彈威力還大的傳單。此次行動首次打破了日本有史以來從未有外國飛機進入其本土空間的「神話」,使得日本全國騷動,驚恐萬狀。而不流血的「人道遠徵」也在國際間引起巨大反響。
  • 日本東京以南西之島火山爆發,下一個會不會是富士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東京以南西之島火山爆發,下一個會不會是富士山? 據媒體報導,日本氣象廳7月4日發布消息,日本東京以南小笠原群島的西之島當天發生火山噴發,煙霧升騰至3800米高空,創下此火山2013年活動加劇以來最高紀錄。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而且危害可以殘存多年不減,可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後距今已經過去了75年,都說被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安居,為何如今的廣島和長崎十分興盛呢?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之後,美軍投下了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量為1.5萬噸TNT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