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制定轟炸日本計劃,沒有飛機這樣解決!

2021-01-08 湖北衛視大揭秘

1938年5月20日凌晨,中國空軍首次遠徵空襲日本本土,不過這次空襲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比炸彈威力還大的傳單。此次行動首次打破了日本有史以來從未有外國飛機進入其本土空間的「神話」,使得日本全國騷動,驚恐萬狀。而不流血的「人道遠徵」也在國際間引起巨大反響。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路透社、蘇聯《莫斯科新聞》等,紛紛發表文章大讚中國空軍飛臨日本散發傳單的壯舉。這次空襲的政治影響遠遠超過軍事意義。

1937年12月13號,南京陷落,攻入城內的日軍在南京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30萬中國軍民慘死在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下!與此同時,日本空軍對各地的無差別轟炸,讓老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之中。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提出了轟炸日本本土的計劃。

時任航空委員會委員的錢大鈞

中國空軍,準備從寧波機場出發,選定日本的佐士堡軍港和八幡市為襲擊目標。

然而,寧波到八幡市的距離為980公裡,越海飛行,來回就有2000公裡。再把當時中國空軍手裡的轟炸機一盤點,就只有美制馬丁B-10重型轟炸機符合長途奔襲的要求。

航空委員會決定把這個機密又危險的任務,交給中國空軍「神鷹中隊」的中隊長徐煥升上尉。

徐煥升,上海人,原本是學醫的,沒學兩年就從江蘇醫學院肄業,投筆從戎,報考了黃埔軍校,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的軍官。畢業後,他又到義大利和德國的航空學校深造了6年,回來後在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當教官,同時擔任蔣介石的副駕駛員。接到遠徵任務以後,徐煥升第一個要解決的難題就是要把馬丁B-10轟炸機從外籍飛行員的手中調回來。

從美國購買馬丁B-10的時候,合同中有這樣一項規定,必須由美籍飛行員來駕駛這種飛機。

1938年3月16號,武漢王家墩機場,一聲刺耳的防空警報響了起來,機場立刻有人高喊:日本飛機來了!為了保護馬丁轟炸機,外籍飛行員根據指令,駕駛飛機前往成都。跳上飛機前,他們邀請「機械師」徐煥升和他們一起飛往成都躲避空襲。

到了成都的鳳凰山機場,外籍飛行員停好飛機前往駐地休息,徐煥升立刻就派人包圍了飛機,並下令:禁止任何人接近馬丁轟炸機。第二天,當美籍飛行員返回機場後,徐煥升出示了有關證明,說明他已被任命為第14中隊的隊長,並奉命接管這些馬丁轟炸機。這一下,外籍飛行員們就傻眼了。

取得了馬丁轟炸機的控制權之後,徐煥升又迎來了幾名優秀飛行員的加入,加上先前已經到達成都的飛行員,他們成立了一個特別轟炸中隊,利用一切時間,準備著這次遠徵任務。

明天請繼續關注:抗戰中國空軍飛抵日本,為何被稱為人道遠徵?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堪稱空軍世界最強的日本,被我國用飛機轟炸後傻眼
    大家都知道日本曾經被原子彈轟炸過,不過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除了美國之外它還被中國的炸彈轟炸過。一說起來很多人肯定都不相信,因為以中國當時的軍事實力這是辦不到的。不過你要是去查一查,你就會發現還真的有這件事存在。但是我國的飛機飛行了1000多公裡到達了日本,在到達日本領土的時候便投下了「炸彈」。
  • 他的紙片炸彈讓日本恐慌,徐煥升,第一個轟炸日本本土的人
    他是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在國軍退守武漢後,面對囂張的日軍氣焰,中國統帥部就想著能組建一支遠程轟炸航空隊到日本本土進行轟炸,把炸彈扔到日本本土,讓日本民眾也切身嘗嘗死亡的滋味,引起日本國內恐慌,好殺殺日軍的威風,提振全國抗日的士氣。
  • 七七事變後,中國空軍冒死遠徵日本,對日本進行了一次特殊轟炸
    而日本為了迫使中國投降,對武漢、重慶等重要城市進行了瘋狂的轟炸。而中國空軍在一次次與日本人的戰爭中也越打越弱。到了後期,基本上沒有空軍能參與作戰了。而在這時候,國民政府高層則打算策劃一場對日本的轟炸,用來警告日本當局。由於中國空軍裝備弱後,沒有能夠護航的戰鬥機。所以必須要挑選一款既能飛達日本,又能夠擁有快速機動能力的轟炸機。
  • 兩架馬丁轟炸機遠徵日本,卻並沒有投下炸彈,而是實行紙片轟炸
    1938年3月,面對瘋狂侵略中國的日軍,中國最高軍事當局認為有必要重新制定「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劃」。該計劃以寧波為這次行動的前進機場,擇定日本佐世堡軍港和八幡市作為襲擊目標。1938年5月19日至20日,中國空軍勇士為了讓日本當局領悟到「三島神洲」並不是不可襲擊的安樂窩,首次駕駛飛機跨海飛至日本上空,散發大量的傳單,被傳為美談。當時,人們把這次行動稱為「人道遠徵」「紙片轟炸」。擔任這項重任的是美國「馬丁-139WC」遠程轟炸機。該計劃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準備,飛機經改裝增加了短波電臺和無線電定向儀,從漢口經南昌、廣州、寧波一帶增開七座對空聯絡電臺。
  • 民國:國民黨曾派飛機轟炸臺灣,遭日本殖民並打造高雄為侵略軍港
    盟軍轟炸遭日本殖民二戰末期,盟軍轟炸遭日本殖民並打造為侵略軍港的臺灣高雄事實上,「臺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的定位,本身就隱有同情與比擬日本「東京大空襲」的「受難」意象,並以「日治」為由採日本角度看待戰事
  • 抗日戰爭轟炸日本,飛行員九死一生,為何卻被迫用傳單代替炸彈?
    抗日戰爭時期,民國曾經對日本本土發起過一次舉世皆驚的反擊,派遣兩架馬丁遠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了轟炸,而這也是日本本土有史以來首次遭到空襲轟炸。但是此次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轟炸卻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轟炸,因為國軍轟炸機上投擲的並非是炸彈,而是上百萬份傳單。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當時的日本敗局已定,德國和義大利已經投降,全世界只剩下了日本一個法西斯國家,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可以全力對付日本一國,日本不僅在國際上孤立無援,內部也被戰爭打的傷痕累累。之所以還在頑抗,只是希望能在本土決戰的時候給美國造成儘可能多的傷亡,逼迫美國坐下來談判,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條件較好的停戰協議。
  • 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還有以潛水艇攜帶小型飛機,抵近美國海岸線進行轟炸,可以想像以這種數量和規模進行攻擊,所帶來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9月,日本伊-25號潛艇攜帶零式水上偵察機成功對美國俄勒岡州進行了「轟炸」。該機太過於小巧僅能攜帶兩枚30千克或者兩枚76千克炸彈,破壞力有限不過意義卻相當重大,這是迄今為止外國軍用飛機攻擊美國本土唯一成功案例。
  • 二戰時的義大利空軍:擁有世界一流的飛機,曾計劃轟炸美國本土
    其實,二戰中的義大利並沒有網上傳言的那麼不堪,特別是義大利的空軍,在二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給義大利掙足了面子。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著名的航空大國,義大利的航空工業非常發達,尤其是航空科技,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義大利擁有世界一流的航空工業和飛機製造商,能生產偵察機、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水上飛機等各種飛機。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而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卻只有兩顆,它們分別轟炸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那麼為什麼美國要轟炸兩次日本呢?難道一顆原子彈的威力不足以讓日本投降嗎?所以日本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後還抱有僥倖心理,儘管敗局已定但是還想要拖時間來爭取更多條件。並且由於日本當時有著「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日本全國團結起來和美軍同歸於盡,所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太多的震懾效果。正因為日本存有僥倖心理,想要賭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所以在被原子彈轟炸第一次以後沒有選擇投降。不過這也引出了第二個問題,日本投降真的是因為美國的原子彈轟炸嗎?
  • 微笑面對日軍轟炸的重慶市民 重慶崽兒不屈的精神與史同輝
    日本為了打垮國民政府和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對重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無差別轟炸,重慶人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在抗戰期間,重慶成為了國共合作的舞臺,民族團結共御外辱。在抗戰的旗幟下,整個中華民族一改最初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民族的大團結。當時重慶所屬的四川軍閥,也在抗日民族的統一戰線號召下,投身抗日壯士出川,譜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 國民政府「地圖開疆」:1946年收復南海諸島
    一度為日本和法國殖民者侵佔的南沙群島,再一次回到祖國的懷抱。兩支艦隊的此次航程,成為近代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的重要環節。-鄭資約等繪製南海地圖1946年,國民政府內政部成立方域司,著名地理學家傅角今任司長。方域司面對的劃界問題困難重重,因為中國當時還完全沒有一個清晰準確的疆域圖,邊界地區存在大量模糊地帶,甚至是沒有人真正涉足的地帶。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侵華戰爭開始後,在戰局的不斷推進下,日本開始憑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對我國內陸城市開展無差別轟炸;在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援華抗日空軍聯隊的攔截下,日軍的轟炸機編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日本陸軍開始尋求一款可以為轟炸機遠程護航,為轟炸我國內陸地區的轟炸機提供制空保護的遠程高速戰鬥機;同時尋找比即將服役的Ki-46偵察機性能更好的替代品。
  • 抗戰中的延安戰場:遭日飛機轟炸17次 投彈1690枚
    -本報記者 孔令君  今日的延安城,現代繁華,革命紀念館的老研究員、77歲的米世同為記者仔細畫地圖——鳳凰山東邊的山腳下,1938年有光華書店,11月20日上午,日本飛機轟炸延安,炸彈落書店,很多人在看書,死傷最多。  書店今何在?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說實話,俺真真的希望日本在美國人給他們家種下倆原子彈的情況下,依然牛哄哄的不投降,繼續搞他們的一億玉碎計劃,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就只有去死。這沒什麼好懷疑的。其實美國人最開始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他們家還能在滅掉日本前能整出原子彈這東西,所以在美國的一系列作戰計劃當中,根本就沒有原子彈這個選項。
  • 印尼與日本合作制定蘇拉威西島重建計劃
    印尼政府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達成協議,將合作制定災區重建基本計劃。  據日本NHK電視臺10月15日報導,上月28日,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中部發生地震和海嘯。以帕盧市區為中心,沿海地區遭受毀滅性破壞,內陸地區也有許多房屋倒塌,還發生大面積地基液化,大範圍地區遭受重創。  災區重建成為當務之急。
  • 日本有100多個城市可以選擇,美國為何沒有選擇轟炸東京?
    1945年8月,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廣島是日本第八大城市,是日本的紡織業基地。至於長崎則是日本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美國宣戰這兩個城市確實意義重大。但是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既然美國有這個能力,那麼為何沒有選擇日本更加重要的城市,例如東京。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這是日本裕仁天皇當年投降的詔書。在日本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中,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這份日本投降詔書中絲毫沒有「投降」這兩個字。從這份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中,我們不難可以看出,即便1945年8月,德國和義大利這兩個法西斯盟友已經投降,日本無論在東亞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日本都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