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紙片炸彈讓日本恐慌,徐煥升,第一個轟炸日本本土的人

2021-01-08 御筆史官

他是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在國軍退守武漢後,面對囂張的日軍氣焰,中國統帥部就想著能組建一支遠程轟炸航空隊到日本本土進行轟炸,把炸彈扔到日本本土,讓日本民眾也切身嘗嘗死亡的滋味,引起日本國內恐慌,好殺殺日軍的威風,提振全國抗日的士氣。這雖然是個不錯的構想,但殘酷的現實是,在經過淞滬會戰和武漢空戰後,中國優秀的飛行員基本上損失殆盡,已很難選拔出能執行如此長途飛行任務的飛行員。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在聘請陳納德為空軍總教練時,由他出面向世界各地招募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組建了「國際飛行中隊」,在這些高薪聘請來的飛行員中,不乏能執行長途飛行任務的人,當與他們商議此項任務時,這支僱傭軍倒是有人願意,但卻張口開出10萬美金的天價酬勞。10萬美元對於當時國困民乏的國民政府來說雖然也能湊得出來,可這顯然不合規矩,明明是花錢僱來幹活的,真到讓他們出力時又要額外支付天價酬勞,這和訛詐也沒多大區別了,蔣介石怎麼可能答應,窩著火只能一口拒絕。想要解僱這支國際飛行中隊也不行,這要掏出天價的違約金。

就在空軍部準備放棄時,這時有人站了出來,道:「讓我去」!迎難挺身而出的人叫徐煥升,他並不是現役的空軍飛行員,他是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後來又考入中央航校第一期,還到德國和義大利的航空學校深造過,從豐富的履歷就可知他不是一名簡單的空軍飛行員,他是蔣介石專機駕駛員,專門給蔣介石開飛機。

頂著"天子御駕"的名頭,徐煥升卻並沒有得到空軍飛行員的認可,畢竟駕駛載客的運輸機和遠程轟炸機可是兩碼事。雖然徐煥升有著漂亮的履歷,但開始,大家都不大瞧得起他,都給他起綽號叫「運輸機駕駛員」。很快,徐煥升就用實踐證明了他不但運輸機開得好,軍用飛機一樣是拿手小菜,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要遠徵日本,一般的轟炸機根本不行,當時空軍手上只有從美國買來的「馬丁轟炸機」能完成這樣的長途飛行任務,僅餘的4架馬丁轟炸機都在國際飛行中隊手上,相關的飛機資料也在他們那裡。由於和國際飛行中隊籤有合約,中國空軍部想要取回這些飛機也並不容易。徐煥升只能親自出馬和這些外籍飛行員打交道,仗著人畜無害的斯文外表和蔣介石御用飛行員的頭銜,徐煥升和這些外籍員很快就變得熟絡和信任,也從他們手上拿到了馬丁飛機的資料。

借著一次空襲警報的時機,在外籍飛行員離開飛機時,徐煥升組織人接管了馬丁飛機,安排神鷹飛行隊員加緊時間熟悉飛機。在最初的飛行方案裡,神鷹飛行隊駕駛馬丁飛機從武漢起飛,到寧波加一次油,然後直飛日本的八幡市執行轟炸,八幡離東京較近。徐煥升在親自試飛後認為原先的方案不可行,馬丁轟炸機的最大航程是900公裡,但從寧波到八幡市差不多有2000公裡,徐煥升把目標改為長崎、福岡和北九州一帶。寧波距上述目標也差不多有1000公裡,按馬丁轟炸機的航程也是到不了的,還要考慮途中遇到日機攔截等情況,所帶油料根本不允許飛這麼遠。似乎,遠徵日本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徐煥升卻道:「馬丁飛機本來就帶不了多少炸彈,僅憑我們這4架飛機即使飛到了日本本土投下幾枚炸彈對日本影響也是非常非常小,我們不如把炸彈倉改裝為大型油箱。」大家聽了有些納悶,難道我們費這麼大的周折,就是為了開著飛機到日本轉一圈就回來?徐煥升見大家心生疑問,他又道:「我們這次去不扔炸彈,我們去發傳單,既然幾枚炸彈起不了什麼作用,我們可以大量的發傳單,向日本的民眾宣傳日軍的惡行,告訴他們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軍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

目標和任務內容確定後,徐煥升就組織飛行隊進行訓練,隊員們都沒有遠洋飛行的經驗,徐煥升在德國留學時曾有過嚴格的長途飛行訓練,他帶著飛行員一起飛行積累經驗,掌握途中無線電通信技術。當一切準備就緒後,神鷹飛行隊就等著好天氣以便出徵。然而,此時正是梅雨季節,想等一個月朗風輕的天氣並不容易。1938年的5月19日,徐煥升決定不再等了,率領兩架馬丁轟炸機遠徵日本。飛行隊借著黑夜的掩護摸索中前進,由於行動突然,日本的防衛部隊毫無察覺,飛機飛到長崎上空時,長崎正是燈火通明,這給了飛行隊最好的航行指引,傳單從長崎撒到福岡,在日本上空飛行兩個多小時,共撒下了200多萬份傳單,這也是日本本土第一次被飛機空襲,雖然沒有被投下炸彈,卻是比炸彈力量更大影響更深遠的傳單,被稱為"紙片炸彈",他們的這次遠徵也被稱為"人道遠徵"。

任務完成返航時,飛行隊遭遇到了日機的攔截,徐煥升巧妙的擺脫了日機,帶領飛行隊安全返航。雖然受限於當時飛機的條件,沒能給予日本本土更大的打擊,也是給日本製造了恐慌。徐煥升圓滿的完成了此次任務,當他駕機降落漢口機場時,無數民眾奔赴現場歡迎英雄們的凱旋歸來。此後,徐煥升出任中美聯合航空隊,也就是飛虎隊的中方指揮官。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生活》雜誌評選刊登了十二名二戰飛行員照片,徐煥升也名列其中,在他的照片下特地註明了,他是空襲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相關焦點

  • 兩架馬丁轟炸機遠徵日本,卻並沒有投下炸彈,而是實行紙片轟炸
    該計劃以寧波為這次行動的前進機場,擇定日本佐世堡軍港和八幡市作為襲擊目標。 1938年5月19日至20日,中國空軍勇士為了讓日本當局領悟到「三島神洲」並不是不可襲擊的安樂窩,首次駕駛飛機跨海飛至日本上空,散發大量的傳單,被傳為美談。當時,人們把這次行動稱為「人道遠徵」「紙片轟炸」。擔任這項重任的是美國「馬丁-139WC」遠程轟炸機。
  • 抗日戰爭轟炸日本,飛行員九死一生,為何卻被迫用傳單代替炸彈?
    抗日戰爭時期,民國曾經對日本本土發起過一次舉世皆驚的反擊,派遣兩架馬丁遠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了轟炸,而這也是日本本土有史以來首次遭到空襲轟炸。但是此次對日本本土的空襲轟炸卻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轟炸,因為國軍轟炸機上投擲的並非是炸彈,而是上百萬份傳單。
  • 國民政府制定轟炸日本計劃,沒有飛機這樣解決!
    1938年5月20日凌晨,中國空軍首次遠徵空襲日本本土,不過這次空襲投下的不是炸彈,而是比炸彈威力還大的傳單。此次行動首次打破了日本有史以來從未有外國飛機進入其本土空間的「神話」,使得日本全國騷動,驚恐萬狀。而不流血的「人道遠徵」也在國際間引起巨大反響。
  • 馬丁轟炸機,作為中國空軍遠徵日本的座機,其戰鬥性能究竟如何?
    中國空軍遠徵日本1938年5月20日,從浙江寧波起飛的兩架馬丁139-WC轟炸機,在當時時任中國空軍第14大隊隊長徐煥升的航空指揮協同下進行遠徵日本的抗戰壯舉。兩架轟炸機在跨越東海後,徑直飛往日本本土,並在久留米、佐賀、佐世保等地投下了特殊的「炸彈」(共計近100萬份傳單),極大地震撼了日本軍界,也激勵著當時的中國軍民進行持續抗戰的決心。
  • 七七事變後,中國空軍冒死遠徵日本,對日本進行了一次特殊轟炸
    而日本為了迫使中國投降,對武漢、重慶等重要城市進行了瘋狂的轟炸。而中國空軍在一次次與日本人的戰爭中也越打越弱。到了後期,基本上沒有空軍能參與作戰了。而在這時候,國民政府高層則打算策劃一場對日本的轟炸,用來警告日本當局。由於中國空軍裝備弱後,沒有能夠護航的戰鬥機。所以必須要挑選一款既能飛達日本,又能夠擁有快速機動能力的轟炸機。
  • 二戰時期,堪稱空軍世界最強的日本,被我國用飛機轟炸後傻眼
    大家都知道日本曾經被原子彈轟炸過,不過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除了美國之外它還被中國的炸彈轟炸過。一說起來很多人肯定都不相信,因為以中國當時的軍事實力這是辦不到的。不過你要是去查一查,你就會發現還真的有這件事存在。但是我國的飛機飛行了1000多公裡到達了日本,在到達日本領土的時候便投下了「炸彈」。
  • 日本為何會被原子彈轟炸兩次?日本投降的原因真的是原子彈轟炸嗎
    而其實美國打算投放更多原子彈的,只不過日本在第二顆原子彈爆炸之後就選擇了投降。而日本在被炸了第二次之後才選擇投降的原因中,被人討論最多的就是,日本認為美國沒有第二顆原子彈。1945年7月發表的《波茲坦公告》中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卻想要投降的更加「體面」一些,想獲得更多有利的投降條件:想保住日本獨立;想保住天皇;想要戰犯不被審判。
  • 第一個死於原子彈的是日本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也是日本人
    【歷史】在二戰中,原子彈等核武器的出現,使得戰爭的性質和影響完全逆轉,美國2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瞬間毀滅日本兩個城市,幾十萬人死傷,廣島長崎成為人間地獄。為此,日本也成為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但是,你知道麼?除了原子彈,第一個死於氫彈的人也是日本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隨後二戰軍工狂魔身份曝光的美國,打造出無數遠程戰略轟炸機對兩國展開戰略轟炸,前期由B-17、B-24等充當主力,後期由更先進載彈量更大的B-29接手。在美國長時間戰略轟炸下德國、日本叫苦不迭,雖然兩國都有意報復轟炸美國本土,但現實情況是前者和美國遠隔大西洋,後者和美國中間擺了個大平洋,想炸也是有心無力。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此舉震驚了整個日本,也動搖了日本人「本土決戰」的決心。在長崎原子彈投放後僅僅6天,日本天皇就宣布了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那麼如果即便美國投放了原子彈,日本仍不投降呢?那麼日本就真的要「一億玉碎」了。
  • 美機到東京扔下炸彈,空襲警報隨即響起,日本人為何無動於衷?
    彈倉慢慢地打開,一枚枚重磅炸彈伴隨著呼呼的風聲垂直落下,有一些炸彈的尾部還繫著勳章,做著自由落體運動,快速地落到一個個既定的目標上,被擊中的目標頓時火光沖天,變為廢墟。30秒後,這次經典的轟炸就結束了,飛機帶著長長的煙幕遠離了這個地區,留下的只是滿目瘡痍的場景。
  • 500枚重型炸彈引爆富士山,計劃一旦成功,日本將從地球上消失
    德軍潰敗,日軍負隅頑抗決戰本土1945年,蘇聯開始組織絕地反擊戰,出動大批戰機坦克迅速突破德軍防線,德軍不得不倉皇撤退。而遠在地球另一面的太平洋戰場上,負隅頑抗的日軍也早已成為強弩之末。在中國戰場上節節潰敗不說,衝繩島的徹底淪陷加快了美國進軍日本本土的步伐,同時也敲響了日本亡國的喪鐘。
  • 珍珠港之痛:除了原子彈,美國是如何報復日本的
    美國並不是一個睚眥必報的民族,但是既然日本可以對珍珠港不宣而戰地痛下黑手,那麼美國的報復行動必然也得讓日本舉國驚詫。要達到這個目的,轟炸東京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山本不相信尼米茲會轟炸東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從軍事層面上看,美軍不具備轟炸日本本土的條件。日軍已經佔領了新加坡,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而這條海峽是出入日本海的咽喉。
  • 抗戰老兵陳光鬥少尉辭世,享年104歲:紙片「空襲」親歷者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之初,日本海軍航空兵接連3天「渡海轟炸」我國杭州和南京等多處空軍基地,這期間,面對侵犯暴徒,中國空軍第4大隊大隊長高志航曾親率4架戰機同敵作戰,最終在成功擊落6架日機後,全身而退,這在當時震驚全球,第二天,死性不改的日軍又派出60多架戰機妄圖復仇,結果再次被中國空軍迎頭猛打
  • 若把超級炸彈扔到日本的富士山會怎樣?
    對於這場戰爭,無數人褒獎了原子彈的功勞,因為假如沒有原子彈的話,這場戰役可能不會結束的如此之快,那將意味著戰勝國將蒙受更大的損失,傷亡更多的人口。廣島長崎原子彈轟炸事件,對日本來說那將是永遠的痛,對於他們來說,假如那起轟炸沒發生該多好!
  • 日本投降是因為原子彈?那你太小看美國了!
    1 有一個事實 可能比原子彈更重要 在美軍拿下塞班島之後,日本本土第一次對美軍的B-29轟炸機敞開。 塞班島距離日本本土2400公裡,B-29轟炸機的續航裡程6430公裡,打擊距離2400公裡,載彈9噸。
  • 血戰衝繩島,盟軍打開進攻日本本土門戶
    1945年3月26日,位於日本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衝繩島成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南部屏障。衝繩島戰役(代號「冰山行動」),是盟軍為進攻日本本土所實施的「破門之戰」,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一、預先壓制性轟炸,日軍失去衝繩島海空權。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海上日本的生命運輸線已經被美軍給封鎖了,空中美國轟炸機晝夜不停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地面上盟軍部隊已經攻入日本的家門口衝繩島。此時日本國內資源耗盡,日本民眾也已經出現大面積飢餓甚至餓死人,日本街道上到處充滿著燒焦的房屋和屍體。即便是美國兩顆原子彈轟炸下來,當時關於日本是戰鬥到底還是無條件投降,日本內閣會議上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鬥。
  • 二戰時的義大利空軍:擁有世界一流的飛機,曾計劃轟炸美國本土
    比如義大利的BR20中型轟炸機,這款飛機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僅僅日本就購買了上百架BR20。日本轟炸重慶和蘭州用的就是這種轟炸機。在中大型飛機領域,義大利遙遙領先於日本,甚至不遜色於英法。1942年,依託強大的航空工業,義大利萌生了轟炸美國本土的想法。義大利的比亞喬公司在P.108 四發重型轟炸機的基礎上研發出P.23R(MM.285)型遠程飛機,試圖長途奔襲紐約,轟炸美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