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衝繩島,盟軍打開進攻日本本土門戶

2021-01-10 騰訊網

1945年3月26日,位於日本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衝繩島成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南部屏障。衝繩島戰役(代號「冰山行動」),是盟軍為進攻日本本土所實施的「破門之戰」,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一、預先壓制性轟炸,日軍失去衝繩島海空權。

早在1944年10月3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就下達了衝繩戰役指令。1945年1月3日,美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發布了作戰計劃。計劃規定,為削弱日軍空中威脅,保持美軍在衝繩島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決定對九州、琉球以及中國臺灣等地的日空軍基地和機場進行預先壓制性轟炸。

1945年3月,美軍開始展開空襲。美B-29型轟炸機編隊則對大都市進行了600餘架次的空襲。僅3月9日夜的攻擊,就造成25萬多棟房屋被毀,100多萬人無家可歸,83000餘人被燒死。為了防禦美軍空襲,日本飛機工廠進行了疏散,飛機產量逐月下降,這對後來的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美第58特混艦隊也於3月18日至20日,對九州地區各機場、日本本土南部地區和停在瀨戶內海的日本艦隊的殘餘艦艇,多次進行大規模空襲。3月23日,第58特混艦隊開始對衝繩島實施猛烈轟炸和炮擊。3月24日,美陸軍第77步兵師攻佔了衝繩島西南的慶良間列島,作為海空軍基地。

與此同時,日本也不斷加強對衝繩島防禦。1945年1月20日分布了「陸海軍作戰綱要」,確定衝繩是應當加強的數個關鍵性據點之一。3月20日,大本營又在新的訓令中指出:衝繩等島嶼是「為了防守日本本土而進行決戰的焦點」。同日,海軍部發布「天號作戰」命令:「以衝繩航空作戰為當前作戰之重點。」「應徹底地集中並發揮航空珍戰鬥力,以消滅前來進攻之美軍主力。在此期間,極力加強本土防衛。」日本還計劃加緊訓練並使用大批自殺飛機和普通轟炸機對盟軍兩棲兵力進行大規模空中攻擊。

二、愚人節攻勢,10萬日軍卻突然蒸發。

4月1日,衝繩島戰役正式打響。凌晨4時,特納海軍中將指揮兩棲登陸艦隊駛入衝繩島以西水域,開始進行由運輸艦轉為登陸艇的換乘作業。米切爾海軍中將指揮第58特混艦隊在衝繩和九州之間的海面進行掩護,弗雷澤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太平洋艦隊則在衝繩和臺灣間的海面進行掩護。5時30分,美軍開始對日軍岸灘附近日軍防禦工事進行密集轟炸。8時30分,先頭部隊在白沙灘頭登陸。

根據經驗,美軍登陸,日軍會以炮火對灘頭實施攻擊,但沒想到此次登陸,日軍既沒有地美軍的灘頭陣地實施炮擊,也沒有對美軍登陸有什麼反應。當天有6萬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美陸軍第7步兵師第17團和海軍陸戰第6師第4團分別佔領了距登陸場不到2公裡的嘉手納機場和讀谷機場。

4月2日,部分登陸部隊已橫跨該島,進至東海岸。此後,登陸部隊兵分兩路,陸軍第24軍向南推進,海軍陸戰第3軍則向北挺進。直到4月8日,美軍都沒有遇到日軍主力,只遭到一些輕微的抵抗和少量飛機的襲擊。

10萬日軍到哪兒去了,登島的美軍感到莫名其妙。這天,海軍中將特納在發給尼米茲的一封電文中說:「也許我是痴想,但看來日軍已經停止作戰,至少在這一地區是如此。」

三、日軍垂死掙扎,美軍傷亡嚴重。

就在此時,戰場情況突然發生變化。 在陸上,向南部推進的美軍遭遇日軍極為頑強的抵抗。原來早在開戰之前,牛島滿就基本放棄了對灘頭和北部地區,而將駐守本島的32軍全面集中在了易守難攻而且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南部地區,。日軍依託島上陡峭山崗和狹窄山谷為陣地,遍築炮位、地堡、洞穴等,修築了長達100公裡的地下堡壘,進行拼死抵抗。戰場呈現膠著狀態,有些日兵把手榴彈捆在腹部,跳出工事,鑽在美軍坦克底下,一些日本婦女也投入了戰鬥。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了沉重的傷亡代價。5月4日,日軍發動了一次全面攻勢,給美軍造成很大的損失。6月18日,美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爾中將在前沿指揮所被日軍一發炮彈炸死。這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死的最高級別的一位將領。

海空方面,日軍從4月6日起實施「菊水」作戰行動。4月11日下午1時半,日本出動了392架飛機,發動了大規模的自殺攻擊,「企業」號航空母艦、「密蘇裡」號戰列艦、「德基」號驅逐艦等被都遭到攻擊。4月12日,日軍再次發動自殺式攻擊,「埃伯爾」號驅逐艦被擊沉。此次行動,日本以損失298架飛機的代價共擊沉美各類艦船47艘。這一天,被認為是此次戰役中美國海軍最為艱難的一天。

整個戰役期間,日軍連續發動10次大規模的自殺式攻擊。日軍共擊沉美軍艦船400餘艘,就連米切爾的旗艦也沒能躲開日軍攻擊。美艦隊還損失艦載機共763架,死亡或失蹤的海軍官兵達4900餘人,受傷4800餘人。這是太平洋海戰中美海軍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以至美國內有人對此役猛烈抨擊,說這是一次大失敗,是比珍珠港事件更為嚴重地顯示了軍事上的無能。

四、牛島滿自殺,日本本土門戶洞開。

為加快戰役進程,美軍投入了新型的噴火坦克和重型坦克,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碾壓日軍的戰壕,衝入日軍陣地,噴火坦克將凝固汽油射入日軍隱藏的山洞和坑道,日軍終於支撐不住,其防線逐漸被突破。

5月27日,美軍攻佔了那霸。5月31日,美軍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裡防線,牛島滿率餘部退到島南端的最後防線。牛島滿決心以此為依託,戰至最後。而做困獸鬥的日軍更加瘋狂。他們充分利用地開和坑道工事負隅頑抗,不少渾身著火的日軍衝出陣地,抱住美軍士兵同歸於盡。

6月17日,美軍一部在衝繩島南端的喜屋武岬附近登陸,日軍局勢更加被動。6月22日,美軍突破日軍最後防線,攻到了衝繩島南端的荒崎,將殘餘日軍分割成三部分。同日,牛島滿和他的參謀長長勇自殺。7月2日, 「冰山行動」結束,美軍獲得了進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

衝繩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戰役。此次戰役歷時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

參考文獻:太平洋海空戰;日本帝國的衰亡;日本人眼中的衝繩戰役;百度詞條衝繩戰役

相關焦點

  • 破門之戰:美日血戰衝繩島
    其中的衝繩群島位置居中,距中國大陸、臺灣和日本本土的距離分別是360、340、340海裡,衝繩群島由衝繩島、慶良間列島、伊江島等島嶼組成,主島衝繩島是琉球群島的最大島嶼,南北長約108公裡,東西最寬處約30公裡,最窄處僅4公裡,面積約1220平方公裡。
  • 同樣抗日:為什麼別人《血戰鋼鋸嶺》;我們卻「手撕鬼子」?
    同《拯救大兵瑞恩》一樣講情懷的好萊塢戰爭片《血戰鋼鋸嶺》在內地上映5天後開始逆襲,終於超過日本唯美小清新的動畫片《你的名字》。《血戰鋼鋸嶺》血肉橫飛、殘酷而真實,帶來人性內省的震撼,讓我們反省「手撕鬼子」國產抗日神劇的巨大差距。
  • 新民晚報數字報-血戰衝繩:美軍的「破門之役」(下)
    美國人為了制止日軍的自殺攻擊行為,在衝繩島設置了16個雷達驅逐艦、警戒哨,專門對付低空入侵的日機。他們還研製了一種「將『鼠群』搗死在它們『老巢』裡」的方法: 出動大批艦載機,連續轟炸日機場,爭取斬草除根,在日機起飛前將其徹底摧毀,使許多自殺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便被摧毀在自己的窩巢裡。日本方面由於飛機和飛行員的損失得不到補充,能夠出動的飛機越來越少,「菊水作戰」才告結束。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傳奇的開始在經歷過1944年塞班、硫磺以及菲律賓之戰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把對手日本聯合艦隊打回了本土。美軍計劃著要佔領日本全境,為此他們必須拿下日本的南大門——衝繩。不甘心失敗的日本人為了挽回敗局,開始了二次大戰乃至於整個人類戰爭史上最為瘋狂的作戰計劃和行動——神風特攻。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海上日本的生命運輸線已經被美軍給封鎖了,空中美國轟炸機晝夜不停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地面上盟軍部隊已經攻入日本的家門口衝繩島。此時日本國內資源耗盡,日本民眾也已經出現大面積飢餓甚至餓死人,日本街道上到處充滿著燒焦的房屋和屍體。即便是美國兩顆原子彈轟炸下來,當時關於日本是戰鬥到底還是無條件投降,日本內閣會議上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鬥。
  • 血戰衝繩島 日軍強迫衝繩居民自殺之謎
    日前,日本決定恢復歷史教科書中有關日軍強迫二戰衝繩居民集體自殺的表述,從而挫敗了一些日本右翼民族主義分子企圖掩飾二戰末期強迫本國衝繩平民自殺的做法。1945年3月,54.5萬美軍攻打堅守衝繩島的日軍,這是二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持續了3個月,共有20萬人喪生,包括約1.2萬名美軍官兵、9.4萬名日軍和9.4萬名衝繩平民。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日本平民,多數人是被日軍屠殺或強迫自殺,而不是死於美軍的炮火之下。分發手榴彈鼓勵居民自殺1945年3月,美軍開始攻打衝繩島。
  • 二戰時的假武器:盟軍有充氣坦克,日本有木頭飛機,專門忽悠對手
    【四個人就可以抬起一輛的充氣坦克】盟軍的鬼影部隊裡有很多由藝術家、插畫家和音效師,他們最重要的武器有兩個,那就是充氣坦克和揚聲器。他們會使用很多充氣坦克來迷惑對手,他們也會通過揚聲器播放坦克或卡車行駛的聲音,給德軍造成一種假象。他們就是使用這些手段,誤導敵軍,讓敵人以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重武器。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之後,歷經了漫長跳島戰役的美軍,開始逐漸接近日本本土。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衝繩群島又被稱之為琉球群島,琉球在歷史上一直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附屬國,但是在1879年的時候被日本通過手段徵服歸屬了日本,成為了日本的衝繩縣。在第二次世界的1945年春天,太平洋戰爭已經在向日本本土方向逼近。
  • 日本衝繩島上的日落風景,由廣州的盛女士拍攝
    日本衝繩島上的日落風景【旅遊景點圖--第1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南昌的弓公子在有著旅遊之鄉的泉州區域拍攝日本衝繩島上的日落風景【旅遊景點圖--第2幅】此拍攝作品是來自綿陽的向小姐在有著旅遊之鄉的甘肅區域拍攝
  • 蘇聯真的是因為美國的恐嚇而放棄對日本本土的佔領嗎?
    ,他建議設置兩個最高統帥,由蘇軍將領將領華西列夫斯基和美軍將領麥克阿瑟擔任,但遭到美方的拒絕,美方堅持駐日盟軍最高統帥由麥克阿瑟單獨擔任。8月16日史達林致信杜魯門,提出蘇聯應佔領日本北方,杜魯門回信稱:「我打算要日本本土各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的日本部隊向麥克阿瑟將軍投降,並且已經為此作出安排」。 8月17日美國在發布給各盟國的《總命令第一號》中規定千島群島中佔守島、幌筵島地區由蘇軍受降,溫禰古丹島以南的地區均由美軍受降。
  • 日本佔領朝鮮為了啥:入侵東北的天然跳板,進攻東亞的兵站基地
    進攻朝鮮的大名們集合圖而到了甲午戰爭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國內產能不斷增加,日本需要的是一個能容納自己商品和原料產地的海外市場作為東北亞連接日本和遠東之間的橋梁,朝鮮一直的作為雙方之間溝通甚至作戰的橋梁,忽必烈進攻日本,以及豐臣秀吉對大明的野心皆是以朝鮮的基地。所以佔領了朝鮮就相當於掌握了的東北亞的主動權。
  • 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齊格菲」防線,為何4個月就被盟軍攻破?
    其實,這是德國第二條「齊格菲」防線,早在一戰期間,德國就已經修築過一次同名防線,並且重創了進攻的英軍。1917年7月,英國進攻之前,對德國「齊格菲」防線進行了16天的炮火轟擊,隨後英國以216輛坦克為前導,發起猛攻,戰鬥中,77輛英國坦克陷入泥潭。成為德國炮兵的活靶子,全被摧毀。
  • 胡亂指揮數萬大軍進攻的牟田口,最後把數萬日本士兵活活餓死
    如果提起日本二戰的陸軍將領,多半大家也想不到幾個太出名的,畢竟大多數日本陸軍將領在二戰裡都是默默無聞的存在,少數幾個也就贏了一陣就被盟軍打翻在地。不過有一位日本將軍卻比較特殊,此人名為牟田口廉也,他時至今日都是大家談論的對象。不過他被談論可不是說他多麼能打,而是因為他頗有神論,而且在英帕爾戰役裡進行了神奇操作,一口氣餓死了數萬日本兵。
  • 500枚重型炸彈引爆富士山,計劃一旦成功,日本將從地球上消失
    我們都知道,美國曾經對日本投放過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爆炸的陰影一直在日本民眾的心中揮之不去。然而美國為了徹底打敗日本曾制定了一些更為瘋狂的計劃,其中有一個代號為「暴雨」的計劃聲稱可以將日本送回原始時代。德軍潰敗,日軍負隅頑抗決戰本土1945年,蘇聯開始組織絕地反擊戰,出動大批戰機坦克迅速突破德軍防線,德軍不得不倉皇撤退。而遠在地球另一面的太平洋戰場上,負隅頑抗的日軍也早已成為強弩之末。在中國戰場上節節潰敗不說,衝繩島的徹底淪陷加快了美國進軍日本本土的步伐,同時也敲響了日本亡國的喪鐘。
  • 東南亞是歐美各國殖民地,二戰中為何被日本迅速佔領
    可日本想不到,看似貧弱的中國,在面對日本進攻的時候,空前的團結。幾十萬,上百萬,乃至更多的中國人選擇走上戰爭,共同抗日。昔日的仇敵可以握手言和,只為救國。日本85萬陸軍被拖進中國戰場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在日本原先的計劃,他們打算分兩條路走。一條是」北上「,進攻蘇聯,以陸軍為主。另一條是南下,進攻東南亞,以海軍、空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