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26日,位於日本和馬裡亞納群島之間的硫磺島被美軍攻佔,衝繩島成了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南部屏障。衝繩島戰役(代號「冰山行動」),是盟軍為進攻日本本土所實施的「破門之戰」,被邱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一、預先壓制性轟炸,日軍失去衝繩島海空權。
早在1944年10月3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就下達了衝繩戰役指令。1945年1月3日,美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發布了作戰計劃。計劃規定,為削弱日軍空中威脅,保持美軍在衝繩島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決定對九州、琉球以及中國臺灣等地的日空軍基地和機場進行預先壓制性轟炸。
1945年3月,美軍開始展開空襲。美B-29型轟炸機編隊則對大都市進行了600餘架次的空襲。僅3月9日夜的攻擊,就造成25萬多棟房屋被毀,100多萬人無家可歸,83000餘人被燒死。為了防禦美軍空襲,日本飛機工廠進行了疏散,飛機產量逐月下降,這對後來的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美第58特混艦隊也於3月18日至20日,對九州地區各機場、日本本土南部地區和停在瀨戶內海的日本艦隊的殘餘艦艇,多次進行大規模空襲。3月23日,第58特混艦隊開始對衝繩島實施猛烈轟炸和炮擊。3月24日,美陸軍第77步兵師攻佔了衝繩島西南的慶良間列島,作為海空軍基地。
與此同時,日本也不斷加強對衝繩島防禦。1945年1月20日分布了「陸海軍作戰綱要」,確定衝繩是應當加強的數個關鍵性據點之一。3月20日,大本營又在新的訓令中指出:衝繩等島嶼是「為了防守日本本土而進行決戰的焦點」。同日,海軍部發布「天號作戰」命令:「以衝繩航空作戰為當前作戰之重點。」「應徹底地集中並發揮航空珍戰鬥力,以消滅前來進攻之美軍主力。在此期間,極力加強本土防衛。」日本還計劃加緊訓練並使用大批自殺飛機和普通轟炸機對盟軍兩棲兵力進行大規模空中攻擊。
二、愚人節攻勢,10萬日軍卻突然蒸發。
4月1日,衝繩島戰役正式打響。凌晨4時,特納海軍中將指揮兩棲登陸艦隊駛入衝繩島以西水域,開始進行由運輸艦轉為登陸艇的換乘作業。米切爾海軍中將指揮第58特混艦隊在衝繩和九州之間的海面進行掩護,弗雷澤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太平洋艦隊則在衝繩和臺灣間的海面進行掩護。5時30分,美軍開始對日軍岸灘附近日軍防禦工事進行密集轟炸。8時30分,先頭部隊在白沙灘頭登陸。
根據經驗,美軍登陸,日軍會以炮火對灘頭實施攻擊,但沒想到此次登陸,日軍既沒有地美軍的灘頭陣地實施炮擊,也沒有對美軍登陸有什麼反應。當天有6萬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美陸軍第7步兵師第17團和海軍陸戰第6師第4團分別佔領了距登陸場不到2公裡的嘉手納機場和讀谷機場。
4月2日,部分登陸部隊已橫跨該島,進至東海岸。此後,登陸部隊兵分兩路,陸軍第24軍向南推進,海軍陸戰第3軍則向北挺進。直到4月8日,美軍都沒有遇到日軍主力,只遭到一些輕微的抵抗和少量飛機的襲擊。
10萬日軍到哪兒去了,登島的美軍感到莫名其妙。這天,海軍中將特納在發給尼米茲的一封電文中說:「也許我是痴想,但看來日軍已經停止作戰,至少在這一地區是如此。」
三、日軍垂死掙扎,美軍傷亡嚴重。
就在此時,戰場情況突然發生變化。 在陸上,向南部推進的美軍遭遇日軍極為頑強的抵抗。原來早在開戰之前,牛島滿就基本放棄了對灘頭和北部地區,而將駐守本島的32軍全面集中在了易守難攻而且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南部地區,。日軍依託島上陡峭山崗和狹窄山谷為陣地,遍築炮位、地堡、洞穴等,修築了長達100公裡的地下堡壘,進行拼死抵抗。戰場呈現膠著狀態,有些日兵把手榴彈捆在腹部,跳出工事,鑽在美軍坦克底下,一些日本婦女也投入了戰鬥。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了沉重的傷亡代價。5月4日,日軍發動了一次全面攻勢,給美軍造成很大的損失。6月18日,美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爾中將在前沿指揮所被日軍一發炮彈炸死。這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死的最高級別的一位將領。
海空方面,日軍從4月6日起實施「菊水」作戰行動。4月11日下午1時半,日本出動了392架飛機,發動了大規模的自殺攻擊,「企業」號航空母艦、「密蘇裡」號戰列艦、「德基」號驅逐艦等被都遭到攻擊。4月12日,日軍再次發動自殺式攻擊,「埃伯爾」號驅逐艦被擊沉。此次行動,日本以損失298架飛機的代價共擊沉美各類艦船47艘。這一天,被認為是此次戰役中美國海軍最為艱難的一天。
整個戰役期間,日軍連續發動10次大規模的自殺式攻擊。日軍共擊沉美軍艦船400餘艘,就連米切爾的旗艦也沒能躲開日軍攻擊。美艦隊還損失艦載機共763架,死亡或失蹤的海軍官兵達4900餘人,受傷4800餘人。這是太平洋海戰中美海軍損失最大的一次戰役,以至美國內有人對此役猛烈抨擊,說這是一次大失敗,是比珍珠港事件更為嚴重地顯示了軍事上的無能。
四、牛島滿自殺,日本本土門戶洞開。
為加快戰役進程,美軍投入了新型的噴火坦克和重型坦克,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碾壓日軍的戰壕,衝入日軍陣地,噴火坦克將凝固汽油射入日軍隱藏的山洞和坑道,日軍終於支撐不住,其防線逐漸被突破。
5月27日,美軍攻佔了那霸。5月31日,美軍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裡防線,牛島滿率餘部退到島南端的最後防線。牛島滿決心以此為依託,戰至最後。而做困獸鬥的日軍更加瘋狂。他們充分利用地開和坑道工事負隅頑抗,不少渾身著火的日軍衝出陣地,抱住美軍士兵同歸於盡。
6月17日,美軍一部在衝繩島南端的喜屋武岬附近登陸,日軍局勢更加被動。6月22日,美軍突破日軍最後防線,攻到了衝繩島南端的荒崎,將殘餘日軍分割成三部分。同日,牛島滿和他的參謀長長勇自殺。7月2日, 「冰山行動」結束,美軍獲得了進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
衝繩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傷亡最大的戰役。此次戰役歷時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
參考文獻:太平洋海空戰;日本帝國的衰亡;日本人眼中的衝繩戰役;百度詞條衝繩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