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歐美各國殖民地,二戰中為何被日本迅速佔領

2020-12-06 腦洞外星人

自歐洲人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對外徵服後,東南亞地區,便成了他們的獵食目標。在當時,東南亞除了泰國尚且能保持獨立以外,其餘地區,都分別被荷蘭、英國、葡萄牙、法國、美國佔領。他們在這裡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在很長時間內,歐洲國家都將東南亞視為重要的輸血動脈。

但在二戰爆發以後,日本僅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佔領了這裡。歐美各國,幾乎沒有稍顯反抗的能力。既然東南亞對歐洲國家那麼重要,而且這些國家,實力又不弱,為什麼會眼睜睜的看著東南亞,以這樣的快的速度淪落呢?

日本選擇進攻東南亞,來自於當時日本面臨的狀況實在糟糕。在二戰爆發的初期,日本滿心以為自己能迅速的吞併中國。可日本想不到,看似貧弱的中國,在面對日本進攻的時候,空前的團結。幾十萬,上百萬,乃至更多的中國人選擇走上戰爭,共同抗日。昔日的仇敵可以握手言和,只為救國。

日本85萬陸軍被拖進中國戰場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在日本原先的計劃,他們打算分兩條路走。一條是」北上「,進攻蘇聯,以陸軍為主。另一條是南下,進攻東南亞,以海軍、空軍為主。而在進攻蘇聯這條路線上,日本遭遇了挫折。」諾門罕戰役「中,日本受挫,再加上陸軍大部分被拖在中國戰場。

無奈之下,日本選擇與蘇聯議和,放棄」北上「路線,轉攻東南亞。當時的東南亞,對於日本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東南亞資源豐富,而日本資源貧瘠。如果佔有東南亞,必然能為日本提供大量的戰爭物資。而且,當日本佔領東南亞後,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切斷英、美等國對中國的從緬甸一帶的援助路線。

而在這個時候,納粹德國在歐洲的接連勝利,讓日本看到了機會,因為歐洲各國正忙於應對德國的進攻。日本進攻東南亞的戰爭就此爆發。

不過,真正決定戰爭結果的,並非只是開端,還有過程。當戰爭真正爆發後,英美等國的盟軍才發現,自己在東南亞的駐軍跟日本軍隊的差距。當時盟軍在東南亞的駐軍,大多由本地土著,或民兵組成。只有軍官是歐洲人。不管是在訓練,或者武器上,這些軍隊就已經跟日本軍隊產生了差距。

而且,盟軍各國內部,又紛爭不斷。這給了日本可乘之機。反觀日本,不僅在訓練、裝備上,超過了盟軍。更重要的是,日本做了大量的情報工作。他們清楚自己要面對的對手,以及東南亞熱帶雨林的複雜環境。為了能進一步在東南亞取得優勢。日本又在東南亞國家進行大量宣傳,借用反對歐美殖民者為口號,將很多東南亞年輕人拉攏到自己這一邊。

不過,即便說這種差距,英、美等國依舊不打算將主力送往歐洲。當時希特勒依然步步緊逼。相比較於東南亞殖民地的丟失,德國人可以隨時摧毀歐洲國家的本土。孰輕孰重,英、美等國自然懂得。所以,他們定下了」先歐後亞「的策略。在東南亞,採取了防禦性抵抗策略。

但這也給了日本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對盟軍進行逐個擊破。尤其是在佔領美國跟英國的殖民地上,日本更是大膽。他們先是襲擊了美國珍珠港,重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又摧毀了美國在菲律賓的空軍基地,並藉此佔領菲律賓。

又用三架飛機為代價,擊沉了英國的」威爾斯親王號「以及」卻敵號「這兩艘英國東方艦隊的核心。這讓英國失去了在東南亞的制海權。而在當時,英國正因為對德戰爭,實力大損。而美國短時間內,還沒能重建海軍優勢。到了這個時候,日本一舉獲得了在東南亞的優勢地位。

當然,也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的爆發,讓英、美等國意識到,如果日本繼續獲勝,很有可能會讓德國與日本成功會師,到時候局面將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美國宣布正式參戰,太平洋戰爭進入後半場。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相關焦點

  • 看看日英在東南亞的較量,才知道二戰時的日本和英國哪個更強
    在東南亞戰場,由於在馬來亞戰役中,英軍被日軍打的狼狽不堪,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日本比英國要強,認為英國人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在長達四年的東南亞爭奪中,除了戰爭初期日本贏了一波,其他時候基本都是被英國人按在地上摩擦,被英國人揍得滿地找牙。
  • 二戰小國的智慧:腳踏兩隻船不說,還把各大國安排得明明白白
    太平洋戰場的海上戰役是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開始,而陸上的戰爭則是以日軍南方軍入侵東南亞為開端。攜著珍珠港勝利的餘威,日軍在東南亞的戰事進展得很順利,先後佔領了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數十萬英美軍隊被日軍俘虜。到了42年上半年,基本上整個的東南亞都在日軍的統治之下。
  • 二戰時日本落後歐美一大截,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五強國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二戰時的世界第五強國。二戰中,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猖獗一時。太平洋戰爭中,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差點被日本聯合艦隊一波流幹掉。所以人們往往把日本和美英放到一起比較,認為日本並不遜色於歐美,和英美屬於一個檔次。其實不管是工業還是科技,日本都遠遠遜色於歐美,日本的發達程度其實還沒有義大利和捷克高。那麼二戰時的日本落後歐美那麼多,為何卻能成為世界第五強國?其實,很多人有個誤區,總是認為只有國家發達,國家才會強大。
  • 歐美大國中,為何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在歐美的主要大國中,海洋形勢最不利的是哪個國家?歐美大國中,美國的海洋形勢最為優越,西鄰太平洋,東鄰大西洋,北(阿拉斯加)鄰北冰洋。英國位於大西洋與北海之間,進出非常自如,更何況英國在各大洲還有面積不大卻地理位置優勢的海外領地。
  • 揭秘近代日本為什麼沒有成為列強的殖民地?
    江戶時代的日本與中國一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除了中國與荷蘭之外,日本與世界各國完全沒有交流,發展更是相當落後,那麼日本為什麼沒有成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日本吸取了清朝鴉片戰爭的教訓。在與中國的貿易中,日本得到了英國戰勝清朝的消息,日本內部認為西方的船隻早晚會開到日本,各藩主為如何對待西方列強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以後,4年時間內,到底如何進行統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隊佔領了當時還處於英國控制下的香港地區。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大約不到4年時間,但是在短短的4年時間裡,香港各地群眾備受煎熬。在日本佔領香港之前,香港總計有160多萬人口。在日本戰敗投降的時候,香港只剩下了60多萬人口。
  • 日本的成功不可複製?為何亞洲四小虎的經濟發展一言難盡?
    那麼,為何日本和東南亞各國的差別如此巨大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不過「位」、「機」二字而已,具體來說就是區位和機遇。根據「地理決定論」的觀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日本和東南亞各國的不同,不是國名的區別,而是地理環境的差異。
  •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誰相對更強?
    為什麼這說,從二戰中的各自國家的戰績我們就能看得出來了,德國佔領了大部分的歐洲地區,日本佔領了亞洲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義大利之佔領了非洲的一小部分地區,從以上就能看得出來,各自的一個大概實力差距了。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詳細討論下各自的差距。
  • 二戰法國投降後,1200萬平方千米殖民地怎樣站隊,全倒向法西斯
    他們以為德國佔領波蘭後悔繼續東進,進攻蘇聯。不過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1940年5月10日德國開始掉頭進攻西歐。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佔領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連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在堅持了42天後就投降了。法國雖然投降了,但法國還擁有1200多萬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怎樣戰隊非常引人注目。我們先看一下法國是怎樣投降的。
  • 二戰印度幫英國打德國,獲得自治權,法國殖民地就沒那麼幸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五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的結果是勝利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世界各國所帶來的影響,卻很久都沒有消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聯合國也相繼成立。
  • 還能在二戰中悶聲發大財嗎?
    無水乙醇,俗稱的酒精,自誕生之日起在化工生產中就稱得上是萬人迷的存在。稍微誇張一點:20世紀的美國要是沒有酒精,想要在二戰中悶聲發大財可是有點困難呢!一、二戰時期,酒精除了被喝掉還能幹啥?二戰時酒精有啥用?答案當然不是給士兵們喝的酒水飲料,戰爭中酒精真正的用途是合成橡膠。
  • 日本為何始終不承認敗給中國?未向日本派駐佔領軍是重要原因
    日本投降後,美、蘇、中、英等11個同盟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決定由美國作為代表,全權辦理對日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關於這一點,早在《波茨坦公告》第七條中就已經明確:日本領土經盟國之指定,必須佔領對各在對日作戰中付出重大犧牲,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可以派出軍隊參與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按照《波茨坦公告》,盟軍任何一國都有權利在日本駐軍。
  • 世界歷史:亞洲各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它先是通過三次對法國的戰爭,把法國的勢力排擠出印度;然後通過多次與印度各邦的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戰爭,逐步佔領印度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到1849年3月英國通過戰爭完全控制了旁遮普地區,印度全境都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在徵服旁遮普地區後,英國作為勝利者掠走了印度的「鎮國之寶」—「光之山」鑽石,並鑲嵌於英國的王冠之上。
  • 蘇聯真的是因為美國的恐嚇而放棄對日本本土的佔領嗎?
    美國人臥薪嘗膽一百多年,終於取代了英國 「日不落」式的榮耀;眼下大英帝國雖然江河日下,但是它仍有廣袤的殖民地,綜合實力不可小覷,得益於殖民地的加持,英國仍有和美國扳手腕的實力。韜光養晦的美國人深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豈會因日本這一蠅頭小利而與世界第二強國蘇聯妄開戰端?抓不住這百年一遇的稱霸世界的機會無異於暴殄天物。
  • 法國在二戰中僅僅堅持38天,為何卻能成為「五常」?
    本以為在二戰中法國將成為抵抗德國的核心力量,結果沒想到僅僅38天法國就被德國擊潰投降。那麼這麼一個外強中乾的國家在當時為什麼卻在戰後能夠成為五常之一呢?其實法國能成為五常,當然是憑實力了。雖然那時法國基本沒有殖民地了,但殖民地獨立是1960年代之後的事。
  • 世界上領土最支離破碎的國家,曾經是荷蘭殖民地,如今是二流國家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的領土都是相連的,除了島嶼、海外屬地等情況,但是世界上有個國家,其領土絕對是世界上最支離破碎的,因為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這個國家就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印尼在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印尼,國名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位於東南亞的南洋群島,大約由17500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 近代歷史中的東南亞為何只有這個國家沒淪為列強的殖民地?
    泰國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800年的歷史中,泰國可以引以為自豪的是它是東南亞唯一的一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泰國過去正式的名稱是「暹羅」(英語:Siam)。泰國為何能夠擺脫成為殖民地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泰國積極進行近代化的改革,從泰國國王拉瑪四世到拉瑪五世都能說口流利的英語,積極引進西方教育和軍事制度,努力振興泰國自身的產業。
  • 德國閃擊西歐,日本為什麼緊盯法屬殖民地?3個空軍基地是關鍵
    二戰進行到1940年7月,對整個反法西斯同盟來說,是最黑暗的一段時間。在歐洲,法國投降並「一分為二」,英國被趕回了「老家」;在亞洲,日本乘機迫使英、法兩國,關閉了國際社會對華援助的陸上通道,使得中國的抗戰更加艱難。 要知道,僅當時的滇緬公路就承運著對華物資總量的38%。
  • 「日本不是真想佔領中國」 發動「無勝算」太平洋戰爭的背後原因
    郭岱君與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黃自進28日下午為長風基金會主講「從抗戰大歷史、展望臺灣大未來—勝利75周年的省思」。郭表示,外界疑惑在戰爭後期,為何日本會鋌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是因為深陷中國戰場。「日本當年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她解釋,日本當年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包含橡膠、石油和礦場,並且成立一個個親日傀儡政權,控制中國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