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二戰中僅僅堅持38天,為何卻能成為「五常」?

2020-12-06 世間人說

法國在歐洲是一個老牌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法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殖民國,當時法國不僅精心修建了馬奇諾防線,而且國內擁有高達300萬的軍隊。本以為在二戰中法國將成為抵抗德國的核心力量,結果沒想到僅僅38天法國就被德國擊潰投降。

那麼這麼一個外強中乾的國家在當時為什麼卻在戰後能夠成為五常之一呢?

其實法國能成為五常,當然是憑實力了。雖然那時法國基本沒有殖民地了,但殖民地獨立是1960年代之後的事。二戰剛結束時,法國仍然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統治面積僅次於蘇聯和大英帝國,世界排第三。本土加殖民地人口約一億,僅次於中英蘇美,世界第五。

再加上當時法國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完爆除了美蘇英之外的所有國家。有這樣強大的綜合實力,法國躋身五常,有什麼問題嗎?當然了,法國躋身五常,也有戴高樂和邱吉爾的努力。(蔣委員長也有功勞)

二戰期間,美蘇對法國很瞧不起,當時的法國在自主事務上的權力也不大,只比後來投降的德國大一點。比如二戰期間召開的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達會議,美蘇就都沒有邀請法國代表參加。

特別是雅爾達會議,當時法國已經復國,但美蘇依然不帶法國玩。按照美蘇的設想,法國沒落了,乾脆趁機會把法國肢解,順帶也把英國收拾了。

時任「自由法國」的負責人戴高樂認為盟國這麼對待法國是不公平的。一來,法國人在二戰並非一點貢獻都沒有;二來,法國在實力上本來也有發言的資本。於是他就積極在英美蘇之間斡旋,在三個大國之間來回穿插遊走,獲取政治平衡。

由於英國和法國同樣是殖民大國,法國如果沒落,殖民體系崩塌了,英國也受影響。而且英國當時也沒有完全沒落,仍然還有對抗美蘇的實力(英國退出超級大國之列是在1960年代之後)。但英國單獨美蘇對抗又太吃力,需要法國的助力,所以邱吉爾就在這時候拉了法國一把。

比如1945年2月3日,史達林在雅爾達會議上堅決反對讓法國在德國獲得一個佔領區,以及在盟國管制委員會中獲得一個席位。這種反對,等於就是反對法國躋身戰後的大國之列。

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讓蘇聯對日本宣戰,當時也支持了史達林。

邱吉爾對此事據理力爭,他強調,法國是一個大國,不能忽視了法國。並且邱吉爾還悄悄與羅斯福溝通,向羅斯福強調,消滅軸心國以後,必然要與蘇聯對抗。美國不論出於感情還是自身利益,都必須支持法國恢復它大國的地位。

羅斯福考慮再三,再加上戴高樂與史達林密會了十五個小時。最後在雅爾達會議上,美蘇終於確定了法國參加對德國的佔領,並成為管制德國的第四個成員國、以及聯合國大會的五個發起國之一。法國因此才爭得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資格,享有安理會否決權。另外,蔣委員長當時也在無意中推了法國一把。

二戰進入反攻階段後,美國為了肢解英法在亞洲的殖民地,就拉攏中國,想讓中國吞併掉一部分英法殖民地。劃定中國戰區,把法屬越南殖民地的北部劃入中國戰區,就是羅斯福總統的主意。(泰國原本也屬於中國戰區範圍,羅斯福這麼幹,其意就是讓中國取代日本,成為東亞老大,制衡英法)

但是羅斯福的建議,被委員長婉拒了,蔣當時對羅斯福說:一切殖民地人民皆有自立自治之能力,所以,中國希望美國也能放手讓殖民地人民自己發展。這種話,委員長在訪問印度,會見甘地時也說了。為此事,他還得罪了英國人。

羅斯福原本想拉攏中國制約英國,可沒想到蔣會婉拒。於是羅斯福就只好在隨後的德黑蘭會議上拉攏史達林。史達林野心很大,羅斯福主動提出這種建議,他當然是一口答應。但是,史達林的野心又過於大了,他趁機敲竹槓,讓羅斯福對其很是不滿。

邱吉爾、戴高樂見到美蘇分歧,就趁機左右逢源,抓住了美國還是最擔心蘇聯擴張,需要利用自己制衡蘇聯的訴求,最終說服了美國,讓法國躋身五常之列。

所以總的來說,法國能成為五常,一是法國實力夠強,二是邱吉爾和戴高樂的努力。但是邱吉爾的爭取,戴高樂的斡旋,大前提仍然是法國的實力足夠強。否則邱吉爾怎麼不抬舉比利時、荷蘭一把,偏偏抬法國呢?

親,如果對這篇文章滿意的話,點讚收藏以便查閱資料所需喲~

相關焦點

  • 二戰印度幫英國打德國,獲得自治權,法國殖民地就沒那麼幸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五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不過很多人都對法國能夠成為五常之一很有意見,要知道在二戰初期,德國閃電戰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就瞬間拿下了法國,而這樣的法國又有什麼樣資格能夠在二戰之後成為五常之一呢?
  • 二戰中,日軍10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為何僅僅生產了1000門
    二戰中,日本陸軍裝備的91式105毫米榴彈炮大約1100門,隨著日軍的侵略的步伐,這種榴彈炮的身影遍布中國和東南亞的戰場,但是對於91式榴彈炮的記錄卻不多,通過對全網的搜索,本文對日軍91式榴彈炮的情況進行整理。從戰爭中看到了火炮的威力,求購於法國。
  • 五常中存在感最低國家,軍事水準卻超乎想像
    自從二戰結束後,世界各國為了維護世界的長治久安,便成立了聯合國這個國際機構,其主要職能就是「維護世界和平」。而在這個國際組織中,我們所謂的「聯合國五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全稱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組成成員就是二戰的5大戰勝國,自從二戰以來就保持了穩定的、強大的軍事實力,在聯合國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可以說是聯合國中的重要國家。聯合國五常國家分別是美利堅合眾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俄羅斯聯邦、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何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但中國和法國都成為了五常之一,顯然是三巨頭協商一致的結果。這裡面中國的支持者是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反對者是蘇聯的史達林,但史達林讓步了,美英蘇中法成為五常。一切靠實力說話這事情其實也不難理解,一切靠實力說話,背後又有利益使然。
  • 國中土耳其,與五常各國之間的恩怨情仇
    或許上面說的義大利只是在二戰時期的例子,在殘酷的二戰中擁有這樣一個不愛打仗的國家,其實也是一種溫情所在。但是在現代社會的今天,依然存在著一個搞笑的國家,它就是: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
  • 二戰日本也曾造原子彈,全國科學家瘋狂研究,為何終是沒能成功?
    自從原子彈被美國研發出來以後,雖然只在二戰是被美國用於逼迫日本投降時投放了兩顆以外便再沒在戰爭中出現,但僅唯一次顯現的實力便已經給世人的心理留下了陰影。 作為最有威懾之力的核武器,自然受到了各國的追捧,後續在各國的不斷研發之下相繼也有個別國家研發出了原子彈的,不過由於原子彈的危害性實在太強,之後核武器也就被命令禁止除了五常國家之外的國家研發了
  • 二戰時日本落後歐美一大截,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五強國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二戰時的世界第五強國。二戰中,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猖獗一時。太平洋戰爭中,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差點被日本聯合艦隊一波流幹掉。那麼二戰時的日本落後歐美那麼多,為何卻能成為世界第五強國?其實,很多人有個誤區,總是認為只有國家發達,國家才會強大。事實上,國家的強大與否雖然和發達程度有關,但並不完全成正比,發達程度只是決定國家強大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不是決定性因素。就像非洲的奈及利亞,GDP和軍事力量比歐洲很多小國高的多,但發達程度遠遠比不上歐洲那些富得流油的小國。
  • 聯合國五常究竟多強?即便是墊底的兩個國家,也是他國拍馬不及的
    在人類歷史上一共發生過最慘烈的戰爭,那便是一戰和二戰。這兩場戰爭波及到了世界眾多國家,給各國都帶來了不小的損傷,所以在二戰結束以後,各國便停歇了戰爭的心思。後來為了防止有國家會私自發動戰爭,各國便決定建立聯合國,以此來維護世界。
  • 一旦印度的「大國夢」實現,成功加入五常,哪國最可能被踢出局?
    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就是成為五常俱樂部的一員,為了實現這一夢想。其不惜一切代價提升綜合國力,甚至斥巨資從美俄等國定期引進先進武器裝備。在此過程中,印度依舊沒有放棄自主研發這條道路,但其這條路卻一直讓人大跌眼鏡。
  •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此國已「名存實亡」,印度:期待五常迎來新成員!
    肯定是聯合國,現實中也確實如此,上世紀聯合國正式成立後一直都是國際上成員國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國際組織。今天小恆和大家聊得話題也和聯合國有關: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此國已「名存實亡」,印度:期待五常迎來新成員!
  • 二戰法國擁有馬奇諾防線,堡壘堅固四通八達,為何僅抵抗一個多月
    然而這場戰爭僅僅持續39天,法國就被德國徵服了。在第1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因為付出了慘痛代價,以至於失去了作戰的鬥志,國民開始極度厭戰。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在一戰後開始在德法邊境修建了一條令後世驚嘆的馬奇諾防線。只是這個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修成的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 92式重機槍射速偏慢,比馬克沁笨重,二戰時日軍為何堅持裝備它?
    馬克沁機槍是自打它問世以來全世界殺人最多的一把機槍,而92式重機槍在他面前連提鞋的資格都不夠,既然如此,為何二戰中的日軍還要堅持使用92式重機槍?甲午戰爭後,日軍開始模仿法國的哈奇開斯機槍,因為當時機槍的發展趨勢逐漸由水冷式偏向氣冷式,所以日本自然也往這個方向努力,其實說到底還是自己沒有掌握水冷式機槍的關鍵技術。日俄戰爭結束後,日軍自認為掌握了哈奇開斯機槍的關鍵技術,並且覺得自己仿製的並不比原版差,因此決定在此基礎上設計一款屬於日軍自己的機槍,92式機槍就此問世了。
  • 二戰投降哪家強?法國在越南搞事被我軍一頓臭揍,迅速舉起白旗
    這意思是諷刺二戰法國的戰鬥力,如果誰能挑戰勝利這個任務關,即可成為聯合國五常候選人資格。估計大多數遊戲玩家會紛紛選擇這個任務。無他,此關除了任務時間限制極短以外,傷亡程度和付出成本極低。法國軍隊的戰鬥力在二戰期間可見一斑,搖動白旗投降造成大面積軍隊迅速崩潰,政府的妥協政策又給同盟國造成法國懦弱、不堪一擊的形象。最後戴高樂將軍靠同盟國的幫助才復國成功,他也希望能在二戰後重建大國形象。
  • 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為何要繞道阿登森林?而沒有直接進攻法國本土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 零式戰機被很多人吹上了天,為何二戰時德國不從日本進口一些
    文/寂寞的紅酒零式戰機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裝備的主力戰機之一,被日軍吹捧為「萬能戰鬥機」。由於零式戰機在太平洋戰場上出色的表現,零式戰機甚至被很多網友吹上了天。但有意思的是,雖然零式戰機被吹上了天,但日本的盟友德國人始終沒有從日本進口一架,德國人甚至對零式戰機絲毫不感興趣。
  • 想取消五常一票否決權,俄羅斯第一個不答應:太冒險了
    其中,印度方面稱希望取消五常一票否決權,讓印度成為常任國之一。對於此,五常之一的俄羅斯可是不答應的。據海外網11月17日消息稱,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葉夫斯季格涅耶娃在聯大會議上發言時表示,俄羅斯反對任何會侵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特權的想法,包括一票否決權。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二戰歷史中,提起馬其諾防線,許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就是法國的一個「笑話」。法國耗時數年,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的固若金湯的軍事防線,結果卻被德國繞道,讓德軍在3個月內就將法國滅亡,確實顯得可笑。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的。二戰時期的「馬其諾防線」,絕非一無是處。
  • 為何只有五常有技術能造氫彈 研製到底有多難?
    原標題:為何只有五常有技術能造氫彈 研製到底有多難?裂變核武器通過裂變釋放能量,大部分的裂變核武是使用化學炸藥的爆炸能,把在臨界質量以下的鈾-235或鈽「擠壓」至超越臨界質量,使之產生不受控的連鎖反應,釋放大量能量。通常起爆的方式可分為槍式和內爆式。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第一枚原子彈「小男孩」即為槍式起爆的鈾彈。而投擲在長崎的「胖子」則為內爆式起爆的鈽彈。
  • 二戰中哪個參戰國叛變投敵的叛徒最多?哪個國家最少?為什麼?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殺戮,參加戰爭的國家高達60多個,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叛徒,那麼二戰中哪個參戰國投敵的叛徒最多?哪個國家叛徒最少?二戰期間出現叛徒最多的國家是法國我一說是法國,肯定有不少朋友就有疑問了,法國怎麼可能是出現叛徒最多的國家?
  • 五常時常「打架」,但在這兩件事上,罕見一致全部投出否決!
    眾所周知,聯合國中最重要國家,就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即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我國,五常最獨特的權利就是一票否決權,各國都在這些年中使用一票否決權,維護了自己的利益,由於每個國家利益不同,所以在很多事務上,五常都無法達成一致,全部通過的情況並不多,全部否決的情況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