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美西方的關注,遏制中國的背後,最主要的其實不是貿易而是科技,習慣於當規則制定者的西方國家不希望讓中國加入到規則制定的行列。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
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
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過去我國乃至全世界主要用的衛星行為系統就是美國的GPS,但後來各國都開始尋求自己的衛星系統,雖然是燒錢的大工程,但吃一塹長一智,吃虧的沒吃虧的,看到美國如何在GPS上卡別人脖子的都紛紛自己動手組建衛星系統,比如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還有中國的北鬥,這些都是全球定位系統,可以說現在的GPS早就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包括歐洲也對使用GPS很忌諱。
美國利用GSP曾做過幾件「噁心人」的事,一個是「銀河號」事件,中國在其中是受損方,也是這次事件後,我國才下定決心要大力發展相關技術,早日擁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
此外在對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利用GPS和空中優勢直接拉著航母來到中東,在伊拉克家門口來了個降維打擊,在把伊拉克打痛打殘後自己只有少量損失,這是也給世界各國提了個醒,GPS終究是美國的GPS,一言不合美國就給關了,因此在全球定位系統上實現多元化才是正途,這件事上,美國以「國家安全」拉攏盟友抵制其他衛星系統是不太可能的。
北鬥實現自給自足,不給美國留下制裁把柄
除此之外,制裁需要實質性舉措,比如在封殺華為這件事上,美國是在用技術卡脖子,晶片製程中有美國技術,人不讓用,加上霸權施壓,其他國家都不敢反對。而北鬥的零部件能實現自給自足,美國制裁也無從談起。
如今北鬥已經躋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市場,雖然歷時20多年花費巨大,但屬於中國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不僅有戰略意義,未來也會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