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2020-12-06 華夏經緯網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報導稱,華為遭遇美國強力封鎖,尋求支援,聯發科也是市場點名可能受惠華為晶片轉單的對象。但業內人表示,鑑於美國禁令影響和相關人力資源投入,聯發科不敢答應華為的巨額訂單。

華為遭受制裁引發島內輿論「去臺化」擔憂。臺灣《遠見》在專文中表示,美國此番再度對華為開鍘,將加速中國大陸「去美化」進程。一旦中國大陸成功扶植自身科技鏈,下一步是否會「去臺化」?

安聯臺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美國此舉最主要的還是限制中國大陸科技發展與成長速度,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大陸仍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是許多美國企業的大買家。所以,這些禁令,看似要讓華為斷炊,卻同時又有一些例外(像是再度展延),實際目的還是以限制技術發展為主,讓中國大陸科技發展窒礙難行,但又不會影響美國企業。

華為在臺(資料圖)

中國「去美化」速度將加快

中美角力持續惡化,加快了中國「去美化」的速度。中國逐漸轉向亞洲供應鏈尋求解決方案;而臺灣,也因而受惠,享受到「去美化」的優勢。

鍾安綾指出,中美貿易戰勢必會持續下去,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對於中國而言,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度勢將成為國家目標,這對亞洲供應鏈是一個正向的事情;而這個正向效益,又會率先體現在半導體產業上面。

怎麼說?原來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中,有兩個獨佔領域,分別是半導體設備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

這兩項是自製IC晶片很重要的關鍵,中國如果要去美化,勢將要從這兩個領域下手,無論是自行研發,或是從亞洲供應鏈中找供應商。

「說明白一點,美國禁令主要就是打擊華為、海思的晶片設計。那當海思晶片無法出貨,要怎麼補上這個缺口?一是直接買晶片,二是找其他IC設計公司幫忙開發。」鍾安綾說。

所以,臺灣的IC設計公司,矽智財(IP)設計公司,以及客制化晶片(ASIC)服務商,都會是中美貿易戰的受惠者,因為他們的產品正是中國大陸目前最缺乏的資源。

鍾安綾指出,其餘關鍵零組件如光通訊、RF天線等也會因此受惠,因為技術含量高,而目前中國的技術還不算最領先。

臺灣必須更重視「去臺化」威脅

文章中還稱,雖然中國大陸轉向亞洲供應鏈,讓臺灣享受到去美化的優勢,並加深臺灣在亞洲供應鏈的重要性。但禍福相倚,臺灣必須更重視「去臺化」的威脅。

「中國大陸未來一定會扶植自己的供應鏈,這是不會改變的事情。」鍾安綾說,雖然短中期半導體技術、發展還無法超過臺灣,尚未有太大的威脅性。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大陸在美國不斷打壓的情況下,一定會更想方設法的實現半導體自製的目標。

那麼何時會扶植出完全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很難預估。但臺灣科技業界不能再忽視這議題,應該思考如何繼續跑贏中國。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 美國聯合英法意制裁華為,華為的出路在哪裡?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背景美國在2019年宣布對華為公司進行制裁後,歐洲的英國、法國相繼停止採用華為5G設備,最近義大利電信又明確表示在5G核心網設備競標中華為將不在考慮範圍內。迫於與美國相互依賴的關係,英法意等三國也對華為進行了限制和制裁。
  • 華為受到美國制裁,3條出路,最終目的還是自己掌握技術
    繼臺積電、中芯國際拒絕在美國9月份新的制裁令生效後為華為公司代工晶片,如果禁令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麼兩家公司之間的晶片代工業務就將陷入停滯狀態,面對這種情況,華為公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積極將中低端晶片的代工業務轉往中芯國際,一方面也在和其他半導體公司探討代工高端晶片的可能。
  • 【芯觀點】美國制裁之下的華為「絕技」——光通信產業鏈
    北京時間8月18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了對華為的升級版禁令,這份禁令可以說是對去年和今年春夏之交的兩份「梯隊型」禁令打了一個重要的「補丁」——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生產的產品,並在實體列表中增加38個華為子公司。
  • 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科學無國界
    美國商務部更是採取實際行動,不斷擴充制裁清單的成員名額,這種行為完全是以損人又害己的方式去幹預中國的強大之路。同時很多人看到名單後不免發出疑問:美國制裁清單為何沒有清華北大?浙江大學教授鄭強也給出了答案:科學無國界。
  • 一年了 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但同時,任正非希望川普以更開放的心態接受各種公司的投資,要寬容地對待這個世界,歡迎川普參觀華為公司。對於大女兒孟晚舟,任正非向外傳遞了對孟晚舟的愧疚之情,由於在其成長過程中沒有給多大的幫助。而在美國CNN的一次採訪時,讓大家看到了任正非柔情的一面:如果如果川普批准,我想去加拿大(探望孟晚舟)。
  • 一年了,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但同時,任正非希望川普以更開放的心態接受各種公司的投資,要寬容地對待這個世界,歡迎川普參觀華為公司。對於大女兒孟晚舟,任正非向外傳遞了對孟晚舟的愧疚之情,由於在其成長過程中沒有給多大的幫助。而在美國CNN的一次採訪時,讓大家看到了任正非柔情的一面:如果如果川普批准,我想去加拿大(探望孟晚舟)。
  • 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制裁只能證明牛頓第三定律的可靠
    在美國對中興進行制裁以前,中興可謂風頭正勁,準備大展宏圖。可是在美國對中興進行制裁,禁止中興進口元件以後,「缺芯」的中興公司業務受到了重創,供應鏈不能正常運轉,工廠面臨停工,舉步維艱,甚至險些破產。從中興的結果可以看出,美國「實體名單」制裁的威力可見一斑。
  • 網易研究局|丁一凡:美國調查華為就像處死嶽飛一樣
    4月25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美國司法部正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美國為何要調查華為?華為應該如何應對?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
  • 集邦諮詢:華為光通信供應鏈不會受到美國制裁影響
    集微網消息(文/隱德萊希),集邦諮詢(TrendForce)8月21日發表報告,分析美國一系列打壓華為的政策對整個半導體晶片行業和5G產業的影響。報告指出,在美國近日出臺華為「最嚴禁令」之前,雖然已經對華為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制裁,但實際的禁令一直在延遲,給了華為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最壞的情況——即無法再從供應商那裡獲取足夠多的晶片零部件。
  • 中國臺灣臺積電為何會斷供華為,倒戈老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隨著華為的越來越強大,老美開始害怕了。使出各種陰狠毒辣的怪招打壓著華為。前有禁止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後有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抓。然而,這一切都不及斷供晶片、禁用ARM架構來的致命。這兩項技術非一朝一夕所能研發出來。
  • 中情局密碼間諜行動的曝光,讓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美國制裁華為
    作者:王德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德國情報機構秘密控制瑞士加密公司的消息,突顯出美國對華為和其他公司的發展,所持的「安全擔憂」的虛偽。《華盛頓郵報》、《ZDF》和《SRF》都刊登了一則爆炸性的消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西德特勤局(BND)秘密擁有並控制著瑞士密碼公司Crypto。
  • 蔡英文也宣布「制裁」中興,但美國在WTO只拿出不足3頁紙,連...
    ,聯發科和中興合作要先取得許可證,我們就等一下,看臺灣當局會不會發給聯發科出口許可證。事實上,除了臺灣的聯發科,昨日,媒體報導:英偉達等企業的在華業務也被美國政府調查。英偉達與華為合作也被白宮審查白宮點名英偉達與華為晶片合作 27日,媒體報導:白宮考慮動用《緊急權利法案》,對英偉達等美國晶片廠商在華業務活動進行審查,還點名了英偉達與華為的晶片合作。
  • 跟隨美國腳步 日本也要制裁林鄭月娥?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被美國制裁,10日有消息稱日本政府也會跟隨美國的制裁指令凍結林鄭的帳戶,也不會批准她在日本開設帳戶。香港東方日報網10日稱,日本政府9日響應國會議員松原仁的書面問題時披露了此事。松原仁稱,即使林鄭有關交易不是在美國的司法管轄區,日本銀行也不應為她處理,甚至在日本置業也有困難。他還聲稱,這次制裁安排涵蓋其他10名8月時被美國制裁的內地及香港官員。
  • 每經21點 | 華為餘承東回應美國三輪制裁;百度回應「搜英文單詞...
    每經21點 | 華為餘承東回應美國三輪制裁;百度回應「搜英文單詞出現淫穢圖片」;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每日經濟新聞
  • 任正非: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
    Nathan VanderKlippe:5月之後您又覺得應該以什麼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呢?您的想法有沒有發生改變,比如說您覺得這件事會持續多長時間,具體應該怎麼解決?  任正非:5月份以後,我們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華為公司,孟晚舟事件只是起頭。只有加緊把自己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做好,使產品開發體系適應制裁環境,堅決讓公司生存下來,才能有解決問題的方案。
  • 中國航天在美國制裁中變強
    中國航天的發展始於1956年,並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是繼蘇聯、美國與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航天是在美國等國家制裁中起步的,也是在美國的制裁中不斷發展的。
  • 美國制裁華為,但為什麼沒有動中國的北鬥?實力強勁不可阻擋
    圖為中國北鬥系統模型 今年以來,我國不斷有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出來,創造了一個個世界奇蹟,雖然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但是憑藉著中國人的自強不息,北鬥系統全面建成,打破其長達25年的導航系統壟斷。說到這裡國人可能有些疑惑,為什麼美國敢對華為中興制裁,而沒有打擊北鬥?
  • 5G遭禁用孟晚舟被扣留,美國要對華為動刀?
    01  孟 晚 舟被捕,張首晟自殺引發種種聯想根據加拿大媒體報導,應美國要求,加拿大警方於12月1日在溫哥華逮捕了孟晚舟。美國正在尋求引渡。美國方面指控她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另據央視報導,加拿大司法部發言人表示,法庭將於12月7日進行保釋聽證。
  • 5G晶片美國制裁華為又到高潮,其實矽晶片已接近物理極限
    隨著美國制裁華為的時間日益臨近,華為高端晶片的危機正在進一步的加大。 有人說這個消息不準確,已經開始有7nm晶片開始量產了,但是量產的7nm晶片每個月只有幾萬片,能提供給華為多少才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