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晶片美國制裁華為又到高潮,其實矽晶片已接近物理極限

2020-11-26 騰訊網

臺積電已經宣布開始量產5nm晶片,7nm晶片也是臺積電第一個宣布量產。隨著美國制裁華為的時間日益臨近,華為高端晶片的危機正在進一步的加大。

國內目前最先進的晶片技術是中芯國際,但現在剛開始量產14nm的晶片,最少落後臺積電4年。

有人說這個消息不準確,已經開始有7nm晶片開始量產了,但是量產的7nm晶片每個月只有幾萬片,能提供給華為多少才能滿足?這真是杯水車薪起不到什麼作用。

但是其實現在的5nm晶片還是7nm都是矽晶片,而且已經逼近物理極限了。

目前已知矽原子的直徑大約是0.117nm,再考慮到原子之間的距離,理論極限至少是0.5nm,但是這個極限基本上無法達到,5nm進一步發展,付出的成本與經歷都特別巨大,關鍵已經看到矽晶片的天花板在哪裡,在發展的空間已經不大。

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在哪裡吶?主要為幾種,一是立體矽晶片,把矽晶片內部的電晶體結構多層堆疊,又平面到立體,矽晶片又多了無線的可能。

二是,液體金屬晶片,目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找到了鎵金屬化合物的液體金屬,功能已經十分的強大,最主要的是既有非金屬特徵,又有金屬的特性,其中在電磁環境下有很多奇妙的變化。

三是生物晶片,人類自從發現肌蛋白在單一纖維上搬運內啡肽這一現象,受到啟發可把這項發現用於仿生物晶片的發展,擁有諸多的優點,比如能耗極低,物質的可循環利用等等。

在單一矽晶片已經要走到盡頭的今天,一定要提前進入到新的賽道,這樣我們才能改變跟跑的形勢變為領跑。但是我們基礎科研還很薄弱,科研環境還很不健康。研究生們都叫導師老闆或者boos,就是知道我們科研是什麼情況了,這裡面有一些比較尷尬的內幕。如果大家是喜歡繼續介紹晶片發展的科技方向,還是喜歡揭露一些晶片、機械、科研等方面的內幕,評論裡面告訴我,下一期介紹。

相關焦點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暴斃美國另有隱情,幫華為突破5G晶片關鍵技術如今,提起華為便不得不將5G、晶片和美國制裁聯繫在一起。華為受到美國壓力和制裁的原因與5G技術有關。經過多年的產品研發,華為掌握了5G的關鍵技術,成為國家標準的管理者。
  • 任正非運籌帷幄,華為研製光學芯將取代矽晶片,贏回市場份額
    一、76歲的任正非,讓你看到了什麼是錚錚鐵骨「剛強任」1、人們清晰的記得,在今年初美國宣布將全面制裁華為時,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仍然談笑風聲,表白「華為與美國企業仍然保持良好的合作」,並沒有那種人們「預見」性的抱怨與低迷。
  • 5nm是物理極限 晶片發展將就此結束?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歸會有一個權限,5nm則是矽晶片工藝的極限所在,事實上,隨著10nm、7nm晶片研發消息不斷報出,人們也開始擔心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會不會意味著摩爾定律最終失效,進而導致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
  • 【芯觀點】美國制裁之下的華為「絕技」——光通信產業鏈
    這份力圖對華為手機晶片實施趕盡殺絕式的斷供的補丁,立即在整個半導體晶片行業和科技類媒體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而且市場方面馬上就有了反應:被廣泛認為可以給華為代工手機晶片的聯發科在8月18日的臺股市場上一度跌10%。美國半導體協會(SIA)也在第一時間當仁不讓地在官方網站上給美國商務部科普什麼叫自由市場和半導體產業鏈。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隨著美國動用舉國之力制裁華為,脅迫各大晶片代工企業紛紛斷供華為,使得半導體晶片的研製問題重新浮出水面。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楊振寧徒弟張首晟,幫華為突破5G晶片核心技術,暴斃美國疑點重重
    如今談及華為就會和5G、晶片、美國制裁等聯繫在一起。華為之所以被美國打壓制裁就和5G技術有關。華為經過多年的研發,掌握了5G核心技術,成為行業標準的領導者。任何國家或人對美國產生威脅,美國都會想辦法打壓。
  • 美國聯合英法意制裁華為,華為的出路在哪裡?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美國步步為營,圍堵華為和其它中國企業和機構一、禁售晶片從2019年美國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公司出售晶片開始,華為抵制住壓力,積極開始自主研發晶片,海思麒麟應運而生,在華為主流4G旗艦機型和5G機型上紛紛開始採用麒麟晶片
  • 一年了 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為此,華為在加大研發資金投入的同時,減少了48%的研發機構,關閉了46%不必要的產品研發,將節省下來的工程師們轉移到主航道的產品領域,提升了主航道產品的研發能力。川普對華為的制裁,任正非反而評價川普是個「偉大的總統」:因為在一個民主國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稅收大幅度降下來,歷史上沒有過。
  • 一年了,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為此,華為在加大研發資金投入的同時,減少了48%的研發機構,關閉了46%不必要的產品研發,將節省下來的工程師們轉移到主航道的產品領域,提升了主航道產品的研發能力。川普對華為的制裁,任正非反而評價川普是個「偉大的總統」:因為在一個民主國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稅收大幅度降下來,歷史上沒有過。
  • 矽正在接近極限,晶片未來靠什麼?
    要聞 矽正在接近極限,晶片未來靠什麼?現代生活依賴於半導體晶片和矽基集成電路上的電晶體,它們可以開關電子信號。大多數電晶體使用豐富而廉價的矽元素,因為它既可以阻止也可以允許電流流動,它既是絕緣體又是半導體。直到最近,擠壓在矽晶片上的微型電晶體每年的體積都縮小一半。它造就了現代數字時代,但這個時代即將結束。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汽車、5G和6G手機這些計算密集型工作的問世,科技的未來岌岌可危。
  • 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
  • 集邦諮詢:華為光通信供應鏈不會受到美國制裁影響
    集微網消息(文/隱德萊希),集邦諮詢(TrendForce)8月21日發表報告,分析美國一系列打壓華為的政策對整個半導體晶片行業和5G產業的影響。報告指出,在美國近日出臺華為「最嚴禁令」之前,雖然已經對華為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制裁,但實際的禁令一直在延遲,給了華為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最壞的情況——即無法再從供應商那裡獲取足夠多的晶片零部件。
  • 華為受到美國制裁,3條出路,最終目的還是自己掌握技術
    繼臺積電、中芯國際拒絕在美國9月份新的制裁令生效後為華為公司代工晶片,如果禁令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麼兩家公司之間的晶片代工業務就將陷入停滯狀態,面對這種情況,華為公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積極將中低端晶片的代工業務轉往中芯國際,一方面也在和其他半導體公司探討代工高端晶片的可能。
  • 華為騙了所有人!光刻機只是藉口,自研新型晶片打破美技術壁壘
    眾所周知,中國已經在5G領域實現了對於西方技術的反超,但同時也是因為對於西方技術的範反超,使得華為遭受了美國的打壓。作為世界數字霸主,美國當然見不得任何企業超越自己,於是華為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不僅補貼運營商拆除華為的5g設備,還呼籲各國禁止華為參與其本國的5g網絡建設。
  • 晶片真的很難製造嗎?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華為該怎麼辦呢?
    為了壓制華為,美國已一次又一次提升限制範圍了——8月17日晚,美國商務部發文稱:將進一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權限,華為不得採購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片,並且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又是晶片!
  • 極限施壓下 華為結局如何?
    爭論的議題,是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華為會不會死?一方認為,華為肯定能活著,另一方認為,持續失去美國合作,肯定會死。看樣子小憩不成,我只好站起來,給小夥伴們科普一下。2018年,美國開啟一輪對中興的制裁時,中興董事長殷一民表示,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必須尋求緊急協商,恢復供應。
  • 最終時間已確定,9月3日全球首發麒麟9000晶片,華為最後的高端!
    ,時間定於當地9月3日下午14點,在此次演講會上,預計會正式推出麒麟9000 5G晶片,並公布Mate 40系列的發布時間,這也是華為最後的「高端芯」。根據華為消費者CEO餘承東的描述,麒麟9000將是華為最後一款高端晶片,華為沒有晶片了。其實在晶片命名上,我們就已經能看出麒麟9000將是「絕唱」,按照華為的命名原則,「9」代表著旗艦型號,三個零則預示著終結,按照正常的命名原則,這款晶片應該叫「麒麟1000」,代表著華為5G晶片的開端。當然,這一切的幕後推動者,就是美國無情的制裁。
  • 矽光晶片:通往光腦的大門?
    近日,IBM宣布已成功研製出實用化的矽光學晶片,這項已有二十年發展歷史的技術讓人看到了應用的希望。據稱,他們已將一個矽光集成晶片塞到了與CPU相同的封裝尺寸中,這無疑將矽光子技術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專家預計在半導體工藝達到物理極限,革命性的新計算機尚未出現之前,矽光學技術將負責填補空缺。
  • 華為出售榮耀品牌,是雙贏,也是一次投石問路
    華為出售榮耀,一場斷臂求生受美國對華為晶片制裁,導致華為沒有晶片可用,庫存晶片也只能用於華為的高端系列。雖然近來白宮鬆口可以向華為提供4g晶片,在5g時代4g晶片在競爭力上是不夠的。榮耀品牌的何去何從就成了問題,不單單是榮耀的員工,還有上下遊供應鏈都需要生存。
  • 臺積電突破納米極限,北大突破晶片極限?碳基晶片究竟是何物?
    自從晶片戰爭開始以來,我國一直都在尋找著一個突破的機會,許多的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就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封鎖,別看晶片只是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存在,可其實這其中包攬了全人類的頂尖智慧,還有未來科技時代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