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是指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歸會有一個權限,5nm則是矽晶片工藝的極限所在,事實上,隨著10nm、7nm晶片研發消息不斷報出,人們也開始擔心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會不會意味著摩爾定律最終失效,進而導致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
為什麼說5nm是現有晶片工藝的極限呢?
Source:源極 Gate:柵極 Drain:漏極
這個主要是由於現有晶片製造的原材料是「晶元」、或者說矽片,也就是矽,所以我們才說矽晶片。一塊看起來非常小的晶片,實際上已經整合了數以億計的電晶體,電晶體簡單而言可以看作是一個可控的電子開關,電晶體由源極、漏極和位於他們之間的柵極所組成,電流從源極流入漏極,柵極則起到控制電流通斷的作用,從而產生0 1數位訊號,在目前的晶片中,連接電晶體源極和漏極的是矽元素。
然而隨著電晶體尺寸的不斷縮小,源極和柵極間的溝道也在不斷縮短,當溝道縮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量子隧穿效應就會變得極為容易,換言之,就算是沒有加電壓,源極和漏極都可以認為是互通的,那麼電晶體就失去了本身開關的作用,因此也沒法實現邏輯電路。
從現在來看,10nm工藝是能夠實現的,7nm也有了一定的技術支撐,而5nm則是現有半導體工藝的物理極限,那麼晶片的發展就此結束了嗎?
其實問題分析到這,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不是矽片發展到頭了,而是矽晶片的發展到了極限了,要突破這個極限的話,只能靠使用其它材料才代替矽了。
石墨烯
近年來,石墨烯被炒得很熱,它具有很強的導電性、可彎折、強度高,這些特性可以被應用於各個領域中,甚至具有改變未來世界的潛力,也有不少人把它當成是取代矽,成為未來的半導體材料。
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和近年來非常火爆的石墨烯有一定聯繫,零維富勒烯、一維碳納米管、二維石墨烯都屬於碳納米材料家族,並且彼此之間滿足一定條件後可以在形式上轉化。碳納米管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一維材料,它的徑向尺寸可達到納米級,軸向尺寸為微米級,管的兩端一般都封口,因此它有很大的強度,同時巨大的長徑比有望使其製作成韌性極好的碳纖維。
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在電學和力學等方面有著相似的性質,有較好的導電性、力學性能和導熱性,這使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顯示器、生物檢測、燃料電池等方面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此外,摻雜一些改性劑的碳納米管複合材料也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例如在石墨烯/碳納米管複合電極上添加CdTe量子點製作光電開關、摻雜金屬顆粒製作場致發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