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m!AMSL正式宣布,晶片精度達到極限,變化太突然

2020-11-26 騰訊網

ASML正式宣布

眾所周知,在光刻機領域,荷蘭阿斯麥爾(ASML)堪稱翹楚,目前,阿斯麥爾已經研製出EUV光刻機,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設備。

其實,中國在全球光刻機領域也具有一席之地,雖然製造出來的晶片精度遠不及阿斯麥爾,但在國際上已經是名利前茅了,這就是上海微電子,當然可達到的晶片精度為28nm,要想趕上阿斯麥爾仍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從市場份額來看,阿斯麥爾依然是巨無霸的存在,獨佔了全球80%的市場份額,其中,臺積電和三星所用的光刻機均來自這裡,由於阿斯麥爾產能有限,所以想要採購光刻機都需要提前預定,甚至搶購,更誇張的是,有錢也未必能買到這裡的光刻機。

在阿斯麥爾公司,還存在一項特殊的協議,叫作《瓦森納協議》,內容明文規定,不允許向中國大陸出售高端光刻機,這也是導致中國晶片製造長期落後於西方國家的原因。

前段時間,臺積電公開宣布自己已經在著手3n晶片製造試驗,預計2021年中旬實現小規模量產。要知道,當前最先進的晶片精度還是5nm,且僅有臺積電和三星具有能力完成加工。

10月15日,據《科創板日報》消息稱,ASML正式宣布完成最新精度的光刻機研發,代號TWINSCANNXE:3600D,最不可思議的是,這款光刻機可達到的製造精度高達 1.1 nm,這也就意味著1nm工藝來了!

晶片極限精度

在晶片領域,目前用得最多的是7nm晶片,而最新的5nm晶片不久後將應用在華為Mate40手機和iPhone12手機上,這也就代表5nm晶片時代即將來臨。

可現在ASML已經突破1nm級的光刻機製造,這對於晶片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意義。

目前市場上所應用的晶片幾乎都是矽基晶片,而矽基晶片在精度上也存在極限值,這個數就是1nm,當精度達到這個值後,即便有更高精度的光刻機,也造不出低於1nm精度的晶片。

科技需要進步,晶片發展不可能到了這裡就止步不前,那怎麼辦呢?

其實,除了矽基晶片,我國在碳基晶片領域也有了重大突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相同精度下,碳基晶片的綜合性能是矽基晶片的10倍,但由於當然人類所掌握的技術還不足以駕馭碳基晶片,所以並沒有將其普遍應用於市場。

晶片發展之路

綜上可知,對於晶片未來的發展軌跡,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5nm晶片的應用與普及。眼下最令人期待的晶片當屬麒麟9000、蘋果A14、驍龍875,這些都是當前晶片領域的領跑者。

第二,3-2nm晶片的設計與研發。雖然ASML已經研製出1nm光刻機,但是還沒有公司能設計出1nm晶片,所以暫時無法生產。科技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晶片的下一代繞不過2-3nm精度。

第三,1nm晶片生產。顯然,這是矽基晶片的極限精度,這同時也意味著矽基晶片走到盡頭。

第四,從矽基晶片向碳基晶片轉移。科技發展沒有盡頭,所以碳基晶片必然會被推上世界舞臺,矽基晶片屆時也將逐漸被淘汰,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

當前,中國在碳基晶片上的研究進度是全球最先進的,所以未來我國極有可能在碳基晶片的轉折點實現彎道超車,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晶片極限!1nm之後將會如何?
    當晶片小於1nm時,矽本身的物理形式將變得非常不穩定,並且加工技術也是巨大的挑戰。 即使可以製造1nm晶片,也很難脫離實驗室。這種大小的量子效應將越來越大。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中科院突然宣布 隨著川普和美國政府對華為公司的制裁全面升級,國內的科技發展也到了危急時刻,我們只有不斷地突破自己,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才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並且在科技之爭中取得領先!
  • 7nm、5nm、3nm?晶片工藝的極限在哪裡?製程小的晶片有什麼優勢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臺積電宣布開始試產5nm晶片了,而在此之前臺積電也是全球第一家量產7nm晶片的代工企業。而另外像格芯目前已明確表示不再研究10nm以下的晶片製造技術,並且這樣的晶片代工企業並不只有格芯一家。
  • 中科院突然宣布:2nm晶片技術有望「破冰」,國產晶片正式超車
    各個國家都在晶片製造上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現在晶片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我們國家的重視。對於晶片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國家一直在給予相關的企業支持。我國的晶片最近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快,也取得了不少的顯著成績。但是總的來看,與美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晶片領域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國產晶片其實對於很多行業來說都有很大的用處。
  • 挑戰物理極限 三星宣布5/4/3nm工藝演進路線
    [來自IT168]【IT168 手機訊】此前,有消息稱蘋果今年發布的A12處理器已經量產,並且採用了臺積電7nm製程工藝,7nm工藝將比10nm工藝在性能上提升20%,與此同時在功耗上還能降低40%,三星也宣布了其7nm LPP工藝製程晶片將會在2018年下半年投入量產。與此同時,在剛剛召開的Samsung Foundry Forum(三星工藝論壇)上,三星更是公布了三星在未來幾年晶片的演進路線。宣布將進軍5nm、4nm及3nm工藝,直逼物理的極限。
  • 繼聯電之後,格芯正式宣布放棄7nm FinFET項目
    摘要:格芯(GLOBALFOUNDRIES)官方在今天凌晨正式宣布:為支持公司戰略調整,格芯將擱置7納米FinFET項目,並調整相應研發團隊來支持強化的產品組合方案。在裁減相關人員的同時,一大部分頂尖技術人員將被部署到14/12納米FinFET衍生產品和其他差異化產品的工作上。
  • 蘋果A14的5nm工藝過後又將是什麼?或快到晶片性能極限時代!
    隨著iPhone12的到來,蘋果的最先進5nm工藝晶片為新一代iPhone系列電子產品帶來了強勁動力。那麼下代的A15,A16又將採用3nm甚至1nm工藝技術嗎?會不會因為極小尺寸的量子效應而到達物理技術極限呢?接下來我們便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何止5nm蝕刻機!華為正式宣布,川普有心無力?
    2004年,年近60歲的尹志堯博士帶領眾多優秀海歸人才回國,創辦了中徽半導體公司,並在短短13年的時間,帶領團隊攻克了5nm加工工藝,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在前不久,國產5nm蝕刻機也是正式面世,並率先被臺積電採用。
  • 中國可能找到5nm晶片製造新方法,或繞開AMSL光刻機
    可是在半導體晶片代工生產層面還是要深受美國的封禁,而這最主要是由於光刻機沒有。如今絕大多數半導體晶片生產商全是應用的荷蘭ASML光刻機,而荷蘭之所以一直沒有賣給我們光刻機,便是不要想我們國家提升在集成ic的探究,其身後主要是由美國的身影,一直以來美國都鍾愛對咱們國家採取科技發展封禁,就怕在我國在尖端科技超出她們。
  • 5nm是物理極限 晶片發展將就此結束?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歸會有一個權限,5nm則是矽晶片工藝的極限所在,事實上,隨著10nm、7nm晶片研發消息不斷報出,人們也開始擔心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會不會意味著摩爾定律最終失效,進而導致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
  • 臺積電突然宣布,半導體領域發展已經達到上限?中國的機會來了
    本日跟朋友們聊一聊:臺積電鼓吹曾經找到了2nm晶片的生產工藝,而中科院也傳來了一個讓咱們奮發的好信息,這會不會是中國半導體平臺的挫折點呢?憑據此前的信息表現,臺積電行使切入環抱式柵極技術,研發出了2nm晶片生產工藝的可行性計劃,憑據職業人士吐露,2nm工藝曾經靠近半導體摩爾定律的生產極限,這也是當前晶片工藝所能霸佔的極限,若沒有新的技術釐革,辣麼就意味著2nm工藝即是晶片工藝的極限了,而2nm的晶片所包含的能量,也是當前沒有設施描述的,在兩全強大機能的同時,還可以或許完成更低的功耗。
  • 晶片的戰場激烈萬分,誰將先進入晶片最強(極限)領域?臺積電?
    讓晶片的nm達到極限?那晶片的極限領域又是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吧!目前說哪個晶片廠家在未來將會成為領頭羊,現在還不敢進行斷言,因為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沒有人可以對其進行預知。如今的科技社會,變化多樣,讓你無法對明天進行準確的預測。
  • 臺積電還是晶片一哥!3nm工廠正式啟動,蘋果訂單已笑納
    臺積電的5nm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量產之後,單月出貨量就達到8萬片,現在更是達到了9萬片。儘管失去華為讓臺積電的產能無法達到滿載,但是蘋果的5nm訂單依然能讓臺積電5nm的產能接近90%,這足以讓臺積電賺得缽滿盤滿了。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7nm物理極限!1nm電晶體又是什麼鬼?
    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外媒報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採用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麼,為何說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面對美國的技術突破,中國應該怎麼做呢?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
  • 1nm,ASML正式官宣了
    另外,三星也加入其中,李在鎔更是親自前往ASML,協商購買更多的EUV光刻機,目的就是提升先進位程晶片的產能和良品率。但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三星、臺積電等都大量爭奪EUV光刻機之際,ASML卻正式官宣了1nm的光刻機相關情況。
  • 中興通訊:正在技術導入5nm晶片!這就是晶片極限了嗎?
    近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已經規模量產,並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則正在技術導入。 目前晶片的工藝越來越先進,從14納米到7納米,再到5納米,似乎並沒有一個極限,記錄在不斷被專業技術人員打破,證明了科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一、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達到90%。
  • 5nm就到極限了嗎?談晶片工藝發展路向
    事實上,隨著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這幾年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摩爾定律是否會最終失效,因為一旦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對於IT業界來說同樣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本文就跟大家來談一下目前半導體工藝的進展情況,以及一旦矽晶片工藝走到盡頭,又有什麼新的技術方向能夠維繫半導體工藝的持續發展。
  • 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 但批量生產受到光刻機的限制
    為了鞏固半導體在美國的地位,美國限制了晶片的出口,開始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進行追逐和阻擊。在美國的圍攻下,中國的科技發展到了非常關鍵的時刻。要打破這一僵局,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近日傳來好消息,中科院突破了2nm晶片的瓶頸,成功掌握了2nm晶片的設計技術。只要機器就位,2nm晶片就可以批量生產。好消息的傳來,讓國內科技企業大呼過氣。要知道,沒有一個國家掌握了2nm晶片的技術。中國科學院這次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