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晶片:通往光腦的大門?

2020-12-05 中國網財經

  近日,IBM宣布已成功研製出實用化的矽光學晶片,這項已有二十年發展歷史的技術讓人看到了應用的希望。據稱,他們已將一個矽光集成晶片塞到了與CPU相同的封裝尺寸中,這無疑將矽光子技術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專家預計在半導體工藝達到物理極限,革命性的新計算機尚未出現之前,矽光學技術將負責填補空缺。

  歷史:光學透鏡思路一度限制發展

  IBM的這一消息令行業再次沸騰,為什麼這些「技術者們」會這麼興奮?矽光子真的可以為人類打開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IT從業者就開始為半導體晶片產業尋找繼任者。光子計算、量子計算、生物計算、超導計算等概念一時間炙手可熱,它們的目標都是在矽晶片發展到物理極限後取而代之,以延續摩爾定律。

  其中光子計算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未來技術。與半導體晶片相比,光晶片用超微透鏡取代電晶體、以光信號代替電信號進行運算。光晶片無需改變二進位計算機的軟體原理,但可以輕易實現極高的運算頻率,同時能耗非常低,不需要複雜的散熱裝置。與電腦對應,設想中的光學計算機被稱作「光腦」。早年甚至有人預言2015年光腦就會開始取代矽晶片。

  但是現實並不盡如人意,科學家和工程師很快就發現製造納米級的光學透鏡是如此困難,想在小小晶片上集成數十億的透鏡遠遠超出了人類現有的技術水平。

  好在科研單位並未放棄將光線引入晶片世界的努力。很快人們發現用光通路取代電路來在矽晶片之間傳輸數據是很有潛力的應用方向:光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很少衰減,幾乎不產生熱量,同時可以輕鬆獲得恐怖的帶寬;最重要的是在矽晶片上集成光學數據通道的難度不算太高,不像光子計算那樣近乎幻想。於是從21世紀初開始,以Intel和IBM為首的企業與學術機構就開始重點發展矽晶片光學信號傳輸技術,期望有朝一日能用光通路取代晶片之間的數據電路。

  原理:晶片集成光電轉換和傳輸模塊

  以雷射代替電路傳遞數據的技術對普通人來說並不陌生,音頻設備常見的光纖數字接口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如今城市新建寬帶網絡已經普遍使用光纖取代了銅纜,大大提升了網絡的接入帶寬。光信號技術有很多優勢,但傳統光學數據設備的體積龐大,難以應用在晶片級的信號網絡中。

  矽光學技術的目標就是在晶片上集成光電轉換和傳輸模塊,使晶片間光信號交換成為可能。使用該技術的晶片中,電流從計算核心流出,到轉換模塊通過光電效應轉換為光信號發射到電路板上鋪設的超細光纖,到另一塊晶片後再轉換為電信號。

  把複雜的光電轉換模塊縮小到納米尺寸,同時還要能用半導體工藝製造不是容易的事情。雖然實驗室中早有成果,但成品的良率和成本一直難以令人滿意。另一方面,2004年後串行數據電路技術飛速發展,PCIe、QPI、HyperTransport等總線技術提供的帶寬達到很高的水平,也降低了業界對矽光學技術的潛在需求。

  直到幾年前,業界發現傳統的銅電路已經接近物理瓶頸,繼續提高帶寬變得越來越困難。同時雲計算產業卻對晶片間數據交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通常會安裝數以千計的高性能處理器,可這些晶片的協同運算能力卻受到晶片互聯帶寬的嚴重製約。

  例如一顆Xeon CPU從與自己直接連接的內存中讀取數據的帶寬高達每秒40G字節,但如果是從另一顆Xeon晶片控制的內存中讀入資料,帶寬就會下降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單顆晶片的性能越強、互聯的晶片數量越多,較低的互聯帶寬就越容易成為性能提升的障礙。銅電路不僅帶寬提升困難,功耗和發熱也不可小視,業界對矽光學技術的需求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未來:聽得見的腳步聲

  去年,矽光子器件公司Kotura宣布其Optical Engine可以通過使用波分復用實現100G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允許不同波長的多個數據信號共享相同光學通路。此類設備適用於數據中心與高性能計算應用程式,解決基於銅線的乙太網網絡性能不足問題。此外,IBM、Intel與NEC等晶片廠商巨頭也正在開發矽光子器件。一時之間,矽光子被廣泛重視。

  2010年,IBM在日本東京發布了其在晶片技術領域的最新突破——CMOS集成矽納米光子學技術,該晶片技術可將電子和光子納米器件集成在一塊矽晶片上,使計算機晶片之間通過光脈衝進行通訊。科學家有望據此研製出比傳統晶片更小、更快、能耗更低的晶片,為億億次超級計算機的研發開闢道路。

  2013年9月,Intel、康寧宣布共同研發了新的光纖傳輸技術,300米之內可以做到1.6Tb/s(200GB/s)的驚人速度,這種光纖採用了康寧的ClearCurve LX多模光纖技術,並搭配Intel MXC光學接口,未來可以支持Intel矽光子技術產品。

  2013年11月富士通宣布,通過與Intel的大力合作,成功打造並展示了全球第一臺基於Intel OPCIe(光學PCI-E)的伺服器,而其中的核心技術就是Intel苦心研發多年的矽光子。

  2014年12月,華為與納米研究中心——比利時的微電子研究中心聯合宣布,聚焦於光學數據鏈路技術,其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再進一步。這對於矽基光學互連的聯合研究有望帶來諸多益處,包括高速、低功耗和成本節省。

  這些行業巨頭都在瞄準矽光子市場,重點開發矽光子技術。強大的背景支持,結合夯實的歷史基礎,矽光子技術戴著閃耀的光環重出江湖。

  矽光學技術很快就會在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領域普及。不過在消費級產業這項技術很難有用武之地:智能設備和PC本來就沒那麼多晶片,自然也用不上高大上的晶片間光信號傳輸。新技術將更多以間接的形式影響我們的生活:未來雲計算平臺的性能快速增長可以為普通用戶提供更快更好的信息服務,背後的功臣之一就是矽光學技術。在半導體工藝達到物理極限,革命性的新計算機尚未出現之前,矽光學技術將負責填補空缺。

  在整個產業界的努力下,一個個問題正在被突破,業界對矽光子大規模商用也抱有極大的信心,有業內人士預計廣泛應用需要7—10年的時間。(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令人期待的「光腦」
    與傳統電腦不同,「光腦」以光子代替電子,光互聯代替導線互聯,光硬體代替電子硬體,光運算代替電運算。「光腦」用雷射來傳送信號,並由光導纖維與各種光學元件等構成集成光路,進行數據運算、傳輸和存儲。在「光腦」中,不同波長、頻率、偏振態及相位的光代表不同的數據,這遠勝於電腦中通過電子「0」、「1」狀態變化進行的二進位運算,可以對複雜度高、計算量大的任務實現快速的平行處理。
  • 矽光耦合封裝新方案:熔接光纖與矽光晶片
    矽光耦合封裝新方案:熔接光纖與矽光晶片   這篇筆記介紹一篇最近的矽光封裝進展。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小組最近報導了一種新型的矽光晶片耦合封裝方案 Optica 6, 549(2019),即使用熔接的方法將光纖與端面耦合器連接,耦合損耗為1dB。
  •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
    打開APP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園地 發表於 2020-06-11 09:02:19 2020年5月30日,聯合微電子中心(CUMEC)在重慶向全球隆重發布「180nm全套矽光工藝PDK(process design
  • 僅70㎡,藏著國內唯一具備矽光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能力的實驗室
    一塊晶片被放置自動測試設備上,正經受著嚴苛的考驗,周圍放置著按多個標準封裝的矽光晶片……4月7日,在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的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簡稱CUMEC公司)內的一間70㎡的實驗室內,多塊矽光晶片正經歷各種測試,而這是全國唯一具備矽光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能力的實驗室。
  • 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400G矽光晶片…… 全球領先創新成果閃耀武漢光博會
    但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400G矽光晶片等一批全球領先創新成果吸引不少觀眾駐足,成為展館裡的明星。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首次在漢亮相今年4月13日,長江存儲宣布,全球首款128層QLC三維快閃記憶體在武漢研發成功,為正處於疫後重振關鍵時期的武漢提振信心。11月11日,光博會紫光集團展廳,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首次在漢亮相。
  • CIOE 2020 | 光特科技亮相InGaAs PD和矽光集成晶片
    ICC訊 9月9-11日,在2020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光子集成晶片研發製造商浙江光特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光特科技)隆重展出了高集成的矽光子晶片,以及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光纖通訊、無人駕駛及雷達探測等相關領域的主力產品InGaAs PhotoDiode Chip,獲得業內客戶的高度關注。
  • NOEIC發布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的重大進展
    在日前召開的ECOC 2020上,NOEIC和中信科聯合發布其在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方向取得的重大進展,首次利用矽光微環調製器產生了200 Gb/s PAM4光信號,並成功實現2km單模光纖傳輸,該成果為下一代800G光模塊和共封裝光子引擎提供了超低功耗超高集成度的晶片技術方案。
  • 聚焦矽光創新動態 第二屆中國矽光產業論壇圓滿舉辦!
    實現>60個光電元件的單片集成,包括調製器、探測器、光學復用 器、相位控制器等,晶片集成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國內最早實現50Gb/s矽光晶片 與CMOS驅動器的高速集成。研製出國內首款1×100G矽光調製器晶片和模塊樣機。
  • 矽光技術未來已來 一文帶你了解矽光產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
    矽光技術未來已來 一文帶你了解矽光產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  王應虎 • 2019-01-02 15:15:58
  • 矽光晶片中的偏振相關器件
    該方案將同一光路複製兩份,晶片的尺寸增大一倍。   以上是對矽光晶片中偏振相關器件的一個總結,由於矽波導的寬度與高度不等,決定了其對偏振敏感,進而需要額外的器件來操控偏振自由度, 使得光場保持在TE模式。而其他材料體系的光晶片,波導可以製備成方形,也就不存在偏振敏感的問題。另外,由于波導加工的不完美性,導致波導結構存在不對稱,進而使得光場偏振性質發生改變。在分析實驗結果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這一問題。
  • 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 "光腦"究竟是什麼?
    (原標題: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的「光腦」來了)
  • 光子晶片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光子晶片正是這樣一股力量。另外,還有多種用於大數據量信息獲取的光學傳感器和光學晶片在研發當中,這也是眾多初創型光電晶片企業重點關注的領域。   而在光計算方面,矽光技術是業界主流,包括IBM、英特爾,以及中國中科院在內的大企業和研究院所都在研發光CPU,目標是用光計算來解決傳統電子驅動集成電路面臨的難題。
  • 集成矽光傳感器時代,「意子信息」想用納米光子晶體結合MEMS做出了...
    On-chip,該技術路徑最終實現不需要分別封裝成多個晶片或分立器件再獨立安裝這將對傳統大部分傳感器,例如IMU、陀螺儀、磁力計等,和光學相控陣,都產生顛覆性影響。但為什麼這麼有用但一直沒出現這樣的新產品?
  • 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光腦"是什麼?
    《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光腦"是什麼?》全球最大晶片應用材料公司連續三季度虧損北京時間8月12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設備生產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周二預計,由於新訂單增長和成本大幅削減,本財季公司至少能實現盈虧平衡。
  • 【科普】性能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的「光腦」
    「光腦」給出了答案。  何謂「光腦」?  所謂「光腦」,其實是對應於電腦而言,是光子計算機的簡稱。光子計算機是一種由光信號進行數字運算、邏輯操作、信息存貯和處理的新型計算機。不同於電子計算機對電子的控制,光子計算機的運行依靠雷射器、光學反射鏡、透鏡、濾波器等光學元件和設備對光子的控制完成光運算。
  • 未來版PC「光腦」:比本世代超級計算機快10000倍
    「光腦」給出了答案。何謂「光腦」?  所謂「光腦」,其實是對應於電腦而言,是光子計算機的簡稱。性能:比超級計算機快一萬倍  用光子做傳遞信息的載體,可以製造出性能更優異的「光腦」。幸好,「光腦」是通過光子進行數據傳播。光子彼此之間沒有幹擾,齊頭並進。當電子排著長隊一個一個的緩慢通過處理器到達緩存時,光子已經肩並肩的開著光速飛機飛馳而過了。光子傳輸的並行高速性2.超高速運算  光子計算機並行處理能力強,因而具有更高的運算速度。
  • 群雄逐鹿矽光子晶片市場
    思科表示,思科表示,Luxtera先進的矽光子晶片技術,能幫助思科滿足商業客戶對快速和高性能網絡服務的需求。無獨有偶,在幾個月前,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宣布,我國首款商用「100G矽光收發晶片」正式研製投產;上海市政府將矽光子列為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予以全力支持;國內上市公司亨通光電宣布在矽光晶片上獲得突破。
  • SiFotonics 100G/400G 矽光集成晶片批量出貨
    ICC訊 矽光子技術國際領先企業之一的SiFotonics近期宣布,其基於CMOS製程的單片100G/400G 矽光集成晶片,獲得國際一流客戶的訂單,開始批量出貨。這些集成晶片集成了上百個功能部件,包括多種光波導無源器件、光調製器、光探測器、分光器、阻容元件等。
  • 打開通往對馬洛的吸引力的複雜理解的大門
    雖然其他版本經常將學生轉介到關鍵的歷史文件,如理察貝恩斯的信,但這個版本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以打開通往對馬洛的吸引力的複雜理解的大門。
  • 美科學家試圖打開通往平行宇宙大門
    尋找「鏡像世界」美科學家試圖打開通往平行宇宙大門科技日報北京7月8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計劃今年夏天進行一項實驗,希望對可能潛伏在宇宙暗處的「鏡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