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70㎡,藏著國內唯一具備矽光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能力的實驗室

2020-12-04 上遊新聞

一塊晶片被放置自動測試設備上,正經受著嚴苛的考驗,周圍放置著按多個標準封裝的矽光晶片……4月7日,在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的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簡稱CUMEC公司)內的一間70㎡的實驗室內,多塊矽光晶片正經歷各種測試,而這是全國唯一具備矽光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能力的實驗室。

打造國內最先進晶片封裝測試實驗室

矽基光電子技術是未來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制高點,也是世界各大國搶先布局的重點。

著眼於此,CUMEC公司圍繞高端工藝開發和產品核心IP協同設計的定位,計劃投資超百億元,構建矽基光電子、異質異構三維集成、鍺矽射頻等高端工藝研發平臺,在3-5年逐步建成國際主流的8吋先導特色工藝以及國際一流的12吋高端特色工藝平臺。

目前,8吋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已順利通線。

而在CUMEC公司內的一個不起眼的地方,70㎡的房間內,3個技術人員正對晶片做著嚴苛的測試。

「這可是整棟樓的核心所在。」CUMEC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是全國唯一具備矽光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能力的實驗室。

該負責人稱,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矽光晶片的封裝標準,而公司已掌握多種矽光晶片的封裝技術,進行定製化的封裝,最新的封裝技術可以將光、電控、溫控等進行集成。

同時,實驗室裡還擁有自主研發的晶片自動測試系統,可以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對矽光晶片進行自動化測試。

今年5月,8吋矽光製造工藝PDK全球首發

「一期建設的8吋先導特色工藝平臺以矽基光電子、異質異構三維集成為核心技術方向,是目前國際先進、國內唯一一個完整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CUMEC公司副總經理、工藝廠長劉嶸侃介紹。

據介紹,從2018年12月開始建設。2019年6月18日,首臺國產中束流離子注入機成功MOVE-IN,2019年8月30日首個工程批出片,再到2019年9月27日成果通過專家測試評審,CUMEC公司團隊堅持自主研發,用時10個月、投資13億,順利實現8吋矽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通線的階段目標,創造了業界8吋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速度的全新記錄。該公司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光成套工藝,五個核心工藝技術1項國際領先、2項國際先進水平、2項國內領先。

隨著這些功能IP單元的開發驗證,通過它們之間的有機組合可以實現100G/400G高速光收發晶片、雷射雷達晶片以及微波光子混合晶片等產品批量生產,廣泛用於5G和數據中心、無人駕駛和機器人、光學相控陣系統等場景。

「今年5月,我們將在中歐矽基光電子年會(重慶)向全球正式發布矽光製造工藝PDK,對外提供流片服務。」 CUMEC公司副總經理劉勁介紹。

該負責人透露,預計最快2023年,公司將建成12吋高端特色工藝平臺,達到國際一流。

多項技術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們一直以帶動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發展為己任,在EDA生態、核心技術和產品IP開發等方向進行布局,正逐步形成支持工藝—器件—系統產業鏈協同的創新生態。」CUMEC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郭進表示。

經過一年的努力,隨著8吋先導特色工藝平臺的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取得新的突破,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了多項標誌性科研成果:

首創性提出了矽光器件的緊湊模型描述方法,涵蓋常用矽光無源與有源器件,並支持用戶自定義開發與擴展器件庫,乃至構造面向應用的IP,推動了矽光工藝線與設計平臺的軟硬結合,促進矽光設計自動化的發展。

建立了國內首個全流程的矽基光電子封裝測試平臺,實現了高密度光纖陣列與矽光晶片的耦合封裝等技術。在業內率先發布《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規則》,並已對多家產業鏈中的企業提供封裝測試服務,推動了矽基光電子晶片封裝技術標準化的建立,有效緩解了業內長期困擾的光晶片自動化封裝的難題,為矽基光電子晶片大規模生產和產業化掃清一大技術障礙。

開發了國內領先的雷射雷達光學相控陣天線。高集成度的矽光光學相控陣技術是未來雷射雷達在無人駕駛、無人機等領域全固態、小型化發展的必由之路。該系統的核心晶片部分採用特色CMOS工藝進行製作,極其易於大批量生產和節約成本。CUMEC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工藝平臺,經過多次迭代,目前在核心發射晶片、系統及算法取得突破,有望在未來幾年開發晶片級雷射雷達,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與機器人領域。

全球加速拓展「朋友圈」

堅持與世界一流為伍,堅持融入全球經濟,CUMEC公司成立之初就具有了「國際視野」。

2019年5月28日,香港子公司的成立,這是CUMEC公司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通過香港子公司的組建,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推進人工智慧晶片與系統、物聯網晶片、5G晶片等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目前,香港子公司已匯聚來自粵港澳及海內外23人的人才團隊,其中,11位博士均具備10年以上豐富的業內研發經驗。

未來,香港子公司將進一步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優勢、區域優勢、環境優勢,對標世界一流吸引一流人才,聚焦人工智慧晶片架構、系統及應用、5G應用和人工智慧設計工具的應用以及異質結構整合等方向,大力推動香港子公司在人工智慧晶片與系統的發展。

與此同時,CUMEC公司推動和促成了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的緊密合作,在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集中力量推進集成電路領域深度合作和多元化高層次人才培養。

未來5年,CUMEC公司將繼續通過多元化渠道引入和聚集全球英才,形成以企業家、管理人才、項目經理、工藝大師為核心的人才梯隊;計劃到2025年,形成一支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其中領軍人才30人,博士超過200人,研發人員中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佔50%。

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加速集聚 西永微電園漸成沃土與方舟

西永微電園正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加速集聚的沃土與方舟。

作為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最大的專業微電子產業園區和內陸第一個綜合保稅區,第三批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戰略互聯互通示範區,西永微電園為了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園區培育了一大批國內國際一流的創新平臺。

「最為典型的就是CUMEC公司,類似的還有英特爾FPGA中國創新中心,博世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德國西門子工業物聯網創新中心、德國SAP重慶創新中心等國際化合作的研發機構,不斷加速推動創新要素聚集。」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表示。

「新冠」疫情下居家網上辦公、娛樂增多,西永微電園全力爭取全球訂單份額,華為、惠普等品牌的訂單大幅增加,智能終端產品需求加大。

廣達電腦重慶公司是西永微電園最大的一家筆電加工企業,2月16日正式復工時只有4800人,西永微電園及時推動幫助,短短5天招工1.5萬人,3月初員工即達3.3萬人,比往年同期增加1萬多人,超進度、超預期實現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該公司在拿到比去年同期多一倍的訂單的同時也「火線擴產」,新增了兩條SMT貼片生產線和一條某著名品牌智能終端生產線。目前,廣達重慶公司的筆記本電腦日產量,已從疫情前最高產量的11萬臺/天,突破到14萬臺/天后,又創歷史新高的17萬臺/天,同比增長50%以上,將衝擊全年產值破1000億元。

在去年的智博會上,英業達重慶生產基地籤訂的高端電子競技終端生產基地項目,計劃4月投產,新增電競終端產品215萬臺,三年累計實現產值200億元以上。

疫情期間,湃芯創智迅速量產了手術級血氧監測晶片,全面替代進口,已佔領該領域國內50%以上市場份額,且供不應求。安木科技成功研發了全市首條全自動KN95口罩生產線和「穿戴式防感染呼吸系統」防護裝備兩個高技術產品,並很快獲批國家專利受理備案。該口罩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連續生產穩定可靠,已收到來自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二十餘條生產線訂單,防感染系統防護服也即將實現量產,助力全球抗疫。

今年,西永微電園新建3個智能工廠、2個數位化車間,打造智能製造示範園區。

未來,西永微電園將加速建設國際化一流水平的科技研發平臺,全力推動人才集聚、創新加速,五年內形成一支超10000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相關焦點

  • 僅70㎡藏著國內唯一的「神奇」實驗室
    一塊晶片被放置自動測試設備上,正經受著嚴苛的考驗,周圍放置著按多個標準封裝的矽光晶片……4月7日,在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的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簡稱CUMEC公司)內的一間70㎡的實驗室內,多塊矽光晶片正經歷各種測試,而這是全國唯一具備矽光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能力的實驗室。
  • 矽光耦合封裝新方案:熔接光纖與矽光晶片
    矽光耦合封裝新方案:熔接光纖與矽光晶片   這篇筆記介紹一篇最近的矽光封裝進展。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小組最近報導了一種新型的矽光晶片耦合封裝方案 Optica 6, 549(2019),即使用熔接的方法將光纖與端面耦合器連接,耦合損耗為1dB。
  • 聚焦矽光創新動態 第二屆中國矽光產業論壇圓滿舉辦!
    實現>60個光電元件的單片集成,包括調製器、探測器、光學復用 器、相位控制器等,晶片集成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國內最早實現50Gb/s矽光晶片 與CMOS驅動器的高速集成。研製出國內首款1×100G矽光調製器晶片和模塊樣機。
  •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
    打開APP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180nm全套矽光工藝PDK的發布標誌著聯合微電子中心具備矽基光電子領域全流程自主工藝能力,並正式開始向全球提供矽光晶片流片服務。 矽光晶片是將矽光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主要由光源、調製器、探測器、無源波導器件等組成,將多種光器件集成在同一矽基襯底上。
  • ...科技與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成立矽基光電子測試測量共建實驗室
    2019 年 4 月 24日,武漢—— 是德科技(NYSE:KEYS)今日宣布與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NOEIC) 在武漢光谷成立矽基光電子測試測量共建實驗室。
  • 最全解讀!光模塊行業深度分析!
    2019-2025 光模塊市場增長預測(單位:美元)資料來源:yole產業鏈分析叄光模塊產業鏈分工明確,高端光模塊國內廠商逐步突破光模塊產業鏈公司分布光模塊產業鏈遵循晶片(襯底-外延片-晶片)—>器件—>模塊—>客戶流程。
  • 深度解讀晶片測試:三大機器貫穿全流程,國產設備突飛猛進
    設計驗證階段對測試設備需求較少。2、晶圓測試階段:測試機+探針臺,測試晶圓,節省封裝成本晶圓測試又稱為CP測試,是指在晶圓製造完成後和進行封裝前,通過探針臺和測試機配合使用,對晶圓上的每一個晶片晶粒進行功能和電參數性能測試的過程,是晶圓製造的最後一道工序。
  • 2019年中國本土封裝測試代工十強榜單
    封裝技術、IPM、刀片式水冷式IGBT模塊、Clip、Dr.Mos、Toll and LFPAK研發完成,部分己實現量產;具備了LCD /OLED DRIVER的封裝技術,合肥通富顯示驅動電路封測線客戶相繼量產,12英寸TDDI具備了8K LCD Driver COF的生產技術能力;存儲DRAM封測工程線建成,客戶產品考核已完成;在先進封裝方面,具備了Fan-out、7納米Bumping等先進封裝技術
  • NOEIC發布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的重大進展
    在日前召開的ECOC 2020上,NOEIC和中信科聯合發布其在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方向取得的重大進展,首次利用矽光微環調製器產生了200 Gb/s PAM4光信號,並成功實現2km單模光纖傳輸,該成果為下一代800G光模塊和共封裝光子引擎提供了超低功耗超高集成度的晶片技術方案。
  • IGBT封裝流程及其原理分析,簡潔明了的告訴你如何測試IGBT
    IGBT封裝流程及其原理分析:   IGBT模塊封裝是將多個IGBT集成封裝在一起,以提高IGBT模塊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體積更小、效率更高、可靠性更高是市場對IGBT模塊的需求趨勢,這就有待於IGBT模塊封裝技術的開發和運用。
  • 國內半導體封裝測試行業景氣顯著上行
    由於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旺盛,國內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內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一時間,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再起熱議。全球封裝測試市場三足鼎立我國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整體呈現平穩發展態勢,市場銷售收入穩定增長。
  • 中國封裝測試公司排名
    公司主要進行集成電路封裝和測試,母公司-意法半導體是歐洲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憑藉其在全球先進的後工序生產體系給雙方合作的深圳賽意法微電子有限公司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和專門的技藝及先進的管理。   5、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至2010年末總資產70億元。
  • 美的集團小天鵝電器和中電58所創辦晶片和電控可靠性聯合實驗室
    強強聯合,打造企業發展助推器中電58所具備集成電路設計、製造、測試、封裝、可靠性和應用支持完整產業鏈,其檢測事業部專業從事集成電路大規模量產測試、可靠性檢驗、質量鑑定、失效分析、篩選等業務,是具備中國國家實驗室(CNAS)、中國國防實驗室(DILAC)及總裝實驗室的認可的國家級實驗室。
  • 第15屆中國芯-光通信晶片論壇成功在杭州臨安舉辦
    成立兩年多來,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先後推出可商用的100G矽基相干光晶片,100G/400G數據中心矽光模塊,量子通信應用的矽光晶片與器件,25G可調諧光發射組件,800G矽光晶片等。矽光與集成先進技術平臺可實現矽基晶片研發,精密光耦合工藝、光電集成工藝、器件封裝及裝管工藝、器件及模塊測試、
  • 群雄逐鹿矽光子晶片市場
    思科表示,思科表示,Luxtera先進的矽光子晶片技術,能幫助思科滿足商業客戶對快速和高性能網絡服務的需求。無獨有偶,在幾個月前,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宣布,我國首款商用「100G矽光收發晶片」正式研製投產;上海市政府將矽光子列為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予以全力支持;國內上市公司亨通光電宣布在矽光晶片上獲得突破。
  • 矽光技術未來已來 一文帶你了解矽光產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
    數據量的爆發對通信設施的傳輸與處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矽光技術逐漸成熟 摩爾定律可否在通信領域再續傳奇?傳統通信設備的光模塊採用分立式,光晶片通過一系列無源耦合器件,與光纖實現對準耦合,完成光路封裝。而矽光技術下的光模塊基於CMOS製造工藝,在矽基底上利用蝕刻工藝可以快速加工大規模波導器件,利用外延生長等加工工藝,能夠製備調製器、接收器等關鍵器件,最終實現將調製器、接收器以及無源光學器件等集成,其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及傳輸性能更優的特點。
  • CIOE 2020 | 光特科技亮相InGaAs PD和矽光集成晶片
    ICC訊 9月9-11日,在2020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光子集成晶片研發製造商浙江光特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光特科技)隆重展出了高集成的矽光子晶片,以及主要應用於數據中心、光纖通訊、無人駕駛及雷達探測等相關領域的主力產品InGaAs PhotoDiode Chip,獲得業內客戶的高度關注。
  • COB和SMD封裝技術大比拼 誰將成為主流?
    索尼將數十萬顆LED晶片通過倒裝晶片技術(Flipchip)封裝成一個CLEDIS模組,每個CLEDIS模組大約403mm×453mm,並且可無縫拼接起來,形成更大的顯示單元。以403mm×453mm、像素數為縱360×橫320像素的顯示模組「ZRD-1」為例,其對比度為100萬比1,視角基本上可達到180度,sRGB色域約為140%。亮度最大約為1000cd/㎡。
  • 國內晶片設計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在細分領域的國內最強
    公司全資子公司艾派克是為我國唯一掌握自主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雷射印表機-奔圖提供晶片的供應商,並作為全球唯一的全自主國產SOC系列晶片開發者,目前已成為國內雷射印表機專用SOC晶片的引領者,並且是全球最大兼容耗材SOC晶片的供應商。
  • 矽光晶片:通往光腦的大門?
    近日,IBM宣布已成功研製出實用化的矽光學晶片,這項已有二十年發展歷史的技術讓人看到了應用的希望。據稱,他們已將一個矽光集成晶片塞到了與CPU相同的封裝尺寸中,這無疑將矽光子技術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專家預計在半導體工藝達到物理極限,革命性的新計算機尚未出現之前,矽光學技術將負責填補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