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諮詢:華為光通信供應鏈不會受到美國制裁影響

2020-11-25 集微網

集微網消息(文/隱德萊希),集邦諮詢(TrendForce)8月21日發表報告,分析美國一系列打壓華為的政策對整個半導體晶片行業和5G產業的影響。

報告指出,在美國近日出臺華為「最嚴禁令」之前,雖然已經對華為實施了一段時間的制裁,但實際的禁令一直在延遲,給了華為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最壞的情況——即無法再從供應商那裡獲取足夠多的晶片零部件。

華為天罡晶片(圖源:科技日報)

比如,華為的回應之一就是大量購買5G基站晶片。集邦諮詢評估華為的5G基站晶片庫存估計可以持續到整個2021年。目前,華為內部開發的用於其5G基站的天罡晶片為AAU解決方案帶來革命性提升,實現基站尺寸縮小超50%,重量減輕23%。基站這種傳統通信設備產品不同於手機,其生命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這也使得業界對於基站產品的換代頻率需求不會太快,使用壽命長。

這些晶片主要是由臺積電採用7納米工藝技術製造的。如果臺積電由於美國的制裁而停止向華為提供這些晶片,這將直接影響華為的5G基站出貨量,從而會導致中國行動網路運營商今年部署5G網絡出現延誤。

華為一直高度依賴美國供應商提供基站組件。2019年之後,該公司加大了研發力度,降低了對美國射頻組件的供應商的依賴,現在這些組件主要由日本村田和住友供給華為。另一方面,華為的光通信供應鏈不會受到最新制裁的影響,因為它很大程度上獨立於美國技術。(校對/小山)

相關焦點

  • 【芯觀點】美國制裁之下的華為「絕技」——光通信產業鏈
    如果說SIA對此事的點評多從行業「道義」出發,那麼業內著名電子產業市場情報分析機構集邦諮詢(TrendForce)8月21日的一篇報告,則是從具體現實出發,較為詳細地評估了美國新一輪升級版華為禁令對整個半導體生存樣態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份報告分半導體、存儲晶片、手機、5G等五大板塊。
  • 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
  • 一年了 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在這其中單任正非的採訪和對話就超過了50次,平均每周一次,華為方面整理出了兩本訪談集。本準備退休的任正非,因為美國的打壓,又選擇留下來「給公共關係部打工」。(任正非在2019年12月接受拉美及西班牙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 一年了,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在這其中單任正非的採訪和對話就超過了50次,平均每周一次,華為方面整理出了兩本訪談集。本準備退休的任正非,因為美國的打壓,又選擇留下來「給公共關係部打工」。(任正非在2019年12月接受拉美及西班牙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 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制裁只能證明牛頓第三定律的可靠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此舉一出世界譁然。所謂的「實體名單」,是指美國以國家安全因素為由,禁止美國企業對美國政府認定的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企業提供技術和購買其產品。其真實目的是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對某些企業進行打壓企圖從產業鏈上下遊一起發力,將其根基斬斷。
  • 美國聯合英法意制裁華為,華為的出路在哪裡?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發現從華為這個點是無法徹底摧毀華為的,於是開始對華為的整個供應鏈動手,嚴禁向華為提供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或零件,但是對於臺積電,美國給予了120天的緩衝器,華為藉機加緊安排訂單並和聯發科、中芯國際積極接觸。
  • 華為受到美國制裁,3條出路,最終目的還是自己掌握技術
    繼臺積電、中芯國際拒絕在美國9月份新的制裁令生效後為華為公司代工晶片,如果禁令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麼兩家公司之間的晶片代工業務就將陷入停滯狀態,面對這種情況,華為公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積極將中低端晶片的代工業務轉往中芯國際,一方面也在和其他半導體公司探討代工高端晶片的可能。
  • 2019集邦諮詢LED行情分析會圓滿落幕
    LEDinside和中國LED網聯合舉辦的2019 集邦諮詢LED行情前瞻分析會在金茂深圳JW萬豪酒店拉開大幕。 2019集邦諮詢LED行情前瞻分析會現場 本屆分析會以「2019全球及中國LED產業的發展趨勢」為主題,LEDinside眾位分析師及數位資深業者就植物照明/健康照明/陶瓷封裝/UV、紅外線/車用LED/Micro
  • 2019集邦諮詢全球UV LED產業研討會圓滿落幕
    LEDinside和中國LED網聯合舉辦的「2019集邦諮詢全球UV LED產業研討會」在金茂深圳JW萬豪酒店拉開大幕。 2019 集邦諮詢全球UV LED產業研討會現場 本屆研討會以「2019全球UV LED產業」為主題,邀請數位行業專家、資深業者就UV LED的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等多個議題進行全方位的探討分析
  • 集邦諮詢:紅外線感測需求強勁,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7.9億美金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報告《2021紅外線感測市場趨勢—3D 感測、雷射雷達、SWIR LED》,隨著主要應用市場發展,如移動裝置3D感測 (智慧型手機、平板計算機、擴增實境)、車內感測 (駕駛監控系統、乘員監控系統)、雷射雷達市場 (ADAS與自動駕駛、產業與運輸、智慧城市)、眼球追蹤
  • 用晶片卡脖子,美國制裁大疆的套路,還是和對付華為的一樣
    近期,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將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無人機領頭羊企業大疆創新赫然在列。對此,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對媒體回應稱,目前只知道大疆可以在美國繼續銷售,其他影響沒有人可以回答。
  • TrendForce集邦諮詢這樣看…
    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  市場傳聞已久的12.9寸iPad Pro 搭載MiniLED背光 的版本即將於1Q21量產,這款搭載超過1萬顆LED,Dimming控制超過2000區的產品,可望為 LCD 面板在平板的飽和度與對比度規格建立新的裡程碑。
  • 華為出售榮耀品牌,是雙贏,也是一次投石問路
    華為出售榮耀,一場斷臂求生受美國對華為晶片制裁,導致華為沒有晶片可用,庫存晶片也只能用於華為的高端系列。雖然近來白宮鬆口可以向華為提供4g晶片,在5g時代4g晶片在競爭力上是不夠的。榮耀品牌的何去何從就成了問題,不單單是榮耀的員工,還有上下遊供應鏈都需要生存。
  • 訊方舟集團:面對美國制裁,逆風而行
    隨著美國不斷加大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制裁力度,與華為一樣,同在深圳的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訊方舟集團」)同樣出現在美國制裁名單上,也同樣令人擔憂。華訊方舟集團於2007年成立於最具創新精神的深圳,是一家專注於包括Ku/Ka/THz在內的高頻譜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是Ka高通量衛星及Thz領域的國內國際諸多標準的參與者與制定者,亦是該產業領域全球引領者。
  • 華為禁令今日生效!有何影響?機構:短期破壞性影響不會特別明顯
    業內分析指出,華為在關鍵原材料尚有不同程度存貨,且部分器件已實現基礎替代,以及出貨節奏的控制,短期1-2年內整體業務破壞性影響預計不會特別明顯,但由於上遊廠商大多難抵美國法令,9月15日後被動選擇不予華為供貨將成為事實,華為中長期將會面臨業務戰略選擇、產業鏈重構嘗試等重要問題,同時中國科技內循環也被更加重視。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 華為晶片布局再度擴張:投資第17家晶片企業
    全芯公司與臺灣、韓國多家知名公司合作,可提供整線設備解決方案和電子科技領域內的技術諮詢服務。廣泛服務於化合物半導體、LED、SAW、 OLED、光通訊、MEMS、先進封裝等新型電子器件製造領域。華為半導體投資版圖再度擴張半導體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國內被「卡脖子」的關鍵領域,對於華為來說亦是如此。
  • 中情局密碼間諜行動的曝光,讓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美國制裁華為
    作者:王德華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德國情報機構秘密控制瑞士加密公司的消息,突顯出美國對華為和其他公司的發展,所持的「安全擔憂」的虛偽。《華盛頓郵報》、《ZDF》和《SRF》都刊登了一則爆炸性的消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西德特勤局(BND)秘密擁有並控制著瑞士密碼公司Crypto。
  • 英國和美國傳來消息:華為和中芯國際再遭打壓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政府當地時間11月30日宣布,自2021年9月起,本國通信公司禁止安裝新的華為5G設備,而美國國防部將中芯國際、中海油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黑名單」。英國5G「出清」華為「這是英國試圖將華為設備『清除』出該國5G網絡計劃的一部分。」路透社對於上述打壓行為如是評價。
  • 美國打壓華為事件十問:為什麼我國半導體行業不必悲觀
    所以從樂觀角度來看,美國此次限制計劃一方面留有了較多的斡旋空間,相關半導體廠商以及潛在的受貿易糾紛影響的終端廠商會在期限內大力遊說美政府,兩國領導人也有緊急磋商的餘地。同時,美國對晶圓廠的限制更多是要求申請許可證,而非一刀切,大概率會在一定時間限度內持續延長晶圓廠供貨許可證。雖然川普的種種舉措越發出格,但我們依舊認為美方不至於立刻切斷海思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