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晶片卡脖子,美國制裁大疆的套路,還是和對付華為的一樣

2021-01-07 魔鐵的世界

近期,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公告,將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無人機領頭羊企業大疆創新赫然在列。對此,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對媒體回應稱,目前只知道大疆可以在美國繼續銷售,其他影響沒有人可以回答。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民用領域,國產無人機的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僅大疆一家就佔據過半份額,剛剛發布的《DroneAnalyst 2020無人機市場部門報告》顯示,大疆在無人機市場的份額為69%,這種一家獨大的強勢局面遠超國產手機,是否可以據此認定大疆不會受到制裁影響?我們可以從無人機供應鏈的角度搜尋答案。

01無人機的核心系統有哪些?

2020年,位於日本東京江東區的專業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曾經拆開一部大疆Mavic Air 2,分析其物料成本,結果發現大疆無人機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來自韓國、美國和瑞士,具體見下圖。

但熟悉無人機的人士會發現,日本這家公司的分析太過粗疏,而且對供應鏈的了解並不準確。無人機按組成系統可大致分為六大部分:機身結構件、動力系統、飛行控制系統、攝像系統、圖傳系統、遙控接收系統。機身結構件主要包括機身框架,動力系統包括動力電機、電池和電調(相當於燃油汽車的變速箱),飛行控制系統包括飛控系統(軟體算法)、主控晶片和傳感器,攝像系統包括增穩雲臺和攝像機,圖傳系統即無線通信系統,遙控接收系統包括遙控器和接收器。

這些組成系統中,按技術密集程度從低到高依次為:機身結構件、遙控接收系統、動力系統、攝像系統、圖傳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市場上銷售的無人機品牌很多,差異度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順序和上面的相同,也就是差異化最小的是機身結構,差異化最大的是飛行控制系統。換句話說,攝像系統、圖傳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是無人機的核心系統。大疆無人機甩開其它無人機的地方,主要也是在攝像、圖傳和飛控,這是大疆品牌建立的基礎。

國產替代程度的高低,也和技術密集程度的高低順序一致,也就是機身結構件、遙控接收系統和動力系統可以實現完全國產替代,這三個系統,美國的制裁發揮不了作用,但從攝像系統開始,國產替代逐漸下降。

02CMOS圖像傳感器國產替代如何?

攝像系統的核心是CMOS圖像傳感器,這個市場主要由索尼和三星電子掌控,國產主要在低端,而且市場存在感不強。2019年IHS Markit發布的調查數據表明,在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第一名索尼佔據全球50.1%的市場份額,第二名三星電子的份額為20.5%,第三名美國豪威科技佔據的份額為11.5%,第4和第5名分別是美國的安森美半導體和韓國的SK海力士,份額在10%以內。

日韓歐美廠商佔據前5名,市場份額總和佔整個市場的90%多,可見市場集中度之高,國產CMOS圖像傳感器的份額還不到10%,而且主要集中在電腦攝像頭、安防攝像頭領域。考慮到中高端無人機攝像頭對CMOS圖像傳感器的要求很高,比如大疆無人機Mavic Air 2的攝像頭能拍攝4K/8K解析度的照片和視頻,國產CMOS圖像傳感器顯然難以滿足要求。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CMOS圖像傳感器份額第三名美國豪威科技,已經在2019年6月被國內廠商韋爾股份全資收購。從法律上來說,豪威科技已經是中國公司,但由於美國長臂管轄,豪威科技的CMOS圖像傳感器基本不能被拉上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採用,所以靠它解圍大疆並不現實。

那麼圖傳系統呢?答案是更不樂觀。圖傳需要用到無線通信技術,智慧財產權方面,美國的企業高通、博通掌握了大部分專利,相關晶片由於集成度較高,也在美國管制範圍之內。

03國產主控晶片能否擺脫美國控制?

飛行控制系統是國產替代最慢的部分,這一系統包括軟體算法和主控晶片、傳感器。對大疆來說,軟體算法是其核心技術,美國管不了這部分,能管的是主控晶片和傳感器。無人機傳感器要求低能耗、高靈敏度和微型化,能同時滿足這些要求的,基本都是InvenSense、MicroPilot、PolarPro和uAvionix等日美廠商。

主控晶片領域,主要廠商有高通、英特爾、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TI)、英偉達、瑞芯微等,總數超過10家,其中瑞芯微是中國廠商,看起來可以成為大疆無人機的備胎。但筆者查閱瑞芯微官網,發現其產品RK3288可用於無人機主控,2017年曾嘗試推向市場,雖然激起的市場聲浪不大,但至少證明有這方面的開發能力,只要有市場需求,可以馬上開發產品。不過,問題是,RK3288採用的CPU、GPU內核,均源自ARM的IP。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餘兩家主控晶片廠商聯芯和全志科技身上。換句話說,國產主控晶片的內核還是被拽在美國手裡。

另外,無人機主控晶片的發展趨勢是,為滿足低能耗、高性能要求,正從MCU向SoC進化,而高通在SoC領域地位強勢,而且SoC的高集成度化,相應地對晶片製造要求也更高,而晶片的高端製造技術也被歐美公司掌握。

總之,美國通過半導體IP和製造,佔據了無人機產業鏈的頂端,國產替代主要出現在中低端,這也是美國卡華為等中國龍頭企業脖子的套路。正因為如此,大疆被拉上實體清單後,是否會和華為一樣面臨極大困難,情況並不樂觀。

——END——

相關焦點

  • 美國制裁華為,為何卻不敢對北鬥下手?事實令白宮無奈
    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擁有大量的5G專利,在設備上比諾基亞等可以說也存在優勢,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在本國內將華為排除在外,還對華為做出種種限制條件,晶片斷供讓華為舉步維艱。美國利用GPS生事端,衛星系統多元化是各國共識以國家之力來對付中國企業,美國制裁華為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儘管美國不遺餘力地制裁華為,但卻不見它制裁北鬥,同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迅猛發展的項目,美國為何不對北鬥下手呢?
  • 比華為還要橫的企業——大疆創新
    國內手機巨頭企業——華為,就被美國的制裁令所限制,不僅失去了大部分歐美市場,還促使臺積電不再接華為的手機晶片製作單。臺積電固然損失了一大客戶,但在國內手機晶片生產技術還是處於落後階段的這個時期,這對華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除此之外,華為的5G技術還被某些國家惡意抵制。
  • 同樣是大國,為啥俄羅斯不擔心被晶片卡脖?
    但就如今的情況來看,美國在晶片方面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不僅如此,美國還企圖壟斷晶片技術,不允許他國超越他們,從華為的事件就能看出。然而,同樣被美國視為假想敵的俄羅斯,為啥就不擔心被晶片卡脖子呢?從上世紀開始,美蘇兩方就不對付,在各方面進行軍事競賽,可見,蘇聯在現代武器的核心部件方面自然也有所研究甚至突破。
  • 大疆:我就喜歡美國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還不得不拿錢供著我的樣子
    在國內,由於大疆的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再加上本身比較低調,不比華為因為5G技術超越美國而名噪全球,所以大多數國人可能很難體會到大疆有多厲害強如美國,刁難華為,何等不可一世!制裁中興,何等氣焰囂張!但是在大疆面前也不得不放低姿態委曲求全。
  • 重壓下,華為公布專利:想突圍晶片卡脖子,國內還要扛多少難?
    於華為而言,今年是比較難過的一年,晶片採購的路口全被"堵著",無奈之下還是與榮耀"分手",即便是後來老美開始了所謂的"放行",但也都是4G相關的產品,或是和手機沒啥關係的供應,就像餘承東說的那樣,華為現在的目標就是"活下去"。
  • 「關於車載晶片卡脖子問題的討論(七)」安慶衡:大力推廣成功案例...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於各產業的重塑作用毋庸置疑,「十三五」期間,我國也湧現出一批致力於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高科技企業,其中,華為更是代表我國站在了5G技術的頂點。我國晶片產業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華為已經遭遇了沉重的打擊,如果美國也切斷我們車載計算晶片的供應,我們怎麼辦?要儘早做好相應的準備。第二,地平線為我國晶片產業帶來曙光。
  • 華為受到美國制裁,3條出路,最終目的還是自己掌握技術
    繼臺積電、中芯國際拒絕在美國9月份新的制裁令生效後為華為公司代工晶片,如果禁令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麼兩家公司之間的晶片代工業務就將陷入停滯狀態,面對這種情況,華為公司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一方面積極將中低端晶片的代工業務轉往中芯國際,一方面也在和其他半導體公司探討代工高端晶片的可能。
  • 突發:美國正式制裁中芯國際、大疆和光啟及其他74家實體
    突發:美國正式制裁中芯國際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官網發布消息,正式將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限制其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使用  與華為、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一樣,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芯國際如果想再使用與美國相關聯的技術,或者包含美國技術的設備,必須首先獲得美國頒發的出口許可,尤其是10nm及更先進工藝相關技術,被嚴格禁止提供給中芯國際。
  • 美國禁令陰影下,大疆的壁壘和危機|大疆|美國_科技|植保無人機|...
    但在這個光環之下,大疆的內憂外患正在顯現。來自美國的禁令,正在成為大疆的隱患。隨著近期大疆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其從美國供應商方面進口產品和技術,將面臨嚴格審查。同時,兩年前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向大疆發起的337調查,主要圍繞美國Autel Robotics公司指控大疆專利侵權的問題。
  • 美國「制裁」華為 為何臺灣應該要緊張?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今年5月,美國頒布史上最嚴禁令,對華為再度痛下狠手。美國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兩則針對華為的消息:其一,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其二,計劃升級對華為的管制措施,國外公司只要用美國技術、軟體、設備等給華為生產晶片也將受到管制,需先得到美國批准。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隔日發博:「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兩岸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下留言表示對華為的支持。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面對美國史無前例的強力制裁,華為正在與聯科發、展訊等晶片廠商洽談巨額訂單。不過,聯發科不敢接下華為給的大訂單。
  • 無人機中的「波音」,比華為還強硬,大疆的底氣在哪裡?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美國對於中國無人機或會「將用戶信息傳回中國」的這一擔憂應該是針對大疆的,因為美國和加拿大有近8成的無人機是大疆生產的。大疆方面的回應如下:DJI大疆創新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問題,我們技術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反覆驗證,其中也包括美國政府和美國領先企業的獨立驗證。此消息一出,不少人的注意力都從飽受爭議的華為方面轉向了大疆。有人戲稱,想知道國內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是哪些,看這次哪些企業被點名就行了。
  • 美國聯合英法意制裁華為,華為的出路在哪裡?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美國步步為營,圍堵華為和其它中國企業和機構一、禁售晶片從2019年美國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公司出售晶片開始,華為抵制住壓力,積極開始自主研發晶片,海思麒麟應運而生,在華為主流4G旗艦機型和5G機型上紛紛開始採用麒麟晶片
  • 晶片卡華為,光刻機卡晶片,我們就用雷射卡光刻機
    我國自主研發的KBBF單晶體製造技術,如果簡單概括一下,這個KBBF就是一種可以激發出短波長雷射的固體,這類光晶體最被人熟知的用途就是光刻技術,就是那個讓華為海思處處受到美國限制的光刻機。沒想到吧,這光刻機的研發可繞不開這些光晶體。
  • 一年了 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在這其中單任正非的採訪和對話就超過了50次,平均每周一次,華為方面整理出了兩本訪談集。本準備退休的任正非,因為美國的打壓,又選擇留下來「給公共關係部打工」。(任正非在2019年12月接受拉美及西班牙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 阿里平頭哥的野心:解決晶片卡脖子問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晶片
    事實上,對於平頭哥而言,可不僅僅是製造晶片這麼簡單,平頭哥其實有一個大大的野心,那就是解決晶片卡脖子的問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晶片。先說說解決卡脖子的問題,我們知道目前PC領域的架構是X86,無人可以超越,而在移動晶片領域的架構是ARM,也無人可以超越。
  • 一年了,被美國制裁的華為過得怎麼樣?
    在外界以為因為「實體清單」,華為進入至暗時刻時,任正非卻說華為早有準備,並且非非常巧妙的用了一個比喻,將華為比喻成被「打得千瘡百孔」的飛機,但是華為還不想死,還是想飛回來。戰時狀態:喜憂參半美國的制裁,讓華為瞬間進入戰時狀態,逼著19萬人心驚膽戰的努力前進,不敢睡懶覺。翻看華為2019年財報,雖然受到了極為嚴苛的外部挑戰,但華為營收仍然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了19.1%。任正非將「首功」歸給了川普。
  • 美國制裁華為,但為什麼沒有動中國的北鬥?實力強勁不可阻擋
    圖為中國北鬥系統模型 今年以來,我國不斷有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出來,創造了一個個世界奇蹟,雖然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但是憑藉著中國人的自強不息,北鬥系統全面建成,打破其長達25年的導航系統壟斷。說到這裡國人可能有些疑惑,為什麼美國敢對華為中興制裁,而沒有打擊北鬥?
  • 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制裁只能證明牛頓第三定律的可靠
    在美國對中興進行制裁以前,中興可謂風頭正勁,準備大展宏圖。可是在美國對中興進行制裁,禁止中興進口元件以後,「缺芯」的中興公司業務受到了重創,供應鏈不能正常運轉,工廠面臨停工,舉步維艱,甚至險些破產。從中興的結果可以看出,美國「實體名單」制裁的威力可見一斑。
  • 網易研究局|丁一凡:美國調查華為就像處死嶽飛一樣
    4月25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美國司法部正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美國為何要調查華為?華為應該如何應對?網易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
  • 繼華為後又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8年成就世界第一,卻被美國盯上
    近些年無人機興起,被廣泛運用到影視行業、商業、高端婚禮等各處,無人機讓航拍不再只是專業的影視團隊的獨屬;也讓普通人都能接觸,並成功用另一個更高更廣闊的角度來認識世界。航拍無人機主要基於飛行平臺和影像系統兩大重要要素,起先無人機和相機各司其職,並不是一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