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自貿易戰以來,米國對我國企業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一心想著能怎樣弄死就怎樣弄。國內手機巨頭企業——華為,就被美國的制裁令所限制,不僅失去了大部分歐美市場,還促使臺積電不再接華為的手機晶片製作單。臺積電固然損失了一大客戶,但在國內手機晶片生產技術還是處於落後階段的這個時期,這對華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除此之外,華為的5G技術還被某些國家惡意抵制。
受到海外市場嚴重打擊的還有字節跳動,先是印度自嗨強行抵制TikTok,丟失了整個印度市場,米國這邊還打著Tik Tok威脅國家信息安全的名頭,要求字節跳動要不退出米國市場,要不把企業賣給本土企業。對此,字節跳動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使用拖字訣,試圖把拍賣公司的決定放在總統大選之後。
在米國的惡意制裁下,大疆的表現就顯得極其優秀了,面對壓制沒有退縮,反而把市場價提升上去,而結果是不僅經受住了制裁打擊,市場份額反而還提升了一些。對此,米國一下子懵了,緊接著便是撤銷了制裁令。
大疆憑什麼佔據海外市場大份額?
大疆公司全稱為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DJI,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汪滔等人在2006年創立。
那時候中國無人機廠商不止大疆一家,同期較為優秀的還有零度智控、極飛等,不過在進行多輪融資之後,零度忙著通過各種比賽提供知名度,極飛則分出核心團隊去搞政府補貼和利潤更多的農業項目,只有大疆一心專注在無人機技術的研發上。
而以現實來做判斷的話,無疑是大疆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因此在無人機技術方面走在全世界的前頭。據媒體報告,2014年至2017年,大江公司的專利申請數一直位於行業首位。其中,2016年,大疆專利申請數量為874項,而當年的專利公開數量達到605項;2017年,公司的專利申請數量雖然有一定下降,但在上年專利申請的積累下,公司的專利公開數達到916項。
可以說,現階段的無人機公司在產品研發與專利方面,都無法繞開中國大疆的技術,這就跟蘋果再怎麼不爽高通的高額專利費,最後還是選擇和解的原因。
憑著掌握無人機的核心技術,大疆才得以在各種壓力下屹立不倒。大疆能達到這種程度,其創始人汪滔的觀念起了領導作用,他對傳統企業只注重價格,大批生產,為了和競爭對手比較賺取利益甚至忽略產品本身價值的行為十分抗拒。所以他給產品定義為中國智造,注重的也是產品本身和技術的創新,很明顯,這才是一條正確的路子。
————End————